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尺度的城乡建设用地潜力及空间格局匹配评价——以南昌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媛 罗志军 +4 位作者 齐松 张田 刘梦婷 许巾 刘洋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037-9047,共11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开发强度日益增大,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分析城乡建设用地承载能力及空间格局匹配情况,对解决土地利用不合理、生态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首先从生态安全、自然条件...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开发强度日益增大,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分析城乡建设用地承载能力及空间格局匹配情况,对解决土地利用不合理、生态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首先从生态安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限制系数评价模型,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然后测算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最后与现状城乡建设用地进行空间匹配度分析,并探讨可承载临界值、丰度与空间匹配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昌市城乡建设用地最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1466.19、1346.01、353.69 km^(2)和3770.70 km^(2);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和可承载潜力分别为41.25%和24.05%,各县(区)值差异较大,各县(区)可承载临界值和可承载潜力范围分别为19.43%—98.71%和5.65%—49.83%,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情况良好,各县(区)值介于0.19—1.50之间;研究区各县(区)空间匹配度范围为67.41%—99.25%;相关分析显示,空间匹配度与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和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可为南昌市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国土空间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土地承载力 空间匹配度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护技术的采纳意愿与行为响应--基于江西省1092户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实证 被引量:34
2
作者 颜玉琦 陈美球 +2 位作者 张洁 李兴懿 刘洋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5-93,共9页
研究目的: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剖析农户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护技术的采纳意愿与行为响应规律,为推广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护技术、提升耕地质量保护效果提供政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行为态度、主... 研究目的: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剖析农户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护技术的采纳意愿与行为响应规律,为推广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护技术、提升耕地质量保护效果提供政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3方面变量均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影响效应从大到小排序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2)农户的生态理性、邻里之间的交流和示范、有效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指导服务都能更好地提升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意向。研究结论:(1)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户的生态意识;(2)注重推广示范,发挥农户邻里之间的技术传播作用;(3)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增强农户应用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护技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护技术 农户 测土配方施肥 意愿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全尾砂浆静态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美道 饶运章 +2 位作者 徐文峰 王文涛 李江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0-54,共5页
为获得某铅锌银矿全尾砂浆浓密参数,进行室内静态絮凝沉降试验,观察分析全尾砂絮凝沉降过程中沉降速度、极限浓度和上清液含固率变化。通过正交试验法及对试验数据的数值拟合,探究不同絮凝剂种类、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添加浓度、全... 为获得某铅锌银矿全尾砂浆浓密参数,进行室内静态絮凝沉降试验,观察分析全尾砂絮凝沉降过程中沉降速度、极限浓度和上清液含固率变化。通过正交试验法及对试验数据的数值拟合,探究不同絮凝剂种类、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添加浓度、全尾砂浆浓度对该矿全尾砂絮凝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矿全尾砂砂浆最优浓度为25.162%,最适宜絮凝剂为1 200万分子量APAM,最佳絮凝剂溶液添加浓度为1.032‰,最佳絮凝剂单耗为37.925 g/t。实验为矿山全尾砂膏体制备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浆 静态沉降 絮凝剂 数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三线冲突”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巾 罗志军 +1 位作者 冯晓菁 刘洋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8-374,共7页
为统筹国土空间管制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以南昌市为例,首先通过"三线冲突"强度指数识别"三线冲突"的类型和强度差异,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三线冲突"的空间特征;最后通过双变量相关分... 为统筹国土空间管制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以南昌市为例,首先通过"三线冲突"强度指数识别"三线冲突"的类型和强度差异,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三线冲突"的空间特征;最后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探究"三线冲突"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加深对"多规冲突"的理解,为实现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南昌市"城镇—基本农田"、"城镇—生态"、"生态—基本农田"、"城镇—生态—基本农田"冲突的面积分别为7.391 km^(2),5.842 km^(2),149.939 km^(2),0.111 km^(2),强度指数分别为0.001,0.000 8,0.021,0.000 02;(2)"城镇—基本农田"、"城镇—生态"、"生态—基本农田"冲突在空间上有明显的集聚性特征,冲突的热点区域大多分布在安义县中北部、进贤县中部、南昌县北部及新建区中北部,冷点区域大多分布在湾里区及进贤县东部;(3)高程、坡度、居民点密度、人口、城镇化率、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和距离主要公路的距离对于各类冲突的强度指数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协调优化"三线"布局,科学合理配置国土资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冲突 空间特征 影响因素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