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0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风电场的发输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45
1
作者 刘威 赵渊 +5 位作者 周家启 王成亮 胡博 张禄琦 彭鹄 田娟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69-74,共6页
考虑风速时序性和自相关性的特点,建立了风速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并结合常规机组、线路和变压器等状态模型,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的风电场可靠性模型,对含风电场的发输电组合系统进... 考虑风速时序性和自相关性的特点,建立了风速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并结合常规机组、线路和变压器等状态模型,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的风电场可靠性模型,对含风电场的发输电组合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同时建立了发输电组合系统的多状态机组等值模型,将该等值模型与配电系统相结合,计算了平均停电频率和停电电量损失等配电网可靠性指标,通过分析和比较可靠性指标研究了风电场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机组的接入对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配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序贯蒙特卡罗仿真 多状态机组等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逆抽水储能的新能源配电网协调优化方法
2
作者 陈峰 赵鹏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108,共6页
当前,新能源在配电网中占比持续攀升,其固有的间歇性与波动性给配电网管理带来严峻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逆抽水储能(reversible pumped hydro-storage,RPHS)的新能源配电网协调优化方法,构建基于RPHS的能源管理系统,以最小化平准... 当前,新能源在配电网中占比持续攀升,其固有的间歇性与波动性给配电网管理带来严峻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逆抽水储能(reversible pumped hydro-storage,RPHS)的新能源配电网协调优化方法,构建基于RPHS的能源管理系统,以最小化平准化能源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LCOE)为目标,实现新能源的协调优化配置,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结果显示,RPHS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增强系统稳定性等方面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能源系统 抽水储能 能源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中数字化换流站人机协同故障处置装置研制及应用
3
作者 禹晋云 王玉俊 +2 位作者 乔柱桥 王久谊 成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99,共9页
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换流站设备复杂,种类繁多,而人工运维效率低、风险高,为了实现可靠、精准、高效的智能换流站人机协同,建立广泛互联、智能互动、安全可控的新型电力系统。文章... 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换流站设备复杂,种类繁多,而人工运维效率低、风险高,为了实现可靠、精准、高效的智能换流站人机协同,建立广泛互联、智能互动、安全可控的新型电力系统。文章开发了一套基于数据驱动的换流站异常处置人机交互辅助系统。基于换流站中的传感装置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监控,异常信号出现时,通过智能联动调用智能装备对异常设备进行巡检,利用图神经网络对故障的类型及范围进行智能分析,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制定智能辅助策略,对不同角色的工作人员下发相应的故障处置任务。文章的研究为数字化换流站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能够对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智能联动 智能分析 智能辅助策略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端策略优化算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方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志学 任洲洋 +3 位作者 孙志媛 刘默斯 姜晶 印月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8-997,共10页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电力系统安全约束经济调度难以高效求解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端策略优化算法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在深度强化学习框架下,定义了该模型的马尔科夫...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电力系统安全约束经济调度难以高效求解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端策略优化算法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在深度强化学习框架下,定义了该模型的马尔科夫奖励过程。设计了近端策略优化算法的奖励函数机制,引导智能体高效生成满足交流潮流以及N-1安全约束的调度计划。然后,设计了调度模型与近端策略优化算法的融合机制,建立了调度训练样本的生成与提取方法以及价值网络和策略网络的训练机制。最后,采用IEEE 30节点和IEEE 118节点2个标准测试系统,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约束经济调度 深度强化学习 近端策略优化算法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配电设备发热故障温度指示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法强 黄洪松 +2 位作者 胡琴 周坤 肖龙方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输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严重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为了满足电网发展对输配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及智能化检测的要求,对输配电设备发热故障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已有温度指示技术的原理、应用情... 