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渣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游金明 郭晓波 +3 位作者 谌俊 李鑫 陈星平 邹田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粮食自给在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饲料用粮现已成为粮食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我国“人畜争粮”问题日益凸显,因地制宜开发我国地源性饲料资源已迫在眉睫。柑橘渣是柑橘加工副产物,产量巨大且利用率低,由此引发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粮食自给在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饲料用粮现已成为粮食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我国“人畜争粮”问题日益凸显,因地制宜开发我国地源性饲料资源已迫在眉睫。柑橘渣是柑橘加工副产物,产量巨大且利用率低,由此引发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柑橘渣总能值与玉米等能量饲料相近,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将其开发作为畜禽饲料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本章系统综述了柑橘渣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柑橘类副产物的饲用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助力我国玉米减量替代方针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渣 营养价值 畜禽 饲粮 玉米减量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犹江水库崇义段鲢鳙增殖效果综合评价与生态容量研究
2
作者 傅雪军 巫曦雅 +5 位作者 银旭红 易玮昕 李彩刚 郭琴 龚海波 余进祥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评价大水面生态渔业鲢鳙增殖对鱼类群落结构、净水效果、综合效益的影响,探究生态容量,本研究基于上犹江水库崇义段2022-2023年鱼类调查数据和2020-2023年鲢、鳙增殖回捕数据,运用资源增殖学理论及相关应用技术,分析评价增殖效果。共... 为评价大水面生态渔业鲢鳙增殖对鱼类群落结构、净水效果、综合效益的影响,探究生态容量,本研究基于上犹江水库崇义段2022-2023年鱼类调查数据和2020-2023年鲢、鳙增殖回捕数据,运用资源增殖学理论及相关应用技术,分析评价增殖效果。共调查到鱼类36种,相比2018年,新增鳡、大眼华鳊、翘嘴鲌等10种鱼类,表明原有鱼类的生态位空缺得到一定恢复。增殖鲢、鳙每年生长存储的碳量为27.36 t/a,摄食的氮、磷量分别为31.61 t/a、2.68 t/a,生长存储的氮、磷量分别为6.23 t/a、1.36 t/a,对浮游生物中磷的利用率达到50%,显示其对磷具有强大的自净功能;但对浮游生物中氮的利用率仅为19.70%。估算出鲢、鳙增殖比例为1∶1,鲢、鳙的最佳增殖量应分别控制在100 t以内,捕捞量应分别控制在290 t、218 t以内,从而使鲢、鳙保持最大生长速度和最佳生态容量,最大限度利用水体中的碳、氮、磷,更好地发挥生态渔业增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犹江水库崇义段 增殖效果 综合评价 生态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13家生猪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
3
作者 郑瑞强 邱悦 +1 位作者 李玲 胡艳 《中国猪业》 2024年第4期86-94,共9页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创造,头部养猪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基于13家上市生猪企业2011—2021年的财务数据,利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计量分析生猪企业的价值创造影响因素,得出资产负债率、...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创造,头部养猪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基于13家上市生猪企业2011—2021年的财务数据,利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计量分析生猪企业的价值创造影响因素,得出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能影响生猪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且资产负债率对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最强;公司规模和董事规模会削弱企业价值创造力,其中实际增长率和账面市值比呈非线性关系等结论,并据此从促进企业增长与价值创造的有效协同、建立有效的账务监管体系及强化科技赋能等领域给出了增进价值创造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企业 价值创造 托宾Q值 影响因素 增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糟与脐橙渣混合青贮品质与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强 雷小文 +3 位作者 连海 施小生 黄志文 钟云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6-1465,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白酒糟与脐橙渣混合青贮的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探究白酒糟和脐橙渣混合青贮的最适比例。【方法】试验所用白酒糟粗蛋白质含量为15.05%,脐橙渣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4.29%。设置白酒糟与脐橙渣7个比例(10∶0、9∶1、7... 【目的】通过研究白酒糟与脐橙渣混合青贮的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探究白酒糟和脐橙渣混合青贮的最适比例。【方法】试验所用白酒糟粗蛋白质含量为15.05%,脐橙渣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4.29%。