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 被引量:11
1
作者 夏文津 焦中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74,81,共3页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态的代表,凭借新颖的信息传播形态和便捷的传播优势,体现出网络传播媒介的新方式和新渠道,打破了传统媒体一些中规中矩的状态,并悄然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格局。然而,微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探讨微博...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态的代表,凭借新颖的信息传播形态和便捷的传播优势,体现出网络传播媒介的新方式和新渠道,打破了传统媒体一些中规中矩的状态,并悄然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格局。然而,微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新闻传播 弊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新闻,美国新闻传播新景观 被引量:11
2
作者 龙鸿祥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112,共4页
美国无人机新闻的萌芽与无人机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2011年11月,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建立"无人机新闻实验室",此时它以学院派的研究实践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2014年9月,联邦航空管理局首次准予6家影视公司从事商业无人机试验... 美国无人机新闻的萌芽与无人机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2011年11月,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建立"无人机新闻实验室",此时它以学院派的研究实践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2014年9月,联邦航空管理局首次准予6家影视公司从事商业无人机试验。3个月后,11家新闻机构被许可开展无人机新闻试验,无人机新闻正式进入业界应用试验,从而过渡到制度化发展的早期阶段。无人机低廉的价格、简单的操作技术及迥异的视觉体验,使无人机新闻有可能成为美国媒体群雄逐鹿的新手段,成为世界媒体的新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新闻 传播技术 美国新闻传播 媒体景观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认知传播学科的理论建设——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综述
3
作者 熊国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150,共2页
2015年4月24至26日,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赣南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中... 2015年4月24至26日,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赣南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央电视台等近40所高校和媒体研究机构的100多名传播学、心理学、语言学专家学者及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深入研讨认知传播的研究范式与学理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研究 语言学专家 赣南师范学院 媒体研究 理论建设 外国语大学 教学科研人员 西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暨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实验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孔利华 温小勇 焦中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近年来,微视频的教育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还没有一种微视频的教育应用既能使教师只须专注提升教学水平而无须开发微视频,又能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且适合日常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近年来,微视频的教育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还没有一种微视频的教育应用既能使教师只须专注提升教学水平而无须开发微视频,又能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且适合日常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对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进行了验证性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视频的"学—教"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内化知识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学-教”活动 学习模式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活动理论视角 被引量:18
5
作者 孔利华 温小勇 焦中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3,共7页
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其参与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理论坚持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原则,注重共同体和中介工具对活动主体的内化和外化的作用。论文基于活动理论,构建了以微视频... 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其参与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理论坚持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原则,注重共同体和中介工具对活动主体的内化和外化的作用。论文基于活动理论,构建了以微视频为活动工具的"学—教"学习模式。学生"学"后,通过利用微视频记录和评价在小组中的"教",来完成活动、内化、输出的学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理论 微视频“学-教”活动 学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动态反馈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焦中明 黄桂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38,共4页
为提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该文采用德尔菲法和问卷法对江西省欠发达地区部分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影响这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借助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及基模分析方法,建构了欠发达地区中... 为提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该文采用德尔菲法和问卷法对江西省欠发达地区部分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影响这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借助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及基模分析方法,建构了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成长上限基模和消除这一成长上限基模的对策基模,提出要推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开展,领导者的理念、决策层的政策措施以及经费的投入是关键因素。对推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提供更为系统、科学、准确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成长上限基模 系统基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行为主体创新研究--基于社会企业角度 被引量:6
7
作者 赖泽栋 杨建州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1-175,179,共6页
如何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棘手问题。其中,保护与开发的行为主体是关键。文章从新的角度,即站在社会企业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行为主体进行研究,这样可以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主体 社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赖泽栋 杨建州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7,44,共3页
