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5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新进展
1
作者 唐涛马 慧茹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1-252,共2页
1实验室概况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备于2005年,2006年5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8年2月通过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2008年底,实验室开始以实体化方式运作.实验室主任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唐... 1实验室概况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备于2005年,2006年5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8年2月通过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2008年底,实验室开始以实体化方式运作.实验室主任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唐涛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上、轨道交通专家孙永福教授,常务副主任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高白友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轨道交通 交通控制 安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实验室主任 中国工程院 学术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时段车站协同限流安全控制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正 蒋熙 贺英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5-9,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早晚高峰客流量大,限流措施可有效缓解车站设施设备负荷,保证车站运营组织安全生产。通过分析限流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提出车站间限流安全控制实施方式,根据流量平衡原理,分析客流在车站单点、线路和路网上的协同限流方法并... 城市轨道交通早晚高峰客流量大,限流措施可有效缓解车站设施设备负荷,保证车站运营组织安全生产。通过分析限流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提出车站间限流安全控制实施方式,根据流量平衡原理,分析客流在车站单点、线路和路网上的协同限流方法并研究限流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以北京地铁13号线为例进行了车站协同限流安全控制实例分析与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高峰时段 安全控制 车站协同限流 客流动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轨道交通跨线站配线方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莹 王宇 +2 位作者 卢锦生 刘梦雨 吴兆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四网融合”发展背景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而跨线站则是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因此有必要对跨线站设计进行探究。从优化车站运输组织出发,对跨线站配线方案进行研究,为实际配线布设提供参考... “四网融合”发展背景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而跨线站则是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因此有必要对跨线站设计进行探究。从优化车站运输组织出发,对跨线站配线方案进行研究,为实际配线布设提供参考。首先,以跨线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跨线前后信号制式异同,将跨线分为同信号制式跨线和跨信号制式跨线,分析两种跨线模式列车作业种类及流程,并研究两种模式下行车组织、承载客流形式、应急管理等因素对于车站配线设置的相关需求。之后,结合配线需求,针对同信号制式和跨信号制式跨线站,分别提出了配线布置原则。最后,基于布置原则,在进一步分析两种跨线站列车作业特征基础上,研究并提出适用于不同车站构型、不同客流特征的典型配线设置方法,并进一步考虑运输组织适应性、建筑规模、工程量等因素提出适应不同实际运营场景的建议方案。通过研究,对于同信号制式跨线站,建议以在发车端设单渡线、交叉渡线等配线为主;对于跨信号制式跨线站,结合当前技术条件建议增设到发线,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折返线等其他配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轨道交通 运输组织 跨线运营 跨线站 配线 信号系统制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PAAL的城市轨道交通CBTC区域控制子系统建模与验证 被引量:15
4
作者 吕继东 唐涛 +1 位作者 燕飞 徐天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64,共6页
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系统可有效提高轨道交通的列车运营效率,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费用。在系统研发过程中需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验证,发现系统设计缺陷,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CBTC区域控制子系统是一实时控制系统... 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系统可有效提高轨道交通的列车运营效率,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费用。在系统研发过程中需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验证,发现系统设计缺陷,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CBTC区域控制子系统是一实时控制系统,它要求控制时间的精确性和控制过程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CBTC区域控制子系统的结构,给出满足该子系统安全性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结合时间自动机理论方法提出包含列车、速度距离控制器、区域控制器和多车控制队列的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同时,应用UPPAAL验证工具对CBTC区域控制子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并验证该子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从而保证了系统模型的安全性和受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控制子系统 UPPAAL 时间自动机 自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艳辉 罗俊 张晨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4期33-37,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一项风险高、投资多、周期长、影响大的建设工程.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施工技术、安全防护技术等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其信息化管理水平却仅仅停留在一个微观的数据管理层面,安全风险全局管理、安...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一项风险高、投资多、周期长、影响大的建设工程.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施工技术、安全防护技术等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其信息化管理水平却仅仅停留在一个微观的数据管理层面,安全风险全局管理、安全数据的深层次利用与综合性展示已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的瓶颈.因此,本文提出了建设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从系统的功能、架构与业务实现流程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阐述.目前,系统已在天津地铁建设中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建设工程 GIS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潘丽莎 陈龙 +2 位作者 刘兰 陈波 秦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8-51,共4页
