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工艺对ATO超细粉体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秦长勇 罗美芳 +1 位作者 古宏晨 方图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1-264,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 ( ATO)超细导电粉体 ,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定终点 p H值、掺锑量及锻烧温度对粉体导电性的影响 。
关键词 氧化锡 氧化锑 超细粉体 导电材料 制备工艺 化学共沉淀法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抗静电织物整理剂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越 迟艳波 +3 位作者 聂佳相 余爱萍 陈雪花 古宏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研究了涤纶用抗静电剂—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 (ATO)在整理剂中的稳定分散技术 ,探讨了分散剂的类型 ,添加量 ,pH值以及球磨工艺对分散的影响。用分散剂BN ,粒子呈单分散状态 ,直径为 2 0nm ,可基本解决ATO在水相团聚现象 ;当分散剂KH5 6 ... 研究了涤纶用抗静电剂—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 (ATO)在整理剂中的稳定分散技术 ,探讨了分散剂的类型 ,添加量 ,pH值以及球磨工艺对分散的影响。用分散剂BN ,粒子呈单分散状态 ,直径为 2 0nm ,可基本解决ATO在水相团聚现象 ;当分散剂KH5 6 0用量为ATO粉体质量的 1% ,pH值为 9左右 ,球磨 4 0h时 ,ATO的分散效果最好。用该抗静电整理剂处理涤纶织物 ,织物表面电阻从未处理的 >10 12 Ω的数量级降低到 <10 10 Ω的数量级 ,洗涤 5 0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 导电粉 抗静电整理剂 涤纶 二氧化锡 锑掺杂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键合法制备长效抗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祺 陆甦晖 +4 位作者 郑安呐 管涌 危大福 黄添华 李书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3-880,共8页
通过化学反应将抗菌剂聚六亚甲基盐酸胍(PHMG)键合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体上,制得抗菌剂质量分数为15%的PET抗菌母料(PET-g-PHMG),PHMG与PET的键合效率达93.7%.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化学键的键合作用提高了PHMG与PET... 通过化学反应将抗菌剂聚六亚甲基盐酸胍(PHMG)键合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体上,制得抗菌剂质量分数为15%的PET抗菌母料(PET-g-PHMG),PHMG与PET的键合效率达93.7%.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化学键的键合作用提高了PHMG与PET的相容性,使得极性的PHMG以纳米尺寸均匀分布在PET-g-PHMG中.在PET基体中添加少量PET-g-PHMG,可制成不同抗菌剂含量的PET样品,抗菌母料PET-g-PHMG的添加可抑制PET基体的降解,提高抗菌PET样品的特性黏度.所得抗菌PET样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在99%以上,即使反复水洗,抗菌性能也无明显降低.该抗菌PET样品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通过熔融纺丝可以制成抗菌PET纤维,其抗菌性能具有耐水洗性,抗菌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抗菌PET样品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还具有较快速的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化学键合 长效抗菌 接枝改性 胍盐抗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功能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在核酸分离与固定化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以华 王强斌 +2 位作者 古宏晨 王胜林 高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制备表面功能化磁性微球用以分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酸和固定化乳糖酶。方法采用悬浮聚合法分别进行含纳米氧化铁粒子的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苯乙烯的共聚,得到表面羧基化和表面环氧基化磁性微球;采用种子... 目的制备表面功能化磁性微球用以分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酸和固定化乳糖酶。方法采用悬浮聚合法分别进行含纳米氧化铁粒子的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苯乙烯的共聚,得到表面羧基化和表面环氧基化磁性微球;采用种子微乳液法制备氯甲基化磁性微球。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研究磁性微球与b-γIgG的交联熏并对羧基化磁性微球进行VEGF核酸的磁性分离与乳糖酶的固定化实验。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谱(EDS)和红外(IR)的结果显示制得的高分子磁性微球呈单分散状态,磁性纳米粒子在微球中分布均匀,表面含有特征性功能基团。放射免疫测定显示不同基团的磁性微球均能与b-γIgG交联,其中羧基化磁性微球达到75μg/mg的吸附量。羧基化磁性微球偶联相应的引物链可用于分离VEGF核酸探针。此外,固定化乳糖酶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酶的量与磁性微球的量成正比。结论表面功能化高分子磁性微球能与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球 分离 核酸 固定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国呈 姚俊琦 +3 位作者 施庆锋 贺文潇 徐世爱 吴驰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22-1426,共5页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为固化剂,通过插层法制备了环氧树脂/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根据样品在丙酮中的溶胀度,确定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蒙脱土含量不同的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表...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为固化剂,通过插层法制备了环氧树脂/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根据样品在丙酮中的溶胀度,确定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蒙脱土含量不同的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蒙脱土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测定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氧气透过系数,并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蒙脱土的含量较低时,可以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环氧树脂与蒙脱土复合后,阻隔性能大幅提高;蒙脱土的加入使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有机蒙脱土 透氧性 溶胀度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制备PET/AT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结晶行为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晓蕾 邵玮 李春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4-340,共7页