设置白酒糟与脐橙渣7个比例(10∶0、9∶1、7∶3、5∶5、3∶7、1∶9、0∶10)混贮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 kg,青贮60 d后测定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结果】白酒糟与脐橙渣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测定结果显示,各组pH均低于4.2。其中,7∶3和5∶5组的pH最低,且显著低于10∶0和0∶10组(P<0.05),且其乳酸含量最高,也显著高于这两组(P<0.05);9∶1和7∶3组的丙酸含量显著低于0∶10组(P<0.05),且未检测到丁酸;从混合青贮比例达到7∶3开始,各组青贮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10∶0组(P<0.05)。微生物丰度测定结果显示,7∶3和5∶5组的乳植物杆菌属、伴生乳杆菌属、乳杆菌属、黏液乳杆菌属、促生乳杆菌属等5种乳杆菌属总含量显著高于10∶0组(P<0.05),7∶3组的芽孢杆菌属丰度显著高于0∶10组(P<0.05),9∶1、7∶3、5∶5和3∶7组假单胞菌属丰度显著低于0∶10组(P<0.05)。【结论】白酒糟∶脐橙渣为7∶3混合青贮时,发酵品质和青贮微生物多样性均较优,为最适混贮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 脐橙渣 青贮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对赣州番鸭的群体进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珍妮 李建军 +8 位作者 连海 雷小文 谭东海 曾庆远 成笛 田玉玲 孔智伟 谢华亮 钟云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92-5002,共11页
为了深入了解赣州番鸭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差异,本研究采集20只福建番鸭(FJ)、20只贵州天柱番鸭(TZ)、20只赣西北番鸭(GXB)和40只赣州番鸭(GZ)的血样用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测序深度为10×。随后,从NCBI数据库下载15只北京鸭(PK)、15只绿... 为了深入了解赣州番鸭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差异,本研究采集20只福建番鸭(FJ)、20只贵州天柱番鸭(TZ)、20只赣西北番鸭(GXB)和40只赣州番鸭(GZ)的血样用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测序深度为10×。随后,从NCBI数据库下载15只北京鸭(PK)、15只绿头鸭(MD)、10只樱桃谷鸭(CV)和2只法国番鸭(FF)4个品种的序列数据。使用上述8个群体的序列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系统进化树构建、杂合度分析、群体分化分析、基因流分析、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中,法国番鸭、天柱番鸭、赣西北番鸭按照第二和第三主成分无法完全区分开来,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杂交现象。系统进化树分析中,赣州番鸭与其他品种鸭群体非常明显的聚集成不同的分支,其在遗传上表现出明显的独特性,与其他群体存在差异。杂合度分析中,除法国番鸭外,所有群体的观测杂合度均低于期望值,说明包括赣州番鸭在内的7个群体存在遗传多样性下降的现象。群体分化分析中,赣州番鸭与其他群体分化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北京鸭、樱桃谷鸭、绿头鸭、法国番鸭、福建番鸭、天柱番鸭、赣西北番鸭。基因流分析中,赣州番鸭与法国番鸭、天柱番鸭和福建番鸭之间不存在单独的基因迁移,与其他群体之间也没有过多的基因交流。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中,当K=3时,赣州番鸭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被识别出来,显示了其独特的遗传背景。连锁不平衡分析中,赣州番鸭表现出最低程度的连锁不平衡,表明其具有低近亲交配程度、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更强的环境适应性。综上说明,赣州番鸭可区别于其他7个鸭群体,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遗传资源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重测序 赣州番鸭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茎叶粉对赣南藏香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粪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平文 徐川辉 +9 位作者 艾高祥 季华员 胡艳 陈将 宋琼莉 宋文静 韦启鹏 陈小连 邹志恒 陈和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90-3304,共15页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GBSLM)对赣南藏香猪初产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粪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健康且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初产妊娠赣南藏香母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CON组)饲喂...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GBSLM)对赣南藏香猪初产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粪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健康且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初产妊娠赣南藏香母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T1和T2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和20%GBSLM的试验饲粮。试验自妊娠第70天开始至分娩后第28天结束。