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秦岭龙泉坪花岗伟晶岩结构分带与高纯石英成矿关系研究:来自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进鸿 吴承泉 +3 位作者 张正伟 李开文 蔡志超 李溪遥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73-3393,共21页
东秦岭是我国伟晶岩较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我国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勘查与研究的重点地区。近年来的重要发现是,龙泉坪一带多条伟晶岩脉是高纯石英的重要原料矿。但关于这些伟晶岩的具体岩性特征及分带情况,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在... 东秦岭是我国伟晶岩较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我国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勘查与研究的重点地区。近年来的重要发现是,龙泉坪一带多条伟晶岩脉是高纯石英的重要原料矿。但关于这些伟晶岩的具体岩性特征及分带情况,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在系统野外地质考察基础上,选择其中的1号含高纯石英伟晶岩脉开展了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分析与研究。锆石、独居石和铌钽铁矿U-Th-Pb同位素分析表明,1号伟晶岩脉形成于早泥盆世(398~404Ma),与区域上广布的伟晶岩浆活动时代相近。锆石和独居石的εHf(t)值和εNd(t)值分别为-5.9~-5.2和-13.7~-11.5,表明该伟晶岩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该伟晶岩脉长约400m,宽5m,是龙泉坪地区规模较大的伟晶岩脉之一,其主要矿物组成包括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电气石和云母。该岩脉的最大特征是它具有明显的对称性结构分带,即由外向内依次为石英-钾长石-白云母-电气石-黑云母外带、石英-钠长石-钾长石-白云母内带和块体石英核部带。详细的镜下观察发现,每个结构带中的石英都表现为两个形成世代。早阶段形成的石英(Ⅰ)呈块状,多分布于核部,阴极发光图像较亮,属于原生结晶石英;而晚阶段石英(Ⅱ)呈粒状,多分布于边部,阴极发光图像较暗,属于重结晶石英。LA-ICP-MS元素成分分析表明,早阶段的原生石英(Ⅰ)比晚阶段重结晶石英(Ⅱ)更富集Li、Al和Ti等晶格元素,相对不利于形成高纯石英,表明后期改造重结晶作用可有效降低石英中杂质元素含量。伟晶岩内带与外带和核部相比,石英中Li和Al的含量明显较低,Ti、B、Na和Ge含量相当,表明内带产出的石英更具有形成高纯石英矿的潜力。上述研究表明,伟晶岩中的石英表现出随分带不同而导致的明显成分变化,是高纯石英勘查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 伟晶岩 岩石成因 东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过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伟军 姚佳 +4 位作者 黄业豪 宋翔宇 于博文 郜润博 胡展滔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矿产资源贫、细、杂的特点日渐突出,其中微细粒矿物的高效回收成为选矿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微纳米气泡因独特的表面和体积特征,在提升微细粒矿物浮选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在综述了微细粒矿物定义、性...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矿产资源贫、细、杂的特点日渐突出,其中微细粒矿物的高效回收成为选矿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微纳米气泡因独特的表面和体积特征,在提升微细粒矿物浮选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在综述了微细粒矿物定义、性质及其分选现状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气泡的特性、产生原理及应用,并着重探讨了微纳米气泡在浮选过程中促进微细粒矿物浮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可直接粘附于疏水颗粒表面,有效增强颗粒与气泡间的碰撞频率,并降低颗粒脱离气泡的概率;微纳米气泡在复杂溶液环境和物理压力下具有超常稳定性,这为浮选过程的强化提供了保障。最后提出了未来微纳米气泡浮选技术的研究方向,研究可为微细粒矿物的高效分离回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矿物 浮选 微纳米气泡 高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石英加工提纯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郜润博 黄业豪 +4 位作者 尚保忠 于博文 胡展滔 宋翔宇 彭伟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0,共13页
