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肖莉 陈荣春 +1 位作者 曾国华 蒋满香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减少感染率提供预防措施与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Medline数据库,日期从建库至2018年7月止,检索有关脊柱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的公开发表文... 目的分析脊柱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减少感染率提供预防措施与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Medline数据库,日期从建库至2018年7月止,检索有关脊柱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的公开发表文献。采用Review maneger 5.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中文8篇,英文2篇;回顾性队列研究8篇,前瞻性队列研究2篇。荟萃分析脊柱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比数比(OR)值(95%CI):年龄>60岁2.42(1.60~3.27),糖尿病病史2.07(1.45~2.77),切口类型2.13(1.80~3.54),手术时间6.16(2.11~13.42),体重指数2.14(1.64~7.26),脑脊液漏5.24(3.12~8.68),置入材料1.45(1.20~3.41),输血1.67(1.43~4.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当1.23(0.12~2.24),吸烟3.11(0.89~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60岁、糖尿病病史、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体重指数、脑脊液漏、置入材料、输血是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混合融合技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朝阳 张树芳 丁美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混合融合技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50例AD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新型混合融合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 目的:观察新型混合融合技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50例AD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新型混合融合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腰椎功能改善率和植骨融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t=6.199,P=0.000),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6.242,P=0.000);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8,P=0.38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67,P=0.031);观察组患者手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5.357,P=0.021);治疗后1和3个月2组患者腰椎功能改善率和植骨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71,P=0.225;χ^2=0.725,P=0.395;χ^2=1.587,P=0.208;χ^2=0.739,P=0.390),治疗后6和12个月2组患者上述2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χ^2=4.500,P=0.034;χ^2=4.667,P=0.031;χ^2=5.357,P=0.021;χ^2=7.018,P=0.008)。结论:新型混合融合技术治疗ADS具有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手术时间短和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混合融合技术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传统开放手术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ta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陈云生 伍耀宏 +2 位作者 徐灿华 陈荣春 石江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4-710,共7页
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61.0... 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61.0±4.9岁)和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0.5±5.4岁),观察组患者采取Delta大通道内镜下Endo-PLIF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腰痛情况,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使用改良Macnab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根据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的腰椎影像学复查结果,使用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对患者手术节段融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低于对照组(88.46±10.98mL vs 112.99±12.01mL、159.73±18.42mL vs 201.36±23.06mL,P<0.05),手术切口及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1.54±0.36cm vs 5.43±1.01cm、6.79±1.22d vs 8.03±1.43d,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62.33±19.57min vs 126.87±23.15min,P<0.05)。8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0个月(19.0±6.3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2.46±0.51分、1.21±0.38分,ODI分别为(17.84±4.15)%、(10.69±1.88)%,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3.68±0.62分、2.01±0.41分,ODI分别为(21.33±3.48)%、(12.33±2.17)%,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11%,与对照组的85.7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87)。两组患者融合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7,P=0.62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与对照组的9.5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78)。结论:Delta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和住院时间,更快改善患者术后短期内疼痛、腰椎功能,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疾病 后路内镜下融合术 Delta大通道内镜 疼痛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手法穿刺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云生 陈荣春 郭朝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00-3802,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手法穿刺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经皮手法穿刺置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害的胸腰段骨折患者22例(研究组),与随机选择同期经骶棘肌入... 目的:研究经皮手法穿刺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经皮手法穿刺置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害的胸腰段骨折患者22例(研究组),与随机选择同期经骶棘肌入路开放手术治疗的20例同类患者作比较(对照组),评估经皮手法穿刺置钉技术的临床运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时间及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末次随访时伤椎复位、后凸角矫正、VAS及ODI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运用经皮手法穿刺置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能取得良好的中短期临床疗效,而且手术创伤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脊柱微创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手法穿刺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中短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宁 陈勤 +1 位作者 钟红发 潘奇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081-308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中运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ACCF患者41例,其中术中使用超声骨刀21例,传统器械2...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中运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ACCF患者41例,其中术中使用超声骨刀21例,传统器械2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JOA评分疗效、VAS评分、NDI指数、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超声骨刀组和传统器械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2.5±11.25)min和(93.2±19.7)mL,(110.8±16.79)min和(167.2±31.29)m L,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器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改善优良率、VAS评分、N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有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结论 ACCF术中运用超声骨刀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安全,有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体次全切除 外科手术 超声骨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朝阳 陈云生 陈荣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620-3621,共2页
脊柱结核引起的腰腿疼痛及功能障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危重原因之一。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后路病灶清除 胸腰椎结核 固定治疗 老年性 骨内 生活质量 危重原因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