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峰等地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地貌证据 被引量:45
1
作者 吕洪波 任晓辉 杨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9-385,i0005-i0006,共9页
近年来,中国赤峰等地相继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为第四纪大陆冰川作用的重新讨论提供了新的地貌证据。这些证据主要有冰臼、冰蚀残丘、古冰斗、刃脊和角峰等。冰臼的相继报道曾经引起“冰蚀成因”与“风蚀成因”的大讨论,而恰恰是这些引... 近年来,中国赤峰等地相继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为第四纪大陆冰川作用的重新讨论提供了新的地貌证据。这些证据主要有冰臼、冰蚀残丘、古冰斗、刃脊和角峰等。冰臼的相继报道曾经引起“冰蚀成因”与“风蚀成因”的大讨论,而恰恰是这些引起争论的冰臼引发了笔者对中国境内第四纪大陆冰川的重新思考。经过近几年的实地考察研究,笔者认为中国境内所报道的绝大部分“冰臼”确实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其中,发现于中国北方花岗岩山脊上的冰臼是典型的大陆冰川作用的结果。内蒙古赤峰北部阿斯哈图石林是典型的冰蚀残丘,而花岗岩中与地面平行的“节理”——剥离面理与冰川作用是分不开的,其成因须重新讨论。冰臼与剥离面理的同时存在是冰川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考虑到河北、山东、山西已经发现的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可以推论华北东部地区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大陆冰川,其范围可能达到山东的泰山以南,而全球更新世大冰盖的范围值得重新厘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峰 第四纪 大陆冰川 地貌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晓兰 王丹丹 +1 位作者 王塔娜 额日德木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3-199,共7页
为了认识内蒙古东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的异同,文章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兴安盟和通辽市2个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辽市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数值均高于兴安盟。(2)2个地区的水资源生... 为了认识内蒙古东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的异同,文章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兴安盟和通辽市2个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辽市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数值均高于兴安盟。(2)2个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中,农业灌溉用水所占的比例最大。(3)通辽市的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低于兴安盟。(4)通辽市出现了明显的生态赤字情况,而兴安盟只有个别年份出现过生态赤字。(5)兴安盟的万元GDP生态足迹高于通辽市。这表明兴安盟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6)通辽市水资源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兴安盟水环境总的趋势是逐渐优化。这说明兴安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要高于通辽市,但是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却相对较低。得出结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程度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内蒙古 兴安盟 通辽市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丹丹 杨陈玉 +2 位作者 何鑫 王振昌 操信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1,104,共7页
基于广义水资源利用过程,同时考虑区域灌溉效率、水分生产率、水资源来源及消耗途径构建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C-指数)。基于中国主要灌区数据,在量化1998年-2010年各省区C-指数的基础上探索了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显示:省区... 基于广义水资源利用过程,同时考虑区域灌溉效率、水分生产率、水资源来源及消耗途径构建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C-指数)。基于中国主要灌区数据,在量化1998年-2010年各省区C-指数的基础上探索了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显示:省区尺度C-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全国值由0.550增加到0.704,中国粮食生产用水结构趋于合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代表年省区尺度C-指数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聚集现象,全局莫兰I的检验值均超过了0.01的置信水平;C-指数较大省区集中于黄淮海平原和长江流域北部,低值省区则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东北及西北地区;各省区局部自相关属性稳定,HH和LL的省区在20个左右。从自然气候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分析了C-指数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成果为农业水资源利用评价方法和水资源管理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水 农业用水综合指数 空间格局 灌区 粮食安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蓝绿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丹丹 晓兰 张俊宏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为分析蓝绿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计算了省区尺度总农田与灌溉农田广义水资源利用量水分生产率(P_(tu),P_(iu))与蒸散量水分生产率(P_(tET),P_(iET))以及雨养农田水分生产率(P_r).分析了2010年不同水分生产率指标的空间差异和灌溉... 为分析蓝绿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计算了省区尺度总农田与灌溉农田广义水资源利用量水分生产率(P_(tu),P_(iu))与蒸散量水分生产率(P_(tET),P_(iET))以及雨养农田水分生产率(P_r).分析了2010年不同水分生产率指标的空间差异和灌溉对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P_(tu),P_(tET),P_(iu),P_(iET)和P_r分别为0.765,0.979,0.767,1.002及0.758 kg/m^3;P_(tu),P_(tET),P_(iu)及P_(iET)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均与Pr无显著相关性,灌溉农田在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及水分生产率空间分布上起主导作用;全国灌溉农田粮食单产是雨养农田的2.6倍,黄淮海平原及其周边省区的Piu高于Pr,而灌溉在海南等15个省区的增产效益以降低水分生产率为代价.东北和西北地区蓝绿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空间较大.