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庆芬 顾彩霞 李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现状,明确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采取主动监测的方法,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对NICU 2010年3月1日—2011年2月28日所有住院新生儿进...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现状,明确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采取主动监测的方法,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对NICU 2010年3月1日—2011年2月28日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新生儿368例,感染43例,52例次,感染率11.68%,感染例次率14.13%。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结论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利于针对性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性监测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药物相关问题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英坤 庞宁 +5 位作者 马超群 樊榕榕 刘一 刘彦国 黄琳 张晓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4-770,共7页
目的对胸外科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患者术前药物相关问题(DRPs)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3年3月1日—5月31日接受VATS且至少存在1种合并症的患者,临床药师采用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V 9.1)对DRPs进行评价,并... 目的对胸外科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患者术前药物相关问题(DRPs)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3年3月1日—5月31日接受VATS且至少存在1种合并症的患者,临床药师采用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V 9.1)对DRPs进行评价,并分析发生(或潜在)DRPs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300例,其中174例共涉及DRPs 200次。最常见的DRPs是治疗安全性问题(47.50%),其次是治疗有效性问题(46.00%)和其他问题(6.50%)。产生问题原因最多的是药物选择原因(33.83%),其次是其他原因(33.33%)和患者相关原因(19.90%)。针对DRPs进行了367次干预,干预手段最多的是药物层面(55.86%),其次是医生层面(39.24%)和患者层面(3.54%)。最终96.00%的干预方案被接受,86.50%的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合并症、用药品种数、身体质量指数(BMI)、住院时间在发生DRPs组与未发生DRP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症、用药品种数、BMI是胸外科VATS患者术前发生(或潜在)DRP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临床药师使用PCNE分类系统可有效评价胸外科VATS患者术前DRPs,合并症、用药品种数、BMI是术前DRPs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实践中应重点关注这些影响因素,以优化治疗策略,减少DRP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问题 电视胸腔镜手术 欧洲医药保健网分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选择素和闭锁小带蛋白异常表达预测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性价值分析
3
作者 刘亚东 叶素华 王志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4-778,共5页
目的 分析血小板膜P选择素(P-selectin, CD62p)和闭锁小带蛋白(zonula occluden-1,ZO-1)异常表达预测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03... 目的 分析血小板膜P选择素(P-selectin, CD62p)和闭锁小带蛋白(zonula occluden-1,ZO-1)异常表达预测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03例,根据颈动脉斑块情况分为不稳定性斑块组45例,稳定性斑块组89例,无斑块组69例。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清CD62p及ZO-1水平;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及预测评估价值。结果 3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纤维蛋白原、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血清CD62p及ZO-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斑块组CD62p和ZO-1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纤维蛋白原、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呈正相关(P<0.05,P<0.01);稳定性斑块组CD62p和ZO-1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呈正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纤维蛋白原、细胞间黏附分子1、CD62p和ZO-1水平是影响斑块不稳定性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D62p和ZO-1预测斑块不稳定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和0.838(P<0.01)。结论 血清CD62p和ZO-1异常表达可有效预测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闭锁小带蛋白类 老年人 脑梗死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GAS-STING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钱庆芳 李文静 李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0-694,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全球性的破坏性神经系统疾病,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小胶质细胞激活驱动的神经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关键作用。脑缺血发作后,坏死神经元细胞释放的胞质双链DNA(dsDNA)是一种潜在的损伤相关分子模...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全球性的破坏性神经系统疾病,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小胶质细胞激活驱动的神经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关键作用。脑缺血发作后,坏死神经元细胞释放的胞质双链DNA(dsDNA)是一种潜在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可激活环状GMP-AMP合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信号通路。cGAS-STING信号通路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活化、无菌性神经炎症和细胞死亡的关键参与者。靶向该通路有望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有效减轻神经炎症,防止细胞死亡,并提高患者的预后。本文首先概述了cGAS-STING信号通路的主要组成和激活机制,然后讨论了该通路激活在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最后概述了作为cGASSTING通路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分子机制。