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在母猪妊娠第105天,T1和T2组的总能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T1组的粗脂肪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T2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在母猪分娩后第15天,T2组的总能、干物质、粗脂肪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CON组相比,T1和T2组母猪妊娠第105天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3)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螺旋菌门是3个组共有的优势菌门。T1和T2组母猪妊娠第105天的粪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CON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T2组母猪分娩后第15天粪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链球菌属、狭义梭菌属1和土芽孢杆菌属是3个组共有的优势菌属。T1和T2组母猪妊娠第105天的粪中UCG-005菌属、理研菌科RC9肠道群属和普雷沃氏菌科_NK3B31群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可提高母猪总能、干物质、粗脂肪、磷和粗灰分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TP含量,调节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在本试验条件下,金荞麦茎叶粉可运用到赣南藏香母猪饲粮中,添加量以10%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茎叶粉 赣南藏香母猪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粪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合比例和青贮时间对饲料桑与皇竹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荣强 吴丽娟 +5 位作者 欧翔 连海 邱静芸 张强 操贤洪 雷小文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62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混合比例和青贮时间对饲料桑与皇竹草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置5种饲料桑与皇竹草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7∶3、5∶5、3∶7、0∶10。在青贮15、30、45、60 d时,测定营养成分、发酵品质,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混合比例和青贮时间对饲料桑与皇竹草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置5种饲料桑与皇竹草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7∶3、5∶5、3∶7、0∶10。在青贮15、30、45、60 d时,测定营养成分、发酵品质,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青贮品质。结果表明:1)混合比例对饲料桑与皇竹草青贮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时间对饲料桑与皇竹草青贮的NDF、ADL、WSC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2)混合比例对饲料桑与皇竹草青贮的pH、氨态氮/总氮(NH 3-N/TN)及乳酸(LA)和乙酸(A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时间对饲料桑与皇竹草青贮的pH及LA和A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3)在各个青贮时间,各组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平均值均为7∶3组最大。综上所述,饲料桑添加适量皇竹草混合青贮能够提升饲料桑青贮品质,饲料桑与皇竹草以7∶3混合比例青贮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桑 皇竹草 混合青贮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地区草鱼苗种分级培育试验
8
作者 张家海 黄雅贞 +6 位作者 郭婧 周智勇 刘强 黄春生 曾小荣 曾庆祥 赖聪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3期24-27,共4页
选择6口池塘开展草鱼苗种两级培育试验。一级培育设2组培育密度,每组设2个平行,草鱼苗种放养密度分别为5000尾/667 m^(2)和20000尾/667 m^(2),苗种平均规格2.5 g/尾,经120 d饲养,密度为5000尾/667 m^(2)组草鱼苗种平均规格达86.3 g/尾,... 选择6口池塘开展草鱼苗种两级培育试验。一级培育设2组培育密度,每组设2个平行,草鱼苗种放养密度分别为5000尾/667 m^(2)和20000尾/667 m^(2),苗种平均规格2.5 g/尾,经120 d饲养,密度为5000尾/667 m^(2)组草鱼苗种平均规格达86.3 g/尾,增重率达3352%,667 m^(2)产量达354.7 kg,成活率达82.2%;密度为20000尾/667 m^(2)组草鱼苗种平均规格达38.6 g/尾,增重率达1444%,667 m^(2)产量达606 kg,成活率达78.5%。密度为5000尾/667 m^(2)组草鱼苗种末均重、增重率以及成活率均优于20000尾/667 m^(2)组,密度为20000尾/667 m^(2)组667 m^(2)产量高于5000尾/667 m^(2)组,表明苗种养殖密度为5000尾/667 m^(2)组生长速度更优,但产量较低。二级培育设置2组培育密度,每组设3个平行,其中试验组1苗种密度为5000尾/667 m^(2),苗种放养规格25~50 g/尾;试验组2苗种密度为3000尾/667 m^(2),苗种放养规格50~100 g/尾,经150 d饲养,密度为5000尾/667 m^(2)组苗种平均规格达185.1 g/尾,增重率达427.4%,667 m^(2)产量达883.9 kg,成活率达95.5%;密度为3000尾/667 m^(2)组苗种平均规格达372.3 g/尾,增重率达526.8%,667 m^(2)产量达1070 kg,成活率达95.8%。密度为3000尾/667 m^(2)组末均重、增重率、667 m^(2)产量以及成活率均优于5000尾/667 m^(2)组,表明苗种养殖密度为3000尾/667 m^(2)更优。综合考虑生长速度、增重率、成活率以及667 m^(2)产量,草鱼苗种培育可采用前期适当提高养殖密度,后期分阶段适当降低养殖密度的模式,可兼顾苗种生长速度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苗种 分级培育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草与饲料桑混合微贮料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9
