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超硬磨具工作层体积密度的测量
1
作者 邢波 李丙文 +4 位作者 陈学伟 张林州 陈学彬 赵延军 闫宁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92,共5页
依据JB/T 7999—2013《固结磨具体积密度、总气孔率和吸水率试验方法》标准检测陶瓷超硬磨具工作层体积密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时取样量应大于0.50g,样品质量减少,体积密度呈下降趋势;当样品体积密度值超过2.85g/c... 依据JB/T 7999—2013《固结磨具体积密度、总气孔率和吸水率试验方法》标准检测陶瓷超硬磨具工作层体积密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时取样量应大于0.50g,样品质量减少,体积密度呈下降趋势;当样品体积密度值超过2.85g/cm^3时,可省去抽真空处理操作步骤;当体积密度值在2.50~2.85g/cm^3时,可将抽真空处理操作改为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h;当体积密度值小于2.50g/cm^3时,需经抽真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超硬磨具工作层 体积密度 抽真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坐标测量机在超硬材料制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艳兵 张克选 +2 位作者 包华 赵鹏 吕申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66-70,共5页
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高精度的自动化测量设备,检测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常规产品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检验,而且也适用于复杂工件以及复杂尺寸的测量,同时也可应用于产品的逆向开发,为我们在日常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 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高精度的自动化测量设备,检测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常规产品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检验,而且也适用于复杂工件以及复杂尺寸的测量,同时也可应用于产品的逆向开发,为我们在日常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资料。我们通过列举在实际工作中的几个测量事例,说明三坐标测量机在超硬材料行业中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们的科研生产和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 测量 超硬材料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磨削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冯克明 邢波 +2 位作者 师超钰 朱建辉 赵金坠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89-1396,共8页
针对树脂结合剂超硬磨具在应用方面普遍存在的磨削性能稳定性差等工程技术问题,选取不同树脂原材料、树脂置空时间、磨料层径向位置3个关键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树脂金刚石砂轮平面磨削硬质合金试验。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原材料对砂轮... 针对树脂结合剂超硬磨具在应用方面普遍存在的磨削性能稳定性差等工程技术问题,选取不同树脂原材料、树脂置空时间、磨料层径向位置3个关键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树脂金刚石砂轮平面磨削硬质合金试验。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原材料对砂轮磨削性能有较大影响,普通型树脂不适于硬质合金磨削、耐热型树脂适于大切深磨削、增韧型树脂适于小切深精密磨削;树脂置空时间对砂轮磨削性能有一定影响,随着树脂置空时间延长,磨削比缓慢下降;砂轮磨料层径向位置对磨削性能影响较特殊,当磨料层在1.0 mm以上时磨削比变化不大,当磨料层在1.0 mm以下时磨削比出现明显下降。树脂超硬磨料砂轮制成工艺及磨削应用技术的细化有利于改善砂轮磨削性能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金刚石砂轮 硬质合金 磨削稳定性 磨削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CBN磨具的研发历程与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明耀 李克华 赵兴昊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回顾我国CBN磨具制造技术与产品的主要研发历程,以总结CBN磨具在结合剂体系、加工技术、品种规格等方面的主要发展特征。从市场结构和制造技术等方面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展望未来轴承行业等重点领域用CBN磨具及难加工... 