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兽冲突视角下野猪致害防控手段有效性及经济生态分析
1
作者 鞠一格 张正一 +3 位作者 杨永昕 孟和达来 贺伟 张书理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7-536,共10页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野生动物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在野猪(Sus scrofa)退出“三有”名录的背景下,对野猪致害防控手段进行有效性评估,并在经济与生态层面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于2022年及2023年的8月21日至10月9日在罕...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野生动物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在野猪(Sus scrofa)退出“三有”名录的背景下,对野猪致害防控手段进行有效性评估,并在经济与生态层面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于2022年及2023年的8月21日至10月9日在罕山林场与黑里河林场28块样地设置82个相机位点开展实验,采用有效性评价、Kruskal‑Wallis检验、成本效益分析和可推广性分析等方法,得出使用防控方案比空白对照方案效果更优,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单独使用防控方案的效果优于叠加使用,红外感应警报器是局部最优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且可推广。以期为遭受野猪危害的地区提供经济生态可行的解决方案,更好地缓解人兽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冲突 野生动物肇事 野猪 成效评估 经济生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马鹿夏季肠道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夫仁 赛罕 +4 位作者 贺伟 张正一 冯中华 张梓琪 鲍伟东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7,共8页
为更好地监测马鹿(Cervus elaphus)的生存状态,有效促进隔离小种群复壮,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鹿夏季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9.55%)、变形菌门(Prote... 为更好地监测马鹿(Cervus elaphus)的生存状态,有效促进隔离小种群复壮,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鹿夏季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9.5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9.30%)、厚壁菌门(Firmicutes,29.30%)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5.78%)是马鹿主要优势菌门;拟杆菌属(Bacteroides,4.30%)、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aceae UCG-005,3.34%)、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2.87%)、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2.62%)和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2.43%)是马鹿主要优势菌属。变形菌门、柠檬酸杆菌属和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等与肠道疾病相关的菌群丰度偏高,推测该地区马鹿或许存在肠道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夏季 肠道菌群多样性 16S r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马鹿生境适宜性分析与生态廊道构建 被引量:22
3
作者 滕扬 张沼 +5 位作者 张书理 杨永昕 贺伟 王娜 张正一 鲍伟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990-6000,共11页
构建生态廊道在缓解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维持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完整与功能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分布的马鹿(Cervus elaphus)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MaxEnt模型对其生境适宜性... 构建生态廊道在缓解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维持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完整与功能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分布的马鹿(Cervus elaphus)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MaxEnt模型对其生境适宜性进行分析,并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潜在生态扩散廊道,探讨大兴安岭南段区域隔离马鹿种群的栖息地连通方案。结果显示,马鹿栖息地呈破碎化状态,种群有明显的隔离分布趋势,现有适宜栖息地具有海拔较低(800—1200 m)、坡度较缓(<15°)、靠近水源、植被类型多为靠近山林的灌丛或草地等特点。所构建12条生态廊道具有经过河流浅水节段、远离村落等特点,便于落实栖息地生态恢复管理措施。研究从区域尺度综合分析了大兴安岭南段马鹿栖息地现状及连通性,有助于优化适宜栖息地格局,促进马鹿扩散和栖息地连通,为该物种隔离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规划提供现实指导和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生境适宜性 MaxEnt模型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态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鸟类新纪录——冠鱼狗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帆 杨永昕 +3 位作者 赵国君 张慧艳 王志玲 张书理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313,共1页
2014年8月3日,赤峰市鸟类摄影爱好者赵国君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拉沐沦河上游的上弯子水电站(42°56'57.46″N,117°13'58.75″E)湖岸边树上发现一只黑白花斑鸟种,使用佳能EOS-1DX,佳能800 mm定焦镜头拍摄了照片。笔... 2014年8月3日,赤峰市鸟类摄影爱好者赵国君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拉沐沦河上游的上弯子水电站(42°56'57.46″N,117°13'58.75″E)湖岸边树上发现一只黑白花斑鸟种,使用佳能EOS-1DX,佳能800 mm定焦镜头拍摄了照片。笔者随后到现场调查,于8月11日和13日又在上述区域2次发现该鸟,并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取证,查阅有关文献(常家传等,1995;颜重威等,1996;马敬能等,2000;郑作新,2002),鉴定为冠鱼狗Megaceryle lugub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鱼狗 郑作新 西拉沐沦 马敬能 定焦镜头 鸟种 观鸟 检索文献 黑白花 现场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