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药剂对半夏软腐病的防治效果
1
作者 姚加加 柳敏 +2 位作者 徐庆祝 王彩云 李开阳 《农技服务》 2025年第2期60-63,共4页
为半夏规模化种植的软腐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赫麻芋1号半夏种茎为试验材料,选取8种防治软腐病的常见药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1%精甲·咯·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9%氟环唑·咯... 为半夏规模化种植的软腐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赫麻芋1号半夏种茎为试验材料,选取8种防治软腐病的常见药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1%精甲·咯·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9%氟环唑·咯·苯甲种子处理悬浮剂,0.3%四霉素水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6%春雷·喹啉铜悬浮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对半夏种茎进行处理,于赫章县双坪乡进行田间种植试验,对比各药剂对半夏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种防治药剂中,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9%氟环唑·咯·苯甲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的半夏种茎出苗率最高且能显著抑制半夏块茎腐烂,其出苗率分别为87.69%、87.44%;不同药剂处理半夏植株的高度、茎粗差异、叶片形态无显著差异;11%精甲·咯·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的软腐病发病率最低,为2.76%;9%氟环唑·咯·苯甲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的半夏产量最高,其小区产量为2.05 kg。建议采用9%氟环唑·咯·苯甲种子处理悬浮剂作为防治半夏软腐病的处理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软腐病 种子处理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不同生长期半夏叶片氮磷钾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晓芳 张翔宇 +2 位作者 柳敏 周茂嫦 李开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01-110,共10页
【目的】探明配方施肥对不同生长期半夏叶片氮磷钾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半夏优质高产和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414”测土配方施肥(C_(1)~C_(14)),结合测量半夏不同生长期[一次珠芽着生期(N_(1),P_(1),K_(1))、一次珠... 【目的】探明配方施肥对不同生长期半夏叶片氮磷钾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半夏优质高产和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414”测土配方施肥(C_(1)~C_(14)),结合测量半夏不同生长期[一次珠芽着生期(N_(1),P_(1),K_(1))、一次珠芽成熟期(N_(2),P_(2),K_(2))、二次珠芽着生期(N_(3),P_(3),K_(3))和二次珠芽成熟期(N_(4),P_(4),K_(4))]叶片氮磷钾吸收量及总产量(Y),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各时期半夏叶片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C_(7)(N_(225)P_(135)K_(120))有利于半夏一次珠芽着生期、一次珠芽成熟期和二次珠芽成熟期叶片对氮磷钾的吸收;C_(5)(N_(225)P_(45)K_(120))较有利于半夏二次珠芽着生期叶片对氮磷钾的吸收;C_(3)(N_(112.5)P_(90)K_(120))半夏产量最高,为13451.39 kg/hm^(2);半夏产量(Y)与各时期叶片氮磷钾吸收存在相关性,其中,与P_(1)(0.336)和K_(1)(0.374)呈显著正相关,与K_(2)(0.498)和K_(3)(0.480)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_(4)(-0.313)呈显著负相关。从半夏二次生长周期看,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减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半夏产量。【结论】配方施肥下不同时期半夏叶片对氮磷钾的吸收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不同生长周期叶片吸收氮磷钾的特性指导合理施肥,以提高半夏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氮磷钾 产量 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其质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琴 李开阳 周景瑞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5期31-34,共4页
建立半夏中腺苷、鸟苷、肌苷含量检测方法及指纹图谱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检测波长210nm下,以乙腈(A)-磷酸二氢铵(B)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利用Agilent Zorbax ODS色谱柱(4.6mm×250mm,5μm)在30℃柱温中进... 建立半夏中腺苷、鸟苷、肌苷含量检测方法及指纹图谱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检测波长210nm下,以乙腈(A)-磷酸二氢铵(B)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利用Agilent Zorbax ODS色谱柱(4.6mm×250mm,5μm)在30℃柱温中进行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5min,98%B;5~12min,98%B~85%B;12~15min,85%B~80%B;15~20min,80%B;20~25min,80%B~98%B;25~35min,98%B,进样体积为20μL。结果显示,确定腺苷、鸟苷、肌苷3个指标性成分,方法学考究中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4%~103.04%;不同产地12批次样品中鉴定出9个共有峰,相似度>0.946。该实验确立的液相方法可方便快捷检测半夏中腺苷、鸟苷、肌苷含量,建立的特征图谱对半夏开发利用、质量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腺苷 鸟苷 肌苷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组织培养一步成苗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搏幸 罗夫来 +3 位作者 李冀青 王洪亮 李开阳 周丹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7-151,共5页
为简化半夏组织培养种苗生产流程,缩短培育周期,建立半夏一步成苗技术,以半夏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设计筛选最适外植体及NAA、6-BA浓度配比,并探讨炼苗时间、移栽基质、移栽基质含水量对幼苗移栽成活率及长势的影响。结... 为简化半夏组织培养种苗生产流程,缩短培育周期,建立半夏一步成苗技术,以半夏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设计筛选最适外植体及NAA、6-BA浓度配比,并探讨炼苗时间、移栽基质、移栽基质含水量对幼苗移栽成活率及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叶片作为外植体,用MS基本培养基+1.5 mg/L NAA+1 mg/L 6-BA+0.1%活性炭作为培养基有利于半夏一步成苗;组培苗移栽炼苗的最适条件是:闭瓶炼苗2 d、开瓶炼苗3 d,以腐殖土+蛭石为移栽炼苗基质(含水量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组织培养 一步成苗 移栽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新品种赫麻芋2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映军 潘正康 +2 位作者 王海玲 张俊 李开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培育适宜贵州省西北部海拔1500 m以上地区种植的半夏优良品种,丰富半夏优良种质资源,为贵州半夏产业发展提供种质基础。【方法】以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地方品种白麻芋为基础材料,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中选择优良株系进行半夏新品... 【目的】培育适宜贵州省西北部海拔1500 m以上地区种植的半夏优良品种,丰富半夏优良种质资源,为贵州半夏产业发展提供种质基础。【方法】以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地方品种白麻芋为基础材料,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中选择优良株系进行半夏新品种选育。【结果】成功育成的半夏新品种赫麻芋2号,在2017年和2018年的多点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695.27 kg/667m^(2)和747.36 kg/667m^(2),居当年参试品种平均产量的第3位和第1位,分别较对照(大方圆珠半夏)增产72.91%和115.87%;2019年和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914 kg/667m^(2)和1237.44 kg/667m^(2),较对照分别增产26.2%和59.14%;生育期148 d左右,株高13~23 cm,块茎类球型,直径0.6~3.0 cm;浸出物为21%,总酸以琥珀酸(C_(4)H_(6)O_(4))计含量为0.43%,水分含量11.8%,含灰3.5%;中抗半夏块茎腐烂病。【结论】赫麻芋2号于2021年经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和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认定通过(黔认20210003),适宜在贵州赫章、威宁、大方、纳雍等县区海拔1500~2200 m区域及生态类型相似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新品种 赫麻芋2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新品种赫麻芋1号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映军 王海玲 +2 位作者 潘正康 张俊 李开阳 《中国种业》 2021年第10期114-115,共2页
针对黔西北半夏产区生态条件、耕作方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对半夏药材的质量要求,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半夏新品种赫麻芋1号(赫章黑麻芋)。该品种具有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球茎一致性好等特点,于2021年5月经贵州省认... 针对黔西北半夏产区生态条件、耕作方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对半夏药材的质量要求,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半夏新品种赫麻芋1号(赫章黑麻芋)。该品种具有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球茎一致性好等特点,于2021年5月经贵州省认定通过,适于黔西北海拔2000m左右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麻芋1号 半夏 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