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挥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用提升肺结核发现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月园 苏伟 +5 位作者 郑建刚 王萌 曾忠 黄钦 谢添 李仁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发挥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的作用,以提高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方法:分别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赣州五... 目的:探讨通过发挥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的作用,以提高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方法:分别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赣州五院”)收集“探索提高贫困地区肺结核发现”项目实施前(2017-2018年)和实施后(2019-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不含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就诊的本市疑似肺结核患者(不含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结核病诊断和耐药检测信息,分析并比较地市级定点医院在项目实施前后肺结核患者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的差异。结果:赣州五院2017-2020年共发现927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最终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619例,其中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38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GeneXpert MTB/RIF检测率和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从项目实施前的7.71%(361/4682)和36.39%(1383/3801)提高到实施后的66.70%(3066/4597)和52.46%(2003/3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64.784,P<0.001;χ^(2)=199.388,P<0.001)。项目实施后,赣州五院发现的病原学阳性患者和利福平耐药患者占全市的比例分别达到33.97%(2003/5897)和81.31%(248/305),此两类患者中34.55%(692/2003)和28.63%(71/248)为涂阴患者经GeneXpert MTB/RIF检测后被发现。结论:地市级定点医院如能采用适宜的结核病诊断技术和患者发现策略,对所有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不分区域进行免费筛查,并实现患者诊断信息与县区级定点医院的互联互通,可以提高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发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医院 专科 患者分级医疗 患者发现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在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的实施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倪 黄飞 +16 位作者 竺丽梅 曾谊 张瑞梅 耿红 刘学法 郑建刚 宗佩兰 曾忠 李进岚 蔡翠 郭晓红 钟引 刘莉 谢艳 杜芳芳 周林 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27-933,共7页
目的:评价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使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全国选择5个省,每省一个省级和一个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采取观察性研究方法... 目的:评价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使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全国选择5个省,每省一个省级和一个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采取观察性研究方法,对新诊断的利福平敏感或无耐药检测结果的肺结核患者,根据FDC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使用抗结核FDC患者的纳入和退组情况。结果:2021年4月1日至7月31日,10个机构登记新诊断的利福平敏感或无耐药检测结果的肺结核患者3558例,抗结核FDC使用率为71.9%(2559/3558),其中最高为94.5%(346/366),最低为45.6%(215/472);12.1%(431/3558)的患者因禁忌证未使用抗结核FDC,有禁忌证的患者占登记患者数的比例最高为43.9%(207/472),最低为2.3%(5/215)。使用抗结核FDC的患者中22.3%(571/2562)在疗程中途停止使用抗结核FDC,各机构中最高为44.8%(155/346),最低为3.6%(13/365);退组患者中54.5%(311/571)由于发生不良反应调整方案;各机构中发生不良反应退组的患者占使用抗结核FDC患者的比例,最高为27.2%(94/346),最低为0.3%(1/300);治疗第1个月的退组率为7.9%(203/2559),治疗第6个月的退组率为0.4%(8/1996),退组率随疗程呈明显下降趋势(χ^(2)_(趋势)=14.277,P<0.05)。结论:抗结核FDC适宜在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使用,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是进一步提高抗结核FDC使用率和降低FDC中断治疗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是人工肝治疗的生存优势人群: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龙川 曾敬科 +3 位作者 袁桂才 邹波 甘达凯 熊墨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34-2439,共6页
目的探讨在人工肝治疗中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pre-ACLF)患者是否较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更具生存优势。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连续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昌市第九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及宜... 目的探讨在人工肝治疗中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pre-ACLF)患者是否较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更具生存优势。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连续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昌市第九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及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具有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和至少行1次人工肝治疗特征的患者,分为pre-ACLF组52例与ACLF组233例,随访12周,分析其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进行分析。结果pre-ACLF组的12周死亡率(5.8%,3/52)不仅低于ACLF组(34.8%,81/233),也同时低于ACLF早期组(19.9%,30/151)、中期组(57.9%,33/57)和晚期组(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生存分析中,pre-ACLF组不仅优于ACLF组,也同时优于ACLF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pre-ACLF、血甲胎蛋白、血钠、年龄、血白细胞及血总胆红素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re-ACLF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仅为ACLF组患者的0.238倍。结论与ACLF组患者相比,pre-ACLF组患者是人工肝治疗的生存优势人群,pre-ACLF可能是人工肝治疗的黄金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前期 人工肝 生存优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丝氨酸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敬 荆玮 +16 位作者 陈维 郭茹 韩喜琴 吴琍敏 杨光旭 杨坤云 陈聪 蒋凛 蔡春葵 窦志 刁丽娟 潘洪秋 王建云 杜斐斐 王黎霞 李仁忠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10-814,共5页