将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乙二醇(EG)介质中,通过EG与对苯二甲酸(TPA)原位聚合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ATO纳米复合材料。利用SEM、DSC、XRD、FTIR和TGA等方法,研究了ATO在PET基体中的分散性、PET/ATO复合材料的... 将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乙二醇(EG)介质中,通过EG与对苯二甲酸(TPA)原位聚合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ATO纳米复合材料。利用SEM、DSC、XRD、FTIR和TGA等方法,研究了ATO在PET基体中的分散性、PET/ATO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和热性能。利用原位聚合制备的PET/ATO复合材料,ATO颗粒在PET基体中分散均匀,尺寸100~150nm,纳米ATO颗粒的加入导致PET的特性粘数增大。在PET基体中,纳米ATO颗粒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提高了PET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减小了PET的晶粒尺寸,同时也使PET热稳定性提高。随着ATO含量增加,熔融纺丝得到的PET纤维的电阻下降。加入1%ATO的PET纤维的体积电阻率为4.9×109Ω·cm,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ATO 原位聚合 结晶 抗静电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的乙二醇盐水解制备超细二氧化钛 被引量:6
7
作者 黄伟 吴越 +1 位作者 顾宇辉 古宏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8-201,共4页
室温下,在R(水与金属醇盐的摩尔比)为2~4的条件下,控制乙二醇钛的水解,制备了TiO2/乙二醇浆料。TEM分析表明超细TiO2粒子在乙二醇中分散均匀,粒径为5nm~10nm;ED(电子衍射)分析说明TiO2具有晶型;紫外分析显示了该浆料能有效地吸收紫外... 室温下,在R(水与金属醇盐的摩尔比)为2~4的条件下,控制乙二醇钛的水解,制备了TiO2/乙二醇浆料。TEM分析表明超细TiO2粒子在乙二醇中分散均匀,粒径为5nm~10nm;ED(电子衍射)分析说明TiO2具有晶型;紫外分析显示了该浆料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通过加入特定的分散剂,可以得到稳定的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钛 醇盐水解 紫外吸收 超细TIO2 浆料 制备 超细二氧化钛 分散剂 无机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15/Ni/TiO_2/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孙秀丽 陈爱平 +4 位作者 吕慧 何洪波 何田田 林启志 李春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718-3723,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经多次涂覆在SBA-15上负载掺杂镍的纳米TiO2,得到SBA-15/NiO/TiO2复合物;再以TiO2中还原态金属镍为催化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SBA-15/NiO/TiO2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得SBA-15/Ni/TiO2/CNTs复合材料。通过XRD、... 通过溶胶凝胶法,经多次涂覆在SBA-15上负载掺杂镍的纳米TiO2,得到SBA-15/NiO/TiO2复合物;再以TiO2中还原态金属镍为催化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SBA-15/NiO/TiO2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得SBA-15/Ni/TiO2/CNTs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和Raman等方法考察了SBA-15/Ni/TiO2/CNTs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并通过降解亚甲基蓝溶液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BA-15/Ni/TiO2/CNTs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SBA-15/NiO/TiO2显著提高。二次涂覆掺杂镍的二氧化钛制得的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于一次涂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 TIO2 碳纳米管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S-PLA共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桂宗彦 陆冲 +1 位作者 李勇锋 程树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1,共5页
以聚癸二酸甘油酯(PGS)和聚乳酸(PLA)为原料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密炼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GS-PLA共混材料。研究了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其共混形态。结果表明PGS-PLA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过程与PLA有很大差异,其熔融... 以聚癸二酸甘油酯(PGS)和聚乳酸(PLA)为原料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密炼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GS-PLA共混材料。研究了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其共混形态。结果表明PGS-PLA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过程与PLA有很大差异,其熔融塑化过程大幅延长。DSC分析表明:随着PGS含量的增加,PGS-PLA共混材料的玻璃化温度、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降低,而结晶度提高;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可以达到65.6 J/m,较纯PLA提高了447%;SEM观测表明PGS和PLA是分相的,且随PGS含量的提高,PGS分散相尺寸变大,混合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癸二酸甘油酯 聚乳酸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热塑性淀粉/POE-g-GMA共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庆锋 赵丹丹 +3 位作者 周旭 杨俊 吴驰飞 郭卫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7-171,共5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GPOE)作为增韧剂,利用Haake转矩流变仪熔融制备了聚乳酸(PLA)/热塑性淀粉(TPS)/GPOE共混材料。通过拉伸、冲击、动态热力学、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共混材料进行研究:PLA...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GPOE)作为增韧剂,利用Haake转矩流变仪熔融制备了聚乳酸(PLA)/热塑性淀粉(TPS)/GPOE共混材料。通过拉伸、冲击、动态热力学、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共混材料进行研究:PLA共混材料伸长率可达到400%左右,冲击性能有大幅提高;TPS中甘油富相T(β)随着TPS的加入先下降后上升;GPOE的加入使TPS相尺寸减小,相容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热塑性淀粉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甲醛原位聚合制备微胶囊化热致变色材料 被引量:10