为预防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水平,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行安全态势评价。首先,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态势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综合利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指标权重;最后,计... 为预防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水平,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行安全态势评价。首先,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态势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综合利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指标权重;最后,计算车站的安全态势值并进行安全态势等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态势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安全态势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可控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限流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曾璐 刘军 +1 位作者 秦勇 王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的可控性决定客流状态密度在时间空间上是否达到均衡。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模型,提出限流车站备选集评价指标。基于系统可控判定理论,将客流分布转化为系统状态方程,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可控性判定方法,建...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的可控性决定客流状态密度在时间空间上是否达到均衡。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模型,提出限流车站备选集评价指标。基于系统可控判定理论,将客流分布转化为系统状态方程,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可控性判定方法,建立基于驱动节点匹配的路网限流车站优化方法,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限流车站的优化控制。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限流车站达到车站总数25.3%以上时路网达到可控状态,并计算出早高峰时的路网可控状态下的最小限流车站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限流 网络控制 驱动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模态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曼 王艳辉 贾利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3-1208,共6页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系统内部设施客流的流动关系,建立车站内部设施客流演化模型,从系统行为的角度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状态模态集,从而刻画车站客流群体行为演化机理.基于系统动力学给出了客流模态的定义,利用车站系统的站厅客...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系统内部设施客流的流动关系,建立车站内部设施客流演化模型,从系统行为的角度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状态模态集,从而刻画车站客流群体行为演化机理.基于系统动力学给出了客流模态的定义,利用车站系统的站厅客流、站台客流、中间设施拥挤度等关键变量,分析设施客流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关系,建立车站内部设施客流演化数学模型.给出模型的解析解,分析并推导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和达到稳定的条件,同时给出了相对应模态的物理特征.以北京某典型地铁站为例,根据某工作日的进出站客流量以及满载率的变化情况,利用M atlab软件对模型求解并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得到不同参数下车站客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车站客流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演化 客流模态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的车车通信技术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力 唐涛 +4 位作者 龚泰源 梁豪 赵红礼 蒋海林 李宗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1,共9页
面向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重点探讨系统中的车车通信技术。介绍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调研当前主流的基于逻辑点对点和物理点对点的车车通信技术,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车通信典型运行场景,对车车... 面向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重点探讨系统中的车车通信技术。介绍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调研当前主流的基于逻辑点对点和物理点对点的车车通信技术,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车通信典型运行场景,对车车通信距离进行建模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非隧道区域内,车车直接通信距离,1.8 GHz下约为765.7 m,1.4 GHz下约为923.6 m;在隧道区域内,车车直接通信距离,1.8 GHz下约为511.3 m,1.4G Hz下约为724.8 m,若车车距离超过该范围应采用逻辑点对点通信方式。本研究旨在为下一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车车通信系统设计和技术应用提供借鉴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车通信 列车控制系统 通信距离 LTE 5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苏旭明 王艳辉 祝凌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69,共5页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FME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改进方法。经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序关系分析法改进后的FMEA,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并解决了传统方法仅采用简单计...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FME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改进方法。经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序关系分析法改进后的FMEA,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并解决了传统方法仅采用简单计算综合评价总值来确定风险等级而造成不够精确的问题。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指标体系 改进的故障 模式及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燕飞 唐涛 郜春海 《都市快轨交通》 2010年第3期32-36,共5页