高纯石英是半导体、光伏、光纤通信、特种玻璃等新兴产业不可或缺且难以替代的关键基础材料,是一种战略性材料,其直接关系到半导体、光伏等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由于高纯石英原料的稀缺及加工提纯技术的不足,且一直被美... 高纯石英是半导体、光伏、光纤通信、特种玻璃等新兴产业不可或缺且难以替代的关键基础材料,是一种战略性材料,其直接关系到半导体、光伏等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由于高纯石英原料的稀缺及加工提纯技术的不足,且一直被美国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芯片、半导体、光伏等战略性产业发展,4N8级高纯石英砂的国产替代目前仍是典型的“卡脖子”难题。为推动高纯石英早日实现国产化替代奠定技术基础,破解高纯石英“卡脖子”难题,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高纯石英加工提纯技术方面的研究文献,在概述高纯石英国内外资源分布、生产消费及供需现状、概念及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杂质元素赋存状态及存在形式,明晰了石英内部较难去除的包裹体杂质和晶格杂质的提纯难点,阐释了包裹体和晶格杂质所包含的各杂质元素对石英制品的危害,总结了国内外先进提纯技术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光电分选、重选、浮选、酸浸、超声波辅助、微波煅烧、氯化焙烧等先进加工提纯工艺的概念和作用机理,指出了目前存在原料识别、微观表征、加工提纯技术机理、高效清洁分离技术、先进生产装备、高精度检测方法等方面的不足,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为4N8级高纯石英的国产替代提供技术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 提纯技术 浮选 酸浸 微波 氯化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白岗岩型高纯石英原料矿的发现、研究与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建平 李开文 +4 位作者 张正伟 方怀宾 左鹏飞 吴承泉 黄业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8-452,共5页
4N8级以上的高纯度石英是半导体、光伏等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天然原料是稀缺的战略性矿产。作为全球4N8级以上高纯度石英原料主要供应地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Spruce Pine矿山,矿体规模大且稳定,其石英纯度高,杂质元素具有特殊结构比例,... 4N8级以上的高纯度石英是半导体、光伏等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天然原料是稀缺的战略性矿产。作为全球4N8级以上高纯度石英原料主要供应地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Spruce Pine矿山,矿体规模大且稳定,其石英纯度高,杂质元素具有特殊结构比例,晶格杂质铝(Al)、钛(Ti)含量呈现特定数值,对材料性能起着关键影响,使之难以被其他类型的原料取代(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度石英 原料矿 白岗岩型 东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高分异演化控制高纯石英矿床形成的机制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建平 左鹏飞 +2 位作者 张正伟 李开文 李晓宇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78-3288,共11页
东秦岭古生代造山带高分异花岗岩中新近发现白岗岩型高纯石英矿床,其形成与构造体制转换背景下的高分异花岗岩浆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纯石英矿主要形成于高分异花岗岩浆演化序列中相对较低的阶段。此阶段花岗岩呈现富硅、过铝... 东秦岭古生代造山带高分异花岗岩中新近发现白岗岩型高纯石英矿床,其形成与构造体制转换背景下的高分异花岗岩浆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纯石英矿主要形成于高分异花岗岩浆演化序列中相对较低的阶段。此阶段花岗岩呈现富硅、过铝质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具四分组效应,矿物组成相对简单且缺乏稀有金属矿化。石英纯化机制受控于结晶分异主导下的高分异花岗岩浆演化,在此过程中,石英当中的非硅元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如进入石英晶格的Ti含量随分异逐渐降低,而Al、Ge则逐渐升高。在特定演化阶段,Ti、Al、Ge含量处于适宜区间,同时其他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共同促进了高纯石英矿的形成。鉴于花岗岩浆高分异演化晚期形成的石英中亚微米级及弥散状包裹体,以及石英晶格元素本身难以在不破坏晶格的前提下有效去除,本研究提出了白岗岩型高纯石英形成的构造-岩浆-成岩纯化耦合机制。该机制促使特定高分异相中的石英具有低Ti、低Al、低Li的特征,满足高纯石英原料筛选要求。据此,造山带构造体制转换背景下高分异花岗岩体的特定演化阶段及其伴生伟晶岩带,是高纯石英矿床勘查的重点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矿床 高分异花岗岩 东秦岭 白岗岩 纯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母-长石矿物学精细特征对高分异岩浆演化与高纯石英矿形成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左鹏飞 侯思远 +4 位作者 董一鸣 张琮 李超 张慧明 李晓宇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59-3372,共14页
