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邓敏军 黄瑞荣 +3 位作者 陈龙稳 杨志华 张礼银 钟露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54-58,共5页
1983~1985年,应用我国统一使用的七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我省64个县(市)的3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全省稻瘟病菌共七群30个生理小种.其中ZG_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43.1%,广泛分布于平原稻区;ZB_(15)、ZC_(... 1983~1985年,应用我国统一使用的七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我省64个县(市)的3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全省稻瘟病菌共七群30个生理小种.其中ZG_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43.1%,广泛分布于平原稻区;ZB_(15)、ZC_(15)和ZC_(13)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15.3%、10.3%和6.3%,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稻区.结果还表明,我省籼型小种居多,出现频率为48.4%,ZB群小种出现频率有所上升.各地出现的生理小种与当地种植品种类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飞虱数量预测的研究──模糊权重列联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厚国 叶正襄 邱克逢 《江西农业学报》 1994年第1期37-41,共5页
用因子权重系数构成模糊向量,用列联表中的列联比构成模糊矩阵,采用模型预测早稻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量。结果表明:该法回报准确率达100%,对1993年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报与发生实况完全相符。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数量预测 列联比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白背飞虱数量预测的研究──模糊综合评判法
3
作者 叶正襄 秦厚国 邱克逢 《江西农业学报》 199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六个数学模型预测赣州白背飞虱发生量。结果表明:模型Ⅳ、模型Ⅴ、模型Ⅳ预报准确率最好,历史符合率达100%。模型Ⅰ和模型Ⅲ次之,历史符合率为85.7%。模型Ⅲ最差,历史符合率仅有14.3%。
关键词 白背飞虱 发生量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红林 刘海平 +2 位作者 李云 谢士君 张瑞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76-80,共5页
阐述了近十多年来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取得的可喜进展及“九五”以来两系法杂交水稻中试工作在全国多个省市铺开、研究开发速度加快,已选育出一批雄性不育系及配置15个组合,通过各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注册。并... 阐述了近十多年来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取得的可喜进展及“九五”以来两系法杂交水稻中试工作在全国多个省市铺开、研究开发速度加快,已选育出一批雄性不育系及配置15个组合,通过各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注册。并讨论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两系法水稻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水稻 现状 发展趋势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发展趋势和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瑞祥 李祖莹 钟晓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47-51,共5页
论述了水稻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与21世纪面临的挑战,阐明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紧迫性,总结了国内外超高产育种的经验,提出了在江西生态条件下超高产育种的策略。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发展趋势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水平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小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0期28-28,共1页
如何在降低母猪饲养成本的同时,又不影响其繁殖性能,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母猪饲料的能量蛋白水平直接关系到饲料的成本,本试验根据饲养标准,结合生产实际,设计3个不同能量蛋白水平配方,比较母猪的繁殖性能,以确定母猪饲料最... 如何在降低母猪饲养成本的同时,又不影响其繁殖性能,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母猪饲料的能量蛋白水平直接关系到饲料的成本,本试验根据饲养标准,结合生产实际,设计3个不同能量蛋白水平配方,比较母猪的繁殖性能,以确定母猪饲料最适的能量蛋白含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母猪的选择和分组 选择断奶后体况良好、膘情及繁殖史相近的母猪50头,随机分成3组。为消除公猪的遗传差异,用南昌白公猪和杜洛克公猪各1头,每头母猪在发情期内采用双重配种,自然交配。配种当天开始使用试验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虫新品种赣早籼42号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尧高 梅国顺 邱克逢 《作物品种资源》 1999年第1期47-47,共1页
赣早籼42号是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植保研究室为解决赣南水稻重大病虫害连年成灾而采用双亲多抗源、优质、丰产的赣早籼28号与国际占5号杂交选育而成,是一个抗白背飞虱和稻瘟病及抗旱耐涝的新品种。1997年4月由江西省农作物... 赣早籼42号是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植保研究室为解决赣南水稻重大病虫害连年成灾而采用双亲多抗源、优质、丰产的赣早籼28号与国际占5号杂交选育而成,是一个抗白背飞虱和稻瘟病及抗旱耐涝的新品种。1997年4月由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赣早籼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赣早籼2号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在赣南制种的生态气候条件分析
8
作者 张瑞样 罗盛年 +7 位作者 杜世逊 黎赣生 李土明 张红林 康一华 谢士君 彭东华 刘海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44-249,共6页
本研究运用时段概率法分析了赣州地区17个县(市)1959~1993年连续35年的气温资料,分别找出了各县(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0%,90%,80%保证率)>23.5℃的连续15d以上有利时段;提出了赣南不同生... 本研究运用时段概率法分析了赣州地区17个县(市)1959~1993年连续35年的气温资料,分别找出了各县(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0%,90%,80%保证率)>23.5℃的连续15d以上有利时段;提出了赣南不同生态点,可分别采用不同季节制种,以及稳定通过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最佳时段;根据最佳育性转换期确定安全抽穗和播种期。从结果表明赣南各地均能满足籼型两用核不育系制种的温度值及时段。目前选育出的F131S等新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在赣南都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三系配套 制种 生态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