目的 分析含环丝氨酸(Cs)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全国11家单位纳入全球基金第五轮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符合选例标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23例。所有... 目的 分析含环丝氨酸(Cs)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全国11家单位纳入全球基金第五轮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符合选例标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即:6PZA-Am(Cm)-Lfx(Mfx)-Pto-Cs/18PZA-Lfx(Mfx)-Pto-Cs;替代方案:PAS替代Pto,Cm替代Am,Mfx替代Lfx(PZA:吡嗪酰胺;Am:阿米卡星;Cm:卷曲霉素;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Pto:丙硫异烟胺;Cs:环丝氨酸;PAS:对氨基水杨酸钠)。收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严重程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处理方法及预后,并判定其与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23例研究对象中有316例(50.7%)发生至少一种药物不良反应,36例(5.8%)患者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停服药物或者更改治疗方案。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高尿酸血症(22.8%,142/623)和肝功能异常(18.8%,117/623);出现与Cs很可能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症状者有27例(4.3%),发生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2,6)个月,对患者进行停用Cs或心理辅导等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应用含Cs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症状与Cs有关,在对患者使用含Cs方案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其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系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丝氨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毒性 药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耐二线抗结核药的分子学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小亮 张天托 +5 位作者 朱家馨 郑文争 雷建平 涂少华 罗一钧 刘惟优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49-654,共6页
目的初步明确江西省耐二线抗结核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检测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和MAS-PCR技术,对江西省52株耐... 目的初步明确江西省耐二线抗结核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检测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和MAS-PCR技术,对江西省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结果DNA测序分析:39株耐氧氟沙星(Ofx)菌株中,32株存在gyrA基因错义突变,2株发生gyrB基因错义突变。29株耐卡那霉素(Km)或卷曲霉素(Cm)菌株中,22株为rrs1401位点A→G突变。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40株为北京基因型(76.92%,40/52),其中17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gyrA-GAC94GGC突变(42.50%,17/40),19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rrs-A1401G突变(47.50%,19/40)。北京基因型与基因突变类型gyrA-GAC94GGC和rrs-A1401G无明显相关性(χ2=1.16、1.92,P值均>0.05)。MAS-PCR检测Ofx耐药株的敏感度为61.54%(24/39),检测Km或Cm耐药株的敏感度为79.31%(23/29)。结论gyrA基因94位密码子突变是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Ofx耐药的主要机制;rrs-A1401G突变则是Km或Cm耐药的主要原因。MAS-PCR方法对于快速检测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抗生素类 抗结核 卡那霉素 卷曲霉素硫酸盐 聚合酶链反应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HBeAg状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肝炎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情转归差异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沈佳聪 李小鹏 +4 位作者 程晓宇 车媛梅 雷弯 周观林 张伦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NUC)抗病毒治疗后肝炎复发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病情转归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目的探讨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NUC)抗病毒治疗后肝炎复发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病情转归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停用NUC后致HBV-ACLF的CHB患者。根据HBeAg状态分为HBeAg阳性组(n=57)和HBeAg阴性组(n=5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体征和入院时TBil、DBil、ALT、AST、PT、活化部分PT(APTT)、PT/INR、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以及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情况、HBV-ACLF病情转归差异。同时,选取48例持续NUC抗病毒治疗>2年且HBV DNA<20 IU/mL的CHB患者,收集并检测其血清HBV pgRNA水平,探讨影响停药时不同HBeAg状态患者HBV-ACLF预后差异的可能原因。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108例停药复发HBV-ACLF患者中,HBeAg阳性组好转率49.1%,HBeAg阴性组好转率74.5%。HBeAg阴性组的好转率高于HBeAg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1,P=0.006)。HBeAg阳性组入院时HBV DNA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8,P=0.002)。在48例长期NUC抗病毒治疗达到病毒学应答的CHB患者中,HBeAg阳性组HBV pgRNA载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H=2.814,P=0.049)。结论HBeAg阴性CHB患者停用NUC抗病毒治疗后肝炎复发致HBV-ACLF的病情好转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基线HBV pgRNA水平差异可能与不同HBeAg状态HBV-ACLF的病情转归存在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慢加急性肝衰竭 核苷类 核苷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配伍理论探析附子甘草配伍相关性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利勤 杨沛华 +1 位作者 万海同 郭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6-671,共6页
中药配伍是中医的特色,合理的配伍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本文从附子、甘草及附子与甘草的不同层面进行介绍,表明附子、甘草及附子与甘草的作用和特点;并从当今的相关研究中,探析附子与甘草配伍的相关性研究及进展;并阐明中药配伍的意... 中药配伍是中医的特色,合理的配伍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本文从附子、甘草及附子与甘草的不同层面进行介绍,表明附子、甘草及附子与甘草的作用和特点;并从当今的相关研究中,探析附子与甘草配伍的相关性研究及进展;并阐明中药配伍的意义,展望附子与甘草配伍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伍 附子 甘草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病毒载量HBV感染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姜曼蕾 许飞 张伦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4-1307,共4页
