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脏脂肪面积对体质指数正常内脏脂肪面积超标体检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十年发病风险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静 李虎 +4 位作者 顾菲 毕艳 向美珍 丁洁 周卫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背景内脏脂肪对评估心脏代谢风险至关重要,但应用内脏脂肪面积(VFA)估测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十年发病风险鲜见报道。目的探讨VFA估测南京地区体检人群ICVD十年发病中高度风险的临界值,明确体质指数(BMI)正常而VFA超标体检者的ICVD十年... 背景内脏脂肪对评估心脏代谢风险至关重要,但应用内脏脂肪面积(VFA)估测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十年发病风险鲜见报道。目的探讨VFA估测南京地区体检人群ICVD十年发病中高度风险的临界值,明确体质指数(BMI)正常而VFA超标体检者的ICVD十年发病风险。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35~59岁3 398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国人ICVD十年发病风险简易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VFA。分析VFA与BMI正常而VFA超标体检者ICVD十年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VFA估测体检人群ICVD十年发病中高度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0,临界值为85.5 cm^2;VFA估测男、女体检者ICVD十年发病中高度风险的AUC分别为0.65、0.68,临界值分别为85.5、111.9 cm^2。体检者中BMI正常者共1 360例,其中VFA≥85.5 cm^2者共230例(占16.91%),女性多于男性(χ~2=150.02,P<0.001)。男性中BMI正常VFA≥85.5 cm^2者ICVD十年发病中高度风险为21.43%,高于BMI正常VFA<85.5 cm^2者(5.45%)(χ~2=3.78,P=0.042)。男性中BMI正常VFA≥85.5 cm^2者ICVD十年发病风险绝对值高于BMI正常VFA<85.5 cm^2者[(6.40±6.77)%与(3.83±3.38)%;t=2.71,P<0.001];女性中BMI正常而VFA≥85.5 cm^2者ICVD十年发病风险绝对值高于BMI正常VFA<85.5 cm^2者[(2.04±1.49)%与(1.65±1.41)%;t=3.46,P=0.010];男性BMI正常VFA≥85.5 cm^2者ICVD十年发病绝对危险高于女性(t=7.27,P<0.001)。结论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检测VFA,并用其估测体检人群ICVD十年发病中高度风险的临界值为85.5 cm^2。男、女性BMI正常VFA超标者发生ICVD十年发病风险均增加,且男性高于女性,保持VFA在参考范围非常重要。为降低体检人群ICVD十年发病风险,需综合干预多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脂肪 人体质量指数 心血管疾病 心肌缺血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药物警戒体系浅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涛 王丹 +1 位作者 董铎 唐雪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通过介绍美国药物警戒体系的现状,为我国的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法律条款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从组织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体系、上市后药品风险管理评估方法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美国药物警戒体系的现状。结果美国目... 目的通过介绍美国药物警戒体系的现状,为我国的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法律条款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从组织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体系、上市后药品风险管理评估方法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美国药物警戒体系的现状。结果美国目前已建立比较成熟的药物警戒体系,该体系具有较完善的药品安全监管组织架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及科学的药品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结论我国可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从上市前后药品管理部门沟通合作、药品风险管理理念引入、行业指南制订等方面促进我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警戒 组织机构 法规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4年福建省直单位参保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门诊就诊机构及费用分布的概况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纯 张勇 +1 位作者 黄绍中 谢小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008-3014,共7页