输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严重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为了满足电网发展对输配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及智能化检测的要求,对输配电设备发热故障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已有温度指示技术的原理、应用情况以及相关研究,包括红外测温技术、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技术、声表面波技术以及文中团队提出的示温变色材料技术。同时对这些温度指示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了剖析,以便对研究者开发更为完善先进的温度指示技术起到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配电设备 温度指示 红外 热电偶 光纤光栅 声表面波 示温变色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欧阳金鑫 张澳归 +2 位作者 蒋航 熊俊 朱开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安控系统)控制节点多、控制链条长,若因故障导致拒动或者误动,将给电网的运行造成严重危害。安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现有安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主要依赖于技术人员依据通信报文辅助判别异常原...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安控系统)控制节点多、控制链条长,若因故障导致拒动或者误动,将给电网的运行造成严重危害。安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现有安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主要依赖于技术人员依据通信报文辅助判别异常原因,难以对安控系统各个环节故障进行实时诊断。为此,分析了安控系统故障的存在环节和产生原因,提取了安控系统故障特征量;建立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安控系统故障诊断模型,提出了安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最后选取安控系统运行故障样本,验证了故障诊断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安控系统 故障诊断 深度置信网络 故障特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DC/DC变换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安全充放电策略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辉 季海婷 +3 位作者 付博 杨超 秦星 陈耀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11,18,共6页
为了确保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的安全充放电,提出含DC/DC变换器的VRB储能系统的不同充放电控制模式。在建立VRB等效电路并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内环为VRB侧电感平均电流控制,外环为恒功率、恒压、涓流切换控制的DC/DC变换器... 为了确保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的安全充放电,提出含DC/DC变换器的VRB储能系统的不同充放电控制模式。在建立VRB等效电路并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内环为VRB侧电感平均电流控制,外环为恒功率、恒压、涓流切换控制的DC/DC变换器双闭环策略,并结合DC/AC网侧变换器维持直流侧电压恒定。以VRB荷电状态及端电压为约束条件,提出对应的三阶段安全充放电控制模式。以含DC/DC变换器的5kW VRB储能系统为例,对不同充放电切换控制下的VRB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恒定功率无切换充放电控制进行对比,分析了恒功率充放电模式下的控制策略的动态响应能力。结果表明,提出的含DC/DC变换器的VRB不同充放电切换模式能更好地使VRB工作在安全运行区域,且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动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全钒液流电池 DC DC变换器 安全充放电 动态响应 恒功率充电 恒压充电 涓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异常数据的金属回流双极直流配电线路状态估计保护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曾琦 曾维刚 +4 位作者 廖建权 王少雄 郑宗生 王渝红 周念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实际工程中的量测可能存在异常数据干扰,增加保护误动的风险。为此,基于模型匹配的思想,提出一种免疫异常数据的直流配电线路状态估计保护方法。考虑金属回流双极直流线路的极间耦合,建立线路的精细化等值模型。据此得到系统的量测方程... 实际工程中的量测可能存在异常数据干扰,增加保护误动的风险。为此,基于模型匹配的思想,提出一种免疫异常数据的直流配电线路状态估计保护方法。考虑金属回流双极直流线路的极间耦合,建立线路的精细化等值模型。据此得到系统的量测方程,并根据二次积分法将其离散化以便于求解。对于可能存在的异常数据问题,提出基于窗口图傅里叶变换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数据视为图信号并赋予“频率”的概念,通过提取低频信号达到剔除随机脉冲等高频异常数据的目的。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预处理后的状态估计模型进行求解,根据估计模型和实测模型的匹配度构建保护判据,实现区内和区外故障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识别区内故障,并有效避免异常数据干扰,同时具有较强的耐高阻、抗通信延时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线路保护 异常数据 图傅里叶变换 状态估计 递推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爬坡的风光火耦合系统源荷匹配性分析及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7