研究可为农业水资源利用及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水分生产率 灌溉 指标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产品生态足迹分析——以赤峰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晓兰 萨茹拉 额日德木图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49,共5页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当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一种用于测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国家、地区、城市等各个层面。文章以畜牧产品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账户核算中的生物部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数据,以赤峰市畜牧产品为例,...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当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一种用于测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国家、地区、城市等各个层面。文章以畜牧产品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账户核算中的生物部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数据,以赤峰市畜牧产品为例,对畜牧产品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赤峰市各项畜产品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呈波动变化趋势,由此说明了目前的畜牧产品对环境有较大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畜牧产品 赤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2000—2014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声环境变化情况
6
作者 晓兰 王丹丹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5,共3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机动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由此引发的城市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各个主要城市声环境的变化,对主要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进行评判,探究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城市的噪声来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机动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由此引发的城市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各个主要城市声环境的变化,对主要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进行评判,探究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城市的噪声来源构成变化。得出结论:(1)2000—2005期间,全区交通噪声污染呈减轻趋势。(2)2000—2014年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大多数城市的区域声环境质量有所提升,且维持在"较好"水平。(3)城市各类噪声来源中,生活噪声的比例最大,历年平均值达到50%以上,其次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和其他。最后,提出降低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声环境 道路交通噪声 区域环境噪声 噪声源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与Landsat8 OLI影像的作物种植结构与产量分析 被引量:41
7
作者 欧阳玲 毛德华 +6 位作者 王宗明 李慧颖 满卫东 贾明明 刘明月 张淼 刘焕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156,F0004,共11页
作物种植结构监测和估产是精准农业遥感的重点领域,其研究对于指导作物种植结构和制定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黑龙江省北安市为研究区,以2015年的Landsat8 OLI和多时相GF-1为遥感数据源,基于物候信息和光谱特征确定的农作物识别... 作物种植结构监测和估产是精准农业遥感的重点领域,其研究对于指导作物种植结构和制定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黑龙江省北安市为研究区,以2015年的Landsat8 OLI和多时相GF-1为遥感数据源,基于物候信息和光谱特征确定的农作物识别关键时期和特征参数,构建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模型,开展作物种植结构监测研究;综合植被光谱指数和地面采样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产量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多源与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可以反映不同农作物的季相特征,应用本文所构建的决策树分类模型,作物分类效果较好,总体精度达87.54%,Kappa系数为0.8115;2015年,北安市的主要作物类型为大豆、玉米、水稻和小麦,面积分别为2204、1955、122和19 km^2,其中大豆的种植面积最大,占作物种植面积的51.24%。基于NDVI、EVI和GNDVI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为北安市大豆和玉米产量估算最优模型(R^2=0.823 7,均方根误差135.45 g/m^2,精度80.55%);北安市玉米高产区集中分布在西部,大豆的高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2015年北安市玉米和大豆的单产分别为8 659、2 846 kg/hm^2,总产量分别为16.93×10~8、6.27×10~8 kg。利用作物关键物候期的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能够精确高效地提取作物种植结构,构建的产量估算多元回归模型,为精准农业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 提取 多源/多时相影像 面向对象 种植结构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分解的厦门市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2
8
作者 刘源 李向阳 +2 位作者 林剑艺 崔胜辉 赵胜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78-2387,共10页