目的应用大数据处理方法,分析2005—2014年福建省直单位参保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门诊就诊流向,了解分级诊疗现状,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6月,从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就医数据库中筛选2005-01-01至2014-12-31符... 目的应用大数据处理方法,分析2005—2014年福建省直单位参保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门诊就诊流向,了解分级诊疗现状,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6月,从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就医数据库中筛选2005-01-01至2014-12-31符合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卒中诊断的患者共70 052例,提取这些患者所有门诊记录共15 468 958人次,导入Oracle数据库形成数据库文件,利用大数据处理工具对患者的就诊机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014年福建省直单位参保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门诊就诊人次、门诊费用的分布情况:三级医院分别占52.87%、61.63%,二级医院分别占26.26%、23.40%,一级医院分别占20.87%、14.97%。(2)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下简称"三高")患者在一级医院的就诊人次自2008年开始上升,于2012年(血脂异常为2011年)达峰值,其后略有下调或持平;"三高"患者一级医院门诊费用也同步于2008年开始上升,至2012年(血脂异常为2011年)达顶峰,其后略有下调或持平。但一级医院在就诊人次及门诊费用上的增长并未影响三级医院的占比,反而是二级医院的份额被压缩。(3)2014年"三高"患者三级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是一级医院的3.3~5.3倍。2014年高血压患者各级医院合计门诊就诊418 635人次(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分别占53.87%、25.54%、20.59%),门诊费用12 364 587元;如果按照2017年总门诊就诊人次与2014年一致、一级医院门诊就诊人次达到65%的目标推算,则仅高血压一项疾病的年节约费用就可达442余万元;假使一级医院的次均门诊费用在2014年的基础上增长50%,则年节约费用仍可达265余万元。结论现阶段患者就诊机构流向仍呈明显的倒金字塔结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患者流向次均就医费用较低的一级医院,切实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门诊费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障碍 分级诊疗 医疗保险 大数据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示化膝关节炎患者自我评估问卷》的制定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炜 翁习生 +1 位作者 刘壮 容嵩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9-415,共7页
目的制定《图示化膝关节炎患者自我评估问卷》,旨在促进膝关节炎患者的自我评估,协助疾病的长期管理。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等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参考现有关节炎评分量表及患者临床主诉,建立问卷的维度与条目池。邀请90名骨科... 目的制定《图示化膝关节炎患者自我评估问卷》,旨在促进膝关节炎患者的自我评估,协助疾病的长期管理。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等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参考现有关节炎评分量表及患者临床主诉,建立问卷的维度与条目池。邀请90名骨科医生对条目的可理解性、重要性、可行性等进行评分。召开共15名资深骨科专家参与的咨询会,基于骨科医生的评分排序结果优化问卷,并对77例膝关节炎患者进行预调查,征集对问卷的意见与反馈,再次召开专家咨询会,进一步优化问卷条目与图案,形成问卷初稿。结果问卷初始条目池包括疼痛、炎症及功能3个维度共38个条目。90名骨科医生问卷应答率100%,量表题干及使用意愿评分排名前75%的条目共26个。专家咨询会优化形成16个条目,经参考患者反馈意见后,修改为疼痛、炎症及功能3个维度14个条目的问卷初稿。结论《图示化膝关节疼痛患者自我评估问卷》是中国首个自主开发的膝关节炎评估问卷。其制定广泛基于骨科专家及患者意见,可行性高,是一种简便、全面、量化的膝关节炎患者自我评估问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炎 问卷制定 图示化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家医院创建无烟医院对医生控烟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曹荣桂 许桂华 +3 位作者 赵娜 曾繁玉 王江波 冯丹龙 《中国医院》 2011年第7期24-28,共5页
目的:通过创建无烟医院活动,了解医生的吸烟状况和控烟知识、态度与行为,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北京、上海、广州选择60家医院创建无烟医院,对全院医生开展控烟干预,在干预前对19580名医生、干预后对20772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通过创建无烟医院活动,了解医生的吸烟状况和控烟知识、态度与行为,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北京、上海、广州选择60家医院创建无烟医院,对全院医生开展控烟干预,在干预前对19580名医生、干预后对20772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生的吸烟状况和控烟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变化。结果:通过一年的控烟干预,医生吸烟率由10.7%下降到6.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疗时经常主动询问病人吸烟情况由55.0%上升到68.9%;对烟草危害知识和吸烟相关疾病的正确知晓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创建无烟医院对医生进行干预,医生的吸烟率明显下降,控烟知识的知晓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吸烟 控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