白云母和长石是高分异花岗岩中的关键矿物,能够敏感地示踪岩浆分异程度及热液改造过程。在东秦岭古生代造山带的高分异花岗岩中,新发现了白岗岩型高纯石英矿床,但目前其白云母-长石矿物组合对高纯石英成矿潜力的指示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 白云母和长石是高分异花岗岩中的关键矿物,能够敏感地示踪岩浆分异程度及热液改造过程。在东秦岭古生代造山带的高分异花岗岩中,新发现了白岗岩型高纯石英矿床,但目前其白云母-长石矿物组合对高纯石英成矿潜力的指示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东秦岭高纯石英矿床中不同岩相(包括白云母花岗岩、细晶岩和似伟晶岩)的白云母和钾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等技术,系统分析了它们的显微结构、主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似伟晶岩与细晶岩中的白云母和钾长石表现出明显的Rb、Cs、Nb、Ta富集和低TiO_(2)特征;而在白云母花岗岩中,这些元素的富集程度较弱,TiO_(2)含量较高,指示了白云母与钾长石中上述元素的变化主要受高分异岩浆演化过程的控制。结合石英微区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从白云母花岗岩到细晶岩,再到似伟晶岩,Ti含量显著降低,Al、Ge、Li则逐渐增加。因此,白云母-钾长石的微量元素演化行为能够有效指示高纯石英矿床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古生代 白岗岩 白云母 钾长石 高纯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新元古代庙冲铁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规律分析
7
作者 黄宽心 胡天杨 +2 位作者 张创业 刘磊 闫忠军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5-1475,共11页
本研究以我国湘南地区新发现的新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又称新元古代铁建造,Neoproterozoic Iron Formations,NIFs)——庙冲铁矿为研究对象。该矿床属于“江口式”铁矿。矿区位于关帝庙岩体周缘,发育稳定的层状—似层状矿体,局部呈大... 本研究以我国湘南地区新发现的新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又称新元古代铁建造,Neoproterozoic Iron Formations,NIFs)——庙冲铁矿为研究对象。该矿床属于“江口式”铁矿。矿区位于关帝庙岩体周缘,发育稳定的层状—似层状矿体,局部呈大透镜状产出,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次为假像赤铁矿。本文首次测定了庙冲NIFs全岩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揭示了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沉积环境特征:1)庙冲NIFs的Al2O3(3.96%~9.55%)和Zr(54×10^(-6)~276×10^(-6))含量较高,具有强烈的陆源物质输入特征;2)较低且均一的Y/Ho(25.9~27.9)以及正Eu异常缺乏(0.99~1.10)的特征,与低温热液和上地壳物质高度相似,说明庙冲NIFs的初始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低温热液和上地壳物质的二元混合,高温热液和海水的参与程度较低;3)Ce负异常的缺失(Ce/Ce=0.92~0.98)和庙冲地区钻孔地层序列表明庙冲NIFs是在富禄间冰期的早期,相对独立的缺氧或亚氧还原封闭海相环境中形成的,与同期开放海相NIFs存在显著差异;且在后期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和后期岩浆岩侵入等地质作用叠加。这一发现不仅为华南新元古代NIFs的成矿机制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约束,也为全球NIFs分类框架中“冰川型NIFs”的成因模型补充了关键实例,对理解新元古代海洋铁循环与构造—气候耦合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冲铁矿 新元古代铁建造 低温热液 间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提高某微细粒辉钼矿浮选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黄业豪 姚佳 +4 位作者 皇锦展 于博文 杨雅斌 胡展滔 彭伟军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127,共7页