安全评价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的有力保证。阐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评价原则:系统的每一个危险源带来的风险都应当控制在可容忍范围内;系统所有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必须满足一定的安全目标,安全目标采用系统造成的每位乘... 安全评价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的有力保证。阐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评价原则:系统的每一个危险源带来的风险都应当控制在可容忍范围内;系统所有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必须满足一定的安全目标,安全目标采用系统造成的每位乘客在单位旅行时间内可能出现伤亡的概率进行衡量。给出基于危险源分析的安全评价方法和安全生命周期中的评价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安全评价 系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高峰期单线客流拥挤传播与控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文慧 李海鹰 王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3-179,共7页
常态高峰下,客流在线路的累积传播造成部分时空点列车满载率过高,需要采用客流流入联合控制的手段,以缓解尖峰客流压力。从路网和客流交互的物理机理出发,提出轨道交通线路客流拥挤传播模型。借助模型分析单线客流拥挤传播的时空演变过... 常态高峰下,客流在线路的累积传播造成部分时空点列车满载率过高,需要采用客流流入联合控制的手段,以缓解尖峰客流压力。从路网和客流交互的物理机理出发,提出轨道交通线路客流拥挤传播模型。借助模型分析单线客流拥挤传播的时空演变过程,以作为控制点识别的基础。提出线路客流流入控制的原则和确定流程,以及关联车站的客流流入调整量计算方法,结果能够保证所有时空点满载率在合理水平以下。以早高峰北京地铁1号线苹果园至公主坟区段为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掌握常态高峰单线客流拥挤传播的时空演变过程和特征,客流流入控制的计算结果能够为限流策略制定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线路 高峰 客流拥挤传播 客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军 张蜇 +3 位作者 秦勇 陈炎 程晏 杜恒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72,共9页
应急演练是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也是评估检验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的重要手段。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需求分析,在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体系发展现状进行分... 应急演练是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也是评估检验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的重要手段。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需求分析,在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体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体系中存在的演练标准规范体系有待完善、应急演练联动程度较低、应急演练基地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构建具有应急演练过程支撑、应急演练评估培训及社会安全教育等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综合中心,建立多专业联动和城市轨道交通与多部门协同的应急演练体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指南和评估指标体系,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体系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应急演练体系 需求分析 演练基地布局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逻辑建模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超 唐涛 李开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8-1216,共9页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架构设计阶段为了制订细化的安全需求,需要分析组件中导致系统危险源发生的组件失效事件最小割集。为了提高危险源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重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失效逻辑建模技术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评估方法。通过...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架构设计阶段为了制订细化的安全需求,需要分析组件中导致系统危险源发生的组件失效事件最小割集。为了提高危险源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重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失效逻辑建模技术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评估方法。通过设计失效逻辑模型的元模型和配置方法,基于信号系统功能设计,建立了Cecilia OCAS平台下的组件失效分析模型,使用AltaRica数据流语言描述了组件的失效逻辑行为,通过模型仿真获得了危险源的最小割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车载设备的案例研究证明:失效逻辑建模技术实现了复杂系统功能故障树的自动生成,保证了安全分析结果与系统设计变更的一致性,提高了危险源分析流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逻辑建模 CBTC 危险源分析 最小割集 AltaRica Cecilia OC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信号工程安全管理与认证模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燕飞 郜春海 唐涛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4期12-16,共5页
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是轨道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号产品的安全性和工程实施的正确性关系到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与效率,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信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在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载客试运营之前需要进行信号工... 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是轨道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号产品的安全性和工程实施的正确性关系到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与效率,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信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在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载客试运营之前需要进行信号工程实施和安全认证,取得载客试运营安全授权。在北京轨道交通亦庄线示范工程中,探索了一种适合国内轨道交通发展的信号工程安全管理和认证的模式,成功获得了国外第三方载客试运营安全授权,为整条线路的顺利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工程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安全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人因工程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佳妮 方卫宁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6,共8页