研究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基于厦门市2005—2010年各部门终端消费数据对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因素分解,并将传统分析仅注重产业部门的能源碳排放,拓展到全... 研究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基于厦门市2005—2010年各部门终端消费数据对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因素分解,并将传统分析仅注重产业部门的能源碳排放,拓展到全面考虑产业部门和家庭消费的能源活动和非能源活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0年厦门市碳排放强度下降17.29%,其中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对总碳排放强度变化影响最大(贡献63.07%),家庭消费能源强度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抑制因素(-45.46%)。从影响效应角度看,经济效率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贡献最大,碳排系数减排贡献最小;从部门减排贡献角度看,第二产业贡献最大,家庭消费贡献最小。总体而言,厦门市未来碳减排重点部门在第二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有较大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LMDI 因素分解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时间对内蒙古温带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郭群 胡中民 +1 位作者 李轩然 李胜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808-4817,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下降水时间的改变将深刻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而草原生态系统ANPP是区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利用1998—2007年的SPOT-VEG NDVI数据并结合111个样点的ANPP地面样方调查数据,获得了内蒙古温带草原1998—200... 全球气候变化下降水时间的改变将深刻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而草原生态系统ANPP是区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利用1998—2007年的SPOT-VEG NDVI数据并结合111个样点的ANPP地面样方调查数据,获得了内蒙古温带草原1998—2007年的ANPP区域数据,依此分析了中国内蒙古温带草原以及区域内的3种植被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降水时间对ANP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个内蒙古温带草原来说,一个水分年内(从上一年9月份到当年地上生物量达最大值时的8月份)影响ANPP较为重要的降水月份为2—7月份,其中,5—7月份降水尤为重要。具体到每个月降水的影响,研究发现,7月份降水最重要,而仍处于生长季的8月份降水相对于其他生长季降水作用最小;影响不同草地类型最重要的降水时期存在一定差异,对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地区来说,ANPP达最大值前3个月(5—7月份)的生长季降水最重要,而8月份降水影响较小,而草甸草原地区8月份和非生长季的3、4月份降水最重要,但各个降水时期降水对ANPP的影响都较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小,大部分地区降水对ANPP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降水时间 温带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三江源区蒸发量遥感估算及对湖泊湿地的响应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静 姜琦刚 +1 位作者 陈凤臻 王坤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7-513,共7页
青藏三江源区湖泊湿地变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气候因素被认为是湖泊湿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温度和降水资料相比,气象站获取蒸发量数据比较困难,而遥感技术却为估算区域地表蒸发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结合MODI... 青藏三江源区湖泊湿地变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气候因素被认为是湖泊湿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温度和降水资料相比,气象站获取蒸发量数据比较困难,而遥感技术却为估算区域地表蒸发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结合MODIS卫星数据和研究区气象资料,建立三江源区蒸发量估算模型,分析研究区内蒸发分布规律,并探讨温度、降水量、风速和蒸发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分析蒸发量对源区湖泊湿地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三江源蒸发量呈增加趋势,区域蒸发量随水热、植被覆盖和海拔高度差异而变化;研究区蒸发量受温度和降水量影响较大;蒸发量增大是三江源区湖泊萎缩和湿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能量平衡原理 蒸发量 青藏高原 三江源 湖泊湿地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有机物与温度耦合作用对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碳的激发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立新 李刚 +5 位作者 刘云超 段文标 孙双红 李帆帆 李少博 毛弘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7-804,共8页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比例外源有机物与温度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期进一步认识二者与土壤有机碳的生态联系。[方法]将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试验样地内收集的红松枯叶、椴树和枫桦枯叶(阔叶枯叶)作为外源有机物,通...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比例外源有机物与温度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期进一步认识二者与土壤有机碳的生态联系。[方法]将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试验样地内收集的红松枯叶、椴树和枫桦枯叶(阔叶枯叶)作为外源有机物,通过实验室培养法,在恒温箱内模拟了红松枯叶和不同添加比例的阔叶枯叶在不同培养温度(25、30、35℃)和培养时间(5、10、20、35、60、90 d)的矿化过程,利用碱液吸收法测定了不同处理土壤CO_2的释放量,计算了其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分析了其对土壤有机碳的激发效应。[结果]培养温度为25、35℃时,混合添加阔叶枯叶的激发效应优于红松枯叶的激发效应。培养温度为30℃时,添加红松枯叶的激发效应优于阔叶枯叶的激发效应。3个培养温度下,添加枯叶对土壤矿化过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培养温度为30℃时,添加外源有机物对土壤有机碳的激发效应最优。[结论]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碳的激发效应受添加外源有机物的种类、培养温度以及培养时间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激发效应 枯叶 温度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下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区域适应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凤臻 姜琦刚 +1 位作者 于显双 崔瀚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92-296,323,共6页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依据2006年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精神,参考前人有关生态环境评价框架和指标组合研究,建立了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特点的区域适应能力评价模型(PSR-RAD),并对模型的构建思想、参数意义和评...