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储能健康运行域与电压安全约束的配电网重构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方斯顿 黄莘杰 +3 位作者 孔赖强 牛涛 陈冠宏 廖瑞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7-587,I0015,共12页
随着未来各类新能源及用户侧需求互动技术引入配电网,配电网电压安全管理将面临更严峻挑战,带来双向潮流、电压越限等运行问题。在此背景下,该文挖掘网络侧及储能设备的运行灵活性,以限制配电网节点电压波动指数(voltage volatility ind... 随着未来各类新能源及用户侧需求互动技术引入配电网,配电网电压安全管理将面临更严峻挑战,带来双向潮流、电压越限等运行问题。在此背景下,该文挖掘网络侧及储能设备的运行灵活性,以限制配电网节点电压波动指数(voltage volatility index,VVI)为目标,提出融合储能能量管理的配电网网络重构方法。同时,为减小储能频繁充放引起的寿命损失,该文基于储能寿命曲面的超空间投影定义储能寿命水平集表征储能健康运行域(health operating area,HOA),并提出水平集凸逼近方法替代非线性储能寿命约束,可在保障储能寿命前提下实现网络重构问题的高效求解。最后,选取IEEE-33节点系统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寿命水平集 电压安全 电压波动指数 健康运行域 配电网重构 超空间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时序生成对抗插补网络的可解释配电网拓扑辨识
2
作者 苏鑫 颜伟 +1 位作者 张栩 谭洪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4-715,共12页
有源配电网的量测噪声和通讯故障会导致量测数据缺乏精确性和完整性,而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配电网拓扑辨识又存在“黑盒”模型导致的可信度偏低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时序生成对抗插补网络(CTGAIN)的可解释配电网拓... 有源配电网的量测噪声和通讯故障会导致量测数据缺乏精确性和完整性,而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配电网拓扑辨识又存在“黑盒”模型导致的可信度偏低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时序生成对抗插补网络(CTGAIN)的可解释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节点注入功率伪量测和局部电流向量的时序量测数据,设计了由两个级联的神经网络构成的CTGAIN.其基于双向循环GRU(Bi-GRU)构建生成器,并利用序列数据的前向和后向信息结合缺失掩码进行缺失值插补;基于Transformer构建判别器,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对生成器的插补结果进行拓扑辨识与缺失掩码预测;再通过复合损失函数对CTGAIN进行联合优化,从而在保持插补精度的同时提升拓扑辨识的准确性.此外,在Transformer中引入双重注意力机制和多标签积分梯度,实现了拓扑状态关联特征的重要性评价与解释.其中,双重注意力机制实时优化注意力权重,动态衡量特征重要性;积分梯度则通过累积特征梯度,精准识别与开关状态相关的重要特征.最后,对修改后的IEEE 33节点和69节点算例进行仿真实验.在不同噪声水平下,其相较次佳模型辨识正确率平均提高了3%;在量测特征值随机缺失50%时,其能保持95%以上的辨识正确率;在分布式电源(DER)渗透率为70%的情况下,其能保持90%以上的辨识正确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对不同噪声水平、不同量测特征值缺失和不同比例的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拓扑辨识 时序生成对抗插补网络 可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潮流下考虑储能系统状态耦合特性的配电网电压协调管理策略
3
作者 黄莘杰 方斯顿 +3 位作者 罗颖冰 陈冠宏 牛涛 廖瑞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577-5588,I0021,共13页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引起“输-配网双向潮流”带来配电网电压管理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应对双向潮流的配电网电压管理策略。首先,挖掘变压器模型对配电网电压控制特性的影响机理,量化双向潮流下变压器高/低压母线电压控制特性。其次,...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引起“输-配网双向潮流”带来配电网电压管理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应对双向潮流的配电网电压管理策略。首先,挖掘变压器模型对配电网电压控制特性的影响机理,量化双向潮流下变压器高/低压母线电压控制特性。其次,为保证储能电池运行安全,基于电池实验数据,构建包含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荷电状态及功率状态耦合关系的储能系统调节可行域,并采用分段线性化方式建立实用控制域模型,实现不同SoH下对储能充放电能力的实时约束。最后,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渗透水平差异,提出多层次协调电压控制策略,减少双向潮流下配电网电压越限。通过改进IEEE 33系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在不同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场景下提供有效电压管控措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双向潮流 储能状态耦合特性 电压管理 多层次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子母站灵活互联的分布式供氢网和配电网多主体协调规划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夏威夷 任洲洋 潘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187-9199,I0006,共14页
