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岩纤维长度/用量/取向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伟帅 周博文 +1 位作者 汪传生 张德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5-220,共6页
以玄武岩纤维(BF)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BF/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探究了BF的长度、用量和取向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BF的NR材料相比,添加BF的BF/N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BF长度为3mm、用量为3份... 以玄武岩纤维(BF)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BF/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探究了BF的长度、用量和取向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BF的NR材料相比,添加BF的BF/N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BF长度为3mm、用量为3份且采用径向取向时,其100%定伸应力提升了18%,300%定伸应力提升了15%,DIN磨耗量降低了17%;且综合性能相较于BF其他长度、用量、取向的综合性能最优,拉伸强度最高,Pyane效应最弱,储能模量下降幅度最少,损耗因子峰值相对较小。SEM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径向取向的BF/NR复合材料,BF在NR基体中取向程度较高,排列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玄武岩纤维 天然橡胶 纤维取向 物理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及取向玄武岩纤维增强烟片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周博文 李伟帅 +4 位作者 张泽明 党东营 黄存盛 张德伟 汪传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9,共11页
用锆酸酯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表面改性,并对烟片胶(RSS)基体内的BF进行取向,研究了不同长度、添加份数和取向方式对BF/RS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BF及添加BF未取向的BF/RSS复合材料相比较,BF取向的BF/RSS复合材料的综... 用锆酸酯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表面改性,并对烟片胶(RSS)基体内的BF进行取向,研究了不同长度、添加份数和取向方式对BF/RS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BF及添加BF未取向的BF/RSS复合材料相比较,BF取向的BF/RSS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长度为3 mm、添加份数为5 phr并经径向取向的BF/RSS复合材料相较于其它长度、份数及取向方式的综合性能最好,300%定伸应力增加了22.8%,撕裂强度提高了25%,且Payne效应较弱,损耗因子峰值小,扫描电镜分析表明BF在RSS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BF长度为6 mm、添加份数为5 phr并经过径向取向制得的复合材料,在胶轮转速720 r/min、冲击速度120 c/min条件下,耐切割性能最优提高了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烟片胶 改性 锆酸酯 短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逆流玉米烘干塔干燥段实验及模拟研究
3
作者 李晓晨 毛海洋 韩雯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312-9318,共7页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对玉米干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导流方案对顺逆流烘干塔内气流流动和热量传递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了角状盒排布方式对塔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角状盒交叉式排布可以提高传热传质效率,减...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对玉米干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导流方案对顺逆流烘干塔内气流流动和热量传递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了角状盒排布方式对塔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角状盒交叉式排布可以提高传热传质效率,减少热量损失,解决干燥不均匀问题。同时,入风口速度的增加也能改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改善干燥效果。可见,在用于玉米干燥的顺逆流烘干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角状盒的排布方式以及入风口速度这两个关键因素。烘干塔结构的优化可以提升整体的干燥效率和玉米品质。研究结果为玉米干燥产业降低成本、提高玉米品质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逆流烘干塔 玉米干燥 多孔介质模型 角状盒排布 传热传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锆酸酯表面处理的BF/NR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德伟 王景 +1 位作者 任建彬 汪传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3-167,共5页
采用锆酸酯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锆酸酯溶液对玄武岩纤维(BF)/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进行BF表面处理的BF/NR复合材料相比,进行BF表面处理后的BF/N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 采用锆酸酯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锆酸酯溶液对玄武岩纤维(BF)/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进行BF表面处理的BF/NR复合材料相比,进行BF表面处理后的BF/N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10%锆酸酯溶液处理后的BF,其BF/NR复合材料相较于其他浓度综合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提高了13.8%,Pyane效应最弱,损耗因子tanδ峰值最小,通过BF的能谱图可以看出锆酸酯接枝到BF表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10%锆酸酯溶液对纤维的包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天然橡胶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锆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钾浓度及玄武岩纤维取向对天然橡胶/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任建彬 周博文 +2 位作者 李伟帅 张德伟 汪传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9,共10页
通过油酸钾溶液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油酸钾溶液对玄武岩纤维表面处理及玄武岩纤维取向对天然橡胶(NR)/玄武岩纤维(BF)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酸浓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 通过油酸钾溶液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油酸钾溶液对玄武岩纤维表面处理及玄武岩纤维取向对天然橡胶(NR)/玄武岩纤维(BF)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酸浓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且在油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时取得最大值,拉伸强度提高了15.6%,撕裂强度提高了12.1%;BF经定向排列后,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减弱,采用径向取向制备的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提高了2.3%,断裂伸长率降低了17.8%,但磨耗增加了8.3%。扫描电镜缝隙表明,7%浓度的油酸钾可以均匀地包覆在BF表面,纤维在橡胶中分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油酸钾 复合材料 纤维取向 天然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轮胎循环与资源化利用发展现状 被引量:25
6
作者 田晓龙 郭磊 +1 位作者 王孔烁 汪传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9,66,67,共10页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轮胎等橡胶制品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大宗制品,其在废弃后会...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轮胎等橡胶制品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大宗制品,其在废弃后会造成严重的“黑色”污染。如何将其变废为宝,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我国废旧轮胎循环与资源化利用产业已形成了轮胎再制造、再生橡胶、胶粉以及废旧轮胎裂解4大业务板块,大大缓解了我国橡胶资源短缺的困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废旧轮胎循环利用之路。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废旧轮胎循环与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废旧轮胎 黑色污染 循环与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极熔体微分静电纺丝实验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超 严刚 +3 位作者 李利 汪传生 杨卫民 陈宏波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25,166,共6页
基于多喷头阵列熔体微分电纺过程中高电压紊乱和纤维分布不均等问题,研发了双电极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通过对单、双电极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了双电极结构对纤维数量和分布直径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的实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单电极距... 基于多喷头阵列熔体微分电纺过程中高电压紊乱和纤维分布不均等问题,研发了双电极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通过对单、双电极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了双电极结构对纤维数量和分布直径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的实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单电极距喷头为200 mm、电压为70 kV时,纤维数量和分布直径分别为30根、16.5 mm。当双电极距喷头分别为20和200 mm,电压为30/40~10/60 kV时,与单电极相比,纤维数量增加了10%~80%,纤维分布直径增大了9%~54.5%。当双电极电压为22/48 kV时,纤维数量最多且分布直径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54根和25.5 mm。可以通过控制上电极内圆直径和电压调节纤维沉积面积。为解决多喷头熔体静电纺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熔体微分 多喷头 双电极 纤维数量 纤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