同时讨论了当前靶向该通路的主要局限性,并提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可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cGAS STING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铁死亡与癫痫治疗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亚红 李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834,共7页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反复发作或长时间癫痫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和细胞死亡;然而,癫痫对神经元损伤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其特征是铁依赖性脂...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反复发作或长时间癫痫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和细胞死亡;然而,癫痫对神经元损伤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其特征是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与癫痫的病理生理进展有关。研究表明,药理学上抑制铁死亡可以减轻癫痫导致的神经元损伤。本文简要描述了铁死亡的核心分子机制及其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能够通过抑制铁死亡治疗癫痫药物的现状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铁死亡 铁死亡抑制剂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热点分析——基于SIFIC论坛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13
6
作者 曹煜隆 单娇 +7 位作者 包小源 金梦 周璐 张超 孙庆芬 韩玲样 高燕 胡必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总结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关注热点的趋势变化。方法基于Python爬虫程序设计方法,抓取2007年4月6日—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中发表的内容,对其进行中文... 目的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总结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关注热点的趋势变化。方法基于Python爬虫程序设计方法,抓取2007年4月6日—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中发表的内容,对其进行中文分词处理并提取出现频次位于前5位的有效词作为热点词汇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取2007—2017年SIFIC论坛93个板块共3112840条数据。从年度纵向分析来看,年度热点词汇前3位主要为“消毒”、“监测”、“培训”等。2009年全球暴发新甲型H1N1流感,“甲型流感”成为年度第一热词;2017年10个医院感染管理新规范正式施行,“规范”成为年度第二热词。从重点版块横向来看,每一专业版块均有自己不同的侧重方向,表现出医院感染管理学科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控制领域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关注重点的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电子信息服务系统 论坛 PYTHON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9
7
作者 孙庆芬 于莉 +1 位作者 段秀琴 杜欣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某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1日—2018年1...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某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31日进行常规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月1日—9月20日进行集束化干预的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集束化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及感染部位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18%(28/342),低于对照组的17.40%(75/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最明显(28.85%VS 9.80%),其次为急性白血病患者(24.42%VS 13.27%),集束化干预前后两种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两者在呼吸系统、口腔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构成比均有所下降,而血液感染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结论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能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干预 恶性血液病 淋巴瘤 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抑制铁死亡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会艳 李强 王洪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3,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研究表明,大脑区域性铁负荷增加、体内铁平衡失调、氧化应激、蛋白质和脂质氧化均参与AD发病机制。铁死亡是一种新发现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研究表明,大脑区域性铁负荷增加、体内铁平衡失调、氧化应激、蛋白质和脂质氧化均参与AD发病机制。铁死亡是一种新发现的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驱动的调节性细胞死亡过程,新证据表明铁死亡参与AD的病理过程,而一些针对铁死亡的新化合物能够在AD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对AD显示出具有治疗作用。因此,该文系统总结了铁死亡参与AD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同时重点介绍了以药物靶向抑制铁死亡治疗AD的最新研究进展,为AD的未来治疗和预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铁失衡 脂质过氧化 铁死亡 铁死亡抑制剂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抑制铁死亡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孙会艳 李强 王洪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SBI-ICH)可导致神经元的不可逆损伤。研究表明,细胞铁死亡可以介导脑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病理过程,而抑制铁死亡能够有效地减少SBI-ICH。作者综述了铁死亡参与SBI-ICH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靶向抑制铁死亡在SBI-ICH防治... 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SBI-ICH)可导致神经元的不可逆损伤。研究表明,细胞铁死亡可以介导脑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病理过程,而抑制铁死亡能够有效地减少SBI-ICH。作者综述了铁死亡参与SBI-ICH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靶向抑制铁死亡在SBI-ICH防治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脑出血防治方法的探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铁死亡 神经保护 铁死亡抑制剂 继发性脑损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连环蛋白高表达状态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短期脑认知功能影响的静息态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明团 杜伟 +3 位作者 曹家骏 宋段 张俊毅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MRI探讨δ-连环蛋白(catenin)不同表达状态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蒽环联合环磷酰胺(anthracyclines cyclophosphamide,AC)化疗方案2个周期后的脑认知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66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并首次进行标准化...