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林业技术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其其格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1期112-113,共2页
首先对精准林业的定义与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再从研究对象、研究目标、核心技术、技术流程与技术难题5个方面对精准林业技术设计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对精准林业技术进行总结,以期能够为精准林业技术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 精准林业技术 设计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改革 加快克旗林业发展步伐
2
《内蒙古林业》 1998年第11期13-15,共3页
长期以来,克什克腾旗林业战线的广大职工在旗委、旗政府的带领下,始终高举生态建设大旗,同荒漠化和沙化进行着不屈的抗争,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沙造林运动,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1996年,自治区林业厅将我旗列为林业综合配... 长期以来,克什克腾旗林业战线的广大职工在旗委、旗政府的带领下,始终高举生态建设大旗,同荒漠化和沙化进行着不屈的抗争,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沙造林运动,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1996年,自治区林业厅将我旗列为林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旗。三年来,我们按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克什克腾旗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自然经营技术对红松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瑶 李凤日 +2 位作者 秦凯伦 张明华 张金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9,共4页
以"近自然林业"为指导思想,对凉水自然保护区早期做过林隙透光试验的红松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同时与红松天然林、红松人工纯林、红松人工针阔叶混交林的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隙透光抚育有利于提... 以"近自然林业"为指导思想,对凉水自然保护区早期做过林隙透光试验的红松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同时与红松天然林、红松人工纯林、红松人工针阔叶混交林的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隙透光抚育有利于提高土壤中各养分的质量分数,林隙透光试验地(土壤深度0<H≤20cm)的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0.28 mg·kg-1、7.54 mg·kg-1、275.91 mg·kg-1、1.114%和0.075%,与其他林分相比都是最高的,且为平均值的1.1、1.4、1.3、1.6、1.2倍;对于同一林分类型的红松林来说,不同层次的土壤养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0<H≤20 cm到20 cm<H≤40 cm,土壤各养分指标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有机质质量分数,下降了170.64%,下降幅度最小的是pH值,下降了4.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近自然林业 林隙透光抚育 土壤基础养分 土壤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植物粗提物防治落叶松毛虫的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国财 张宏浩 +3 位作者 王威 王艳军 于凤龙 于宪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以黑龙江省有毒杀虫植物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9种省内分布范围较广的杀虫植物,根据其理化性质,采用索氏方法提取杀虫生理活性物质。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林场落叶松林内对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 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以黑龙江省有毒杀虫植物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9种省内分布范围较广的杀虫植物,根据其理化性质,采用索氏方法提取杀虫生理活性物质。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林场落叶松林内对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进行了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应用兴安白头翁、朝鲜白芷、白藓、白屈菜、兴安藜芦及兴安白芷6种杀虫植物提取液稀释20倍液时,对落叶松毛虫3龄幼虫毒力作用效果较好,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0%、81.7%、80.0%、76.7%、73.3%和60.0%;应用兴安白头翁、白屈菜、兴安藜芦、白藓、朝鲜白芷5种杀虫植物粗提液稀释50倍时,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0%、60.4%、58.6%、58.6%、53.5%。并与生物药剂、植物源杀虫剂及化学农药进行了药效比较分析,其研究结果为林木害虫的生物防治及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植物 落叶松毛虫 提取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艳洁 梁艳 袁秀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9-194,共6页
从健康胡杨的叶、皮、枝、干、根分离获得182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属于4目5科25属。采用两点对峙培养拮抗试验、孢子萌发试验和人工接种试验,对杨树烂皮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松苗立枯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豆... 从健康胡杨的叶、皮、枝、干、根分离获得182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属于4目5科25属。采用两点对峙培养拮抗试验、孢子萌发试验和人工接种试验,对杨树烂皮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松苗立枯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豆角炭疽菌病菌(Colleotrichumsp.)、杨灰斑病菌(Coryneum populinum)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获内生真菌菌株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sp.)和木霉属(Trichodermasp.)真菌的菌株抑菌效果表现最明显。青霉菌和木霉菌可迅速对病原菌菌落包围、覆盖,从而使植物病原菌生长受到抑制。孢子萌发试验中,青霉菌培养3d时的滤液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内生真菌 分离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3种驼绒藜属植物呼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余伟莅 王晓霞 +1 位作者 张幼军 林会民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3-17,共5页
利用多池差示扫描量热仪(CSC4100)分别在10℃、15℃、20℃、25℃、30℃、35℃、40℃温度下对驼绒藜属3个种6个生态型驼绒藜进行呼吸速率(Rco:)和新陈代谢过程的热量散失率(Rq)测定,研究驼绒藜在不同温度下的特殊生长速率,预测... 利用多池差示扫描量热仪(CSC4100)分别在10℃、15℃、20℃、25℃、30℃、35℃、40℃温度下对驼绒藜属3个种6个生态型驼绒藜进行呼吸速率(Rco:)和新陈代谢过程的热量散失率(Rq)测定,研究驼绒藜在不同温度下的特殊生长速率,预测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和最适生长温度值。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生长温度范围为11~32℃,适宜生长温度为21℃;华北驼绒藜(科尔沁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5。33℃,适宜生长温度为17℃;驼绒藜(宁夏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11~35℃,适宜生长温度为21℃;驼绒藜(新疆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8~37℃,适宜生长温度为25℃;驼绒藜(新疆荒漠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16~38℃,适宜生长温度为30℃;心叶驼绒藜生长温度范围为9~40℃,适宜生长温度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绒藜 量热法 代谢热速率 呼吸速率 底物碳转化效率 特殊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花组合景观建植综述 被引量:11