本文回顾我国CBN磨具制造技术与产品的主要研发历程,以总结CBN磨具在结合剂体系、加工技术、品种规格等方面的主要发展特征。从市场结构和制造技术等方面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展望未来轴承行业等重点领域用CBN磨具及难加工材料磨削用CBN磨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N磨具 研发历程回顾 技术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杆砂轮位置变化对展成磨齿齿面偏差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飞龙 杨建军 +3 位作者 王帅 李彬 雷来贵 王永宝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圆柱齿轮展成磨齿过程中,不同的蜗杆砂轮位置误差对齿面磨削精度的影响不同。应用双参数包络理论建立了蜗杆砂轮展成磨削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齿面的啮合迹线分布规律。通过含蜗杆砂轮位置误差的齿面偏差计算模型计算齿轮的端面廓形误差。... 圆柱齿轮展成磨齿过程中,不同的蜗杆砂轮位置误差对齿面磨削精度的影响不同。应用双参数包络理论建立了蜗杆砂轮展成磨削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齿面的啮合迹线分布规律。通过含蜗杆砂轮位置误差的齿面偏差计算模型计算齿轮的端面廓形误差。通过对比分析得到齿廓偏差、齿厚偏差与砂轮位置变化规律,为分析展成磨齿误差来源和提高蜗杆砂轮展成磨齿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杆砂轮 双参数包络 展成磨齿 齿面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1212在印刷电路板刀具磨削用金刚石砂轮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高亮 史林峰 +4 位作者 赵延军 钱灌文 王礼华 左冬华 朱建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84,共5页
选用微米级聚酰胺1212(PA1212)对聚酰亚胺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进行改性.通过磨削测试,对改性前后树脂砂轮的耐用度、寿命以及磨削PCB加工用刀具的表面质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B刀具磨削用金刚石砂轮经过PA1212改性,耐用度提升59.... 选用微米级聚酰胺1212(PA1212)对聚酰亚胺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进行改性.通过磨削测试,对改性前后树脂砂轮的耐用度、寿命以及磨削PCB加工用刀具的表面质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B刀具磨削用金刚石砂轮经过PA1212改性,耐用度提升59.5%,寿命提升71.2%;使用该砂轮加工的刀具刃口崩口概率降低,表面纹路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1212 树脂结合剂 金刚石砂轮 PCB刀具 磨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轮刚性对磨削性能及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延军 钱灌文 +3 位作者 刘权威 张高亮 王礼华 邵俊永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56-60,共5页
通过测量不同砂轮磨削时机床功率、磨削区温度、刀具的表面粗糙度和刃口质量,分析砂轮刚性改变对砂轮磨削性能和刀具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砂轮的刚性可以提高砂轮的磨削性能,改善刀具的加工质量。其中,加入体积分数10... 通过测量不同砂轮磨削时机床功率、磨削区温度、刀具的表面粗糙度和刃口质量,分析砂轮刚性改变对砂轮磨削性能和刀具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砂轮的刚性可以提高砂轮的磨削性能,改善刀具的加工质量。其中,加入体积分数10%的尼龙制备的砂轮对其刚性改善比较明显,在相同的磨削条件下,其磨削区的平均温度较普通砂轮磨削区的平均温度低50℃左右;累计磨削相同工件后,机床负载约为使用普通砂轮时的30%~50%;磨削得到的刀具表面粗糙度降低,可以达到Ra0.02μm以下,且磨削纹路规则;在×500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刀具崩刃等缺陷,刃口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 机床功率 磨削区温度 表面粗糙度 刃口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质磨盘对蓝宝石晶片研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史林峰 韩雪 +4 位作者 郜永娟 李克华 苏鸿良 赵秀香 刘权威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78-80,共3页
