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ickering乳液法的石墨烯/PCM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卓晴 王诗仪 +4 位作者 赵伟 李明普 王煜祺 李媛媛 李英儒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共7页
石蜡(PA)作为典型的相变储能材料,存在易泄露、导热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市场化应用。针对此问题,以PA为基体相变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限域载体,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出固化的石蜡/石墨烯(PaGr)复合材料。在水热过程中,利用G... 石蜡(PA)作为典型的相变储能材料,存在易泄露、导热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市场化应用。针对此问题,以PA为基体相变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限域载体,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出固化的石蜡/石墨烯(PaGr)复合材料。在水热过程中,利用GO作为稳定剂配置Pickering乳液,实现了石蜡与石墨烯的有效复合。采用XPS和Raman光谱分析技术证实了GO在水热还原过程中成功转化为RGO,并借助光学显微镜、DSC及热循环测试,对所制PaGr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热物理性质、结构稳定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证明,PaGr复合材料有效改善了PA液相泄露导致的形状不稳定性和高热阻性问题。较纯PA而言,其热导率和结构稳定性都有所提高,表明PaGr复合材料在PCM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石蜡 氧化石墨烯 储能技术 Pickering乳液 导热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邓伶俐 张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83-290,共8页
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静电作用力将高分子聚合物转变成微纳米级超细纤维的技术。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成原理,影响静电纺丝的主要溶液参数及工... 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静电作用力将高分子聚合物转变成微纳米级超细纤维的技术。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成原理,影响静电纺丝的主要溶液参数及工艺参数。之后详细介绍静电纺丝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包括在抑菌、抗氧化活性包装,生物活性物质、脂肪和益生菌保护,以及酶的固定化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未来静电纺丝在食品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活性包装 生物活性 益生菌 酶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明胶/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邓伶俐 张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4-61,共8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玉米醇溶蛋白/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旋转测试和振荡测试发现玉米醇溶蛋白/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溶液为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并且具有粘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玉米醇溶蛋白...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玉米醇溶蛋白/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旋转测试和振荡测试发现玉米醇溶蛋白/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溶液为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并且具有粘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玉米醇溶蛋白/明胶(3/1,m/m)纳米纤维的直径,但不同nHAP浓度的纳米纤维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高浓度nHAP的复合纳米纤维中观察到结节的形成,通过TEM观察发现nHAP在纤维内部和表面均有分布。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蛋白与nHAP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当nHAP添加浓度为10%时引起了蛋白二级结构从β-折叠向转角结构的转变。玉米醇溶蛋白/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纳米纤维膜表现出疏水的表面,随着10%nHAP的加入疏水性有所增加,这是由于表面极性基团比例的下降。由于高浓度的nHAP在纤维中聚集导致其对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明胶 静电纺丝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足底压力分布的足部运动特征提取 被引量:15
4
作者 宋礼文 向长城 +1 位作者 邱达 陈世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1-436,共6页
目的分析足底压力分布的统计学行为,提取足部运动的特征,为步态识别研究用于医疗临床诊断、康复训练和大众健康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足部压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足迹重构,并对足迹、分割区域以及各区... 目的分析足底压力分布的统计学行为,提取足部运动的特征,为步态识别研究用于医疗临床诊断、康复训练和大众健康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足部压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足迹重构,并对足迹、分割区域以及各区域压力分布率进行比较分析,实现对足部运动特征的分解。结果分区域对足底压力峰值进行分析比较,以不同区域压力峰值变化曲线的交叉点为依据,将足底区域分为脚趾、跖骨、足弓部、脚跟4个区域时,可准确地对足部运动特征进行提取。结论利用足底压力峰值对足部运动特征进行提取,并将足部运动分为着地、整足接触、足跟离地和离地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足底压力分布 区域分割 足迹重构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I/BiOBr异质结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7
5
作者 谭海燕 张世龙 +2 位作者 吴德勇 杨艳 胡卫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7-194,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异质结复合光催化材料BiOI/BiOBr,探究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能力,并与纯的BiOBr以及BiOI的降解情况进行比较。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以及稳态、瞬态荧光光谱PL等表征方法对... 采用水热法合成异质结复合光催化材料BiOI/BiOBr,探究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能力,并与纯的BiOBr以及BiOI的降解情况进行比较。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以及稳态、瞬态荧光光谱PL等表征方法对合成的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BiOI/BiOBr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光学性质的表征。