分布式供氢网(distributed hydrogen supply network,DHSN)是解决制氢用地限制、运氢成本高等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案。针对DHSN与配电网(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PDN)存在收益冲突的问题,考虑子母站灵活互联特征提出两网多主体协调规... 分布式供氢网(distributed hydrogen supply network,DHSN)是解决制氢用地限制、运氢成本高等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案。针对DHSN与配电网(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PDN)存在收益冲突的问题,考虑子母站灵活互联特征提出两网多主体协调规划方法。首先,针对灵活互联及电-氢能量耦合特征,提出分布式供氢网与配电网互动机制,并基于交通网最短路径算法构建氢长管拖车(hydrogen tube trailer,HTT)路网运行模型和子母站统一运行模型;然后,考虑联动性和完整性要求构建分布式供氢网设备协调部署约束,提出两网多主体协调规划模型及模型等效转换求解方法;通过纳什谈判模型公平地分配两网收益,协调氢长管拖车配置、加氢站设备规划、配电网新能源、线路及充电站规划。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两网多环节深度协调和主体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体规划 加氢站规划 供氢网络 配电网规划 纳什谈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电工钢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的参数辨识
5
作者 夏依莎 杨帆 +2 位作者 姜慧 王鹏博 郝翰学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3-3650,I0037,共9页
电工钢磁化特性的准确建模在变压器的电、磁、力等多物理场分析计算中尤为重要,而常见的Jiles-Atherton(JA)磁滞模型对参数的高敏感性限制了其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因此,JA模型材料参数的快速准确辨识是其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该文提出... 电工钢磁化特性的准确建模在变压器的电、磁、力等多物理场分析计算中尤为重要,而常见的Jiles-Atherton(JA)磁滞模型对参数的高敏感性限制了其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因此,JA模型材料参数的快速准确辨识是其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JA模型材料参数识别的改进差分进化(improveddifferential evolution,IDE)算法。该算法在变异机制中有机融入了Jaya算法中的变异算子,并且突变因子和交叉率在特定范围内随机产生。将改进算法应用于磁滞回线的参数识别,可明显改善传统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有效提高参数识别的精度。最后,将所提出的JA模型参数识别算法应用于变压器的有限元多物理场建模中,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相符,进一步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模型 差分进化算法 变异机制 参数辨识 电力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定碳排运行域:概念与方法
6
作者 冯健冰 任洲洋 +1 位作者 姜云鹏 李文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846-8859,I0013,共15页
该文首次提出电力系统定碳排运行域(committed carbon emissions operation regions,CCEOR)的概念,刻画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空间(low-carbon operation space,LCOS),为新型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提供科学、全面的决策依据,进一步丰富... 该文首次提出电力系统定碳排运行域(committed carbon emissions operation regions,CCEOR)的概念,刻画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空间(low-carbon operation space,LCOS),为新型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提供科学、全面的决策依据,进一步丰富现有的低碳分析理论。针对高维非线性时空耦合变量下,定碳排运行域边界求解的关键技术瓶颈,基于数据与模型混合驱动思想建立域边界的高效求解方法。该方法结合特征工程,基于注意力机制与深度卷积的神经网络架构,以及数据与模型混合驱动的训练机制,有效保障CCEOR边界求解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最后,通过IEEE-118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CCEOR能够有效评估系统的低碳运行态势,并确定低碳安全的调控方向。同时,验证所提域边界求解方法的高效性和高维适用性。通过可视化分析CCEOR随关键约束的变化特性,剖析LCOS的边界特征并发现其存在的空间饱和现象,进一步揭示电力系统运行的电碳耦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运行 域理论 深度学习 特征工程 数据与模型混合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区大气电场演变特征与雷电定位数据的雷电临近预警方法
7
作者 齐玥 杨庆 +2 位作者 王科 胡逸 徐肖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60-4771,共12页
由于高原山区雷暴活动具有尺度小、离散性强的特点,实现山区重点资源区域的雷电灾害准确预警存在较大困难。考虑到雷暴时空演变与地面大气电场特征的关联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气电场监测数据与实时雷电定位信息的山区雷电临近预警方法... 由于高原山区雷暴活动具有尺度小、离散性强的特点,实现山区重点资源区域的雷电灾害准确预警存在较大困难。考虑到雷暴时空演变与地面大气电场特征的关联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气电场监测数据与实时雷电定位信息的山区雷电临近预警方法。通过分析典型高原山区不同雷暴发展情况下的大气电场演化特性,发现山区大气电场可作为雷电定位数据的补充源,充分表征雷云剧烈放电和雷暴临近发展的特征信息。在预警过程中,首先将大气电场形态学梯度提取的快速抖动、暂态突变特征与时空匹配的地闪活动特征输入堆叠稀疏自编码器网络模型,判断监测区域附近是否出现雷云放电迹象,再利用雷暴距离变化或者电场波形变化判断雷电活动的临近趋势,最后综合两者的结果完成半径15km监测区域的雷电活动短时预警。在2023年云南山区雷雨季节的雷暴算例分析中,通过双源数据共同提取的山区雷暴活动预警特征的有效识别,可以实现预警准确率为90%,约44%的警报提前时间不小于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区 大气电场特征 雷电定位数据 雷电临近预警 堆叠稀疏自编码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