9
作者 夏芹芹 罗永捷 +5 位作者 王荣茂 邹尧 罗桓桓 李金灿 周念成 王强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81,共13页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与火力发电经同一点并网形成耦合系统,是我国北方地区发电侧灵活性调节电源与新能源间高效、低碳协同的一种形式.考虑区域新能源爬坡特性,结合源荷匹配分析,发掘和利用其规律,研究风光火耦合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与火力发电经同一点并网形成耦合系统,是我国北方地区发电侧灵活性调节电源与新能源间高效、低碳协同的一种形式.考虑区域新能源爬坡特性,结合源荷匹配分析,发掘和利用其规律,研究风光火耦合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为耦合系统规划提供参考.首先,简述耦合系统运行模式和不确定性处理方法;其次,考虑耦合系统风光互补、爬坡事件和关键负荷特性,选取并提出相关指标用于源荷匹配评价;再次,考虑源荷特性、匹配、成本和收益等约束,建立耦合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最后,基于辽宁地区实际数据进行算例仿真,得到该地区耦合系统风、光的最优安装容量,并分析上述源荷相关因素与容量优化配置结果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新能源最优容量配置提供了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耦合系统 容量优化配置 源荷匹配 爬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流器并网的新能源外送系统功率传输能力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易 王建 +2 位作者 南东亮 张博 熊小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广泛采用并网变流器接入电网,评估变流器并网新能源外送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对于保证电网正常及紧急运行工况下的清洁能源持续、稳定外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分析无功补偿前后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功率传输特性,掌... 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广泛采用并网变流器接入电网,评估变流器并网新能源外送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对于保证电网正常及紧急运行工况下的清洁能源持续、稳定外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分析无功补偿前后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功率传输特性,掌握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安全稳定传输边界。接着,对新能源外送通道开展动态热容量评估,挖掘传输通道潜在传输能力以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然后,统筹考虑保证并网系统及外送通道安全稳定运行的各类型约束,确定新能源最大外送能力。最后,对算例测试系统中的新能源场站开展最大外送能力评估,算例研究表明:配合无功补偿并同时利用设备动态热容量,可以提升新能源外送能力;不同电网连接强度和运行工况下,限制清洁能源外送能力的主导因素不同,需依据主导因素确定外送功率,才能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外送 并网变流器 无功补偿 动态热容量 功率传输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的电力系统安全调控方法 被引量:22
11
作者 余鹏飞 朱继忠 +3 位作者 熊小伏 陈红州 宋勇辉 王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73-186,共14页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面临交直流系统故障耦合传播、频率与电压稳定风险上升等新的安全问题,引入储能参与安全调控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为了更有效地挖掘储能参与安全调控的能力,有必要对储能为电力系统提供安全支撑的场景、理...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面临交直流系统故障耦合传播、频率与电压稳定风险上升等新的安全问题,引入储能参与安全调控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为了更有效地挖掘储能参与安全调控的能力,有必要对储能为电力系统提供安全支撑的场景、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后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及研究思路。从储能对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动态安全、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安全、主动安全技术、辅助服务市场5个方面进行总结,涉及储能与电网可靠性、储能与频率稳定性、储能与电压稳定性、储能与输电堵塞、储能与直流闭锁连锁跳闸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关注储能备用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储能与其他调控资源之间多时间尺度耦合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完善储能参与系统紧急安全调控服务市场机制的必要性,对促进储能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调控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静态安全 动态安全 紧急安全 辅助服务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电弧故障动态压力规律与仿真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书琦 赵义焜 +5 位作者 文韬 赵毅 李元 郑华龙 罗亮 张广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57-3369,I0007,共14页
