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
赵玉玲
冯卫东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5 |
4
|
|
2
|
再谈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问题 |
郑素杰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3
|
启发式教学的当代实践误区及变革之路 |
马晶新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4
|
浅谈大学英语教师全面素质与创新人格的自我修养 |
陈桂枝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5
|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 |
孟兆芬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6
|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 |
曹瑞青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7
|
国外高校与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比较分析 |
郑素杰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8
|
大学英语教师终身学习策略研究 |
郑笑然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9
|
从《泰坦尼克号》主人公的生死恋来解读人性之美 |
郑笑然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0
|
再谈如何写好毕业论文 |
曹瑞青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1
|
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
孟兆芬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2
|
探析关联理论对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
王波然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3
|
蒙古族学生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的调查研究 |
李景霞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4
|
多元化外语教学方法促成一元化英语思维策略探析 |
陈桂枝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5
|
以事件架构理论解析母语对事件表达的影响 |
刘雪梅
王倩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6
|
关于提升大学英语专业课教学功效的研究 |
郑素杰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7
|
解读新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 |
王波然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8
|
基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剖析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
闫俊玲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9
|
由《萨利机长》看美国传记影片的人文性 |
张树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20
|
教师支持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基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
于志学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9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