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解读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双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49-151,共3页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非是与以社会为本相对立的个人本位,以人为本不能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而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教育以学生为本,正...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非是与以社会为本相对立的个人本位,以人为本不能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而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教育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育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勒理论对“自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瑞权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2-174,共3页
阿德勒认为有自卑感并不是坏事,它可以使人产生克服自卑、追求优越和完美的愿望并为之而积极努力,这便是自卑感的补偿,这是人们一生奋斗的根本动力。据此,文章分析了高校中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群体的类别、成因及表现,并对其心理... 阿德勒认为有自卑感并不是坏事,它可以使人产生克服自卑、追求优越和完美的愿望并为之而积极努力,这便是自卑感的补偿,这是人们一生奋斗的根本动力。据此,文章分析了高校中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群体的类别、成因及表现,并对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卑情结 追求卓越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人的生存
3
作者 王双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173,共2页
人是以生物性的生命生存方式和灵性的意义生存方式而存在的。长久以来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人以及人的意义生存完全被忽略了。教育应关照人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生存能力的展露和发展,最终实现人在更高层次上的自由生存。
关键词 教育 存在 生存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动理论的班级知识建构共同体的社会—认知动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斯琴图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知识建构共同体模式是知识社会在学校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它所强调的共同体认知责任和公共知识的创造引来了学校教育新的组织形式,呼吁着与知识社会相迎合的新的文化适应。本文运用活动理论,通过对主体—共同体关系与活动系... 知识建构共同体模式是知识社会在学校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它所强调的共同体认知责任和公共知识的创造引来了学校教育新的组织形式,呼吁着与知识社会相迎合的新的文化适应。本文运用活动理论,通过对主体—共同体关系与活动系统中的其他要素所构成的四个子系统(主体—共同体—客体、主体—共同体—劳动分工、主体—共同体—规则、主体—共同体—工具)所进行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班级背景下知识建构共同体的社会—认知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构共同体 活动理论 知识建构原则 社会—认知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设计模式探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荣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有很大不同。相应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模式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文章在... 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有很大不同。相应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模式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文章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学设计案例,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进性探究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一项基于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斯琴图亚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本文运用基于设计的研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在跟进性探究(Progressive Inquiry)活动中所贡献的知识特征和质量进行的内容分析和描述性过程反思,指出该模式对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基于设计的研究 知识建构 跟进性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环境下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晓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28-129,共2页
教育从来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教育技术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受到了冲击,与此同时,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力普及计算机教育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加快我国教育信... 教育从来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教育技术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受到了冲击,与此同时,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力普及计算机教育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需要,因此,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肩负着普及和提高的双重历史使命。文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教学实践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设计 信息化环境 计算机公共课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