特高压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当变压器油中发生电弧故障时,变压器油分解产生气体造成油箱内压力陡升,并引发爆燃事故,造成恶劣影响。该文旨在探讨特高压变压器油中电弧故障后的压力产生机制、传递机理及变化规律。首先,总结现... 特高压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当变压器油中发生电弧故障时,变压器油分解产生气体造成油箱内压力陡升,并引发爆燃事故,造成恶劣影响。该文旨在探讨特高压变压器油中电弧故障后的压力产生机制、传递机理及变化规律。首先,总结现有的油中电弧故障压力规律和压力仿真技术,从波形影响因素、传递影响因素及动边界的影响3个方面研究压力规律。其次,从冲击波、气泡脉动压力和静压力3个阶段分析压力仿真技术。最后,明确气-液-固耦合的全过程压力仿真计算方法对于模拟变压器燃爆过程具有更佳效果。该方法综合考虑电弧产气、气体运动产生压力,以及压力与油箱动边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建立三者之间的耦合算法。该文研究可为压力仿真计算、变压器防爆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电弧故障 压力仿真技术 压力产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
13
作者 刘洋涛 廖建权 +3 位作者 郭春生 谭子鹏 王渝红 王强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352,I0105-I0111,共17页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首先阐述了TAB-PFC的限流原理,提出基于TAB-PFC的主动限流控制策略。然后对TAB-PFC不同故障阶段进行建模,并计及极间互感构建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故障模量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TAB-PFC的限流能力的影响,为其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主动限流策略的有效性及故障等效电路模型和参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直流配电网 串并联潮流控制器 短路电流计算 故障电流抑制 极间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端口传递函数的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谭尚宁 杜雄 +2 位作者 刘俊良 杜程茂 杨宏钧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69-2377,I0040,I0041,共11页
柔性直流输电与弱电网连接时可能引发小信号稳定性问题。采用基于单一分区点等效阻抗模型的稳定性判据会因为分区点选择不恰当造成稳定性分析不准确。该文采用闭合分割线划分VSC-HVDC/MTDC系统,获得端口集合以及独立稳定运行的各模块,... 柔性直流输电与弱电网连接时可能引发小信号稳定性问题。采用基于单一分区点等效阻抗模型的稳定性判据会因为分区点选择不恰当造成稳定性分析不准确。该文采用闭合分割线划分VSC-HVDC/MTDC系统,获得端口集合以及独立稳定运行的各模块,建立了各模块的端口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经端口集合开环传递函数的稳定性判据,避免了因单一分区点选择不当造成的稳定性误判。此外,采用所提判据分析时可以在准确分析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同时避免系统模型中右半平面极点的计算,并获得各端口的稳定裕度,辨识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模块,有利于指导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最后,搭建了直流输电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所建立端口模型的正确性和所提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该文研究可为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端口参数模型 分区点 稳定判据 SISO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配电网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测距算法
15
作者 何潜 李渠佳 +4 位作者 邓炎 孙晓勇 彭雨舟 卢继平 林有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增大,现有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精确测距计算。通过建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正、负、零序网络,提出... 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增大,现有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精确测距计算。通过建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正、负、零序网络,提出了利用不同测量单元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测距算法,根据故障位置情况分别采用双端测距算法和单端测距算法,能够实现不同情况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准确测距,算法不受分支出线、过渡电阻、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等因素影响。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有源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有源配电网 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 故障测距 分支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光互补混合储能系统的微电网优化及电能质量提升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勇 王辉 +2 位作者 胡雅涵 赵鹏 李雪男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67,共6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能源存储系统在保持电网功率平衡方面日趋重要。建立了新能源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微网模型,实现风光互补微电网中储能容量的最优配置,从而提升供电质量。基于能量映射关系,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迭代求解,确定... 随着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能源存储系统在保持电网功率平衡方面日趋重要。建立了新能源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微网模型,实现风光互补微电网中储能容量的最优配置,从而提升供电质量。基于能量映射关系,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迭代求解,确定了最佳分解模态数,并根据超电容和电池的特性选择了高频和低频分界点,计算了相应功率。案例研究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降低年综合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系统 微网优化 电能质量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分布式资源渗透率提高的配电网网元规划方法