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MRI探讨δ-连环蛋白(catenin)不同表达状态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蒽环联合环磷酰胺(anthracyclines cyclophosphamide,AC)化疗方案2个周期后的脑认知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66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并首次进行标准化化疗患者,根据组织血清δ-catenin水平,分为δ-catenin高表达组31例和低表达组35例,同时收集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36例。所有受试者在化疗前及2个化疗周期后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分并行脑静息态功能MRI、3D-T1加权成像,分析脑静息态功能MRI指标,包括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值、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值,并对患者化疗前后神经心理学评分以及脑静息态功能MRI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化疗前δ-catenin高表达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神经心理学评分显示,δ-catenin高表达组患者化疗后癌症治疗认知功能评估(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Cognitive,FACT-Cog)总分、感知认知能力(Perceived Cognitive Abilities,P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数字符号转化测验(Digital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以及中文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数字连线实验B(Line-B)评分较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低表达组只有AVLT-长时记忆(AVLT-lon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化疗前相比,化疗2周期后部分脑区ALFF及ReHo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catenin低表达组患者化疗后右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ALFF值下降,而δ-catenin高表达组右侧小脑半球4-5区、双侧脑岛、左侧舌回化疗后ALFF值下降。ReHo指标中,δ-catenin低表达组患者化疗后左侧眶部额下回ReHo值下降;而δ-catenin高表达组则左侧缘上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ReHo值下降(P均<0.05)。结论δ-catenin高表达进一步加重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脑认知功能的损伤,主要涉及执行认知功能调控等相关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δ-连环蛋白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 纵向研究 静息态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catenin表达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明团 杜伟 +4 位作者 曹家骏 蒋玉涵 宋段 张俊毅 苗延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4-729,共6页
目的观察δ-catenin表达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10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δ-catenin表达水平将其分为高表达组(DH组,n=51)及低表达组(DL组,n=53);另以36名女性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采集... 目的观察δ-catenin表达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10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δ-catenin表达水平将其分为高表达组(DH组,n=51)及低表达组(DL组,n=53);另以36名女性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采集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记录组间脑功能参数存在差异脑区;以Spearman相关分析上述脑区脑功能参数[低频振幅(ALFF)、比率ALFF(fALFF)、局部一致性(ReHo)及功能连接强度(FCS)]与受试者一般资料及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3组fALFF、ReHo及FC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族误差(FWE)校正,P均<0.05]。DH组及DL组左侧颞下回fALFF值均高于对照组(FWE校正,P均<0.05);DH组右侧颞下回及DL组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右侧梭状回ReHo值均低于对照组(FWE校正,P均<0.05);DH组左侧豆状核、左侧壳核、左侧梭状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及左侧颞下回FCS值均高于DL组(FWE校正,P均<0.05),DH组左侧豆状核、左侧壳核、左侧梭状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FCS值均高于对照组(FWE校正,P均<0.05),DL组左侧舌回、左侧豆状核及左侧壳核FCS值均高于对照组(FWE校正,P均<0.05)。DH组与DL组存在差异脑区FCS值与CogPCA结果呈低度正相关(r=0.313,P<0.05)。DH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脑区的fALFF值与连线测试A(TMT A)及连线测试B(TMT B)结果均呈低度正相关(r=0.301、0.310,P均<0.05),ReHo值与TMT B结果呈低度负相关(r=-0.307,P<0.05),FCS值与TMT A、TMT B呈弱/低度正相关(r=0.282、0.309,P均<0.05)、与数字符号替代测试(DSST)呈低度负相关(r=-0.363,P<0.05)。DL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脑区的fALFF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AVLT)短时记忆及DSST呈弱/低度负相关(r=-0.399、-0.362、-0.344、-0.288,P均<0.05)。结论δ-catenin表达水平对乳腺癌患者脑功能有一定影响,可致双侧大脑半球脑网络非对称性改变,并通过影响左侧颞下回、左侧豆状核、左侧壳核及左侧梭状回致记忆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碱对骨关节炎大鼠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峥 孙晓旭 柳忠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4-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对骨关节炎(OA)大鼠软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以及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采用标准前交叉韧带横断术(ACLT)构建OA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OA组、益母草碱-L组、益...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对骨关节炎(OA)大鼠软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以及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采用标准前交叉韧带横断术(ACLT)构建OA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OA组、益母草碱-L组、益母草碱-M组、益母草碱-H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为假手术组;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细胞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软骨细胞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RT-qPCR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PINK1、Parkin、P62、LC3B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PINK1、Parkin、P62、LC3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OA组大鼠软骨形态异常、结构模糊、表面出现裂缝、软骨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少量自噬体存在,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组织P6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软骨组织PINK1、Parkin、LC3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OA组比较,益母草碱-L、M、H组大鼠软骨形态逐渐恢复、结构逐渐清晰、表面裂缝减少、软骨细胞数量恢复、线粒体增多、自噬体数量增加,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组织P6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软骨组织PINK1、Parkin、LC3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益母草碱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促进OA大鼠软骨细胞自噬,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碱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骨关节炎大鼠 