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赣榆县夹谷山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1
作者
夏美玲
高之栋
+2 位作者
周岩
王新军
赵言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4,19,共5页
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夹谷山径流小区作为研究区域,以花岗片麻岩砾质砂壤土作为试验土壤,分析了近20a来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侵蚀产沙特性,研究了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年侵蚀产沙量均随年降雨量...
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夹谷山径流小区作为研究区域,以花岗片麻岩砾质砂壤土作为试验土壤,分析了近20a来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侵蚀产沙特性,研究了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年侵蚀产沙量均随年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梯田水保效益显著;(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年产沙量具有显著差异性,对产沙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顺坡耕作区>标准小区>经济林区>牧草区>乔木用材林区>梯田小区。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防止土壤流失最有效的是梯田,与之相反,顺坡耕作区水土流失量最大。(3)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侵蚀产沙量与降雨侵蚀力均表现为幂函数关系,相关性较强,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片麻岩
砾质砂壤土
产沙量
降雨强度
土地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之栋
李德勤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2,共3页
对江苏省建立地面监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江苏省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建立原则。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探讨,根据"三区"划分构思监测站点的布设,...
对江苏省建立地面监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江苏省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建立原则。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探讨,根据"三区"划分构思监测站点的布设,从监测内容、监测技术方法、监测管理体系等方面对监测体系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地面监测体系
构建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试验区监测成果及分析
3
作者
李德勤
高之栋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9,共2页
经过3年的生态修复,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试验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发展趋势;人工幼林长势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效益分析
赣榆县
苏北丘陵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北花岗片麻岩地区USLE模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文海
张行南
高之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67,共5页
针对苏北花岗片麻岩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状况,建立了6种径流小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各小区364次降雨径流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分析,得出适合本地区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的简便算式,确定了USLE模型中其它诸因子的取值。运用USLE模型计算各小...
针对苏北花岗片麻岩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状况,建立了6种径流小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各小区364次降雨径流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分析,得出适合本地区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的简便算式,确定了USLE模型中其它诸因子的取值。运用USLE模型计算各小区的土壤侵蚀量与实测值进行偏差分析,偏差为-3.5%-9.9%,可信度达90%以上。在实际应用检验中,梯田偏差5.64%,坡耕地偏差12.36%,可信度达87%以上。由此说明,USLE模型及其诸因子的取值方法在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定量分析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该项试验研究成果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预报与监测、水土保持规划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北部
花岗片麻岩区
土壤侵蚀
USL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丘陵山地生态修复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以江苏省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区为例
被引量:
6
5
作者
高之栋
刘成高
+1 位作者
张文海
王运昌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年第3期12-15,共4页
通过对赣榆横山自然生态修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在低山丘陵植被修复过程中,阳坡、半阳坡植被演替趋势呈现以山红草+茅草+野山梅、山红草+贾莲子+茅草为主的两个群落类型,山顶以狗牙根+拂子茅+山菊花为主的群落类型。在较短的3年...
通过对赣榆横山自然生态修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在低山丘陵植被修复过程中,阳坡、半阳坡植被演替趋势呈现以山红草+茅草+野山梅、山红草+贾莲子+茅草为主的两个群落类型,山顶以狗牙根+拂子茅+山菊花为主的群落类型。在较短的3年时间,随着植被群落的演替,物种多样性经初期的由高到低,2年后由低到高,而后逐步趋向稳定的变化过程,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其他地带性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似。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自我修复在该地区实践上是可行的,只要再辅以人工补植,并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乡规民约相配套,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地区的山清水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榆横山
生态修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北丘陵山区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文海
高之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是水土保持建设的新思路。近年来,各地都非常注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该文对苏北丘陵山区生态修复项目区3a的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区内植物...
