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固相法制备ZnO∶Zn绿色荧光粉及其在近紫外LEDs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娜 卓宁泽 +2 位作者 程少文 朱月华 王海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30-3035,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温度900~1 100℃,时间3h的条件下制备出系列ZnO∶Zn荧光粉样品,并进行了封装应用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荧光分光光度计(PL)和可见光光谱分析系统等手段对样品分别进行了表征分...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温度900~1 100℃,时间3h的条件下制备出系列ZnO∶Zn荧光粉样品,并进行了封装应用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荧光分光光度计(PL)和可见光光谱分析系统等手段对样品分别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粉样品均具有ZnO晶型的六方纤锌矿结构,样品可以有效地被近紫外光激发,所发射的绿光光谱具有宽谱发射特征,峰位于502nm归属于氧空位发射,同时940℃条件下制备的荧光粉样品具有最高的发光强度。结合近紫外LED芯片和RGB荧光粉分别制备出绿光LED和白光LED,其中绿光LED在不同驱动电流(250~500mA)泵浦下表现出稳定的光谱发射特性,发射光谱谱型和色坐标基本未变,发射强度随电流升高而增加,所制备的白光LED在色温3 212K时,显色指数达到94.1,发光效率为85.6lm·W-1(@300mA,9.3V),在(250~500mA)驱动电流泵浦下同时也表现出稳定的光谱发射特性,所制备的ZnO∶Zn绿色荧光粉对于制备高显色、高品质近紫外白光LED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Zn绿色荧光粉 近紫外LED$显色指数 色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远程荧光膜白光LED的制备及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卓宁泽 张娜 +4 位作者 陈永浩 蒋鹏 程少文 朱月华 王海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37-2343,共7页
基于荧光粉分层和远程荧光封装技术,采用热压法制备出双层远程荧光膜,并封装出白光LED。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可见光光谱分析系统研究了绿色和红色远程荧光膜不同分层顺序及不同发射波长对于白光LED光谱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蓝-绿-红(B... 基于荧光粉分层和远程荧光封装技术,采用热压法制备出双层远程荧光膜,并封装出白光LED。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可见光光谱分析系统研究了绿色和红色远程荧光膜不同分层顺序及不同发射波长对于白光LED光谱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蓝-绿-红(B-G-R)膜层封装形式相较于蓝-红-绿(B-R-G)辐射发光效率提高了31.69%,色保真度和色域指数均随着红色远程荧光膜波长的增加而升高,发射波长为660nm时制备的白光LED色保真度最高值达到91,色域指数最高值达到104,辐射发光效率值则与波长成反比关系;色保真度随着绿色远程荧光膜波长的增加逐渐降低,色域指数则先降低后升高,发射波长为530nm制备的白光LED具有最高的辐射发光效率,达到300.7lm·W^(-1)。研究所得出的相关结论对于实际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远程荧光膜 白光LED 辐射发光效率 色保真度 色域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结构荧光粉Ba_(10)(PO_4)_6F_2∶Ce^(3+),Tb^(3+)的合成、发光和能量传递 被引量:6
3
作者 程少文 张娜 +6 位作者 卓宁泽 朱月华 陈永浩 蒋鹏 杜文慧 叶恩淦 王海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9-216,共8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Ce^(3+)和Ce^(3+)/Tb^(3+)激活的具有磷灰石结构荧光粉Ba_(10)(PO_4)_6F_2。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发和发射(PLE和PL)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荧光粉Ba_(10)(PO_4)_6F_2...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Ce^(3+)和Ce^(3+)/Tb^(3+)激活的具有磷灰石结构荧光粉Ba_(10)(PO_4)_6F_2。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发和发射(PLE和PL)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荧光粉Ba_(10)(PO_4)_6F_2∶Ce^(3+),Tb^(3+)具有氟磷灰石结构,样品微观呈现不规则形貌。荧光粉Ba10-x(PO4)6F2∶x Ce^(3+)的相对发射强度随着x增加而增强,当x=0.09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荧光粉Ba_(10)(PO_4)_6F_2∶Ce^(3+),Tb^(3+)的激发光谱为240~330 nm的宽带,发射光谱呈现出Ce^(3+)的5d→4f跃迁紫外光(335和358 nm)发射和Tb^(3+)的4f→4f跃迁绿光(542 nm)发射。光谱特性表明,发光过程中存在Ce^(3+)→Tb^(3+)能量传递,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达到60%。计算Ce^(3+)和Tb^(3+)的临界距离为0.79 nm,能量传递机理是偶极-偶极交互作用。此外,详细论述了Ce^(3+)和Tb^(3+)之间的能量传递和发光的过程。通过调节Tb^(3+)的掺杂浓度,对荧光粉发光色坐标与Tb^(3+)的掺杂浓度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随着Tb^(3+)的掺杂量从0增加0.52,荧光粉Ba_(10)(PO_4)_6F_2∶Ce^(3+),Tb^(3+)的发射光谱色坐标可以从(0.149 4,0.045 1)蓝色区变化到(0.280 1,0.585 3)绿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氟磷灰石 Ce3+/Tb3+激活荧光粉 发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远程荧光薄膜光谱重吸收效应及封装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卓宁泽 张娜 +1 位作者 朱月华 王海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5,共7页
以无机绿色和红色荧光粉及有机硅胶为原料,采用高温模压法制备单层和叠层远程荧光薄膜,并结合蓝光板上多芯片光源封装出三种结构的白光LED发光器件(单层型,绿-红叠层型,红-绿叠层型).通过荧光分光光度系统、双积分球系统、可见光光谱系... 以无机绿色和红色荧光粉及有机硅胶为原料,采用高温模压法制备单层和叠层远程荧光薄膜,并结合蓝光板上多芯片光源封装出三种结构的白光LED发光器件(单层型,绿-红叠层型,红-绿叠层型).通过荧光分光光度系统、双积分球系统、可见光光谱系统和光谱照度仪等仪器测试了远程荧光薄膜中荧光粉的光谱重吸收特性和所封装白光LED器件的光色性能,并对机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远程荧光薄膜中红色荧光粉对绿光光谱产生明显重吸收效应,且透射红光光谱色度坐标移动满足线性关系y=-0.881 6x+0.922 5,R^2=0.998 6;叠层远程荧光薄膜可以明显提高所封装白光LED器件的空间色温均匀性,其中绿-红叠层型、红-绿叠层型和单层型白光LED器件空间色温差值分别为485K、487K和799K,空间各处色温的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3.1、172.3、284.6和0.0373、0.052、0.066,同时绿-红叠层型白光LED器件的辐射发光效率达到三种结构中最高的301.1lm·W^(-1)(@350mA,9.2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远程荧光薄膜 荧光粉 重吸收 辐射发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对光敏导电银浆光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万剑 王宏 +1 位作者 刘同心 陈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512-515,共4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制备光敏导电银浆,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和酸值对光敏银浆光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物能够满足光敏银浆的要求,其分子量过小或酸值过大,均会引起膜层附着力下降,导致光... 采用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制备光敏导电银浆,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和酸值对光敏银浆光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物能够满足光敏银浆的要求,其分子量过小或酸值过大,均会引起膜层附着力下降,导致光刻电极边缘锯齿、断线或脱落;反之,会造成光刻电极分辨率低。通过研究发现,分子量为60000、酸值为62 mg KOH/g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制备的光敏银浆通过光刻工艺后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电极图形,高温烧结后电极表面致密,边缘无翘曲现象,可以很好地保证电极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导电银浆 共聚物 分子量 酸值 显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