软骨细胞自噬和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Nrf2-铁死亡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梅 李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铁死亡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激活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在转录上控制铁死亡途径的许多关键成分进而抑制铁死亡,将其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治疗靶点。本文简要描述了铁死亡过... 铁死亡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激活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在转录上控制铁死亡途径的许多关键成分进而抑制铁死亡,将其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治疗靶点。本文简要描述了铁死亡过程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中的作用。同时对Nrf2与铁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重要的概述,重点综述药物靶向激活Nrf2通路抑制铁死亡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NRF2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辅助干预在儿童发展障碍中的应用探索——以驴辅助干预儿童孤独症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建兴 陈慧媛 +2 位作者 王艳军 李洲同 王怀栋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47,共5页
通过对一位孤独症男童在护理农场接受驴辅助干预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了驴辅助干预在提升儿童与环境互动、交流能力和自信心方面的潜在效益。通过与驴子的有控制互动,患儿能够调动思维,增强注意力和专注力。此外,驴子的积极接纳态度对增... 通过对一位孤独症男童在护理农场接受驴辅助干预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了驴辅助干预在提升儿童与环境互动、交流能力和自信心方面的潜在效益。通过与驴子的有控制互动,患儿能够调动思维,增强注意力和专注力。此外,驴子的积极接纳态度对增强患儿的自尊和自信起到重要作用,进而提升治疗参与度和效果。探讨了驴辅助干预的关键要素,为我国在儿童ASD治疗领域中引入这一非传统疗法提供了实践参考,同时,也为动物辅助干预在儿童发展障碍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驴辅助干预 动物辅助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寄生征”——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冠脉影像表现
15
作者 薛明团 贾丽琴 +2 位作者 赵鑫 董彦文 夏梦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4-846,共3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纳差1个月余,胸闷、气短3 d入住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既往高血压10年余,血压控制欠佳,否认糖尿、肝炎、结核病史。实验室指标:心肌酶等正常,甲功5项、肝功、肾功、离子3项(钾钠氯)、抗...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纳差1个月余,胸闷、气短3 d入住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既往高血压10年余,血压控制欠佳,否认糖尿、肝炎、结核病史。实验室指标:心肌酶等正常,甲功5项、肝功、肾功、离子3项(钾钠氯)、抗酸染色、肿瘤标志物及真菌涂片等均无特殊。抗核抗体谱组合(18项)均阴性,血清IgG4:10.3 g/L(参考值0.03~1.4 g/L),凝血酶原时间13.50 s(参考值9~13 s),纤维蛋白原4.13 g/L(参考值2~4 g/L),血沉23 mm/h(参考值0~15 mm/h),脂蛋白Lpa 187.00 nmol/L(参考值0~75 nmol/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1.90%(参考值40%~75%)。心电图显示轻度ST-T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寄生征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钠通过调节GPX4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铁死亡
16
作者 马维娜 马秀杰 +4 位作者 张欣 刘英坤 宋薇 何迪 曲相珍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9-1307,共9页
目的探讨丙酸钠(SP)通过调节谷胱甘肽(GSH)过氧化酶4(GPX4)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铁死亡。方法将AGS、NCI-N87细胞和转染Vector、GPX4过表达质粒的NCI-N87细胞分为DMSO组、DMSO+SP组、铁死亡诱导剂(FIN56)组和FIN56+SP组。通过CC... 目的探讨丙酸钠(SP)通过调节谷胱甘肽(GSH)过氧化酶4(GPX4)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铁死亡。方法将AGS、NCI-N87细胞和转染Vector、GPX4过表达质粒的NCI-N87细胞分为DMSO组、DMSO+SP组、铁死亡诱导剂(FIN56)组和FIN56+SP组。通过CCK-8试验考察细胞的活力变化,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积累情况。采用PCR分析GPX4 mRNA表达和蛋白质印迹分析GPX4蛋白表达。25只雌性BALB/c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n=5):对照组、SP组、FIN56治疗组、FIN56+SP治疗组和FIN56+SP+甲磺酸去铁胺(DFOM)组。各组小鼠于右上肢皮下注射150μL含3×10^(6)NCI-N87细胞的PBS,每隔3天测量肿瘤体积。在注射后的第21天处死小鼠,收集肿瘤组织,免疫组化分析4-羟基壬烯醛(4-HNE)、Ki-67表达。结果与DMSO组相比,FIN56组AGS细胞和NCI-N87细胞的细胞活力、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LDH积累、ROS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FIN56组相比,FIN56+SP组AGS细胞和NCI-N87细胞的细胞活力、GSH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LDH积累、ROS水平进一步增加(P<0.01)。RT-PCR结果证实,SP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NCI-N87细胞和NCI-N87细胞中GPX4的mRNA表达(P<0.05)。与Vector+FIN56+SP组相比,GPX4-oe+FIN56+SP组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LDH积累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SP组、FIN56治疗组、FIN56+SP治疗组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Ki-67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4-HNE评分显著增加(P<0.05),并且FIN56+SP治疗组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Ki-67评分、4-HNE评分的变化程度较SP组、FIN56组进一步增加(P<0.05)。