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绿地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削减作用 被引量:51
1
作者 杨清海 吕淑华 +2 位作者 李秀艳 黄民生 杨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47,共7页
采用模拟城市绿地和降雨系统装置研究城市绿地对径流雨水污染物的削减作用,通过对降雨过程及降雨后装置内土壤微生物数量、生化作用强度及土壤性质的分析,初步研究了城市绿地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削减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2h的降雨过程中... 采用模拟城市绿地和降雨系统装置研究城市绿地对径流雨水污染物的削减作用,通过对降雨过程及降雨后装置内土壤微生物数量、生化作用强度及土壤性质的分析,初步研究了城市绿地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削减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2h的降雨过程中模拟绿地对雨水中COD_(Cr)、氨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41.3%,44.1%,38.5%,38.2%和39.0%.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削减率逐渐降低.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是生物与非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降雨过程中污染物的去除主要依靠土壤及植物根系的吸附、过滤和截流作用,降雨后的5~8d内土壤微生物的生化作用最强,并且土壤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含量逐渐降低,主要进行的是微生物对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的污染物的分解作用.两周后总氮和有机质在土壤中还有一定的累积,总磷含量基本达到降雨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雨水 径流污染物 削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在生物栅植物根系和填料生物膜上的数量分布差异 被引量:14
2
作者 余瑞彰 张慧 +3 位作者 蒋俊 沈叶红 杨清海 李秀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6,共9页
实验中以组合填料、美人蕉和水生动物为要素构建生物栅,以上海市苏州河支流绥宁河河水为实验用水,测定分析了功能微生物和微型动物在植物根系和填料生物膜上的数量分布差异,以研究生物栅强化处理污染景观水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生物... 实验中以组合填料、美人蕉和水生动物为要素构建生物栅,以上海市苏州河支流绥宁河河水为实验用水,测定分析了功能微生物和微型动物在植物根系和填料生物膜上的数量分布差异,以研究生物栅强化处理污染景观水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生物栅中有机物的矿化分解、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可以在填料和植物根系上同时进行,有机物的矿化分解、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场所以植物根系为主,而反硝化作用主要在填料上进行.生物栅内植物根系和填料所具有的不同生境为异养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提供了各自适宜的场所,单位质量根系异养细菌数量比单位质量填料上异养细菌数量高出一个数量级,植物根系的泌氧作用提高了根系局部的溶解氧水平,硝化细菌对生境的选择结果使得单位质量根系或填料的硝化细菌数量表现为:实验组根系>实验组填料>对照组填料,而反硝化细菌对生境选择表现为:对照组填料>实验组填料>实验组根系.同时单位质量根系微型动物的数量和种类都要大于填料,根系和填料上微型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值分别为2.16和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栅 微生物 微型动物 植物根系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关系及土壤动物的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殷秀琴 刘继亮 高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4-819,共6页
对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6个主要林型的凋落叶、土壤动物和土壤三者之间营养元素关系研究,凋落叶、土壤动物和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不同,它们的变异程度也不同。蚯蚓、线蚓、蜈蚣和其它类群土壤动物体内营养元素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K... 对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6个主要林型的凋落叶、土壤动物和土壤三者之间营养元素关系研究,凋落叶、土壤动物和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不同,它们的变异程度也不同。蚯蚓、线蚓、蜈蚣和其它类群土壤动物体内营养元素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K、Ca、Mg、Fe对土壤动物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凋落叶、土壤动物和土壤之间K、Na、Fe的线性关系较强,反映了凋落叶-土壤动物-土壤间K、Na、Fe联系密切。凋落叶和土壤中营养元素与土壤动物的生物量、密度和类群数的关系密切,平均关联度的顺序为,类群数>生物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凋落叶 土壤 营养元素 小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栅处理受污景观水体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清海 李秀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9,共6页
以植物、微生物为生物处理要素构建生物栅,处理污染的景观水体。选用的水生植物黄花美人蕉(Canna indica)的二级、三级根系与作为微生物载体的组合填料交织成强大的网状结构,起到固定植物、微生物附着载体及为生态系统提供氧气的作... 以植物、微生物为生物处理要素构建生物栅,处理污染的景观水体。选用的水生植物黄花美人蕉(Canna indica)的二级、三级根系与作为微生物载体的组合填料交织成强大的网状结构,起到固定植物、微生物附着载体及为生态系统提供氧气的作用,同时在生物栅装置运行的前期(约2h)对污染物起到网捕、吸附作用。由网捕、吸附作用对TN、TP、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7.2%、12.5%和10.3%,对胶体态UV254的去除率为89.6%。在不进行人工曝气的条件下,生物栅主要处于微氧状态,DO维持在1.40~1.50mg/L。生物栅的微氧状态有利于总有机碳(TOC)的去除(去除率为52.2%),特别是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溶解态UV254去除率为27.9%),这对处理含有一定量难降解有机物的景观水体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物栅的微氧状态及生物膜的DO浓度梯度的存在,使得微生境存在好氧、缺氧和厌氧的不同含氧状态,因而生物栅同时具有硝化、反硝化作用,并有一定的除磷效果。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2h时,生物栅对TOC、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2.2%、57.6%、60.9%和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栅 微氧条件 受污景观水体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中铬的活性炭吸附及资源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存德 杨清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69-71,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活性碳柱对印染废水进行了铬的吸附,对活性碳柱进行逐级加热、逆流漂洗再生,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还回收了铬盐。
关键词 活性碳柱 逐级逆流漂洗 回收铬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流域辽宁段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利 张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97-498,共2页
鸭绿江流域辽宁段是由河流、山地和近海水域等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高等植物1360种,鸟类310种,鱼类265种,两栖类11种,爬行类15种,哺乳类37种及大量昆虫和微生物。提出了该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关键词 鸭绿江流域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宿秀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819-2819,2826,共2页
综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农业的含义及其技术体系,以及GIS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GIS 数字农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病虫害的诊断及其防治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宿秀艳 《辽宁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杜鹃花 病虫害 防治技术 诊断 观赏价值 中国传统 酸性土壤 丹东地区 根部腐烂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鸟类新纪录种——棕扇苇莺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0-890,共1页
关键词 棕扇苇莺 新纪录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597-6597,6602,共2页
丹东虽属水资源丰富地区,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投入不足以及污染率高利用率低等制约了该地经济发展。笔者分析了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丹东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丹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及其在森林病虫害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宿秀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65-1265,1271,共2页
综述了GIS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GIS 森林病虫害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凤凰山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0-52,共3页
凤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果树资源丰富。经过3年野外调查,结合有关标本与资料,分析研究了果树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共有23科36属86种。并提出野生果树的利用对策及建议,为凤凰山野生果树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凤凰山 野生果树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