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依据2006年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精神,参考前人有关生态环境评价框架和指标组合研究,建立了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特点的区域适应能力评价模型(PSR-RAD),并对模型的构建思想、参数意义和评价指标的具体计算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提供参考。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实际情况,PSRRAD模型将第四纪地质地貌与现代生态环境研究整合,提出第四纪地质脆弱指数概念,在生态环境胁迫分析中,提出衡量农牧交错地带农牧业环境胁迫程度的地农牧业生产量指数的概念,使生态环境先天与后天胁迫因子、自然与人文因子得以客观体现,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均有所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农牧交错地带 区域适应能力 指标体系 框架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穴差异风化或风蚀作用成因质疑 被引量:30
13
作者 吕洪波 任晓辉 +1 位作者 许民 欧阳江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198,I0004,共8页
过去十年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文章,而关于壶穴成因的争论也通过各种媒介报道出来。笔者等建议壶穴仅仅用于表示快速旋转水流在基岩表面形成的近圆筒形的凹坑,以口小肚大底平为典型形态特征,而冰川融水冲蚀形成... 过去十年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文章,而关于壶穴成因的争论也通过各种媒介报道出来。笔者等建议壶穴仅仅用于表示快速旋转水流在基岩表面形成的近圆筒形的凹坑,以口小肚大底平为典型形态特征,而冰川融水冲蚀形成的壶穴则叫做冰川壶穴。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将中国东部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与差异风化和风蚀作用联系起来。笔者等分析了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的特点,明确指出: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并非壶穴形成的原因,唯一可能的成因是快速的河水或冰川融水的旋转水流。因此,在中国南方河床上发现的壶穴既可能是河流流水形成的,也可能是第四纪山谷冰川融水造成的;而中国北方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只能是曾经覆盖其上的第四纪冰帽在冰川退缩期之冰川融水形成的。所以,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为冰川壶穴(即冰臼),可以看作第四纪冰帽的标志。根据中国东部壶穴的分布特征推断:中国东部之北方在第四纪末次冰盛期至少曾经存在着许多冰帽甚至大陆冰川,而其南部边缘至少已经达到山东蒙山以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穴 差异风化 风蚀 冰川融水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 被引量:20
14
作者 吕洪波 任晓辉 +1 位作者 许民 欧阳江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3-702,共10页
针对施雅风院士新提出的壶穴之"负球状风化"说,笔者特撰文与施老商榷。笔者认为:壶穴的形成并不受花岗岩中节理的控制,也与风化作用无关,不能用"负球状风化"来解释。壶穴是高速旋转水流侵蚀的结果,在中国东部花岗... 针对施雅风院士新提出的壶穴之"负球状风化"说,笔者特撰文与施老商榷。笔者认为:壶穴的形成并不受花岗岩中节理的控制,也与风化作用无关,不能用"负球状风化"来解释。壶穴是高速旋转水流侵蚀的结果,在中国东部花岗岩山脊上发现的壶穴是第四纪冰川融水侵蚀的标志。近年来观察到的格陵兰冰上湖泊的突然排泄为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壶穴成因争论的本质是中国东部是否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建议第四纪学界关注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其他地貌标志。韩同林研究员的"冰臼论"促进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再研究,应当给予积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穴 负球状风化 冰川融水 中国东部 第四纪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荒漠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红梅 银山 +2 位作者 包玉海 包秀艳 梁海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4-328,共5页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西辽河流域严重的荒漠化,极大地制约着该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利用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末和2000年两期TM影像数据为信息源,...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西辽河流域严重的荒漠化,极大地制约着该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利用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末和2000年两期TM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在提取两期沙质荒漠化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2000年西辽河流域沙质荒漠化状况,同时统计计算了该区十年内各沙质类荒漠化土地之间的转换面积,采用转移矩阵法和数学模型法,建立了20世纪80年代末到2000年沙质荒漠化土地转移矩阵和动态度。结果表明:风蚀荒漠化基本得到了控制,水蚀荒漠化土地增加了近1.5个百分点,盐渍化土地略有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荒漠化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战略对策 被引量:21
16
作者 吴殿廷 王丽华 +2 位作者 王素娟 朱桃杏 王瑜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共7页
以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演变理论为指导,对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涵和旅游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意义及可能性做了深入剖析,运用多模型对国务院决策目标的实现可能性进行了测算。旅游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略产业,目前我国的旅游业规模也... 以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演变理论为指导,对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涵和旅游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意义及可能性做了深入剖析,运用多模型对国务院决策目标的实现可能性进行了测算。旅游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略产业,目前我国的旅游业规模也远没有达到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提高城市化,推进工业化,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工业,避免泡沫经济,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出口受阻、就业压力巨大、碳排放瓶颈制约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有着特殊的意义,文件中关于2015年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基本可行的,也是完全必要的。