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源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雯雯 王岩 +3 位作者 王盛男 刘丹竹 曲颖超 肖尧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852-1858,共7页
有机磷农药残留是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有必要对食品中的有机磷农药进行监测。但植物源性食品成分复杂,进行有机磷农药检测前必须通过前处理进行提取和纯化。因此选择高效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已经成为当前... 有机磷农药残留是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有必要对食品中的有机磷农药进行监测。但植物源性食品成分复杂,进行有机磷农药检测前必须通过前处理进行提取和纯化。因此选择高效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已经成为当前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总结了有机磷农药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包括传统提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QuEChERS法,介绍了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分子印迹技术、酶抑制法、纳米材料富集法,并展望了对植物源性有机磷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 前处理方法 植物源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在邻苯二甲酸酯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艳红 孙利东 +4 位作者 曹旭 肖尧 潘静 赵敏 姜兆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09-218,共10页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改善其性能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引起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在增塑剂残留检测中,灵敏、简单、快速的前处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简单介绍了磁性固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改善其性能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引起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在增塑剂残留检测中,灵敏、简单、快速的前处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简单介绍了磁性固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备修饰,详细综述了功能化修饰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在邻苯二甲酸酯分析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基于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其他材料功能化修饰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旨在阐明各种功能化修饰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在邻苯二甲酸酯检测中具体应用方法,比较分析了各种功能化修饰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在邻苯二甲酸酯测定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固相萃取技术 前处理 邻苯二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示剂法测定加盐味精中食用盐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潘静 于会超 +4 位作者 朱康 于会迪 贾微微 魏思宏 解景龙 《食品工程》 2024年第4期89-92,共4页
针对加盐味精中食用盐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依据GB/T 8967—2007《谷氨酸钠(味精)》7.6.2中的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加盐味精中食用盐含量,建立了基于指示剂法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评定了各输入量的测... 针对加盐味精中食用盐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依据GB/T 8967—2007《谷氨酸钠(味精)》7.6.2中的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加盐味精中食用盐含量,建立了基于指示剂法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评定了各输入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2%,得到加盐味精中食用盐含量为(17.0±0.2)%,k=2。确定了该检测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于测量重复性,其次是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以及试样溶液实际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体积,为提高实际工作的检测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加盐味精 食用盐 指示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肖雪宾 赵敏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13期11-13,共3页
农贸市场食品来源渠道相对复杂多样,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全力推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从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监管整体水平。本... 农贸市场食品来源渠道相对复杂多样,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全力推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从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监管整体水平。本文立足于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重点分析市场监管难点问题及成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贸市场 食品安全监管 难点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提取豆粕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雅婷 张进 +2 位作者 潘静 李照杰 杨红澎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7-31,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果胶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豆粕中可溶性大豆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两两组合及3种酶组合之后酶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1.5%果胶酶和4.5%纤维素酶提取大豆多糖的得率最高,0.5%木瓜蛋白酶和3.0...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果胶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豆粕中可溶性大豆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两两组合及3种酶组合之后酶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1.5%果胶酶和4.5%纤维素酶提取大豆多糖的得率最高,0.5%木瓜蛋白酶和3.0%中性蛋白酶去除蛋白的效果最好;将果胶酶分别与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以1.5∶0.5和1.5∶3.0的比例混合,纤维素酶分别与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以4.5∶0.5和4.5∶3.0的比例混合,得出两两组合酶中果胶酶与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在3.5%和1.0%用量下效果较佳;将纤维素酶与这两种组合酶分别以4.5∶3.5和4.5∶1.0比例混合,得到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和中性蛋白酶3种复合酶为最佳组合,用量为5.0%,多糖得率为24.21%,蛋白残留2.29%。此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复合酶提取豆粕多糖的工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多糖 复合酶提取法 最佳用量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测定赖氨酸硫酸盐中无机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陆秀军 王智亮 孙世杰 《现代食品》 2022年第11期218-221,共4页
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测定赖氨酸硫酸盐中三价无机砷含量,分析整个测量过程中各种三价无机砷不确定度的来源。通过建立数学建模,分析各个不确定分量,最终得到该方法的扩展不确定为0.00146 mg·kg^(-1)。通过合理分析,最终评... 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测定赖氨酸硫酸盐中三价无机砷含量,分析整个测量过程中各种三价无机砷不确定度的来源。通过建立数学建模,分析各个不确定分量,最终得到该方法的扩展不确定为0.00146 mg·kg^(-1)。通过合理分析,最终评估出了各个不确定度分量,通过比较得出试样制备过程及校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 赖氨酸硫酸盐 三价无机砷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