作者 操贤洪 欧翔 +7 位作者 陈荣强 连海 张强 吴丽娟 邱静芸 谢华亮 傅韬 雷小文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074-5086,共13页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ennisetum americanum cv.Reyan No.4)与饲料桑(Morus alba L.)混合微贮料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瘤胃内环境的影响,以期为该混合微贮料在肉牛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ennisetum americanum cv.Reyan No.4)与饲料桑(Morus alba L.)混合微贮料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瘤胃内环境的影响,以期为该混合微贮料在肉牛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24头22~24月龄、体重为494.79 kg±11.90 kg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KM1、KM2、KM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30%、45%王草与饲料桑混合微贮料,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饲期10 d,正式期60 d。试验期间称量每头牛的初始体重(IBW)、终末体重(FBW),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试验结束后,对每头牛颈静脉采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采用胃管式瘤胃液采样器收集新鲜瘤胃液,用于肉牛瘤胃发酵特性测定及微生物16S rDNA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KM2组肉牛FBW、ADG和ADFI均显著升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②KM2组肉牛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③KM2组肉牛瘤胃液微生物蛋白、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瘤胃液ACE指数、Chao1指数、Faith_pd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各KM组氨态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④KM2组肉牛瘤胃液中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ota)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理研菌科RC9菌属(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瘤胃球菌科NK4A214_group属(NK4A214_group)、拟杆菌目Muribaculaceae属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P<0.05),克氏菌科R-7属(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各KM组肉牛瘤胃液拟杆菌RF16菌属(Bacteroidales_RF16_group)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0%王草与饲料桑混合微贮料能提高肉牛生长性能,调节血液中的脂质代谢和提高抗氧化性能,改善瘤胃发酵特性,影响瘤胃微生物Alpha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组成,建议肉牛饲粮中王草与饲料桑混合微贮料的添加量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草 饲料桑 肉牛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瘤胃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种植王草后对稀土尾矿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欧翔 连海 +5 位作者 陈荣强 邱静芸 吴丽娟 操贤洪 张强 雷小文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8,共15页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种植王草修复稀土尾矿土壤的改良效果,设置化肥(CK)、沼液(Z)、腐熟牛粪(N)、腐熟牛粪+沼液(N+Z)、蚯蚓粪(Q)、蚯蚓粪+沼液(Q+Z)6个处理进行田间等氮量施肥试验,分析连续3年各处理对稀土尾矿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种植王草修复稀土尾矿土壤的改良效果,设置化肥(CK)、沼液(Z)、腐熟牛粪(N)、腐熟牛粪+沼液(N+Z)、蚯蚓粪(Q)、蚯蚓粪+沼液(Q+Z)6个处理进行田间等氮量施肥试验,分析连续3年各处理对稀土尾矿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续3年各组土壤容重呈下降趋势,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pH、有机质、氮、磷、钾、碱解氮、速效磷呈上升趋势;在修复第3年Q+Z组对土壤容重、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pH、速效磷、速效钾的改良效果优于其他处理。(2)连续3年N、N+Z、Q、Q+Z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第3年均显著高于CK组,土壤脱氢酶活性仅N+Z组第1年显著高于同期CK组,其中Q组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提升优于其他处理。(3)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有机质、速效养分、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呈极显著相关,脱氢酶活性与全磷呈极显著相关,与全钾、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毛管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显著相关。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施用蚯蚓粪+沼液处理连续3年综合排序第一,可作为种植王草修复赣南离子型稀土尾矿土壤的最佳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王草 施肥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与野生大刺鳅形体指数及其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11
