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陵山地生态修复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以江苏省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区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高之栋 刘成高 +1 位作者 张文海 王运昌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年第3期12-15,共4页
通过对赣榆横山自然生态修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在低山丘陵植被修复过程中,阳坡、半阳坡植被演替趋势呈现以山红草+茅草+野山梅、山红草+贾莲子+茅草为主的两个群落类型,山顶以狗牙根+拂子茅+山菊花为主的群落类型。在较短的3年... 通过对赣榆横山自然生态修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在低山丘陵植被修复过程中,阳坡、半阳坡植被演替趋势呈现以山红草+茅草+野山梅、山红草+贾莲子+茅草为主的两个群落类型,山顶以狗牙根+拂子茅+山菊花为主的群落类型。在较短的3年时间,随着植被群落的演替,物种多样性经初期的由高到低,2年后由低到高,而后逐步趋向稳定的变化过程,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其他地带性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似。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自我修复在该地区实践上是可行的,只要再辅以人工补植,并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乡规民约相配套,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地区的山清水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榆横山 生态修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榆县厉庄地埂利用型式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醉君 毛才良 孟庆法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3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赣榆县厉庄以大金鸡菊、紫穗槐和红柳三种经济植物进行了地埂利用型式试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水土保持效果和改善农田小环境的生态效益。栽植后第三年植物覆盖率达90%或100%;地面蒸发量减少15.2~17.7%;截留降水量为0.5~0.7mm;大... 在赣榆县厉庄以大金鸡菊、紫穗槐和红柳三种经济植物进行了地埂利用型式试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水土保持效果和改善农田小环境的生态效益。栽植后第三年植物覆盖率达90%或100%;地面蒸发量减少15.2~17.7%;截留降水量为0.5~0.7mm;大气相对湿度提高3.7~5.4%;土壤养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经济效益估测每亩地埂可收到300~600元,比种黄豆高5~9倍。效益最好的是红柳,大金鸡菊次之,紫穗槐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埂利用 大金鸡菊 紫穗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榆县丘陵山区生态修复效果监测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友祥 李运昌 +2 位作者 穆如发 王运昌 高之栋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年第3期65-68,共4页
通过对赣榆丘陵山地生态修复项目区设点监测,为赣榆县及周边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生态修复,项目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从43.5%提高到98.4%。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植被群落趋向良... 通过对赣榆丘陵山地生态修复项目区设点监测,为赣榆县及周边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生态修复,项目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从43.5%提高到98.4%。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植被群落趋向良性循环,人工幼林长势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土壤侵蚀量由2 758 t/km2减少到1 369 t/km2,减沙效益为50.4%。本项目仅进行3年的监测工作,对今后人工林成林后,该区的林草变化情况,植被群落的演替趋势,动物及土壤结构的变化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监测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效果监测 丘陵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赣榆县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探讨
4
作者 宋力 李家密 +1 位作者 陈书华 周大炜 《水利经济》 2011年第4期61-62,66,共3页
针对当前农村灌区用水水费管理混乱的问题,以江苏省赣榆县灌区用水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实践为例,介绍当前灌区用水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现状及试行该模式后取得的主要成效,对水费收缴方式、水价改革、用水管理模式作了初步探索,分... 针对当前农村灌区用水水费管理混乱的问题,以江苏省赣榆县灌区用水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实践为例,介绍当前灌区用水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现状及试行该模式后取得的主要成效,对水费收缴方式、水价改革、用水管理模式作了初步探索,分析制约协会管理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可持续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用水者协会 管理模式 江苏省赣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浅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勇 祁德超 高之栋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根据国内外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以赣榆县青口河为载体,分析确定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原则,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根据不同河段的环境要求和土壤理化性质来选定,分河段分析了每段应采取的具体修复措施,从河堤、滩面、水域,提出各段生态修复... 