11
作者 元以中 孙金煜 +1 位作者 李欣岑 田晓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72,共3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结晶紫内酯-双酚A-十六醇组成的热致变色材料为芯材的微胶囊。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该体系中不同表面活性剂、酸化剂对微胶囊的成囊效果、表面形貌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结晶紫内酯-双酚A-十六醇组成的热致变色材料为芯材的微胶囊。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该体系中不同表面活性剂、酸化剂对微胶囊的成囊效果、表面形貌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黄原胶,可适当调节油/水界面张力,减少微胶囊过程中的团聚现象,而采用马来酸作酸化剂,可以有效提高微胶囊成囊效果和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树脂 热致变色材料 微胶囊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成核剂/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晓倩 栗艮艮 +2 位作者 孟庆国 李秋颖 郭卫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研究了不同含量稀土β-成核剂(WBG-Ⅱ)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FR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的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结晶度和结晶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且晶体的形态由α-晶占主导变成β-晶占主导,玻璃纤... 研究了不同含量稀土β-成核剂(WBG-Ⅱ)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FR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的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结晶度和结晶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且晶体的形态由α-晶占主导变成β-晶占主导,玻璃纤维(GF)对β-成核剂有抑制作用。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试样基体更加柔软,有利于提高冲击性能。当稀土β-成核剂添加量为0.10%时,试样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优,其拉伸强度达到38.1 MPa,冲击强度8.7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β-成核剂 聚丙烯 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化学反应控制制备多级结构电极材料及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江浩 李春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72-2877,共6页
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储能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储能设备,其电化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因此高效储能材料的制备成为开发高效储能设备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级结构过渡金属氧化... 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储能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储能设备,其电化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因此高效储能材料的制备成为开发高效储能设备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级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重点阐述了本实验室近年来在研制高性能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相关工作:基于表面化学反应控制制备多级结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碳嵌入式纳米杂化物以及多种三维结构的多元复合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多级结构 复合材料 化学反应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过期切片面包制备环保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电极材料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杰 陈新 王玲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582-3589,共8页
考虑到世界上每天产生大量的过期面包等过期食品,以过期切片面包为原材料,经碳化、1 mol·L^?1 KOH活化并用稀盐酸中和及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制备了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EBAC)。对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表面官... 考虑到世界上每天产生大量的过期面包等过期食品,以过期切片面包为原材料,经碳化、1 mol·L^?1 KOH活化并用稀盐酸中和及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制备了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EBAC)。对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脱附(BET)进行了表征。在以3 mol·L^?1 KOH为电解液的三电极体系中,进行了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充放电曲线显示,在0.5 A·g^?1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比电容达到352 F·g^?1;在5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比电容保持在99.87%,展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交流阻抗测试得到的Nyquist图和Bode图则近一步说明了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具有良好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活性炭 生物质 电极材料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SO_4热水解法制备超细TiO_2颗粒光催化剂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智铭 陈爱平 +2 位作者 杨阳 朱中南 顾明元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83,211,共5页