作者 胡重华 张乐乐 +5 位作者 廖丽玫 连海 方园 黄雅贞 曾庆祥 郭琴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0-85,共6页
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养殖和野生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养殖大刺鳅的肥满度、脏体指数、肝体指数和肠体指数均显著高于野生大刺鳅(P<0.05)。养殖大刺鳅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大刺... 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养殖和野生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养殖大刺鳅的肥满度、脏体指数、肝体指数和肠体指数均显著高于野生大刺鳅(P<0.05)。养殖大刺鳅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大刺鳅(P<0.05)。肌肉检测出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EAA),其中以谷氨酸含量最高,胱氨酸含量最低;相比野生大刺鳅,养殖大刺鳅肌肉氨基酸总量更高,除脯氨酸略低外,其余氨基酸含量更高。养殖与野生大刺鳅的肌肉EAA含量接近。以氨基酸评分(AAS)为评价标准,评分最低的是缬氨酸。以化学评分(CS)为评价标准,两组大刺鳅评分最高的是赖氨酸(均高于1.2),其余EAA评分均低于1.0。肌肉检测出17种脂肪酸,主要为C14~C22的脂肪酸。养殖大刺鳅肌肉γ-亚麻酸(C18∶3n-6)、α-亚麻酸(C18∶3n-3)、花生三烯酸(C20∶3n-3)、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以及总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总n-3脂肪酸(n-3ΣPUFA)及(n-3ΣPUFA)/(n-6ΣPUFA)值均显著低于野生大刺鳅(P<0.05),二十碳五烯酸(C20∶5n-3,EPA)显著高于野生大刺鳅(P<0.05)。综上,养殖大刺鳅在肥满度、肌肉粗脂肪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方面略优于野生大刺鳅,但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鳅 人工养殖 营养评价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处理对种植饲料桑改良稀土尾矿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
作者 陈荣强 欧翔 +6 位作者 邱静芸 张强 连海 谢华亮 黄际发 徐树明 雷小文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565,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种植饲料桑(Morus alba L.)改良稀土尾矿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CK(对照组:化肥)、T_(1)(牛沼液)、T_(2)(腐熟牛粪)、T_(3)(腐熟牛粪+牛沼液)、T_(4)(蚯蚓粪)、T_(5)(蚯蚓粪+牛沼液)6种施肥处理,连续施肥3年测定0~...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种植饲料桑(Morus alba L.)改良稀土尾矿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CK(对照组:化肥)、T_(1)(牛沼液)、T_(2)(腐熟牛粪)、T_(3)(腐熟牛粪+牛沼液)、T_(4)(蚯蚓粪)、T_(5)(蚯蚓粪+牛沼液)6种施肥处理,连续施肥3年测定0~20 cm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在土壤修复第3年,相比于CK,T_(2),T_(3),T_(4),T_(5)处理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显著增加(P<0.05),T_(1),T_(2),T_(3),T_(4),T_(5)处理的pH值显著提高(P<0.05);各处理镉、汞、砷、铬、铅、铜、锌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低于1,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0.7;各处理综合肥力指数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平均值大小排序均为T_(5)>T_(4)>T_(3)>T_(2)>T_(1)>CK。综上,T_(5)处理在改良稀土尾矿土壤理化性质方面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饲料桑 土壤理化性质 蚯蚓粪 腐熟牛粪 牛沼液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提取物对1~42日龄宁都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13
作者 钟敏 杨晓培 +2 位作者 刘瑞平 宋文静 钟云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15-2127,共13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穿心莲提取物(APE)对宁都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用270羽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宁都黄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空白对照组鸡饲喂基础饲粮,APE组和抗生素对...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穿心莲提取物(APE)对宁都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用270羽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宁都黄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空白对照组鸡饲喂基础饲粮,APE组和抗生素对照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APE和0.2%金霉素,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统计宁都黄鸡体重和采食量,计算生长性能;采集血液样本测定血清生化指标;采集空肠组织样品和盲肠内容物,检测肠道组织形态指标及盲肠微生物结构指标。