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球盖菇不同栽培模式综合评价
1
作者 郭靖宇 王燕春 +5 位作者 徐佳 魏彦军 陈琪 奥妮 韩晓华 张国臣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为了指导大球盖菇栽培模式的选择,最大化菇农的栽培收益,促进大球盖菇产业高效发展。通过文献检索统计了大球盖菇林下栽培、设施栽培和大田栽培3种栽培模式下的栽培料总量、栽培料处理方式、菇产量、生物学效率、栽培地点、播种时间和... 为了指导大球盖菇栽培模式的选择,最大化菇农的栽培收益,促进大球盖菇产业高效发展。通过文献检索统计了大球盖菇林下栽培、设施栽培和大田栽培3种栽培模式下的栽培料总量、栽培料处理方式、菇产量、生物学效率、栽培地点、播种时间和出菇期等数据,并对影响大球盖菇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3种栽培模式下的成本投入、总产值、总收益、栽培季节以及大球盖菇产量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栽培料的总量是影响大球盖菇产量的重要因素,在统计范围内3种栽培模式的大球盖菇产量随栽培料总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间的成本投入、总产值与总收益差距较大;3种栽培模式均主要在秋季播种栽培,仅有少数地区在春季、夏季和冬季播种栽培;相同栽培模式下,不同地区间大球盖菇产量差异较大。因此,菇农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综合评估各项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大球盖菇栽培模式和栽培料类型,实现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栽培模式 影响因素 产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火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舒洋 陈金平 +7 位作者 丁兆华 李航 赵鹏武 周梅 贾文杰 张轶超 张国臣 魏江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6-735,共10页
为了探究林火强度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本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DNA提取及定量PCR分析测定了不同火烧强度样地内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以及土壤基本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固氮nifH功能基因丰度随... 为了探究林火强度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本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DNA提取及定量PCR分析测定了不同火烧强度样地内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以及土壤基本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固氮nifH功能基因丰度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而硝化amoA-AOA和amoA-AOB功能基因丰度呈相反变化趋势;反硝化nirS,nirK和nosZ功能基因丰度在重度火烧后显著降低,在轻度火烧后显著升高。火烧同样也会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产生显著影响,RDA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有机碳、速效磷、全氮含量和pH值是影响火后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差异变化的主要因子。本研究为火干扰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机制和火后植被快速更新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强度 氮循环功能基因 兴安落叶松 土壤养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任鸿雁 石颜通 +3 位作者 国有清 姜国峰 袁涛 王莲英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7-542,共6页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_3,0,100,200,300 mg·L^(-1))结合不同温度(10,15,20℃)的处理对凤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根长1~5 cm,根长>5 cm)对生...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_3,0,100,200,300 mg·L^(-1))结合不同温度(10,15,20℃)的处理对凤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根长1~5 cm,根长>5 cm)对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低温处理时间(15,30,45,52 d)对已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和侧根数量对根长>5 c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结合300 mg·L^(-1)赤霉素(GA_3)处理,最有利于凤丹种子生根;对已生根种子4℃低温处理52 d后萌发率最高,达到84%,但耗时过长,且与低温处理30 d的萌发率差异不大,故30 d的低温处理是打破已生根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当穴盘透气不良时,根长小于5 cm的种子易腐烂,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极少有腐烂现象,且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移入温室60 d时,萌发率达到80%,远高于根长<5 cm的种子萌发率;在同一处理条件下,生根种子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大于3.0 mm或侧根数量大于10根时,上胚轴可优先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凤丹种子 赤霉素 低温处理 上胚轴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腹胃蝇三龄幼虫形态学和成虫行为方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善辉 胡德夫 +3 位作者 初红军 曹杰 曹玉成 李凯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07-1312,共6页
2008―2010年,对寄生于新疆卡拉麦里与普氏野马同域生活的家马体内的黑腹胃蝇(Gasterophilus pecorum)进行了实验室培养和野外行为观察。将收集到的920只3龄幼虫进行室内培养,结果成功化蛹35个(3.80%),化蛹期为13~27d,巅峰期为18~20d(... 2008―2010年,对寄生于新疆卡拉麦里与普氏野马同域生活的家马体内的黑腹胃蝇(Gasterophilus pecorum)进行了实验室培养和野外行为观察。将收集到的920只3龄幼虫进行室内培养,结果成功化蛹35个(3.80%),化蛹期为13~27d,巅峰期为18~20d(42.86%);17个(48.57%)个体羽化,羽化期为15~27d,巅峰期为21~22d(22.86%)。在这些羽化的成蝇当中雄性占11.76%,雌性占88.24%,雄雌比为0.13;其存活期为2~8d,较大存活率发生在第4-6天(58.82%)。3龄幼虫体长(13.2±7.0)mm,体宽(5.1±4.0)mm,体质量(241±30)mg。相关性分析表明,幼虫的体长、体宽和体质量与成蝇的性别无相关性。交尾行为没有在野外或者靠近的马体的周围环境中发现,羽化初期有梳理和寻求寄主行为。黑腹胃蝇的卵在马的体表和植物茎叶上也均未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胃蝇 三龄幼虫 化蛹期 羽化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草甸群落对人工构建野花组合的启示 被引量:18
