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中乔
吴莹
+2 位作者
李珍
宋兵
DANG Xuan Phong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7-583,共7页
采用总有机碳(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以及木质素方法,对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进行研究,结合粒度数据,分析其有机物分布以及来源。结果表明,红河口表层沉积物的(C/N)mol在2.7—18.7之间;有机碳(OC%)和总氮(T...
采用总有机碳(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以及木质素方法,对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进行研究,结合粒度数据,分析其有机物分布以及来源。结果表明,红河口表层沉积物的(C/N)mol在2.7—18.7之间;有机碳(OC%)和总氮(TN%)在近岸粒径大的站位含量低,粒度小的站位含量高;δ13C(‰)在22.8—25.9之间;Λ8(mg/100mgOC)在0.2—4.9之间。使用简单二端元模型计算后发现陆源有机物在表层沉积物中占的比例在3.7%—89.5%,并且与粒径大小有关,粒径大陆源有机物比例低,粒径小陆源有机物比例高,说明水动力分选是控制陆源有机物分布的主要因素。C/V和S/V分别为0.29±0.13和0.87±0.18,表明该区域的陆源有机物来源于被子植物的草本和木本部分混合。V系列的酸醛比(Ad/Al)v在0.38—2.43之间,平均值为0.70,说明该区域陆源有机物经历了中等程度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红河
表层沉积物
有机物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初探
被引量:
5
2
作者
宋兵
李珍
+3 位作者
李杰
李贞
Xuan Phong Dang
Eiji Matsumoto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3,共6页
对2007年采自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和粒度参数计算,初步探讨了该区沉积物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的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粉砂组成(体积平均含量为54.35%),平均粒径为6φ...
对2007年采自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和粒度参数计算,初步探讨了该区沉积物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的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粉砂组成(体积平均含量为54.35%),平均粒径为6φ。按Link沉积物命名法,该区沉积物主要类型有砂、砂质粉砂和黏土质粉砂。水平分布上,由西部的砂向东逐渐变为黏土质粉砂,呈现出由近岸三角洲前缘相的粗粒级沉积物逐渐向前三角洲-浅海相的细粒级沉积物变化的趋势。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发现,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沉积物黏土的比例较1996年的比例明显增大,可能与海岸线近10a来总体上呈向陆迁移、水下三角洲沉积向岸蚀退以及纵向上水动力逐渐变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红河三角洲
表层沉积物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中乔
吴莹
李珍
宋兵
DANG Xuan Phong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越南科学技术院地理研究所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7-58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076052号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076034号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
40830850号
文摘
采用总有机碳(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以及木质素方法,对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进行研究,结合粒度数据,分析其有机物分布以及来源。结果表明,红河口表层沉积物的(C/N)mol在2.7—18.7之间;有机碳(OC%)和总氮(TN%)在近岸粒径大的站位含量低,粒度小的站位含量高;δ13C(‰)在22.8—25.9之间;Λ8(mg/100mgOC)在0.2—4.9之间。使用简单二端元模型计算后发现陆源有机物在表层沉积物中占的比例在3.7%—89.5%,并且与粒径大小有关,粒径大陆源有机物比例低,粒径小陆源有机物比例高,说明水动力分选是控制陆源有机物分布的主要因素。C/V和S/V分别为0.29±0.13和0.87±0.18,表明该区域的陆源有机物来源于被子植物的草本和木本部分混合。V系列的酸醛比(Ad/Al)v在0.38—2.43之间,平均值为0.70,说明该区域陆源有机物经历了中等程度的降解。
关键词
越南红河
表层沉积物
有机物
木质素
Keywords
The Red River in Vietnam
Sediments
Organic matter
Lignin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初探
被引量:
5
2
作者
宋兵
李珍
李杰
李贞
Xuan Phong Dang
Eiji Matsumoto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越南科学技术院地理研究所
日本名古屋大学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40606018:基于孢粉源动态性的特征研究北部湾西北沿海区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项目资助
文摘
对2007年采自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和粒度参数计算,初步探讨了该区沉积物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的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粉砂组成(体积平均含量为54.35%),平均粒径为6φ。按Link沉积物命名法,该区沉积物主要类型有砂、砂质粉砂和黏土质粉砂。水平分布上,由西部的砂向东逐渐变为黏土质粉砂,呈现出由近岸三角洲前缘相的粗粒级沉积物逐渐向前三角洲-浅海相的细粒级沉积物变化的趋势。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发现,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沉积物黏土的比例较1996年的比例明显增大,可能与海岸线近10a来总体上呈向陆迁移、水下三角洲沉积向岸蚀退以及纵向上水动力逐渐变弱有关。
关键词
越南
红河三角洲
表层沉积物
粒度
Keywords
Vietnam
Red River delta
surface sediment
grain size
分类号
P736.21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分布及来源分析
李中乔
吴莹
李珍
宋兵
DANG Xuan Phong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北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初探
宋兵
李珍
李杰
李贞
Xuan Phong Dang
Eiji Matsumoto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