17
作者 周扬 王主丁 +2 位作者 张漫 杨洁 舒东胜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6-315,I0100,共11页
为适应分布式资源渗透率的提高,在现有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区(或网元)优化划分的配电网规划启发式方法,即配电网网元规划方法。其中,提出的电力平衡方法涉及不同时空资源的差异化处理和典型运行方式;网元优... 为适应分布式资源渗透率的提高,在现有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区(或网元)优化划分的配电网规划启发式方法,即配电网网元规划方法。其中,提出的电力平衡方法涉及不同时空资源的差异化处理和典型运行方式;网元优化划分计及了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和“就近备供”原则,涉及空间上的区域网元、变电站网元和中低压网元,资源上的能源输出型、输入型和平衡型。实际规划算例表明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 时空资源电力平衡 网元规划方法 网元优化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配电网谐波抑制与降损增效协同优化
18
作者 栗志鹏 刘少博 +4 位作者 杨浩 董蕊 祁琛峰 沈硕 赵鹏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59,共10页
随着配电网复杂性日益增加以及对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谐波污染和网络损耗已成为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同步优化电容器和有源功率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配置,实现谐波抑制与网络损耗最小化的... 随着配电网复杂性日益增加以及对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谐波污染和网络损耗已成为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同步优化电容器和有源功率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配置,实现谐波抑制与网络损耗最小化的双重目标。利用谐波功率流分析模型进行谐波评估,根据谐波穿透法进行频域建模。对失真配电网络中的电容器和APF的同步配置建模,利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解决电容器和APF同步配置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适当配置电容器和APF能够显著改善网络的电压质量,所提的同步优化方法不仅在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功率流 配电网质量 网络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设备机械缺陷振动信号特征分析技术研究
19
作者 蒋西平 李永福 +2 位作者 龙英凯 王旭鹏 汪泽州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34,共10页
机械性振动缺陷的检测是保证GIS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尚缺乏针对GIS设备内部多种构件机械缺陷振动规律的系统性研究。文中研发了一套GIS设备振动状态高灵敏检测装置,搭建了高电压大电流GIS设备机械缺陷模拟平台,模拟出5种典型缺... 机械性振动缺陷的检测是保证GIS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尚缺乏针对GIS设备内部多种构件机械缺陷振动规律的系统性研究。文中研发了一套GIS设备振动状态高灵敏检测装置,搭建了高电压大电流GIS设备机械缺陷模拟平台,模拟出5种典型缺陷,开展了GIS设备振动信号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负载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电压的改变对振动信号基本没有变化;在同一电压作用下,振动信号波形保持基本不变,振动信号幅值随着负载电流增加而增加;机械缺陷情况下,振动信号主要频谱为100 Hz,并叠加了较多的高频成分,不同的缺陷振动信号表现出差异性的频率、幅值特征;采用傅里叶分析的频带能量特征分析方法,构建了典型缺陷精准定量振动特征信息库。文中成果可用于现场的GIS设备机械缺陷检测与类型识别,指导现场检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设备 机械缺陷 振动特性 频带能量 特征信息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取能电源的设计新原理 被引量:112
20
作者 李先志 杜林 +3 位作者 陈伟根 王有元 孙才新 李璟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针对现有输电线路状态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的取能电源普遍存在的取能线圈易于深度饱和、热耗大、电路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取能线圈设计原理。为取能线圈引入气隙磁阻,并通过定量分析与仿真实现对取能线圈的结构、铁心材料、绕组匝数... 针对现有输电线路状态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的取能电源普遍存在的取能线圈易于深度饱和、热耗大、电路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取能线圈设计原理。为取能线圈引入气隙磁阻,并通过定量分析与仿真实现对取能线圈的结构、铁心材料、绕组匝数、气隙长度等参数的合理匹配,从而在电源最前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取能线圈研制的电源,经整体测试表明,能在导线电流正常变化范围内工作于非饱和、低热耗状态,并提供稳定的输出。对线路出现异常大电流可能给电源可靠性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电源工作可靠性的具体措施。短路和冲击试验表明,这些措施可抑制异常大电流导致的电动力及过电压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取能电源 铁心饱和 冲击电流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