5
作者 房味味 袁涛 付桂荣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63,共5页
为探索自然草甸群落对人工构建野花组合的启示,解决野花组合配置中花卉种类的选择及数量配比问题,调查了中国华北地区4处具有观赏性的典型草甸,按株高将草甸群落划分为3个亚层,分析其垂直结构、各亚层植物种类的性状特点及季相特征与动... 为探索自然草甸群落对人工构建野花组合的启示,解决野花组合配置中花卉种类的选择及数量配比问题,调查了中国华北地区4处具有观赏性的典型草甸,按株高将草甸群落划分为3个亚层,分析其垂直结构、各亚层植物种类的性状特点及季相特征与动态变化,绘制自然草甸群落景观模拟图,最后从群落结构、群落外貌和季节动态等方面,为人工野花组合群落构建提供可借鉴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自然草甸群落 野花组合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火球、野豌豆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雪 张艳 +2 位作者 袁涛 徐艳华 曹玉成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99,105,共5页
野火球、野豌豆是具有良好园林应用前景的野生花卉,但缺乏对其繁殖技术的研究。用种子萌发实验探究温度、赤霉素、浸种处理、硫酸处理对野火球、野豌豆播种繁殖的影响;用扦插实验探究激素种类和浓度、基质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进行插穗... 野火球、野豌豆是具有良好园林应用前景的野生花卉,但缺乏对其繁殖技术的研究。用种子萌发实验探究温度、赤霉素、浸种处理、硫酸处理对野火球、野豌豆播种繁殖的影响;用扦插实验探究激素种类和浓度、基质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进行插穗的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70℃水预处理野火球种子后,于20℃萌发、20℃浸种处理野豌豆后于15℃萌发,最经济便捷;7月初插穗灭菌清水洗净后扦插于珍珠岩∶蛭石=1∶1的基质中,8月初将野豌豆插穗灭菌后用ABT 1#或IBA300mg/L溶液处理10min扦插于珍珠岩∶蛭石=1∶1的基质中,最高效;野火球、野豌豆兼具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野火球枝条内没有潜伏的根原基,扦插形成的不定根的起源是发源于形成层的诱生根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火球 野豌豆 种子萌发 扦插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花组合概念剖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房味味 袁涛 +1 位作者 国有清 姜国峰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第3期24-27,38,共5页
野花组合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新型草本花卉应用形式,是在掌握了草本花卉观赏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将其种子混配、播种后创造出的类自然界草甸的人工群落。因其具自然之美、创建及维护成本低廉、景观效果稳定且生态... 野花组合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新型草本花卉应用形式,是在掌握了草本花卉观赏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将其种子混配、播种后创造出的类自然界草甸的人工群落。因其具自然之美、创建及维护成本低廉、景观效果稳定且生态效益良好等优点,现在我国开始流行。文中将对"野花组合"这一概念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如何理解其中的"野"字。对该问题的剖析将更有利于对野花组合这一景观形式的理解和营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花组合 概念 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花组合景观建植综述 被引量:12
8
作者 蒋亚蓉 房味味 +3 位作者 袁涛 霍天 葛利明 靳文东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4期5-11,共7页
野花组合起源于欧美,在国内也深受欢迎。它是模拟自然界草本群落建植而成的,其核心是植物材料的选择及群落建植。文章强调了野花组合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比,阐述了野花组合的建植技术要点,包括播种、肥水管理、杂草控制,推广过程中存在... 野花组合起源于欧美,在国内也深受欢迎。它是模拟自然界草本群落建植而成的,其核心是植物材料的选择及群落建植。文章强调了野花组合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比,阐述了野花组合的建植技术要点,包括播种、肥水管理、杂草控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发内容等,以期为野花组合在我国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花组合 种类 建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什克腾旗草本野生花卉资源季节分布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峰 张建国 +3 位作者 孙天龙 于国民 魏彦军 盖树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0期113-114,119,共3页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简称克旗)野生花卉资源丰富,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对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花卉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调查了克旗草本野生花卉资源。[结果]共调查草本野花196种,分属于40个科、129...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简称克旗)野生花卉资源丰富,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对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花卉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调查了克旗草本野生花卉资源。[结果]共调查草本野花196种,分属于40个科、129属,其中菊科、豆科、毛茛科、蔷薇科、唇形科等资源丰富。克旗草本野生花卉花期集中在6—8月,果期8—9月,菊科、龙胆科、景天科部分种花期可持续至8月底9月初。根据草本野生花卉特征,分析了其开发利用前景。[结论]克旗草本野花具有很高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什克腾旗 草本野生花卉 季节性分布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区玉米蜘蛛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欣颖 李凯 +1 位作者 曹玉成 闫国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63-67,共5页
