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州钕铁硼磁性材料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
作者 饶先发 陈久昌 +4 位作者 岳武卫 李滨 周伦 张海祥 李安国 《江西有色金属》 2009年第4期24-27,47,共5页
论述了我国钕铁硼磁性材料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赣州近年来钕铁硼磁体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情况,同时指出赣州是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供应基地,但不是钕铁硼生产的基地;近年来,赣州已形成一条从稀土开采-合金冶炼-钕铁硼磁体生产完整的产业链,... 论述了我国钕铁硼磁性材料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赣州近年来钕铁硼磁体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情况,同时指出赣州是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供应基地,但不是钕铁硼生产的基地;近年来,赣州已形成一条从稀土开采-合金冶炼-钕铁硼磁体生产完整的产业链,钕铁硼磁体相关企业正在逐年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在逐年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州 钕铁硼 磁性材料 产业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镧B位掺Mn/Co/Cr试样的红外辐射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庆生 程华金 +2 位作者 谈成亮 邱建民 涂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97-1906,共10页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粉体材料LaFeO3、LaFe0.75Co0.25O3、LaFe0.75Cr0.25O3和LaFe0.75Mn0.25O3,通过XRD、FTIR、SEM、XPS等检测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同时运用CASTEP模块模拟计算了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掺入M...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粉体材料LaFeO3、LaFe0.75Co0.25O3、LaFe0.75Cr0.25O3和LaFe0.75Mn0.25O3,通过XRD、FTIR、SEM、XPS等检测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同时运用CASTEP模块模拟计算了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掺入Mn/Cr/Co离子后晶格发生畸变,晶格对称性降低。Mn/Cr/Co掺杂后的粉体材料在近中红外波段发射率排序为:掺Mn>掺Co>掺Cr>纯LaFeO3,其中掺Mn在0.2~2.5μm波段为0.8722,2.5~5μm波段为0.6755,远大于纯LaFeO3的发射率(近中红外波段发射率均为0.5左右)。发射率提升的机理在于:Mn掺杂后,引入了Mn^3+杂质能级,产生了激活能小的Mn^3+?Mn^4+跳跃小极化子,电子-氧空位载流子吸收亦增强,同时体系的晶格畸变导致振动吸收加剧。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掺杂Mn/Cr/Co材料的禁带宽度分别0.793eV、2.406eV、1.722eV均小于纯LaFeO3的3.817eV,结合态密度计算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Mn3d、Cr3d、Co3d轨道与O2p轨道杂化形成杂质能级,同时Mn3d、Cr3d、Co3d在导带也存在态密度峰,且峰的位置都比LaFeO3峰更靠近费米能级,作为新的导带底相当于缩短了价带顶到导带底之间的间隙宽度。LaFe0.75Mn0.25O3材料在近中红外波段的优异辐射性能表现,可作为耐高温抗氧化高发射率材料在高温热工炉窑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掺杂 红外发射率 禁带宽度 红外辐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辉石-氧化钙烧结法提锂的物相重构与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涂弢 郭浩 +3 位作者 程华金 邱建民 王学重 刘庆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78-3486,共9页
对锂辉石-氧化钙烧结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绘制了各反应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图。结果表明,Al2O3会优先和Na2O、Li2O、K2O反应,然后与CaO反应生成CaO·Al2O3,而且烧结温度需高于1060℃以保证LiAlSi2O6能够完成晶形转变。并探讨了... 对锂辉石-氧化钙烧结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绘制了各反应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图。结果表明,Al2O3会优先和Na2O、Li2O、K2O反应,然后与CaO反应生成CaO·Al2O3,而且烧结温度需高于1060℃以保证LiAlSi2O6能够完成晶形转变。并探讨了锂辉石-氧化钙烧结法提锂的反应机理。考察了不同烧结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并对熟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配料比为1∶1.25、烧结温度1150℃、烧结时间60min时,锂的浸出率达到92.14%,熟料中的主要物相为Ca2SiO4与LiAlO2。利用XRD和扫描电镜-能谱联用仪(SEM-EDS)对熟料与浸出渣的物相、显微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表征。为了确定烧结反应的控制性步骤,在最优烧结条件的基础上对烧结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锂辉石-氧化钙烧结体系属于球形颗粒三维界面化学反应控制,烧结过程的动力学拟合方程为1-(1-x)^1/3=0.0067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氧化钙 烧结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一极距对稀土电解多相流影响的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庆生 程华金 +2 位作者 谈成亮 邱建民 李华杰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59-68,共10页
为了研究极距非均一性对电解槽电、热、流场的影响,引入一个函数D表示极距的非均一性,建立了极距非均一性数学模型,模拟了非均一性极距下电场、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以及计算了非均一性极距下的流场、气泡和金属液滴的分布状况。通过研究4... 为了研究极距非均一性对电解槽电、热、流场的影响,引入一个函数D表示极距的非均一性,建立了极距非均一性数学模型,模拟了非均一性极距下电场、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以及计算了非均一性极距下的流场、气泡和金属液滴的分布状况。通过研究4种不同极距非均一性D,分析可得:当D在1~1.48范围内增大时,阴极两侧极间电流分布变化逐渐不对称,发热量减小,气泡含量及紊流强度发生改变,且阴极稀土金属液在滴落的过程中,偏离电解槽中心线角度为0°~30°,但此时电解槽槽况稳定,可以落入槽底的坩埚内;当D=1.73时,偏离角度为43°,槽况恶劣,此时稀土金属便不能落入坩埚内,需要更换新阳极,以保证正常电解。本文通过等距压降法对阳极电流分布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了实际电流测量值与模拟电流值,其计算误差为2.7%~5.6%,因此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反映出极距非均一性对阳极电流分布不均的影响,为优化实际生产中的流程操作,提高电解效率,降低能耗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电解 等距压降法 非均一性 极距 阳极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Nd-Fe-B磁体晶界扩散TbH2高温稳定性及其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潘为茂 刘仁辉 +5 位作者 周头军 屈鹏鹏 陶力 陈久昌 邱建民 钟震晨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3期109-114,共6页
采用涂敷方式,在烧结钕铁硼表面均匀涂敷TbH2粉末,经过不同的扩散温度处理,制备出晶界扩散磁体。研究了晶界扩散TbH2对烧结Nd-Fe-B磁体常温磁性能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磁体矫顽力提升的机理。常温磁性能研究表明,扩散磁体经过890... 采用涂敷方式,在烧结钕铁硼表面均匀涂敷TbH2粉末,经过不同的扩散温度处理,制备出晶界扩散磁体。研究了晶界扩散TbH2对烧结Nd-Fe-B磁体常温磁性能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磁体矫顽力提升的机理。常温磁性能研究表明,扩散磁体经过890℃+490℃工艺处理后性能达到最优,矫顽力从1383 kA/m提升到1988 kA/m。高温磁性能结果显示,扩散磁体200℃的矫顽力温度系数|β|比原始磁体降低0.032%/℃,磁通不可损失hirr比原始磁体降低21.47%,扩散TbH2明显提高了烧结Nd-Fe-B磁体的热稳定性。分析得出,晶界扩散TbH2磁体矫顽力提升的机理是Nd2Fe14B晶粒外延层形成了(Tb,Nd)2Fe14B核壳结构,提高了磁晶各向异性场;同时改善了磁体的微观组织结构,有效地隔绝了晶粒之间的磁交换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 晶界扩散 磁通不可逆损失 矫顽力提升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