从运营需求出发,以人因工程学原则和ISO 11064等系列相关标准为基础,对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人因工程设计的内容和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整合到控制中心的设计中,提出我国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人因工程设计框架和评估方法,对控... 从运营需求出发,以人因工程学原则和ISO 11064等系列相关标准为基础,对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人因工程设计的内容和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整合到控制中心的设计中,提出我国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人因工程设计框架和评估方法,对控制中心布局设计以及各个环节的人因工程设计流程进行探讨,并对控制中心声光热环境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我国轨道交通控制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控制中心 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多车协作节能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步兵 滕昌敏 +1 位作者 陈尔超 秦国英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3-51,共9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多车协作利用再生能量的节能方法,提出时隙-能量格的再生能利用模型,可分析同一供电分区内双向任意多车、多次牵引/制动的再生能利用。基于该模型,制定统一的调度控制一体化节能策略,通过选择列车站间运行曲线,调整站间... 本文设计了一种多车协作利用再生能量的节能方法,提出时隙-能量格的再生能利用模型,可分析同一供电分区内双向任意多车、多次牵引/制动的再生能利用。基于该模型,制定统一的调度控制一体化节能策略,通过选择列车站间运行曲线,调整站间运行时间、站停时间和发车间隔,寻找列车牵引总净能耗的全局最优值。本文利用北京亦庄线、昌平线的线路和列车参数,通过仿真对比现有调度控制一体化节能方法,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不同站间距和发车间隔条件下,再生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牵引总净能耗均明显优于现有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调度控制一体化 多车协同 再生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小交路计划与客流控制协同优化策略 被引量:12
18
作者 贾斌 朱凌 +1 位作者 李树凯 刘家林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32,共9页
高峰时段的大客流需求易造成城市轨道站台乘客大量聚集,从而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带来安全隐患,降低乘客乘车的舒适度;同时,客流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供需能力不匹配,降低了列车资源的利用率。针对该现象,本文结合大小交路开行方案与客... 高峰时段的大客流需求易造成城市轨道站台乘客大量聚集,从而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带来安全隐患,降低乘客乘车的舒适度;同时,客流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供需能力不匹配,降低了列车资源的利用率。针对该现象,本文结合大小交路开行方案与客流控制策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协同优化问题。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不确定性,将乘客到达率设置为不确定变量,而后基于客流演化与列车运行的动态关系,建立以最小化滞留乘客数、客流控制人数、列车运行时间,以及最大化列车资源利用率衡量值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设计一种基于机会约束的随机场景优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以北京市某轨道线路为例进行数值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运营策略,本文提出的协同优化策略在期望滞留人数和列车运行时间方面有了较大改善,更好地实现了乘客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之间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列车时刻表优化 机会约束 小交路策略 客流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趋势与主动安全保障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秦勇 马慧 贾利民 《中国铁路》 2015年第12期77-81,共5页
从国家战略实施和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分析国内外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优先发展领域,系统介绍基于安全域的轨道交通主动安全保障理论方法及技术应用体系的最新进展,为高速铁路"中国制造"与"... 从国家战略实施和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分析国内外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优先发展领域,系统介绍基于安全域的轨道交通主动安全保障理论方法及技术应用体系的最新进展,为高速铁路"中国制造"与"走出去"面临的国际激烈竞争提供原始理论技术创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轨道交通系统 发展趋势 主动安全保障 安全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画像构建方法及应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安忠 许心越 叶红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6,164,共9页
用户画像广泛应用于个性化推荐、广告精准投放等领域,但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善,存在乘客画像的信息少、维度单一、指标设计和挖掘不充分等问题。通过从运营管理者和乘客服务多角度系统梳理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画像的... 用户画像广泛应用于个性化推荐、广告精准投放等领域,但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善,存在乘客画像的信息少、维度单一、指标设计和挖掘不充分等问题。通过从运营管理者和乘客服务多角度系统梳理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画像的新需求,进而结合AFC和土地等多源数据,构建满足新需求下的轨道交通乘客画像指标体系,并给出关键性指标的计算和推断方法。以北京地铁为例,构建并验证轨道交通乘客画像构建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乘客画像在辅助精细化客流预测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将反映乘客个体出行特征的返程客流加入到S-ARIMA模型中,相比S-ARIMA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下降9.02,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MAPE)下降0.16%,有效提高客流预测精度。乘客画像未来还能应用在更多的场景,支撑轨道交通的智慧化、一体化出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画像 指标体系 应用策略 客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