根据国内外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以赣榆县青口河为载体,分析确定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原则,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根据不同河段的环境要求和土壤理化性质来选定,分河段分析了每段应采取的具体修复措施,从河堤、滩面、水域,提出各段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及后续管理工作,并提出对河道生态修复后的水环境稳定性及管理技术的探讨是今后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生态修复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LE在苏北花岗片麻岩区适用性研究
6
作者 王运昌 刘成高 +2 位作者 严跃南 高之栋 李玉成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21,25,共3页
根据苏北花岗片麻岩区水土流失状况,布设6种处理的径流小区进行了9年试验观测,通过对364次降雨径流与泥沙流失量的相关分析,得出了适合本地区R值的简便算式和USLE中各因子的取值。采用USLE计算的土壤流失量与实测值比较,准确率达90%以... 根据苏北花岗片麻岩区水土流失状况,布设6种处理的径流小区进行了9年试验观测,通过对364次降雨径流与泥沙流失量的相关分析,得出了适合本地区R值的简便算式和USLE中各因子的取值。采用USLE计算的土壤流失量与实测值比较,准确率达90%以上。本研究成果为该类地区水土流失预报与监测提供了科学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LE 江苏北部 花岗片麻岩区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仁山小流域治理模式与成效
7
作者 张文海 王宗法 李家密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39,共2页
江苏赣榆县怀仁山小流域 1984年被列为试点小流域后 ,对 2 0°以上坡面实施退耕还林和封禁治理 ,2 0°以下坡面修水平梯田并开挖环山截洪沟 ,在沟道中建拦蓄工程和提 (引 )水工程 ,发展节水灌溉 ,取得显著成效 ,于 2 0 0 0年被... 江苏赣榆县怀仁山小流域 1984年被列为试点小流域后 ,对 2 0°以上坡面实施退耕还林和封禁治理 ,2 0°以下坡面修水平梯田并开挖环山截洪沟 ,在沟道中建拦蓄工程和提 (引 )水工程 ,发展节水灌溉 ,取得显著成效 ,于 2 0 0 0年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片麻岩流失区坡耕地与梯田效益试验
8
作者 孟庆法 傅西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149-154,共6页
运用多年观测资料,详实论证了坡耕地与梯田之间的经济效益,保水保上效益,为小流域的科学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数据。
关键词 梯田 小区试验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田埂利用的3种模式及效益
9
作者 孟庆法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3年第2期48-51,共4页
坡地整修梯田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的产物,是变“三跑田”为“三保田”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山区地形复杂,水源短缺。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梯田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垦工程对沙枉河口污染物输运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大志 张静波 +1 位作者 周向华 章卫胜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河口两侧实施围垦工程改变了河口形态和动力环境,对河口污染物输运也将产生一定影响。以连云港市赣榆县沙枉河口为例,采用平面二维扩散输运模型对河口两侧高滩围垦工程实施前后沙枉河口污染物输运的影响范围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河口... 河口两侧实施围垦工程改变了河口形态和动力环境,对河口污染物输运也将产生一定影响。以连云港市赣榆县沙枉河口为例,采用平面二维扩散输运模型对河口两侧高滩围垦工程实施前后沙枉河口污染物输运的影响范围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河口两侧浅滩围垦工程对河口污染物输运范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河口两侧浅滩实施围垦工程使得河口过流通道缩窄,具有排放口向深水迁移的效应,有利于河口受污水体向动力较强的深水区稀释;但围垦工程实施使得通道和前沿区域动力改变,当两侧围垦工程前沿水流减弱时,动力变化不利于污染物输运;相反,围垦工程促使前沿水流增加时,动力变化则有利于污染物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输运 围垦工程 数值计算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促进赣榆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敬贤 张文海 樊继岭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7-39,共3页
江苏赣榆县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开展治理的 5 0条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92 5 %。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建立了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和高标准农业生产体系 ,培植了茶叶、商品粮、畜牧生... 江苏赣榆县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开展治理的 5 0条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92 5 %。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建立了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和高标准农业生产体系 ,培植了茶叶、商品粮、畜牧生产等 6大商品生产基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水资源利用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沙土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探讨——从江苏省河道清淤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之栋 柏继利 王运昌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2年第3期39-42,共4页