采用廉价的 Ti OSO4为原料 ,通过热水解反应制备超细 Ti O2 颗粒光催化剂 ,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 XRD、TEM、BET、TG- DTG- DTA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初步说明 Ti O2 光催化活性与其晶型、粒径大小、比表面等微结... 采用廉价的 Ti OSO4为原料 ,通过热水解反应制备超细 Ti O2 颗粒光催化剂 ,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 XRD、TEM、BET、TG- DTG- DTA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初步说明 Ti O2 光催化活性与其晶型、粒径大小、比表面等微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 1 60°C热处理制备的 Ti O2 粉末是球形和多孔型结构 ,比表面积约为 1 70 m2 /g,只有锐钛型单一晶相为无定型组成 ,颗粒平均粒径为 2 0 nm,其光催化活性与商业化 Degussa P2 5 Ti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光催化剂 二氧化钛 热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充可降解淀粉基聚烯烃材料的制备及其堆肥降解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旭 刘艺舟 +2 位作者 张守一 张桂新 汪济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31,共5页
制备了高填充的聚乙烯(PE)-淀粉-碳酸钙(CaCO3)三元复合材料,根据ASTM D6400标准对该材料进行了堆肥降解。采用熔体流动速率(MFI)、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方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堆肥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堆肥降解... 制备了高填充的聚乙烯(PE)-淀粉-碳酸钙(CaCO3)三元复合材料,根据ASTM D6400标准对该材料进行了堆肥降解。采用熔体流动速率(MFI)、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方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堆肥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堆肥降解过程中,熔体流动速率(MFI)在堆肥1个月左右出现极小值;降解过程中聚合物的结晶度下降、形态变化显著;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淀粉相含量不断降低;降解3个月后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及弯曲强度分别下降了28.0%、24.5%及25.5%,但降解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聚乙烯 堆肥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燃烧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彦杰 李春忠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4-55,共12页
纳米材料的气相燃烧合成一般是指利用气体燃料燃烧提供高温,通过物理或者化学过程从气溶胶中获得纳米材料的过程。气相燃烧法可以制备不同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过程连续、易于规模化、无后处理、低成本等优点,是纳米材料制备最具工业化... 纳米材料的气相燃烧合成一般是指利用气体燃料燃烧提供高温,通过物理或者化学过程从气溶胶中获得纳米材料的过程。气相燃烧法可以制备不同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过程连续、易于规模化、无后处理、低成本等优点,是纳米材料制备最具工业化潜力的方法之一。气相燃烧制备纳米材料涉及快速高温反应和产物单体成核、生长、凝并、团聚等过程,这些过程互相关联、交互影响;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材料结构调控及材料生长机理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介绍了气相燃烧反应器结构、材料制备、结构调控、应用性能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燃烧合成 纳米材料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分子膜技术在无机超薄膜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康诗钊 穆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1-977,共7页
本文以LB技术、自组装技术、SILAR方法为例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序分子膜技术在无机超薄膜构筑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LB技术 自组装技术 SILAR方法 无机超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姝妍 姜复松 +1 位作者 丁文斌 赵冬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0-113,共4页
采用脉冲钨极氩弧表面熔敷工艺在镁合金AZ31板材表面制备了纳米SiC陶瓷颗粒和铝粉增强表面复合材料层,该工艺是一种有效制备高性能表面复合材料层的方法。复合材料层内部获得显著细化的晶粒,而且纳米SiC陶瓷颗粒分布均匀。AZ31母材的硬... 采用脉冲钨极氩弧表面熔敷工艺在镁合金AZ31板材表面制备了纳米SiC陶瓷颗粒和铝粉增强表面复合材料层,该工艺是一种有效制备高性能表面复合材料层的方法。复合材料层内部获得显著细化的晶粒,而且纳米SiC陶瓷颗粒分布均匀。AZ31母材的硬度只有55HV左右,而复合材料层的硬度达到155HV,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均优于镁合金AZ31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陶瓷颗粒 脉冲钨极氩弧 表面复合材料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木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桂新 李冰 +3 位作者 钱建华 曹二平 于云安 郭卫红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4,共5页
选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和聚乳酸、木粉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通过拉伸、冲击、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共混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 选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和聚乳酸、木粉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通过拉伸、冲击、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共混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性能随POE-GMA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POE-GMA的加入使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下降,结晶度升高;当m(PLA)∶m(WF)∶m(POE-GMA)=80∶20∶20时,复合材料的表面自由能最低,接触角最大,吸水性最低;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起始热降解温度降低,POE-GMA的含量增加对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起始热降解温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乳酸 结晶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