7
作者 蒋亚蓉 房味味 +3 位作者 袁涛 霍天 葛利明 靳文东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4期5-11,共7页
野花组合起源于欧美,在国内也深受欢迎。它是模拟自然界草本群落建植而成的,其核心是植物材料的选择及群落建植。文章强调了野花组合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比,阐述了野花组合的建植技术要点,包括播种、肥水管理、杂草控制,推广过程中存在... 野花组合起源于欧美,在国内也深受欢迎。它是模拟自然界草本群落建植而成的,其核心是植物材料的选择及群落建植。文章强调了野花组合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比,阐述了野花组合的建植技术要点,包括播种、肥水管理、杂草控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发内容等,以期为野花组合在我国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花组合 种类 建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云杉造林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向民 张国华 +2 位作者 周效明 王艳军 张天喜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27-28,36,共3页
通过在白音敖包林场对沙地云杉不同条件下造林对比试验 ,得出沙地云杉幼苗在林隙间、树冠下及深坑庇荫处造林成活率较高 ,效果好 。
关键词 沙地云杉 造林技术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防沙治沙几种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永 杨秀娟 周延超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39-41,共3页
根据浑善达克沙地的自然生态特点,提出几种适合本地区的防沙治沙模式;对这几种防沙治沙模式进行成效评价;治沙的几点体会和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治沙模式 赤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沙丘部位沙柳叶片含水量及与土壤水分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会民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7-19,27,共4页
对不同坡位沙柳叶片含水量以及沙柳当年生苗、未平茬苗和实生苗3种沙柳苗的叶片含水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土壤含水量与沙柳叶片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叶片含水量表现为迎风坡>丘间低地>背风坡,其中迎风... 对不同坡位沙柳叶片含水量以及沙柳当年生苗、未平茬苗和实生苗3种沙柳苗的叶片含水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土壤含水量与沙柳叶片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叶片含水量表现为迎风坡>丘间低地>背风坡,其中迎风坡坡底叶片含水量最高为61.98%,而背风坡中部和坡底部叶片含水量的差异不显著;3种沙柳苗的叶片含水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当年生苗>未平茬苗>实生苗,与不同类型的沙柳苗的叶面积大小相一致;总体来看,在"柳湾林"内沙柳叶片含水量与表层土水分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叶片含水量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烟雾机防治落叶松尺蛾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路常宽 艾青罡 +3 位作者 范云中 卢永坤 常利军 陈振民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1年第z1期37-40,共2页
利用多种化学药剂使用烟雾机防治落叶松尺蛾 (Erannis ankeraria Staudinger) ,试验表明 ,40倍 4%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柴油烟剂防治落叶松尺蛾 ,成本低 ,效果好 。
关键词 烟雾机 防治 落叶松尺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文玺 杨秀娟 常立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为有效治理克什克腾旗黄土丘陵区的生态环境,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科学分析,以最佳生态效益和最大经济效益的观点,针对不同立地类型提出了3种治理模式和4项实用技术,为克旗黄土丘陵区建立完备的生态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治理 模式 小流域 赤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漫甸区农田草场防护林体系营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玉杰 杨秀娟 张文玺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42-45,共4页
针对高寒漫甸区不同的立地条件,研究出了几种治理模式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地区农田草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同一立地类型防护林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高寒漫甸 防护林 模式 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
作者 王荟楠 《花卉》 2017年第22期69-70,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园艺建设也在这个需求之下的应运而生。由于园艺行业建设初期发展不稳定性,对园艺行业蓬勃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园艺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根据实...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园艺建设也在这个需求之下的应运而生。由于园艺行业建设初期发展不稳定性,对园艺行业蓬勃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园艺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结合科学的方法以及合理的规划,为园艺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式覆膜抗旱造林技术应用效益研究
15
作者 刘金有 郑红 +1 位作者 闫淑英 李义峰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指出了漏斗式覆膜抗旱造林系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是干旱山区、沙区造林技术上的新突破,该技术对于半干旱缺雨地区的绿化造林,能够起到节水保湿、提高土壤温度、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造林成活率等作用,对漏斗式覆膜抗旱造林系列技术的应用... 指出了漏斗式覆膜抗旱造林系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是干旱山区、沙区造林技术上的新突破,该技术对于半干旱缺雨地区的绿化造林,能够起到节水保湿、提高土壤温度、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造林成活率等作用,对漏斗式覆膜抗旱造林系列技术的应用效益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式覆膜 造林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阿扁叶蜂老龄幼虫化学防治试验
16
作者 路常宽 艾青罡 +2 位作者 范云中 柴景峰 薛亚斌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1年第z1期-,共2页
对白音阿扁叶蜂防治试验 ,表明 :采用 2 .5 %的功夫乳油 5 0 0 0倍液、4.5 %的高效氯氰聚酯乳油 5 0 0 0倍液、5 0 %的辛硫磷乳油 2 0 0 0倍液、80 %的敌敌畏乳油 2 0 0 0倍液 ,都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两种菊酯类药剂成本相对较低 ,... 对白音阿扁叶蜂防治试验 ,表明 :采用 2 .5 %的功夫乳油 5 0 0 0倍液、4.5 %的高效氯氰聚酯乳油 5 0 0 0倍液、5 0 %的辛硫磷乳油 2 0 0 0倍液、80 %的敌敌畏乳油 2 0 0 0倍液 ,都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两种菊酯类药剂成本相对较低 ,对环境污染也相对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阿扁叶蜂 老龄幼虫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