江苏省平原沙土区的土壤沙性大、颗粒细、粘结力小,其抗冲性和抗蚀性低,该地区降雨量丰沛、降雨强度大,因而在植被覆盖率低的河、沟、渠等堤坡坡面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体现为河坡的毁坏和河道的淤积。经多年实践,总结... 江苏省平原沙土区的土壤沙性大、颗粒细、粘结力小,其抗冲性和抗蚀性低,该地区降雨量丰沛、降雨强度大,因而在植被覆盖率低的河、沟、渠等堤坡坡面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体现为河坡的毁坏和河道的淤积。经多年实践,总结积累了一套较为成功的平原沙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是采取工程、植物和管理并举的综合防治体系。平原沙土区水土保持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径流含沙量、减少淤积河道泥沙、防止河坡坍塌,科学开发利用河堤堤防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沙土区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接触器的直流运行
13
作者 戴振伟 莫岳平 赵贤亮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15-17,共3页
将交流接触器改成直流运行,一方面可避免交流接触器中占总损耗90%以上的铁损耗和短路铜环损耗;另一方面则大大降低了交流接触器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延长了交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增加了交流接触器的吸合可靠性.因此,交流接触... 将交流接触器改成直流运行,一方面可避免交流接触器中占总损耗90%以上的铁损耗和短路铜环损耗;另一方面则大大降低了交流接触器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延长了交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增加了交流接触器的吸合可靠性.因此,交流接触器改成直流运行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交流接触器 直流运行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泉河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体系建设
14
作者 陈学文 赵庆喜 孟庆法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4-56,共3页
龙泉河小流域位于江苏省赣榆县厉庄乡北部,流域总面积26.67km^2,其中耕地面积724.1hm^2,人口密度327人/km^2。 该流域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地面高低起伏较大,境内有大小山头8座,海拔30~222.5m,属沂蒙山区延续部分,主要成土母质为花岗片... 龙泉河小流域位于江苏省赣榆县厉庄乡北部,流域总面积26.67km^2,其中耕地面积724.1hm^2,人口密度327人/km^2。 该流域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地面高低起伏较大,境内有大小山头8座,海拔30~222.5m,属沂蒙山区延续部分,主要成土母质为花岗片麻岩。治理前,流域内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据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 龙泉河 江苏 赣榆县 水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商品采用售价核算时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15
作者 李虎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05A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商品流通企业 销售价格 会计核算 增值税 会计科目 应纳税所得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神泉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与成效
16
作者 张金星 柏继利 +2 位作者 缪建国 徐光建 王运昌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年第3期37-39,共3页
江苏省赣榆县神泉河小流域,对25°以上坡面实施退耕还林和封禁治理,25°以下坡面修水平梯田并开挖环山截洪沟,在沟道中建拦蓄工程和提(引)水工程,同时发展各类经济林果,进行节水灌溉与"四旁"绿化防护,取得显著的综合... 江苏省赣榆县神泉河小流域,对25°以上坡面实施退耕还林和封禁治理,25°以下坡面修水平梯田并开挖环山截洪沟,在沟道中建拦蓄工程和提(引)水工程,同时发展各类经济林果,进行节水灌溉与"四旁"绿化防护,取得显著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开展生态修复的探索与思考
17
作者 高之栋 刘成高 +1 位作者 高圣泉 王运昌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年第3期88-90,共3页
针对连云港市生态修复区内的林草结构特点和现行的管护现状,提出了分类管理、权属分明的管理方案,建立严密的管护、激励、监督和奖惩机制等,并从封禁区的作业类型、封禁方式以及修复区补植育林技术要点对该区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措施进... 针对连云港市生态修复区内的林草结构特点和现行的管护现状,提出了分类管理、权属分明的管理方案,建立严密的管护、激励、监督和奖惩机制等,并从封禁区的作业类型、封禁方式以及修复区补植育林技术要点对该区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探索。在生态修复工程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采取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创造适宜恢复的各种有利条件,强化科研监测工作,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强预防监督执法,对生态修复的技术成果要及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