为探究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辉钼矿浮选过程、提高钼回收率的可行性,分别在自来水体系和微纳米气泡水体系下,进行了浮选条件优化和对比试验,并采用接触角、高速摄像机等表征手段,揭示了微纳米气泡提高微细粒辉钼矿浮选回收率的作用机理... 为探究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辉钼矿浮选过程、提高钼回收率的可行性,分别在自来水体系和微纳米气泡水体系下,进行了浮选条件优化和对比试验,并采用接触角、高速摄像机等表征手段,揭示了微纳米气泡提高微细粒辉钼矿浮选回收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再磨细度为-20μm占73%,粗选矿浆浓度为30%、矿浆pH值为9、水玻璃用量为600 g/t、巯基乙酸钠用量为10 g/t、煤油用量为60 g/t、2#油用量40 g/t的条件下,经“1粗2扫5精”的全流程浮选闭路试验,在自来水体系下可得到Mo品位为42.78%、回收率82.03%的钼精矿,在微纳米气泡水体系下可得到Mo品位41.41%、回收率88.71%的钼精矿。在微纳米气泡体系下,Mo回收率提高了6.68个百分点。微纳米气泡通过增加微细粒辉钼矿的接触角、增强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提高颗粒与气泡之间的黏附效果来强化浮选过程,进而提高了辉钼矿的浮选回收率。本研究为强化微细粒辉钼矿的回收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 辉钼矿 微纳米气泡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某花岗岩尾矿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业豪 梁康宁 +3 位作者 王晓瑜 田晓敏 赵大鹏 孙泽宇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
为实现河南某花岗岩尾矿中非金属矿物资源综合回收,并探讨其制备高纯石英的可行性,对其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岩尾矿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和云母,具有综合利用潜力,采用擦洗磁选-脱泥预处理-云母长石石英依次... 为实现河南某花岗岩尾矿中非金属矿物资源综合回收,并探讨其制备高纯石英的可行性,对其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岩尾矿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和云母,具有综合利用潜力,采用擦洗磁选-脱泥预处理-云母长石石英依次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可获得Al_(2)O_(3)、K_(2)O、Na_(2)O、SiO_(2)、Fe_(2)O_(3)含量分别为33.84%、8.13%、0.32%、56.78%、0.121%的云母精矿,Al_(2)O_(3)、K_(2)O、Na_(2)O、SiO_(2)、Fe_(2)O_(3)含量分别为15.89%、2.16%、10.68%、71.06%、0.124%的长石精矿,Al_(2)O_(3)、K_(2)O、Na_(2)O、SiO_(2)、Fe_(2)O_(3)含量分别为1.05%、0.17%、0.56%、97.76%、0.106%的石英精矿;石英精矿经进一步深度提纯后,可获得SiO_(2)含量99.994%的高纯石英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尾矿 云母 长石 石英 综合利用 高纯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高纯石英矿主要类型、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开文 王建平 +4 位作者 张正伟 柴建玉 刘小驰 方怀宾 黄业豪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21-3339,共19页
本文以东秦岭地区高纯石英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和室内研究资料归纳它们的成矿类型和分布规律。通过区域资源调查和样品分析以及石英原料分离提纯,确认该地区主要存在白岗岩、花岗伟晶岩和脉石英型高纯石英矿床,其中白岗岩型主要赋存... 本文以东秦岭地区高纯石英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和室内研究资料归纳它们的成矿类型和分布规律。通过区域资源调查和样品分析以及石英原料分离提纯,确认该地区主要存在白岗岩、花岗伟晶岩和脉石英型高纯石英矿床,其中白岗岩型主要赋存于早古生代花岗岩衍生的高分异侵入体中,以漂池岩体、灰池子岩体和石门岩体中分布的白岗岩为实例;花岗伟晶岩型主要赋存于古-中元古代基底内的伟晶岩(脉)中,以龙泉坪、中山沟和跑马沟花岗伟晶岩为例分析;脉石英型主要赋存于古老变质基底中,以卢氏县徐家湾和泌阳县铜山脉石英矿为例,分析它们的石英品质。研究结果表明,白岗岩型高纯石英矿在区域上分布数量少,但矿体规模大且矿石品质稳定,经分离提纯可使石英砂纯度局部达99.998%级以上;花岗伟晶岩型在区域上分布数量多,局部经分离提纯可使石英砂纯度达99.998%级以上,但多因它们的结构分带不确定性造成矿石品质不稳定;脉石英型主要赋存于变质地层中,虽然脉体内石英含量高却规模一般较小,部分经分离提纯可使石英砂纯度达99.995%级以上,但石英中包裹体含量通常较高。因此,东秦岭高纯石英矿的形成和分布密切受制于地质条件和赋存的地质体,其成因的不同致使矿石品质和工业应用也存在差异,其中白岗岩型高纯石英矿的石英品质最优,为较为理想的高级别高纯石英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矿 白岗岩型 花岗伟晶岩型 脉石英型 东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漂池复式花岗岩成因及其对高纯石英成矿的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晓宇 王建平 +4 位作者 胡天杨 蔡志超 柴建玉 左鹏飞 刘小驰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40-3358,共19页
