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低发射率涂层与超材料吸波体兼容的关键因素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娟 徐国跃 +2 位作者 郭腾超 谭淑娟 黄金国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9,46,共7页
为了实现8~14μm波段低反射率涂层与超材料吸波体的兼容隐身,探究了影响低发射率涂层与超材料兼容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IR-2型发射率测试仪测定涂层在8~14μm波段的发射率,用弓形法测量了超材料涂覆涂层前后的反射损耗曲线,并采用矢量... 为了实现8~14μm波段低反射率涂层与超材料吸波体的兼容隐身,探究了影响低发射率涂层与超材料兼容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IR-2型发射率测试仪测定涂层在8~14μm波段的发射率,用弓形法测量了超材料涂覆涂层前后的反射损耗曲线,并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涂层电磁参数。结果表明,涂覆低发射率涂层后,可将超材料吸波体的红外发射率降至0.126,但是其对超材料吸波体原有吸波特性影响较大,平均反射损耗以及吸收带宽都有所减小。在涂层4个电磁参数中,介电常数实部为影响低发射率涂层与超材料兼容的关键因素,低发射率涂层的介电常数实部较高,导致本征阻抗较小,与自由空间的阻抗不匹配,对雷达波的反射较多,涂覆后对超材料吸波体原有反射损耗特性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发射率 涂层 超材料 兼容隐身 电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源超材料的可调超薄雷达吸波体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金国 郭宇 +3 位作者 赵治亚 李雪 邢明军 谢镇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1,共5页
在超材料结构中引入电阻和有源变容二极管,通过合理设计微结构型式以及微结构之间的连线方式,实现吸波频带的动态可调,研究电阻、电容和入射波极化方向对吸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外加电压调整超材料的吸收频段,在3.7倍频带范... 在超材料结构中引入电阻和有源变容二极管,通过合理设计微结构型式以及微结构之间的连线方式,实现吸波频带的动态可调,研究电阻、电容和入射波极化方向对吸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外加电压调整超材料的吸收频段,在3.7倍频带范围内实现吸波频段的主动自调节;吸波体的总厚度仅为波长的1/181,相比于传统吸波材料,在同等吸波性能条件下,表现出了优异的超薄特性;TE和TM极化电磁波表现出相同的吸波效果,即吸波特性对入射波的极化方向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超材料 超薄 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电介质复合材料中非局域效应诱导的偏振分光器(英文)
3
作者 王敦建 李肃成 +4 位作者 季文杰 熊伟 张磊 商院芳 罗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5-450,共6页
基于具有强非局域效应的金属-电介质多层膜结构提出了三种偏振分光器.当多层膜结构的平均介电常数为零时,横电偏振电磁波对应的等频率曲线为一很小的圆,而横磁偏振电磁波对应的等频率曲线则为两支抛物线,这是由表面等离激元诱导的非局... 基于具有强非局域效应的金属-电介质多层膜结构提出了三种偏振分光器.当多层膜结构的平均介电常数为零时,横电偏振电磁波对应的等频率曲线为一很小的圆,而横磁偏振电磁波对应的等频率曲线则为两支抛物线,这是由表面等离激元诱导的非局域效应引起的.利用该多层膜结构在不同偏振电磁波下等频率曲线表现出巨大差异这一特性,提出了三种偏振分光器,其中包含厚度远小于波长的超薄偏振分光器.这些结果有望在偏振选择吸收体以及集成光子器件中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域效应 偏振分光器 零折射率材料 金属 电介质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