【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E组宁都黄鸡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E组宁都黄鸡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相比,APE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③APE组宁都黄鸡空肠隐窝深度(CD)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H/CD)值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④通过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各组间宁都黄鸡盲肠微生物结构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E组宁都黄鸡盲肠螺旋菌门和脱铁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理研菌科RC9肠道群相对丰度提高,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E组宁都黄鸡盲肠厚壁菌门和考拉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APE可以提高宁都黄鸡生长性能,降低血脂含量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肠道形态,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改善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提取物 宁都黄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组织形态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国县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畜禽粪污的影响及风险评估
14
作者 林小翠 刘瑞平 +3 位作者 郭晓波 黄兴 刘爱文 胡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08,128,共7页
本文对兴国县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实地调研,根据畜禽存栏数据和畜禽粪便排放系数,对畜禽粪便量及其污染物含量进行估测,通过警报值和风险等级来评估粪便污染物的农田负荷,并预测粪便的沼气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畜禽养殖量为8.19万头... 本文对兴国县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实地调研,根据畜禽存栏数据和畜禽粪便排放系数,对畜禽粪便量及其污染物含量进行估测,通过警报值和风险等级来评估粪便污染物的农田负荷,并预测粪便的沼气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畜禽养殖量为8.19万头生猪当量,其中生猪占比80.31%,牛占比13.65%,羊占比3.54%,兔占比0.05%,家禽占比2.45%。畜禽粪便产生猪粪当量为11.17×10^(4)t,化学需氧量3643 t、生化需氧量3490 t、氨氮300 t、全氮653 t、全磷236 t,预估可发酵生产沼气总量约1.57×10^(6)m^(3)。畜禽粪污导致农田污染总体风险等级为Ⅰ级,污染程度为无。研究表明,畜禽养殖业粪污排泄暂时未对农田产生污染,现阶段更应该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三原则,倡导畜牧健康养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县 畜禽粪污 农田负荷 沼气能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龄大刺鳅的生长特性研究
15
作者 方园 胡重华 +2 位作者 彭进榕 刘斌 曾庆祥 《中国水产》 CAS 2023年第12期56-58,共3页
为了解一龄大刺鳅生长特性,在池塘自然水温条件下开展一龄大刺鳅生长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刺鳅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属异速生长型;体质量日增长量从试验开始到120d期间呈上升态势,之后随水温下降而降低。相较其它淡水鱼类,大... 为了解一龄大刺鳅生长特性,在池塘自然水温条件下开展一龄大刺鳅生长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刺鳅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属异速生长型;体质量日增长量从试验开始到120d期间呈上升态势,之后随水温下降而降低。相较其它淡水鱼类,大刺鳅有着较强的生长和价格等综合优势,试验为大刺鳅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基础数据,可供相关地区养殖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人员 水温条件 异速生长 规模化养殖 基础数据 淡水鱼类 综合优势 幂函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稀土尾矿土壤不同施肥处理对饲料桑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荣强 雷小文 +7 位作者 邱静芸 欧翔 张强 邱清华 欧阳克蕙 刘珍妮 徐树明 李建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2-956,共15页