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罗丹明B的降解率,结果显示,BiOI/BiOBr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对100 mg/L的罗丹明B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在40 min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100%,明显高于纯的BiOBr(80%)和BiOI(72%);其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1028 min^(-1),分别为BiOBr(0.0403 min^(-1))和BiOI(0.0344 min^(-1))的2.6倍和3倍。这种异质结光催化剂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光生电荷分离而且可以保持复合材料的强氧化还原能力,这可能是BiOI/BiOBr异质结高效降解罗丹明B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罗丹明B 污水处理 光催化降解 电荷分离 绿色高效处理 绿色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高效低阻聚丙烯熔喷纤维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谭林立 秦柳 +3 位作者 李英儒 邓伶俐 谢知音 李时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降低聚丙烯(PP)熔喷纤维的直径,解决其在空气过滤过程中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之间的矛盾,借助静电场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协同静电场制备PP熔喷纤维,并对PP纤维的形貌、过滤性能、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添加静电场... 为降低聚丙烯(PP)熔喷纤维的直径,解决其在空气过滤过程中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之间的矛盾,借助静电场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协同静电场制备PP熔喷纤维,并对PP纤维的形貌、过滤性能、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添加静电场后,PP纤维的平均直径从3.22μm降低至2.44μm,在此基础上经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PP纤维的平均直径进一步降低至1.73μm,最小纤维直径达780 nm;随着纤维直径的降低,PP纤维直径分布变窄,纤维间黏结点减少,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增加,微纳米纤维的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均得到明显改善,其对0.3μm的颗粒物过滤效率高达99.25%,32 L/min气流量下过滤阻力仅为23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静电场 超临界二氧化碳 微纳米纤维 熔喷纤维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改性产物乳化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邓伶俐 罗仕园 安建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6-202,共7页
大豆蛋白作为一种安全的乳化剂常被应用于食品乳化体系,通过物理法、酶法和化学法可诱导大豆蛋白的结构变化,改善大豆蛋白乳化性。本文将简要介绍改性大豆蛋白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机理,分析影响乳化特性的因素。详细探讨物理法(热处理,... 大豆蛋白作为一种安全的乳化剂常被应用于食品乳化体系,通过物理法、酶法和化学法可诱导大豆蛋白的结构变化,改善大豆蛋白乳化性。本文将简要介绍改性大豆蛋白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机理,分析影响乳化特性的因素。详细探讨物理法(热处理,超声法,高压处理)、酶法(水解酶,交联酶)和化学法(糖基化法)改性后大豆蛋白的乳化特性改善。最后针对大豆蛋白作为乳化剂在食品行业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改性 乳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异质结Bi2O3/BiOI的制备及降解四环素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谭海燕 石新雨 +3 位作者 程新华 吴德勇 江雪超 胡卫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90,共7页
以绿色焙烧方法制备梯形异质结复合材料Bi2O3/BiOI,将复合材料Bi2O3/BiOI用于抗生素生产废水中四环素的降解,并与纯的Bi2O3与BiOI的降解效果进行对比。以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Bi2O3/BiOI样品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分... 以绿色焙烧方法制备梯形异质结复合材料Bi2O3/BiOI,将复合材料Bi2O3/BiOI用于抗生素生产废水中四环素的降解,并与纯的Bi2O3与BiOI的降解效果进行对比。以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Bi2O3/BiOI样品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试并计算Bi2O3/BiOI样品降解四环素,结果显示:降解率为92.4%,一级动力学常数为0.01859 min-1。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显示,Bi2O3与BiOI的功函数分别为3.0、6.0 eV。梯形异质结复合材料Bi2O3/BiOI在光催化反应时,在内建电场和能带弯曲的共同作用下,BiOI中导带上还原能力较弱的电子将与Bi2O3价带中氧化能力较弱的空穴部分复合,从而保留较强还原以及氧化能力的光生电子和空穴,这可能是梯形异质结复合材料Bi2O3/BiOI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异质结 四环素 抗生素废水 光催化降解 电荷分离 光催化材料 铋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制备负载姜黄素纳米纤维及美拉德反应对纤维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罗仕园 杨诚 +4 位作者 陈载晗 孙启航 安建辉 邓伶俐 谭林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6-53,共8页
为了探究美拉德反应对负载不同含量姜黄素的纳米纤维性质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气流辅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不同含量姜黄素的明胶/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纳米纤维。在进料速率10.0 mL/h条件下成功制得负载不同姜黄素含量(0%、0.1%、0.5%和1.... 为了探究美拉德反应对负载不同含量姜黄素的纳米纤维性质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气流辅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不同含量姜黄素的明胶/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纳米纤维。在进料速率10.0 mL/h条件下成功制得负载不同姜黄素含量(0%、0.1%、0.5%和1.0%,质量分数)的形态良好的纳米纤维。在温度为60℃、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美拉德反应(0、2、5 d)后对其微观形貌、宏观性质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随着姜黄素负载含量的提高,纳米纤维直径增大(负载0%、0.1%、0.5%和1.0%姜黄素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别为573.5、703.5、733.27和752.25 nm)。红外光谱分析、热力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姜黄素均匀地分散于纳米纤维中并通过氢键与蛋白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美拉德反应对纳米纤维形态和水接触角无显著影响。随着姜黄素负载含量的提升,纳米纤维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e^(3+)和Cu^(2+)还原能力随之增加,但是美拉德反应对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其Fe^(3+)还原能力有所提升。美拉德反应显著抑制了负载姜黄素纳米纤维的抑菌能力,归因于纳米纤维中的蛋白形成更紧密的网络结构抑制了姜黄素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辅助 静电纺丝 姜黄素 纳米纤维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