从实际生产加工的角度,研究磨盘材质和研磨磨料对蓝宝石晶片加工效果的影响。以实际生产工艺进行实验,比较铸铁磨盘、陶瓷复合盘、树脂铜盘和聚氨酯研磨布在使用B4C或金刚石研磨液时的加工效果、成品率和研磨效率。结果显示:经聚氨酯研... 从实际生产加工的角度,研究磨盘材质和研磨磨料对蓝宝石晶片加工效果的影响。以实际生产工艺进行实验,比较铸铁磨盘、陶瓷复合盘、树脂铜盘和聚氨酯研磨布在使用B4C或金刚石研磨液时的加工效果、成品率和研磨效率。结果显示:经聚氨酯研磨布研磨的蓝宝石晶片,其表面质量最好,为Ra0.058μm;陶瓷复合盘的研磨效率最高,达到0.305μm/min,且成品率可保持在96.08%。如粗糙度要求较高(Ra≤0.06μm),则建议使用聚氨酯研磨布搭配金刚石研磨液;如果更强调成本和效率(粗糙度要求Ra≤0.08μm),建议使用陶瓷复合盘搭配B_4C研磨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成品率 研磨效率 铸铁磨盘 陶瓷复合盘 树脂铜盘 聚氨酯研磨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空心球对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磨盘磨削蓝宝石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史林峰 韩雪 +1 位作者 郜永娟 刘权威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15-18,共4页
为改善蓝宝石研磨效果,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磨盘中添加氧化铝空心球。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扫描观测和实际磨削实验,研究空心球粒径及体积分数对树脂结合剂强度和磨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试样抗折强度随空心球粒径和比例的增大而降低... 为改善蓝宝石研磨效果,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磨盘中添加氧化铝空心球。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扫描观测和实际磨削实验,研究空心球粒径及体积分数对树脂结合剂强度和磨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试样抗折强度随空心球粒径和比例的增大而降低;当添加空心球的体积分数为30%时,空心球粒径对试样抗折强度的影响基本消失。磨削实验证明:添加氧化铝空心球可提高蓝宝石磨削时的效率,并改善蓝宝石的表面粗糙度。添加体积分数为20%的空心球的磨盘在磨削过程中具有最好的综合磨削性能,与不加空心球的磨盘相比,磨削效率提高82.6%,表面粗糙度降低至Ra0.24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球粒径 体积分数 抗折强度 磨削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真空热压制备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洋 沈维霞 +4 位作者 范静哲 侯领 张壮飞 黄国峰 黎克楠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52,共7页
以纯铝粉末和金刚石为基体材料,采用真空热压固相烧结方式制备出热导率为677 W/(m·K)的高导热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利用激光导热仪、热膨胀仪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并通过对制备温度、保温时间及金刚石基本颗粒尺寸的调... 以纯铝粉末和金刚石为基体材料,采用真空热压固相烧结方式制备出热导率为677 W/(m·K)的高导热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利用激光导热仪、热膨胀仪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并通过对制备温度、保温时间及金刚石基本颗粒尺寸的调控来优化制备工艺。研究发现:随制备温度升高,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密度及致密度均有所提高,其热导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制备温度为650℃时,热导率达到526.2 W/(m·K)。随着保温时间由30 min增加至120 min,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密度、致密度和热导率均增大,致密度达到99.1%,热导率达到566.7 W/(m·K)。当金刚石基本颗粒尺寸由20μm增加至500μm时,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密度、致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在金刚石基本颗粒尺寸为200μm时,密度达到最大,分别为3.06 g/cm3和98.4%;热导率随金刚石基本颗粒尺寸逐渐增大,在金刚石基本颗粒尺寸为500μm时,热导率达到677.5 W/(m·K),为目前最高增强效率。故通过工艺控制可以有效提高铝基体与金刚石的结合,减少其界面空隙,进而制备出高热导率金刚石/铝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铝复合材料 热导率 致密度 真空热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砂轮与钢基体砂轮高速磨削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淮文 冯伟 +4 位作者 朱建辉 师超钰 刘保国 吴晓磊 丁浩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8,共7页