高纯石英是现代高技术产业的关键战略原材料,但我国对外依赖度极高,存在“卡脖子”风险。东秦岭漂池岩体中发现了我国首例白岗岩型高纯石英矿,但其岩性组合、成岩时代、成因演化仍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对高纯石英成矿作用的深入认识和进... 高纯石英是现代高技术产业的关键战略原材料,但我国对外依赖度极高,存在“卡脖子”风险。东秦岭漂池岩体中发现了我国首例白岗岩型高纯石英矿,但其岩性组合、成岩时代、成因演化仍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对高纯石英成矿作用的深入认识和进一步找矿勘探。本文以漂池复式岩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岩相/性划分、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探讨了其成因演化及对高纯石英成矿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漂池复式岩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岩浆活动:早期(502~488Ma)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俯冲增生背景,源区物质发生超高压变质并在折返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源区残留金红石和石榴子石;晚期(425~405Ma)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似伟晶岩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来自秦岭群物质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斜长石、钾长石和白云母的显著分离结晶,表现出强烈分异与高SiO2,低Sr、Ba及明显Eu负异常的特征,指示了长期而充分的岩浆演化过程。漂池白岗岩型高纯石英矿的形成是岩浆长期演化与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持续的岩浆分异在热流供给和挥发分富集的共同作用下,为石英结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稳定的环境;云母等矿物的优先结晶则有效消耗了熔体中的Ti、Al、Li等杂质元素;而石英形成后的变形改造进一步促进了晶格杂质和包裹体的排出,从而显著提升了石英的纯度。对东秦岭具高纯石英潜力的白岗岩/伟晶岩进行年龄汇编,发现它们都形成于晚志留-早泥盆世,显示该阶段存在一次统一的高纯石英成矿事件。这一事件与东秦岭后碰撞构造背景下岩石圈减薄、地壳热流升高及岩浆系统长期演化密切相关。结合成矿规律与区域地质条件,下一步高纯石英找矿工作应重点关注晚志留-早泥盆世阶段的高分异花岗岩体及其伴生伟晶岩,尤其是具备长时间结晶分异历史和挥发分累积特征的岩体单元,它们是未来寻找高品位石英资源的关键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漂池复式岩体 年代学 地球化学 高分异花岗岩 高纯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石英的地质含义
12
作者 张正伟 王建平 +6 位作者 吴承泉 李开文 徐进鸿 李晓宇 方怀宾 柴建玉 蔡志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2-887,共16页
本文通过对天然石英的杂质元素分布形式和赋存状态的回顾,解析了石英晶格缺陷和晶体缺陷的发生条件。同时,通过对石英杂质元素的制约因素分析,评述了石英晶格杂质和包裹体杂质的地质影响因素。以东秦岭高分异花岗岩及相关的花岗伟晶岩为... 本文通过对天然石英的杂质元素分布形式和赋存状态的回顾,解析了石英晶格缺陷和晶体缺陷的发生条件。同时,通过对石英杂质元素的制约因素分析,评述了石英晶格杂质和包裹体杂质的地质影响因素。以东秦岭高分异花岗岩及相关的花岗伟晶岩为例,分析了高纯石英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和成因。高纯石英矿物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可以直接结晶形成,或在成岩过程中通过杂质元素的祛除作用得以净化。此外,在同构造或后续的改造过程中,石英还可能经历自然的“净化”作用,甚至存在上述多种形成方式的叠加。结合以上基础和综合讨论,本文认为,高纯石英形成于特定的地质因素耦合环境,具有较为纯净的晶体结构和较低的难剔除杂质的自然属性。高纯石英集中分布的地质体可以被独立圈定为矿体,其主要难剔除杂质组分的浓度一般低于100×10^(-6)。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高纯石英资源及其地质勘查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 控制因素 地质条件 难剔除杂质 易剔除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西峡地区花岗岩中发现高纯石英原料 被引量:3
13
作者 贺承广 翟文建 +4 位作者 王艳慧 任建德 张诗启 王坤 黄业豪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44,共5页
高纯石英(high-purity quartz)是硅产业高端产品的关键性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是世界稀缺、中国短缺的战略性资源,在国家资源安全保障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汪灵等,2022)。目前,对高纯石英界定尚无统一的标准... 高纯石英(high-purity quartz)是硅产业高端产品的关键性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是世界稀缺、中国短缺的战略性资源,在国家资源安全保障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汪灵等,2022)。目前,对高纯石英界定尚无统一的标准,国际上一般认为高纯石英SiO_(2)含量大于99.995%(4N5级),国内则通常认为高纯石英SiO_(2)含量大于99.99%(4N级)(Müller et al.,2012;Götze and Ramseyer,2012;张亮等,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 东秦岭 硅产业 花岗岩 西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Eu异常BIF对海南石碌多因复成Fe-Cu-Co矿床成矿作用的制约
