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运良
马建霞
+2 位作者
吴红玉
满晓华
李淑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37,共6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和...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0、20、40、80 ng/ml的TPL作用于PANC-1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PL对PAN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TPL作用后PANC-1细胞中TLR4和VEGF的表达。建立PANC-1细胞裸鼠荷瘤模型并随机分为TPL组、PBS组,测量移植瘤的体积变化,治疗35 d后摘取瘤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内TLR4、VEGF和CD31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与0 ng/ml组相比,PANC-1细胞经20、40和80 ng/ml的TPL处理24 h后,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4.7±1.0)%、(10.5±2.0)%、(21.1±4.2)%vs(2.6±0.5)%,P<0.05或P<0.01];48 h后,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下降[(68.0±5.3)%、(59.6±5.0)%、(51.6±4.2)%vs(99.6±5.2)%,均P<0.01],并较相同浓度TPL处理24 h时显著降低(P<0.05或P<0.01)。80 ng/ml TPL组处理后PANC-1细胞中TLR4蛋白[(20.2±4.7)%vs(57.5±6.3)%,P<0.01]和VEGF蛋白[(35.8±4.0)%vs(92.1±8.3)%,P<0.0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组。TPL治疗组第34天的裸鼠移植瘤体积显著小于PBS对照组[(510.9±79.8)vs(1 220.6±127.2)mm3,P<0.01];TPL治疗组移植瘤组织内的TLR4、VEGF表达均显著低于PBS组[(3.2±0.6)vs(6.7±1.1),(3.7±0.7)vs(7.1±1.2);均P<0.01),其MVD也显著低于PBS组[(12.2±4.0)vs(22.7±5.6),P<0.01]。结论:TPL能够抑制人胰腺癌PANC-1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促进PANC-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PL抑制TLR4、VEGF表达及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胰腺癌
TOLL样受体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运良
马建霞
吴红玉
满晓华
李淑德
机构
赣榆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赣榆
华东
医院
消化
内科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
医院
消化
内科
出处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37,共6页
基金
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资助(No.1242)~~
文摘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0、20、40、80 ng/ml的TPL作用于PANC-1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PL对PAN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TPL作用后PANC-1细胞中TLR4和VEGF的表达。建立PANC-1细胞裸鼠荷瘤模型并随机分为TPL组、PBS组,测量移植瘤的体积变化,治疗35 d后摘取瘤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内TLR4、VEGF和CD31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与0 ng/ml组相比,PANC-1细胞经20、40和80 ng/ml的TPL处理24 h后,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4.7±1.0)%、(10.5±2.0)%、(21.1±4.2)%vs(2.6±0.5)%,P<0.05或P<0.01];48 h后,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下降[(68.0±5.3)%、(59.6±5.0)%、(51.6±4.2)%vs(99.6±5.2)%,均P<0.01],并较相同浓度TPL处理24 h时显著降低(P<0.05或P<0.01)。80 ng/ml TPL组处理后PANC-1细胞中TLR4蛋白[(20.2±4.7)%vs(57.5±6.3)%,P<0.01]和VEGF蛋白[(35.8±4.0)%vs(92.1±8.3)%,P<0.0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组。TPL治疗组第34天的裸鼠移植瘤体积显著小于PBS对照组[(510.9±79.8)vs(1 220.6±127.2)mm3,P<0.01];TPL治疗组移植瘤组织内的TLR4、VEGF表达均显著低于PBS组[(3.2±0.6)vs(6.7±1.1),(3.7±0.7)vs(7.1±1.2);均P<0.01),其MVD也显著低于PBS组[(12.2±4.0)vs(22.7±5.6),P<0.01]。结论:TPL能够抑制人胰腺癌PANC-1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促进PANC-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PL抑制TLR4、VEGF表达及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胰腺癌
TOLL样受体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Keywords
triptolide
pancreatic cancer
TolHike receptor 4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angiogenesis
分类号
R735.9 [医药卫生—肿瘤]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孙运良
马建霞
吴红玉
满晓华
李淑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