为探究CFRP砂轮与钢基体砂轮在高速磨削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在数控凸轮轴磨床上搭建振动测试试验平台,开展磨削过程的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2种砂轮在不同线速度和不同进给速度下的振动信号变化,并测量磨削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C... 为探究CFRP砂轮与钢基体砂轮在高速磨削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在数控凸轮轴磨床上搭建振动测试试验平台,开展磨削过程的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2种砂轮在不同线速度和不同进给速度下的振动信号变化,并测量磨削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CFRP砂轮主轴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高于钢基体砂轮主轴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且磨削过程中激发的优势频率处于高频区域。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大,GCr15工件表面粗糙度随之发生波动,CFRP基体砂轮磨削表面的粗糙度明显变小,较钢基体砂轮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减小30%~35%。颤振发生前后,CFRP基体砂轮磨削的表面粗糙度由0.089μm变为0.091μm,粗糙度增大2.2%;钢基体砂轮磨削的表面粗糙度由0.135μm变为0.146μm,粗糙度增大8.2%。在线速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砂轮进给速度的增加,CFRP砂轮和钢基体砂轮磨削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值都有增加,分别为2.4%和2.9%,但相较于砂轮线速度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影响,进给速度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砂轮 高速磨削 动力学特性 磨削试验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有序排布电镀砂轮的制备及其把持力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赫青山 杨天标 +2 位作者 刘天立 赵延军 崔仲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159-2164,共6页
为解决电镀砂轮磨削加工中容屑空间不足的问题,采用点胶微粘接的方法制备了磨料有序排布的电镀砂轮,分析了磨料粘接效果和镀层力学性能。通过SEM分析了磨料/镀层/导电胶的结合界面,并进行了干磨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直径约为磨料粒径40... 为解决电镀砂轮磨削加工中容屑空间不足的问题,采用点胶微粘接的方法制备了磨料有序排布的电镀砂轮,分析了磨料粘接效果和镀层力学性能。通过SEM分析了磨料/镀层/导电胶的结合界面,并进行了干磨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直径约为磨料粒径40%的胶点可粘接住磨料,单个胶点上粘接多颗磨料的占比小于6%;双脉冲电镀工艺制备的镀层显微硬度大于500HV,表层残余应力小于100MPa,磨料/镀层/导电胶之间的界面贴合紧密,无明显缺陷;砂轮在磨削时没有出现磨料脱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砂轮 磨料有序排布 高效磨削 磨料把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N磨料特性对树脂砂轮磨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克华 熊华军 +2 位作者 郜永娟 史林峰 韩雪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19-22,34,共5页
对6种不同CBN磨料的静压破碎负荷、冲击韧性(TI)和热冲击韧性(TTI)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分别制作成树脂结合剂砂轮。针对不同材料工件进行磨削,研究不同CBN磨料制作的砂轮磨削铸铁、高速钢、不锈钢和氮化不锈钢等材料的磨削比。实验结... 对6种不同CBN磨料的静压破碎负荷、冲击韧性(TI)和热冲击韧性(TTI)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分别制作成树脂结合剂砂轮。针对不同材料工件进行磨削,研究不同CBN磨料制作的砂轮磨削铸铁、高速钢、不锈钢和氮化不锈钢等材料的磨削比。实验结果表明:同样结合剂和工艺条件下,不同CBN磨料制作砂轮的磨削比相差较大;树脂CBN砂轮对铸铁和高速钢材料的磨削比相对较高,但对不锈钢和氮化不锈钢材料的磨削比低;CBN–B1500和CBN850磨料对几种工件材料的磨削性能相对较好。树脂CBN砂轮中磨料靠结合剂机械嵌合力把持,因此具有粗糙表面和适中静压破碎负荷的CBN磨料是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结合剂 CBN砂轮 磨削比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粒度对修整陶瓷金刚石研磨盘的影响
14
作者 孙鹏辉 闫宁 +4 位作者 李学文 赵盟月 韩欣 李鹤南 赵兴昊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65-68,共4页