14
作者 胡天杨 刘家豪 +3 位作者 刘磊 张创业 李家掀 刘恒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61-2777,共17页
海南石碌多因复成Fe-Cu-Co矿床具有成矿规模大、品位高且伴生组分多等特点。虽然石碌矿区的铁矿石具有苏必利尔型条带状铁建造的成矿特征,但其中部分铁矿石并不呈现该类型铁建造常有的正Eu异常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北一和枫树下两个矿体... 海南石碌多因复成Fe-Cu-Co矿床具有成矿规模大、品位高且伴生组分多等特点。虽然石碌矿区的铁矿石具有苏必利尔型条带状铁建造的成矿特征,但其中部分铁矿石并不呈现该类型铁建造常有的正Eu异常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北一和枫树下两个矿体中具有负Eu异常(Eu/Eu^(*)=0.47~0.74)铁矿石样品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推测高温条件下高水-岩比的变质作用导致石碌矿区铁矿石的Eu异常发生正异常向负异常的转变。同时,利用LA-ICP-MS测定了铁矿石中磁铁矿和石榴子石的微量元素组成。基于磁铁矿中Ca+Al+Mn及Ti+V等元素含量特征,本文认为高盐度、高氧逸度的热液与磁铁矿中的负Eu异常(Eu/Eu^(*)=0.28~5.68)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石榴子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同期同源的热液钙铁榴石属性,且形成石榴子石的热液具有高盐度、高CO_(2)浓度和偏碱性的特征。综合区域构造演化序列,本研究揭示了石碌矿床原始沉积的贫矿在240~210 Ma期间的韧性剪切构造下受到富CO_(2)盆地卤水的叠加改造,最终形成具有负Eu异常特征的富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碌Fe-Cu-Co矿 负Eu异常 多因复成矿床 石榴子石 磁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县鱼库隐伏钨钼矿床白钨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15
作者 田晓敏 张杰 +3 位作者 李敏 黄业豪 尚保忠 郭亚娇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利用阴极发光与LA-ICP-MS分析技术对河南栾川县鱼库隐伏钨钼矿床中的白钨矿W、Mo、Nb、Y、Ho、Yb等元素与矿物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以探究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替代机制、流体性质和流体来源。鱼库隐伏钨钼矿床的白钨矿分为三个阶段:早矽... 本文利用阴极发光与LA-ICP-MS分析技术对河南栾川县鱼库隐伏钨钼矿床中的白钨矿W、Mo、Nb、Y、Ho、Yb等元素与矿物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以探究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替代机制、流体性质和流体来源。鱼库隐伏钨钼矿床的白钨矿分为三个阶段:早矽卡岩阶段、晚矽卡岩阶段、钾长石-石英-硫化物阶段。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不同阶段白钨矿稀土元素主要受3Ca^(2+)=2REE^(3+)+□Ca (此处“”指Ca的空位)的替换机制控制。从早阶段到晚阶段白钨矿REE总量和Mo含量呈递减模式,球粒陨石标准曲线显示各阶段白钨矿的稀土配分模式变化较大:早阶段白钨矿显示海鸥型模式,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低,推测早阶段为富F成矿流体;中阶段白钨矿显示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的平缓右倾模式,Eu正异常与负异常均有出现,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中等,暗示早阶段白钨矿结晶摄取大量HREE与Mo所致,Eu异常与成矿花岗岩体及水岩反应密切相关;晚阶段白钨矿具有更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Eu弱负异常,暗示晚期流体富Cl。早阶段白钨矿Mo的含量明显高于中阶段与晚阶段,暗示成矿流体为氧化性流体,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氧化性逐渐减弱。综合分析认为,鱼库白钨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晚侏罗世鱼库花岗岩体分异的流体,成矿过程中,水岩交换与流体混合为主要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微量元素 成矿流体 鱼库 隐伏钨钼矿床 栾川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