与FIN56+SP治疗组相比,FIN56+SP+DFOM组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Ki-67评分显著增加(P<0.05),4-HNE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SP可以通过下调GPX4的表达来促进胃癌细胞对FIN56诱导的铁死亡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钠 短链脂肪酸 胃癌 铁死亡 FIN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治疗对颈椎病兔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福水 赵梅梅 +3 位作者 方婷 叶文国 周凡媛 陈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79-1582,I0014-I0016,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颈椎病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及针刀组,使用自制低头位造模装置建立颈椎病兔模型,行针刀及电针干预,针刀组选取C2~C7...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颈椎病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及针刀组,使用自制低头位造模装置建立颈椎病兔模型,行针刀及电针干预,针刀组选取C2~C7棘突旁开1~1.5 cm处和C2~C7棘突点的条索状物进行松解、剥离,电针组选取双侧天柱、百劳、大杼穴,进行电针干预,干预结束后观察颈椎间盘形态学改变,并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动物颈椎间盘阳性细胞核数。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核数目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阳性细胞核数明显减少(P<0.05),电针组阳性细胞核数减少(P<0.05)。结论:低头位法可增加颈椎病模型兔软骨终板凋亡细胞数目,针刀干预可显著减少颈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数目,这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颈椎病 软骨细胞 凋亡 TUNE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妇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干预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亚军 孙庆芬 +1 位作者 顾彩霞 李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妇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现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SSI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对该院两个妇科病区行剖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所有患者进行监测,定期汇总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妇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现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SSI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对该院两个妇科病区行剖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所有患者进行监测,定期汇总分析,比较采取干预措施前(2011年1月1日—6月30日监测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和干预措施落实后(2011年7月1日—12月31日监测的病例,设为干预组)的SSI率。结果对照组共1 120例患者,其中剖腹子宫切除术648例,SSI率为4.94%;阴式子宫切除术212例,SSI率为9.43%;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260例,未发生SSI。干预前妇科病区平均SSI率为4.64%(52/1 120),两个妇科病区平均SSI率(5.38%vs 4.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6,P>0.05);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后,干预组SSI率下降至1.57%(20/1 2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4%(χ2=19.23,P<0.001)。结论采取目标性监测方式,对监测项目的危险因素进行汇总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达到降低SSI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干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通过JNK和p38MAPK通路抑制Aβ诱导的神经毒性损伤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洪权 王玉敏 +2 位作者 赵伟丽 张俊毅 崔其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07,253,共5页
目的探讨虾青素(astaxanthin,ATX)抑制Aβ诱导的神经毒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Aβ处理的SH-SY5Y细胞为模型,诱导细胞损伤,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H2DCF-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JNK和pp38MAPK的... 目的探讨虾青素(astaxanthin,ATX)抑制Aβ诱导的神经毒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Aβ处理的SH-SY5Y细胞为模型,诱导细胞损伤,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H2DCF-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JNK和pp38MAPK的激活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β处理使SH-SY5Y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ROS的产生增加;与Aβ单独处理组相比,Aβ+ATX组中,SH-SY5Y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ROS的产生显著降低;Aβ激活JNK和p38MAPK,使磷酸化的二者水平升高,而ATX预处理可以降低pJNK和pp38MAPK的蛋白水平。结论虾青素通过JNK和p38MAPK通路抑制Aβ诱导的神经毒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氧化应激 beta-淀粉样蛋白 虾青素 神经保护 活性氧(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例报告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芳 肖慧捷 +3 位作者 丁洁 闫辉 金怡文 刘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6-650,共5页
目的提高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特殊临床和肾脏病理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具有不典型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以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起病,例1和例3在病程中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例2在6周后肉眼血尿方... 目的提高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特殊临床和肾脏病理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具有不典型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以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起病,例1和例3在病程中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例2在6周后肉眼血尿方转为镜下血尿;例1于病程11周时仍为肾病水平蛋白尿、直至病程30周时尿蛋白消失;例2和例3分别于病程5周和4周恢复肾功能。例2和例3血清补体C3于病程6周内恢复,例1于病程11周恢复。例2和例3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增高。3例患儿的肾活检组织光镜和电镜改变均符合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免疫病理改变例1以IgM和C3沉积为主,例2和例3以C3沉积为主。结论上述3例患儿均诊断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但临床和病理特点具有不典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