为探究赣南稀土尾矿土壤中不同施肥处理对‘粤桑11号’饲料桑(Morus alba‘Yuesang No.11’)的成活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组(CK:不施肥)、牛沼液(Z)、腐熟牛粪(F)、腐熟牛粪+牛沼液(F+Z)、蚯蚓... 为探究赣南稀土尾矿土壤中不同施肥处理对‘粤桑11号’饲料桑(Morus alba‘Yuesang No.11’)的成活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组(CK:不施肥)、牛沼液(Z)、腐熟牛粪(F)、腐熟牛粪+牛沼液(F+Z)、蚯蚓粪(Q)、蚯蚓粪+牛沼液(Q+Z)6种施肥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测定饲料桑连续3年的成活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对饲料桑成活率、株高、主枝茎粗、总枝条数、总叶片数、单株重、产量、粗蛋白含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Q+Z处理的成活率、单株重、产量最高,3年的产量分别为2.53、21.81、42.14 t·hm^(−2)。模糊隶属函数均值法综合评价饲料桑饲用价值,Q+Z处理隶属函数均值最大。综上,在赣南稀土尾矿土壤施用牛沼液、腐熟牛粪、蚯蚓粪对饲料桑的成活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均有提升作用,最佳施肥处理为蚯蚓粪+牛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饲料桑 蚯蚓粪 腐熟牛粪 牛沼液 成活率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杂鲟集约化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雅贞 赵大显 +6 位作者 郭婧 曾小荣 廖月明 简少卿 曾庆祥 张万昌 彭锴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3期30-32,40,共4页
介绍了一种西杂鲟集约化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即“水泥养殖池流水养殖鲟鱼+沉淀池套养刺鲃和鳙鱼”模式,该模式具有集约化程度高、健康高效、管理方便、养殖效益好等优点。每m^(2)的水泥池放养全长15~18 cm的西杂鲟鱼种18尾,养殖尾水沉淀... 介绍了一种西杂鲟集约化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即“水泥养殖池流水养殖鲟鱼+沉淀池套养刺鲃和鳙鱼”模式,该模式具有集约化程度高、健康高效、管理方便、养殖效益好等优点。每m^(2)的水泥池放养全长15~18 cm的西杂鲟鱼种18尾,养殖尾水沉淀池面积按照鲟鱼池面积50%配套,即每10 m^(2)的沉淀池套养全长18~20 cm的刺鲃鱼种5尾、全长20~22 cm鳙鱼1尾,经14个月养殖,每m^(2)水泥养殖池产西杂鲟商品鱼21.375 kg,产值641.25元,利润328.5625元;如果把刺鲃和鳙鱼效益按照鲟鱼养殖池面积计算,则每m^(2)水泥养殖池产刺鲃和鳙鱼商品鱼共0.3125 kg,增加产值8.335元,增加利润7.485元,每m^(2)水泥养殖池增加效益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杂鲟 集约化 生态 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合添加剂对饲料桑与王草混合青贮品质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荣强 雷小文 +7 位作者 吴丽娟 欧翔 连海 张强 邱静芸 操贤洪 严蕾 蔡小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49-2859,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复合添加剂对饲料桑(Morus alba L.)与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ennisetum americanum cv.Reyan No.4)混合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对照组(CK)、复合菌制剂组... 【目的】研究不同复合添加剂对饲料桑(Morus alba L.)与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ennisetum americanum cv.Reyan No.4)混合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对照组(CK)、复合菌制剂组(J,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酶制剂组(M,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复合菌酶制剂组(JM,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青贮60 d后,分析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并使用V-score评分体系、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发酵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CK组相比,其余各组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J、M、JM组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氨态氮含量、pH显著降低(P<0.05);M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JM组的乳酸、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丙酸、丁酸。各组V-score评分均在85分以上,其中JM组评分最高(88.93分)。各组隶属函数均值大小排序为JM>J>M>CK。与CK组相比,其余各组青贮微生物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在门水平上,各组混合青贮饲料中微生物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CK组相比,J、JM组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CK组相比,J、M、JM组的植物乳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肠杆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Enterobacteriaceae)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J、JM组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JM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添加复合菌制剂、复合菌酶制剂或复合菌酶制剂均能不同程度改善饲料桑与王草混合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且能提高有益菌丰度、降低有害菌丰度。综合考虑,添加复合菌酶制剂更适合饲料桑与王草混合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桑 王草 混合青贮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添加剂对饲料桑与脐橙渣混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丽娟 欧翔 +5 位作者 连海 邱静芸 刘峥 钟云平 肖江平 雷小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6-1746,共11页