为研究碳化硅粒度对陶瓷金刚石研磨盘的修整效果的影响,使用不同粒度的碳化硅修整环对粒度为M20/30的陶瓷金刚石研磨盘进行修整,分析修整后陶瓷金刚石研磨盘的表面形貌、耐用度、加工效率等。结果发现:在修整参数为上盘转速12r/min,下... 为研究碳化硅粒度对陶瓷金刚石研磨盘的修整效果的影响,使用不同粒度的碳化硅修整环对粒度为M20/30的陶瓷金刚石研磨盘进行修整,分析修整后陶瓷金刚石研磨盘的表面形貌、耐用度、加工效率等。结果发现:在修整参数为上盘转速12r/min,下盘转速12r/min,内环转速12r/min,预压力0.2MPa的条件下,用240#碳化硅修整环(碳化硅粒度尺寸61μm)进行修整,其出刃高度与金刚石颗粒的间距相当,修整后的磨盘锋利度最好、表面保持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整环 陶瓷金刚石研磨盘 碳化硅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钢高速外圆磨削的残余应力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银霞 杨鑫 +2 位作者 原少帅 朱建辉 王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0-546,共7页
为探究高速外圆磨削工艺对18CrNiMo7-6钢残余应力层分布的影响,使用陶瓷结合剂CBN砂轮进行高速磨削试验,对砂轮线速度v_(s)、工件线速度v_(w)、砂轮径向进给速度v_(fr)和砂轮粒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设计制作了圆柱工件外... 为探究高速外圆磨削工艺对18CrNiMo7-6钢残余应力层分布的影响,使用陶瓷结合剂CBN砂轮进行高速磨削试验,对砂轮线速度v_(s)、工件线速度v_(w)、砂轮径向进给速度v_(fr)和砂轮粒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设计制作了圆柱工件外圆面辅助剖层夹具,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工件应力分布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磨削工艺为工件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工件表面残余压应力随vs的提高小幅增大,v_(w)和v_(fr)对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不明显;X、Y方向的残余应力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Y方向的应力略大;v_(fr)对残余应力分布影响较大,应力影响层深达到100~150μm,应力分布中出现残余拉应力;v_(s)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小于v_(fr)的影响,60 m/s时的残余应力呈“塔”形分布;v_(w)没有明显影响规律;230/270粒度的砂轮对残余应力分布影响较大,应力影响层深为80~100μm,120/140、W20粒度的砂轮影响较为接近;辅助剖层夹具有效提高了圆柱工件残余应力的检测精度和效率,检测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外圆磨削 立方氮化硼(CBN) 高速磨削 残余应力 剖层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钙对单晶硅片磨削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磨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玉龙 惠珍 +2 位作者 熊华军 赵延军 包华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0,共5页
在单晶硅片磨削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中分别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固体润滑剂氟化钙(CaF_2),评估其对砂轮表面结构、砂轮磨损量、磨床主轴电流的影响,并测量和计算单晶硅片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损伤层厚度。结果显示:随CaF_2用量增加,磨床... 在单晶硅片磨削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中分别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固体润滑剂氟化钙(CaF_2),评估其对砂轮表面结构、砂轮磨损量、磨床主轴电流的影响,并测量和计算单晶硅片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损伤层厚度。结果显示:随CaF_2用量增加,磨床主轴电流、砂轮磨损量、单晶硅片的表面粗糙度值和表面损伤层厚度均下降;当CaF_2体积分数为25%时,主轴电流降至约6.4 A,砂轮磨损量降到每片0.448 6μm,单晶硅片的表面粗糙度R_a、R_y和R_z分别为0.056μm、0.382μm和0.396μm,表面损伤层厚0.559 6μm。加入CaF_2固体润滑剂可有效改善树脂金刚石砂轮的性能,提高单晶硅片表面的加工质量,且CaF_2体积分数为25%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结构 砂轮磨损量 表面粗糙度 表面损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轮表面磨粒出露高度对轴承钢磨削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威 朱建辉 +4 位作者 师超钰 赵延军 赵炯 惠珍 郭泫洋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8,共6页
