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越南杉木幼龄期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Nguyen Ba Trieu 陈宇 +3 位作者 林小琴 丁国昌 Pham Van Huong 林思祖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8,47,共6页
【目的】依据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对引种的9个越南种源地杉木开展幼龄期优良种源选择。【方法】时间取样为8月中旬8:00-10:00AM,每个种源取样10株,每株杉木取1a生叶和2a生叶,暗反应20min后对各种源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不... 【目的】依据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对引种的9个越南种源地杉木开展幼龄期优良种源选择。【方法】时间取样为8月中旬8:00-10:00AM,每个种源取样10株,每株杉木取1a生叶和2a生叶,暗反应20min后对各种源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种源杉木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不一,差异显著,且各种源1a生叶荧光表现普遍优于2a生叶;综合评价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后可将9个种源划分成3种不同的幼龄期荧光特性类型,其中CL4、CL6、CL5和CL7种源光合作用能力较强。【结论】各杉木种源中,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明显,嫩叶比老叶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强。因此杉木嫩叶绿素荧光可能是杉木种源选择的快速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杉木 种源特征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杉木种源早期评价与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NGUYEN Ba Trieu 丁国昌 +3 位作者 陈宇 曹光球 PHAM Van Huong 林思祖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7,共6页
杉木良种选择研究对越南杉木人工林有重要意义。以9个越南杉木种源与1个中国杉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于越南3个试验点开展种源试验,并做早期选择。结果表明:种植2 a后,在同一试验区不同的种源生长差异明显,同一种源在不同试验区生长不一... 杉木良种选择研究对越南杉木人工林有重要意义。以9个越南杉木种源与1个中国杉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于越南3个试验点开展种源试验,并做早期选择。结果表明:种植2 a后,在同一试验区不同的种源生长差异明显,同一种源在不同试验区生长不一。越南北部是杉木最适合的生长地区,南部次之,中部最差,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等因素有关。在越南北部,CL9、CL7、CL6、CL4、CL2和CL1种源为优良种源;在中部,CL4和CL1种源是优良种源;在南部,优良种源为CL8、CL9与CL2。本试验早期研究结果有助于为越南杉木人工林选择适应种植地区和优良种源区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杉木 早期选择 种源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优势度胖大海林分林木直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巧巧 PHAM Van Huong +3 位作者 陈昌雄 LE Thi Hien NGUYEN Ba Trieu NGUYEN Huu Duy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543,共8页
以越南同奈天然文化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度、峰度和变动系数3个指标研究了3个不同优势度等级的胖大海林分的林木直径分布特征,运用Weibull分布、指数分布和Distance分布对其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并利用X^2检验法来检验3... 以越南同奈天然文化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度、峰度和变动系数3个指标研究了3个不同优势度等级的胖大海林分的林木直径分布特征,运用Weibull分布、指数分布和Distance分布对其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并利用X^2检验法来检验3种概率密度函数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优势度等级的胖大海林分平均胸径结构呈现差异.优势度三级林分中林木平均胸径为35.7cm,在13.1-86.5cm之间变动,径阶分布范围较大,林分直径分布曲线为左偏,中小径阶林木占多数,林木直径主要分布在22-46cm径阶,株数累积百分比髙达80.10%.优势度二级林分和一级林分平均胸径结构相似,平均胸径依次为22.31、20.63cm,在7-70cm之间变动,径阶分布范围不大,林分直径分布曲线为左偏递减状态,小径阶林木占多数,中大径阶林木株数较少,林木直径主要分布在10-22cm径阶,株数累积百分比髙达67.63%.利用3种概率分布函数拟合并经;X^2检验,指数分布函数模拟不同优势度等级的胖大海林分的直径分布的效果最佳,可用于天然次生林的直径分布和生长预测,为不同优势度等级的胖大海林分的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大海 直径分布 分布函数 优势度林分 越南同奈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下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分布格局 被引量:8
4
作者 PHAM Van huong 陈昌雄 +3 位作者 洪伟 巢林 NGUYEN Ba trieu 张巧巧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7-384,共8页
以越南东南部胖大海天然更新林为研究对象,运用6个聚集度指标分析不同林分优势度和郁闭度等级下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3个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运用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模型进行检验,比较胖大海的出现相对频率(Ey)在不同林分... 以越南东南部胖大海天然更新林为研究对象,运用6个聚集度指标分析不同林分优势度和郁闭度等级下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3个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运用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模型进行检验,比较胖大海的出现相对频率(Ey)在不同林分优势度和郁闭度等级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胖大海幼树幼苗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型;不同林分优势度和郁闭度等级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影响在第2、第3阶段的Ey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第1阶段差异性不显著;胖大海在优势度低级的Ey,在第1阶段分别是优势度中级和高级的1.05和1.17倍,在第2阶段为优势度高级的30%,在第3阶段分别为优势度中级和高级的99%和31%;胖大海在郁闭度1级的Ey,在第1阶段分别是郁闭度2、3和4级的85%、1.32倍和75%,在第2阶段分别是郁闭度2、3和4级的1.80、1.97倍和69%,在第3阶段依次为郁闭度2、3和4级的1.29、1.10倍和43%。胖大海幼树幼苗基本适应高郁闭度林分,对光照强度要求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大海 幼树幼苗更新 分布格局 优势度 郁闭度 出现相对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PHAM Van Huong 陈昌雄 +3 位作者 洪伟 巢林 张巧巧 NGUYEN Ba Trieu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在越南同奈天然文化自然保护区设置150个样地,运用生态学理论,采用Logitic模型和生态学统计方法,分析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出现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胖大海幼树幼苗在SL1、SL2和SL3三个阶段的天然更新出现频率均与各... 在越南同奈天然文化自然保护区设置150个样地,运用生态学理论,采用Logitic模型和生态学统计方法,分析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出现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胖大海幼树幼苗在SL1、SL2和SL3三个阶段的天然更新出现频率均与各林分胖大海的优势度、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有密切关系.适合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表层土壤湿度:SL1阶段是57.7%~78.8%,最适度是68.2%;SL2阶段是64.8%~80.7%,最适度是72.8%;SL3阶段是65%~80%,最适度是73.3%.适合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表层土壤pH值:SL1阶段是3.5~5.7,最适度是4.6;SL2阶段是4.4~5.9,最适度是5.1;SL3阶段是5.0~6.5,最适度是5.5.胖大海的丰富度变化受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2个因素的影响,其关系能够用Logit Gauss模型来表征.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受森林类型影响,胖大海高优势度林分或者高稳定性林分具有更适合胖大海幼树幼苗天然更新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大海 幼树幼苗更新 表层土壤湿度 PH值 出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