蜘蛛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了研究玉米生境中蜘蛛群落的结构及影响种群变化的气候因素,调查了北京大兴农区玉米生境中蜘蛛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玉米生境中共采集蜘蛛标本884头,隶属于8科17属21种,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k... 蜘蛛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了研究玉米生境中蜘蛛群落的结构及影响种群变化的气候因素,调查了北京大兴农区玉米生境中蜘蛛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玉米生境中共采集蜘蛛标本884头,隶属于8科17属21种,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koch)为优势种。通过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E)、优势度(C)、丰富度(S)、总个体数(N)等指标对玉米生境蜘蛛群落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结论: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变化趋势相同,但是H′变化范围较大,只有在9月26日高于1.5,其它时间均低于1.5,群落的稳定性较差。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知,蜘蛛种群的数量与调查当日的湿度没有明显线性关系,蜘蛛种群数量的自然对数与调查当日的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蜘蛛群落 温度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引种部分野生宿根花卉夏季田间适应性初步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晓晓 刘雪 +3 位作者 蒋亚蓉 袁涛 曹玉成 徐艳华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9期56-59,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从内蒙古引种的16种野生宿根花卉的耐热性、抗病害性、开花率和存活率等指标,并进行了夏季适应性的初步评价,以期筛选出能在北京地区推广应用的种类。试验结果表明:白屈菜、路边青、叉分蓼、华北蓝盆花、二裂委陵菜...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从内蒙古引种的16种野生宿根花卉的耐热性、抗病害性、开花率和存活率等指标,并进行了夏季适应性的初步评价,以期筛选出能在北京地区推广应用的种类。试验结果表明:白屈菜、路边青、叉分蓼、华北蓝盆花、二裂委陵菜、菊叶委陵菜、地榆、麻花头、草地风毛菊和旱麦瓶草在北京地区生长良好,可直接应用;展枝唐松草、蓬子菜、紫花耧斗菜和溪荪在北京地区生长较好,在充分考虑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也可应用;独活和蹄叶橐吾适应性比较差,不适宜在北京地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宿根花卉 引种 夏季田间适应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带对瓢虫种群分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瑞君 曹玉成 吴专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1期53-58,共6页
以冀中北部的廊坊市固安县为试验点,对瓢虫的生物生态学及生存对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量化出防护林对农田系统的生态作用辐射范围及阈值。通过对天敌瓢虫生物学信息进行系统的研究,以量化的形式揭示出林带—天敌—害虫关系中天敌节肢动... 以冀中北部的廊坊市固安县为试验点,对瓢虫的生物生态学及生存对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量化出防护林对农田系统的生态作用辐射范围及阈值。通过对天敌瓢虫生物学信息进行系统的研究,以量化的形式揭示出林带—天敌—害虫关系中天敌节肢动物对农田害虫的作用范围,结果表明,春末夏初及作物生长成熟期,龟纹瓢虫对比其他瓢虫具有绝对优势;大多数环境的龟纹瓢虫都占优势;在作物耕种前和生长早期,瓢虫种群基本集中在林带;不同的作物生境间,瓢虫存在一定的选择趋向性,对间作田的趋向性较农田单一作物斑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带 瓢虫 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复合系统中灌木篱墙对异色瓢虫种群分布的影响
13
作者 严飞 周在豹 +2 位作者 王朔 曹玉成 李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30-2238,共9页
以北京大兴农区农林复合系统为对象,围绕灌木篱墙(沙棘绿篱和杨树萌条带)上和麦田中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对栖息地的选择趋向及灌木篱墙对异色瓢虫种群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生长前期(返青期至抽穗期或扬花期... 以北京大兴农区农林复合系统为对象,围绕灌木篱墙(沙棘绿篱和杨树萌条带)上和麦田中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对栖息地的选择趋向及灌木篱墙对异色瓢虫种群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生长前期(返青期至抽穗期或扬花期)灌木篱墙上异色瓢虫种群密度是麦田的3.25—9.57倍,是异色瓢虫由越冬地向麦田过渡前的主要栖息地,是农林复合系统中异色瓢虫种群建立的"种库";(2)异色瓢虫对栖息生境有较强的选择性,明显趋向于蚜虫密集分布的生境,小麦生长前期趋向于灌木篱墙,小麦生后期(扬花期或灌浆期至完熟期)趋向于麦田,整个小麦生长期内异色瓢虫种群在不同生境斑块间存在明显的移动现象;(3)麦收后,邻近麦田的杨树萌条带上异色瓢虫种群密度相比于完熟期增加了42%,为异色瓢虫提供了重要的庇护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灌木篱墙 农林复合系统 栖息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育苗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忠阁 《林业科技开发》 2001年第5期52-53,共2页
白桦是华北主要造林树种 ,由于其优良的特性 ,在西部生态建设中有着良好的栽培发展前景。详细介绍了白桦播种育苗的技术措施 。
关键词 白桦 种子 育苗 桦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 被引量:6
15
作者 于庆海 《河北农机》 2021年第11期43-44,共2页
林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对林业的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林业部门需要调整管理思路,合理的开发林业资源,注重林业保护,加强林业造林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双重作用,推动我国林业领域的可... 林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对林业的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林业部门需要调整管理思路,合理的开发林业资源,注重林业保护,加强林业造林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双重作用,推动我国林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建设的需要,我国大力的开发林业资源,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在绿水青山指导理念下,加强林业保护,已经成为当代林业部门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也是一个社会性任务。下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造林技术 林业发展 林业保护措施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