为探究砂轮表面磨粒形态对磨削振动的影响规律,提高磨削加工质量,构建了磨削振动模型并推导磨粒形态接触刚性磨削振动的对应关系,开展修整磨削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并验证不同磨粒形态对磨削振动信号RMS和工件表面波纹特征Wa影响的差异。... 为探究砂轮表面磨粒形态对磨削振动的影响规律,提高磨削加工质量,构建了磨削振动模型并推导磨粒形态接触刚性磨削振动的对应关系,开展修整磨削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并验证不同磨粒形态对磨削振动信号RMS和工件表面波纹特征Wa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砂轮锋利性的前提下,表征磨粒出露高度的砂轮AH值减小约58%,则RMS值和Wa值分别减小约47%和57%;在相同磨粒出露高度条件下,磨粒钝化的比例约20%,则RMS和Wa分别减小约22%和30%;同时,适度减小磨粒出露高度,磨粒适度钝化,有助于增大磨粒与工件接触面积,改善磨削振动,提高磨削加工质量。且提出的磨削振动模型与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轮 磨粒出露高度 磨削振动 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玉磨料显微试样的磨削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邢波 赵金坠 +3 位作者 陈学伟 李丙文 冯克明 王小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7,共6页
采用超细树脂金刚石砂轮直接磨削及手工研磨2种方式,对锆刚玉(ZA)、微晶刚玉(SG)、棕刚玉(A)和黑刚玉(BA)4种刚玉类磨料试样制样,通过对其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及表面形貌的对比分析,研究了2种制样方式的质量和效率,并优化了4种刚玉类... 采用超细树脂金刚石砂轮直接磨削及手工研磨2种方式,对锆刚玉(ZA)、微晶刚玉(SG)、棕刚玉(A)和黑刚玉(BA)4种刚玉类磨料试样制样,通过对其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及表面形貌的对比分析,研究了2种制样方式的质量和效率,并优化了4种刚玉类磨料试样直接磨削制样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直接磨削的刚玉类磨料试样表面粗糙度R a、R z及显微硬度与手工研磨制样的基本一致,但前者的制样效率比后者高至少2倍;ZA、SG和A磨料直接选用粗磨、精磨工序即可满足显微硬度测试要求,而BA磨料则在粗磨、精磨工序基础上,再增加光磨2次工序,也可达到显微硬度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磨料 显微硬度 磨削制样 粗糙度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烧结压力对低含量、细粒度PCBN使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穆龙阁 高会强 +5 位作者 王永峰 王志起 李鹤南 雷来贵 吴武山 许本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3,共5页
烧结压力是影响PCBN质量的关键因素,工业生产的压力通常小于6 GPa.通过设计特殊压机配件,优化组装结构,并采用高精度控温控压系统,在大于6 GPa条件下烧结低含量、细粒度PCBN.通过分析测试PCBN体积磨耗比、CBN层平整度和内部缺陷微观结构... 烧结压力是影响PCBN质量的关键因素,工业生产的压力通常小于6 GPa.通过设计特殊压机配件,优化组装结构,并采用高精度控温控压系统,在大于6 GPa条件下烧结低含量、细粒度PCBN.通过分析测试PCBN体积磨耗比、CBN层平整度和内部缺陷微观结构,并将成品刀具和元素六DCC500、住友电工BNX20进行对比车削试验,研究超高烧结压力对低含量、细粒度PCBN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烧结压力能够提高PCBN的耐磨性、平整度,促进CBN层和硬质合金层的扩散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烧结压力 PCBN 低含量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工艺和分散剂对陶瓷结合剂粉体解团聚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骆苗地 丁玉龙 +1 位作者 包华 苗卫朋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45,共4页
通过球磨工艺和添加分散剂相结合的方法对陶瓷结合剂团聚体进行解团聚,研究球磨参数和分散剂添加量对解团聚效果及结合剂机械性能的影响,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SEM、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结合剂粉体解团聚前后的粒度、显微形貌、抗折强度... 通过球磨工艺和添加分散剂相结合的方法对陶瓷结合剂团聚体进行解团聚,研究球磨参数和分散剂添加量对解团聚效果及结合剂机械性能的影响,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SEM、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结合剂粉体解团聚前后的粒度、显微形貌、抗折强度。结果表明:采用小粒径(5 mm)的磨球,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分散剂球磨2 h后,结合剂粉体分散性良好,基本没有团聚现象,其D50可降至0.186μm,且球磨后的粉体在700℃烧结后,其抗折强度达到26.2 MPa,比原始团聚体烧结后样品的强度提升了近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结合剂 球磨 六偏磷酸钠 解团聚 粉体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