目的探讨低病毒载量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炎症、纤维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6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HBsAg阳性患者,筛选出20 IU/mL<HBV DNA<2000 IU/mL患者41例,完善血生化、肝硬度、肝穿刺病理检查,明确肝脏炎症和纤... 目的探讨低病毒载量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炎症、纤维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6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HBsAg阳性患者,筛选出20 IU/mL<HBV DNA<2000 IU/mL患者41例,完善血生化、肝硬度、肝穿刺病理检查,明确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情况;根据HBV DNA、ALT、肝硬度值、年龄对比分析肝脏炎症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6.59%(15/41)低病毒载量HBV感染者肝脏炎症和/或纤维化≥G2/S2。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为>200~2000 IU/mL患者11例(73.33%),HBV DNA为20~200 IU/mL患者4例(2667%);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2占比73.33%(11/15)、纤维化程度分期S2占比46.67%(7/15);ALT≤30 U/L占比46.67%(7/15);年龄≥30岁占比86.66%(13/15);LSM>17 kPa占比6.67%(1/15),LSM 12.4~17 kPa占比4667%(7/15),LSM 9.4~12.4 kPa占比33.33%(7/15)。结论低病毒载量慢性HBV感染者有较高的炎症和纤维化进展风险;ALT水平不能作为低病毒载量HBV感染者是否抗病毒治疗的依据;瞬时弹性成像肝硬度检测可作为筛查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无创检查,当低病毒载量HBV感染者>30岁、肝硬度值持续>9.4 kPa时应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病毒载量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许飞 梁斌 许军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析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析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套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施行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出血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出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消失率(9.4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39.62%)(P<0.05);对照组患者的再出血率(41.51%)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率(20.76%)(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83%)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19%)(P<0.05).结论 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改善静脉曲张情况,还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 组织胶注射 套扎术 疗效与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补肺汤对肺气虚型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享文 崔开旺 +3 位作者 刘春云 陈谦 黄玉梅 刘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93-2196,共4页
目的考察加减补肺汤对肺气虚型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减补肺汤,疗程15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FEV l、FVC、FEV l/F... 目的考察加减补肺汤对肺气虚型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减补肺汤,疗程15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FEV l、FVC、FEV l/FVC)、炎性指标(IL-8、ICAM-1)、氧化应激指标(SOD、GSH-Px、MDA)、肺纤维化指标(HA、LN)、SGRQ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性指标、MDA、肺纤维化指标、SGRQ评分降低(P<0.05),肺功能指标、SOD、GSH-Px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加减补肺汤可改善肺气虚型尘肺病患者中医证候评分、SGRQ评分,并通过改善通气功能、调节机体氧化或抗氧化功能、抑制肺部炎性反应来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补肺汤 常规治疗 尘肺病 肺气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在烧伤修复植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庆荣 李健 李茹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纤维蛋白胶具有黏合、止血及促进愈合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的细胞外基质,其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毒无刺激,不会产生溶血现象,是一种理想的医用黏合剂。近年来,纤维蛋白胶作为多用途的生物多聚体,广泛应用于现代外科手术中,尤其在烧伤修复植皮... 纤维蛋白胶具有黏合、止血及促进愈合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的细胞外基质,其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毒无刺激,不会产生溶血现象,是一种理想的医用黏合剂。近年来,纤维蛋白胶作为多用途的生物多聚体,广泛应用于现代外科手术中,尤其在烧伤修复植皮应用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该文结合相关文献对纤维蛋白胶在烧伤修复植皮应用中相关的研究作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烧伤 止血 黏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CT定位贴在8例脑结核瘤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施力 刘春文 +2 位作者 廖春平 王芳芳 邓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4-135,共2页
脑结核瘤多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常见于肺结核。原发悱肺结核发生血行播散停止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可有结核分枝杆菌存留,
关键词 脑结核瘤 临床研究 CT定位 手术中 结核分枝杆菌 中枢神经系统 结核病灶 血行播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CT表现
13
作者 温延斌 陈怡文 朱大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680-68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CT表现 2型 干酪性病变 诊断准确性 CT资料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含量检测及其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叶远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含量及其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的90名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含量及其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的90名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IL-2的含量,同时评价呼吸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速、呼气一秒率、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步行后心率及呼吸频率.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血清中IL-2含量分别为(185.8±29.5) pg/ml和(45.3±6.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92、P<0.05).观察组最大呼气流速(54.81±7.34)ml/s、呼气一秒率(51.36±5.58)%、呼吸困难评分(3.23±0.41)分、6 min步行距离(318.46±35.23)m均低于对照组(74.23±9.26) ml/s、(57.85±6.32)%、(4.68±0.53)分、(424.27±49.35)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83、4.894、5.896、6.905,P值均<0.05);观察组步行后心率(103.31±13.95)次/min及步行后呼吸频率分别为(32.66±4.21)次/min,均高于对照组(89.48±9.59)次/min、(23.45±2.94)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85、6.475、P值均<0.05)(2)IL-2含量与最大呼气流速、呼气一秒率、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与步行后心率及呼吸频率呈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1.768、-1.650、-2.112、-1.932、2.342、1.904,P值均<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血清中IL-2含量显著升高,且与呼吸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呼吸功能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血液 白细胞介素2 呼吸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