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弯鬃蝠蚤幼虫形态及其同印度蝠蚤幼虫的比较(蚤目:蝠蚤科) 被引量:13
1
作者 石杲 李景原 张宝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1956年王敦清首次对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 indicus)幼虫进行了研究。此后,叶瑞玉等(1982)将该种幼虫同国内已知的14种蚤类幼虫形态进行了比较。我们于1985年7月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区,从普通伏翼体上采得一批弯鬃蝠蚤(Ischnopsyllu... 1956年王敦清首次对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 indicus)幼虫进行了研究。此后,叶瑞玉等(1982)将该种幼虫同国内已知的14种蚤类幼虫形态进行了比较。我们于1985年7月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区,从普通伏翼体上采得一批弯鬃蝠蚤(Ischnopsyllus needhami)。将腹节膨大的活雌蚤置干试管中,用试管养殖法(待发表)养殖该蚤,以获得各龄幼虫。本文描述弯鬃蝠蚤幼虫的形态,并与印度蝠蚤幼虫的形态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蝠蚤 幼虫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北亚热地理流行病学研究
2
作者 陈国英 刘清淮 +6 位作者 特孟 王维帮 刘生荣 王富昌 陈永林 白晓萌 李昕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5,共4页
内蒙古北亚热地理流行病学研究陈国英,刘清淮,特孟,王维帮,刘生荣,王富昌,陈永林,白晓萌,李昕北亚热系斑点热群中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主要通过蜱在蜱及哺乳动物中水平传播,也可经蜱卵... 内蒙古北亚热地理流行病学研究陈国英,刘清淮,特孟,王维帮,刘生荣,王富昌,陈永林,白晓萌,李昕北亚热系斑点热群中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主要通过蜱在蜱及哺乳动物中水平传播,也可经蜱卵垂直传播。本病在1934~1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亚热系 斑点热 立克次体 地理流行病学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