要突破旅游业发展瓶颈,加强旅游学基础研究,建设和完善金旅工程,推动"华人游中国"和城里人"上山下乡"活动,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有序推进全国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支柱产业 战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云杉林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云超 陈立新 +2 位作者 段文标 白永安 赵玉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2,共9页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我国特有的针叶林树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该地区的防风治沙、退化土壤的生态恢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沙地云杉林的生长环境、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我国特有的针叶林树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该地区的防风治沙、退化土壤的生态恢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沙地云杉林的生长环境、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从不同尺度上对沙地云杉林未来研究中应该重视的一些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这些科学问题主要有:(1)沙地云杉个体生长、生殖和保护的结构和生理机理方面的研究。(2)沙地云杉种群与群落方面的研究包括:生命表与生育力表编制与统计;种内与种间的关系;化感作用;种群、群落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内在机制;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对沙地云杉更新的研究;全球气温变化对沙地云杉林天然更新的影响等。(3)沙地云杉林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包括: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在沙地云杉林的凋落物⁃微生物⁃土壤⁃沙地云杉的循环、利用规律及转化机理;凋落物分解规律及机理;水分循环;土壤理化性质和生化特性对沙地云杉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沙地云杉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研究等。(4)沙地云杉林生态经营研究;沙地云杉丰产林营造技术;沙地云杉种子园、母树林规划与创建;沙地云杉林杄插繁殖技术与无性系研究;幼树移栽技术;沙地云杉天然林和人工林施肥技术;沙地云杉林病虫害预测与防治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敖包 沙地云杉 生态系统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晶闸管电子软启动器设计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晓军 徐鹏 +1 位作者 段景春 梁海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7-450,共4页
为了减小异步电动机启动过程中对电网的冲击,消除传统降压启动设备对异步电动机的冲击,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特性,提出一种以AVR8535单片机为核心高性能的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利用单片机控制集成脉冲触发器TC787的移相电压来产生6路脉... 为了减小异步电动机启动过程中对电网的冲击,消除传统降压启动设备对异步电动机的冲击,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特性,提出一种以AVR8535单片机为核心高性能的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利用单片机控制集成脉冲触发器TC787的移相电压来产生6路脉冲触发晶闸管,实现电机的软启动。在电机启动与运行过程中利用单片机对电机缺相、欠电压、过电压、过载故障进行检测,保护电机。通过实验测试,可实现对电阻及电机的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晶闸管软启动器 AT90S8535 TC78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平原黑土有机质含量的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程彬 姜琦刚 +2 位作者 陈凤臻 张红红 崔翰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4-267,F0003,共5页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裸露黑土的反射光谱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能否利用航天遥感影像进行研究区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定量反演。研究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ASTER遥感影像光谱值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二者的指数关系式,并将研...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裸露黑土的反射光谱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能否利用航天遥感影像进行研究区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定量反演。研究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ASTER遥感影像光谱值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二者的指数关系式,并将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分为5个等级,表明利用遥感影像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含量 ASTER遥感影像 光谱值 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全新世河南南阳石笋记录的百年季风干旱事件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晓辉 董进国 陈昌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9-273,共5页
基于河南南阳洞1支石笋的5个^230Th年龄和186个氧碳同位素数据,建立了中全新世持续1570a(6115~4544a B.P.)较高分辨率东亚季风降水序列。在整个研究时段,石笋氧碳同位素曲线记录了3次弱季风事件,分别发生在5830~5720a B.P.、... 基于河南南阳洞1支石笋的5个^230Th年龄和186个氧碳同位素数据,建立了中全新世持续1570a(6115~4544a B.P.)较高分辨率东亚季风降水序列。在整个研究时段,石笋氧碳同位素曲线记录了3次弱季风事件,分别发生在5830~5720a B.P.、5350~5080a B.P.、4770~4640a B.P.,其中5350~5080a B.P.时段持续干旱,历时270a。在测年误差范围内,平均分辨率达4~5a的氧同位素曲线与相应时段树轮^14C残差曲线基本对应。功率谱分析表明:南阳洞石笋具有显著的130a周期旋回,与树轮△^14C(132a)以及低纬地区其它石笋记录的周期变化基本一致,说明中全新世东亚季风降水在百年尺度上可能主要受太阳辐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全新世 弱季风事件 石笋碳氧同位素 河南南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