为探讨复合菌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对饲料桑(Morus alba)与脐橙(Citrus sinensis)渣混合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设置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K,无添加)、复合菌制剂组[J组,添加0.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0.05%枯草芽孢... 为探讨复合菌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对饲料桑(Morus alba)与脐橙(Citrus sinensis)渣混合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设置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K,无添加)、复合菌制剂组[J组,添加0.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0.0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复合酶制剂组(M组,添加0.01%纤维素酶和0.1%木聚糖酶)、复合菌酶制剂组(JM组,添加0.1%植物乳杆菌、0.05%枯草芽孢杆菌、0.01%纤维素酶和0.1%木聚糖酶),青贮发酵时间为60 d。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J组和JM组的干物质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显著上升(P<0.05);J组、M组和JM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M组和JM组的酸性洗涤纤维极显著下降(P<0.01),而J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与CK组相比,J组、M组、JM组的pH均极显著降低(P<0.01);J组和JM组的氨态氮/总氮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而M组无显著差异(P>0.05);J组、M组、JM组的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M组的乙酸含量最高,而JM组的丙酸含量最低,且各组均未检测到丁酸。在门水平上,各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且相对丰度以JM组最高;其次为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以CK组最高。在属水平上,CK、M组优势菌属主要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主,而J、JM组优势菌属主要以乳杆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维斯氏菌属(Weissella)为主。综上所述,单独添加复合菌制剂或复合酶制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升饲料桑与脐橙渣混贮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还能改善其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组成,但联合添加复合菌制剂和复合酶制剂的青贮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桑 脐橙渣 青贮品质 营养价值 微生物多样性 复合菌制剂 复合酶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对废弃矿区饲料桑生长特征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静芸 连海 +5 位作者 陈荣强 雷小文 欧翔 钟云平 吴丽娟 张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6-1346,共11页
为研究有机肥施用对废弃矿区饲料桑(Morus alba)根系形态的影响,探明根系形态与地上部分生长的关系。以饲料桑‘粤桑11号’(‘Yuesang No.11’)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处理组,包括1个对照组,化肥(CK);5个试验组,沼液(T_(1))、牛粪(T_(2))、... 为研究有机肥施用对废弃矿区饲料桑(Morus alba)根系形态的影响,探明根系形态与地上部分生长的关系。以饲料桑‘粤桑11号’(‘Yuesang No.11’)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处理组,包括1个对照组,化肥(CK);5个试验组,沼液(T_(1))、牛粪(T_(2))、牛粪+沼液(T_(3))、蚯蚓粪(T_(4))和蚯蚓粪+沼液(T_(5)),测定各组饲料桑的产量、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和根系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各组饲料桑鲜草产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T5处理下,年鲜草产量最高,为21.49 t·hm^(-2);除沼液处理外,其余4组有机肥组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均较CK组显著增加(P<0.05)。2)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组饲料桑根长、根尖数和0~0.5 mm径级根长、0~0.5 mm径级根尖数显著增加(P<0.05),其中T_(5)处理下根长和0~0.5 mm径级根系最长,分别为CK的5.2倍和14.5倍;各有机肥处理组饲料桑分支数、交叉数和根表面积、根体积均显著增加(P<0.05)。3)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组的比根长增加5.7%~115.9%;T_(2)、T_(3)、T_(4)和T_(5)组比根表面积分别增加4.1%、7.0%、38.7%和49.6%,有机肥组较CK组根系拓扑指数更趋向近于1。4)相关性分析发现,鲜草产量与比根长、比根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长、根尖、拓扑指数和土壤氨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在废弃矿区中施用有机肥能够促进饲料桑根系生长和形态发育,且根系形态和土壤氨态氮含量影响地上部分生长,其中蚯蚓粪+沼液组合施肥对废弃矿区饲料桑生长促进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桑 稀土废弃矿 蚯蚓粪 牛粪 根系生长 根系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