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大座子山铜多金属矿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昆 林淞 +5 位作者 康志宏 陈辉 俞炳 张军成 扈德峰 王永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5-1104,共10页
内蒙古自治区大座子山矿床是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近年来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矿体产于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内,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白色石英-少硫化物(黄铁矿)阶段、烟灰色石英-多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 内蒙古自治区大座子山矿床是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近年来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矿体产于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内,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白色石英-少硫化物(黄铁矿)阶段、烟灰色石英-多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辉钼矿)阶段和方解石-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阶段。本次研究通过对石英-多金属成矿阶段辉钼矿开展Re-Os定年,获得6个辉钼矿模式年龄为134.4~136.9 Ma,加权平均值为135.5±0.8 Ma,与^(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136.2±3.2 Ma)一致,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不同于前人依据地层厘定的成矿时代。辉钼矿中Re含量为44.31×10^(-6)~92.93×10^(-6),介于壳幔源区之间,推断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演化,推断大座子山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鄂霍茨克洋闭合后陆内垮塌与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回卷联合作用诱发的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定年 成矿时代 早白垩世 大座子山铜多金属矿 大兴安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