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芪苓通络方联合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
24
1
作者
左建娇
赵政
+5 位作者
孙汝
李彦竹
蔡冀民
潘莉
董绍英
赵玉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23-2725,共3页
目的:观察芪苓通络方联合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芪苓通络...
目的:观察芪苓通络方联合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芪苓通络方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血脂、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6个月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下降,血浆白蛋白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血脂指标均改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疗效较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中高危
芪苓通络方
甲泼尼龙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络论治膜性肾病低危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潘莉
鲁琴
+5 位作者
董绍英
赵政
杨洪娟
孙汝
李彦竹
蔡冀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40-2242,共3页
目的:以"肾络瘀阻"为病机,益气化瘀通络为治法,观察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中药组。西药组给予缬沙坦,结合...
目的:以"肾络瘀阻"为病机,益气化瘀通络为治法,观察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中药组。西药组给予缬沙坦,结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芪苓通络方治疗,中药组予芪苓通络方,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结合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P〈0.05,P〈0.05);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血浆白蛋白(ALB)升高,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中药组、结合组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有下降,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而中医方案更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低危患者
肾络瘀阻
益气化瘀通络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芪苓通络方联合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
24
1
作者
左建娇
赵政
孙汝
李彦竹
蔡冀民
潘莉
董绍英
赵玉庸
机构
石家庄市中
医院
辛集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肝肾病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23-2725,共3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6277718D)
文摘
目的:观察芪苓通络方联合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芪苓通络方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血脂、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6个月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下降,血浆白蛋白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血脂指标均改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疗效较好,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中高危
芪苓通络方
甲泼尼龙
环磷酰胺
Keywords
membranousnephrology
high - risk patient
Qiling Tongluo Formula
methylprednisolone
cyclophos-phamide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络论治膜性肾病低危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潘莉
鲁琴
董绍英
赵政
杨洪娟
孙汝
李彦竹
蔡冀民
机构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肝肾病证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市中
医院
辛集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
第一
医院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40-2242,共3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6277718D)
文摘
目的:以"肾络瘀阻"为病机,益气化瘀通络为治法,观察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中药组。西药组给予缬沙坦,结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芪苓通络方治疗,中药组予芪苓通络方,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结合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P〈0.05,P〈0.05);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血浆白蛋白(ALB)升高,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中药组、结合组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有下降,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而中医方案更经济安全。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低危患者
肾络瘀阻
益气化瘀通络
临床研究
Keywords
membranous nephrology
low- risk patient
kidney collateral stasis
yiqihuayutongluo
clinical research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芪苓通络方联合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临床观察
左建娇
赵政
孙汝
李彦竹
蔡冀民
潘莉
董绍英
赵玉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络论治膜性肾病低危患者临床研究
潘莉
鲁琴
董绍英
赵政
杨洪娟
孙汝
李彦竹
蔡冀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