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是水土保持建设的新思路。近年来,各地都非常注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该文对苏北丘陵山区生态修复项目区3a的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从43.5%提高到98.4%。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植物群落趋向良性循环,人工幼林长势良好。土壤侵蚀量由2758t/(km2.a)减少到1369t/(km2.a),减沙效益为50.4%,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丘陵山区
生态修复
植被覆盖度
植物群落
监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榆县夹谷山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1
作者
夏美玲
高之栋
周岩
王新军
赵言文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赣榆县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4,19,共5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建设项目扰动土侵蚀模数测试及侵蚀规律研究"(200801025)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江苏连云港赣榆县水土流失区USLE中各因子取值的实验研究"[苏水鉴字(2005)13号]
文摘
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夹谷山径流小区作为研究区域,以花岗片麻岩砾质砂壤土作为试验土壤,分析了近20a来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侵蚀产沙特性,研究了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年侵蚀产沙量均随年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梯田水保效益显著;(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年产沙量具有显著差异性,对产沙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顺坡耕作区>标准小区>经济林区>牧草区>乔木用材林区>梯田小区。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防止土壤流失最有效的是梯田,与之相反,顺坡耕作区水土流失量最大。(3)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侵蚀产沙量与降雨侵蚀力均表现为幂函数关系,相关性较强,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花岗片麻岩
砾质砂壤土
产沙量
降雨强度
土地利用方式
Keywords
granitic gneiss
gravelly sandy loam
sediment production
rainfall intensity
landuse patter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之栋
李德勤
机构
江苏省
水土
保持
办公室
赣榆县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2,共3页
文摘
对江苏省建立地面监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江苏省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建立原则。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探讨,根据"三区"划分构思监测站点的布设,从监测内容、监测技术方法、监测管理体系等方面对监测体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地面监测体系
构建
江苏省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试验区监测成果及分析
3
作者
李德勤
高之栋
机构
赣榆县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9,共2页
文摘
经过3年的生态修复,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试验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发展趋势;人工幼林长势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效益分析
赣榆县
苏北丘陵山地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北花岗片麻岩地区USLE模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文海
张行南
高之栋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
赣榆县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67,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水利厅项目"苏北片麻岩水土流失区土壤流失方程中的诸因子取值的实验研究"
文摘
针对苏北花岗片麻岩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状况,建立了6种径流小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各小区364次降雨径流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分析,得出适合本地区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的简便算式,确定了USLE模型中其它诸因子的取值。运用USLE模型计算各小区的土壤侵蚀量与实测值进行偏差分析,偏差为-3.5%-9.9%,可信度达90%以上。在实际应用检验中,梯田偏差5.64%,坡耕地偏差12.36%,可信度达87%以上。由此说明,USLE模型及其诸因子的取值方法在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定量分析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该项试验研究成果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预报与监测、水土保持规划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江苏北部
花岗片麻岩区
土壤侵蚀
USLE模型
Keywords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granite gneiss region
soil erosion
USLE model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丘陵山地生态修复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以江苏省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区为例
被引量:
6
5
作者
高之栋
刘成高
张文海
王运昌
机构
江苏省
赣榆县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
江苏省连云港市水利局
江苏省
赣榆县
水利局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年第3期12-15,共4页
文摘
通过对赣榆横山自然生态修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在低山丘陵植被修复过程中,阳坡、半阳坡植被演替趋势呈现以山红草+茅草+野山梅、山红草+贾莲子+茅草为主的两个群落类型,山顶以狗牙根+拂子茅+山菊花为主的群落类型。在较短的3年时间,随着植被群落的演替,物种多样性经初期的由高到低,2年后由低到高,而后逐步趋向稳定的变化过程,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其他地带性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似。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自我修复在该地区实践上是可行的,只要再辅以人工补植,并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乡规民约相配套,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地区的山清水秀。
关键词
赣榆横山
生态修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Keywords
Hengshan Mountain of Ganyu County, eco - renovation, phytobiocoenose, species diversity
分类号
S718.5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北丘陵山区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文海
高之栋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
赣榆县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5-248,共4页
基金
2005年江苏省水利厅"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效应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立"项目
文摘
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是水土保持建设的新思路。近年来,各地都非常注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该文对苏北丘陵山区生态修复项目区3a的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从43.5%提高到98.4%。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植物群落趋向良性循环,人工幼林长势良好。土壤侵蚀量由2758t/(km2.a)减少到1369t/(km2.a),减沙效益为50.4%,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
苏北丘陵山区
生态修复
植被覆盖度
植物群落
监测与评价
Keywords
hilly region of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vegetation coverage
plant tribes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赣榆县夹谷山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夏美玲
高之栋
周岩
王新军
赵言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省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构建
高之栋
李德勤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试验区监测成果及分析
李德勤
高之栋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苏北花岗片麻岩地区USLE模型的试验研究
张文海
张行南
高之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丘陵山地生态修复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以江苏省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区为例
高之栋
刘成高
张文海
王运昌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苏北丘陵山区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张文海
高之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