从互联网对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影响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对患者、医生和医患关系的影响,发现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相较于医生,互联网对患者的影响更大,信息赋权带来了角色改变,给医生带来了挑战,并对现有的医... 从互联网对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影响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对患者、医生和医患关系的影响,发现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相较于医生,互联网对患者的影响更大,信息赋权带来了角色改变,给医生带来了挑战,并对现有的医患关系产生影响,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医患关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媒:基于生态位视角的解读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芝 陈康敏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5-68,共4页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新格局,报纸的存亡问题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思考,"雷人""惊人"之语不绝于耳。如有人认为它已垂垂老矣即将寿终正寝,甚至对其死亡的时间进行了"精准预测",认为新媒体给传统纸媒早已写好了...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新格局,报纸的存亡问题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思考,"雷人""惊人"之语不绝于耳。如有人认为它已垂垂老矣即将寿终正寝,甚至对其死亡的时间进行了"精准预测",认为新媒体给传统纸媒早已写好了墓志铭;还有人认为尽管它已至"暮年",但仍"老有所为",只要借助与新媒体的"联姻"就可走出一条蜕变和变革的新生之路。文章从生态位视角出发,结合当前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对纸媒的生存与发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媒 生态位 错位传播 趋同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软件信息设计与加工策略研究——基于梅耶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赖晓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2,共6页
在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信息进行设计和加工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多媒体学习理论及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对教学信息进行认知加工。依据梅耶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通过多媒体信息可视化、促进必要认知加工、减少外来认知加工、激发生... 在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信息进行设计和加工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多媒体学习理论及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对教学信息进行认知加工。依据梅耶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通过多媒体信息可视化、促进必要认知加工、减少外来认知加工、激发生成性认知加工等信息加工方法,提高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信息呈现方式与传递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教师在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信息加工时忽视学习者认知机制的现象,对多媒体教学及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编码 认知负荷 三元架构 信息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38
11
作者 肖灵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其政治思想基础的必要前提。优秀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的教学实践、文化教育...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其政治思想基础的必要前提。优秀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的教学实践、文化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芝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12期54-55,共2页
当前,高校面临着社会转型、社会思潮多元化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各类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从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构建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应遵循预防为主、信息公开、有效沟通和快速反... 当前,高校面临着社会转型、社会思潮多元化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各类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从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构建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应遵循预防为主、信息公开、有效沟通和快速反应的原则,其构建应包括监控、汇集、分析、警报四大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突发事件 预警机制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心引力》中的空间线索与意识形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庆环 潘立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83-84,共2页
空间线索是电影语篇为了体现空间特征并影响观众对空间的感知方式而使用不同成分视觉关系的方式。影片《地心引力》将故事的场景置于浩瀚的太空之中,向观众描绘关于太空世界的科学奇想,并借此体现和表达特定人群的思想意识。为了使观众... 空间线索是电影语篇为了体现空间特征并影响观众对空间的感知方式而使用不同成分视觉关系的方式。影片《地心引力》将故事的场景置于浩瀚的太空之中,向观众描绘关于太空世界的科学奇想,并借此体现和表达特定人群的思想意识。为了使观众获得真实的体验,认可影片体现的意识形态,导演需要帮助观众构建一个和现实世界相似的空间体系。研究发现,《地心引力》充分利用丰富的动态线索和体内线索建构了一个三维空间,对人与自然、人与科技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语篇 空间线索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灵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2-33,共2页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遵循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促进...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遵循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企业与媒体沟通化解危机策略新选择
15
作者 李斌 陈芝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58,共2页
一、高校科技企业与媒介沟通的特性表现 高校科技企业不同于政府、军队和其他形式的组织,在与媒体沟通中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媒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传播信息、传播社会文化和价值观来凝聚社会力量、整合企业... 一、高校科技企业与媒介沟通的特性表现 高校科技企业不同于政府、军队和其他形式的组织,在与媒体沟通中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媒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传播信息、传播社会文化和价值观来凝聚社会力量、整合企业信息资源。高校科技企业在与媒体沟通中具有其特殊性。高校科技企业创办模式简单,与媒体沟通缺乏独立性。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多数资本、技术来源于高校,其自身识别危机能力弱,与媒体沟通缺乏主动性,驾驭市场环境和危机环境能力不强,在处理危机中风险较其他形式的组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企业 媒体 危机 社会经济发展 企业信息资源 传播信息 市场环境 社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层话语”遮蔽了什么?——重读《那儿》
16
作者 李静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第6期103-107,共5页
2004年《那儿》的发表被视为"底层文学"与"底层话语"形成的标志,"底层话语"在把"工人阶级"重新带回到各种理论和思想争论的中心时,也暴露出无法进入中国工人阶级形成、分化的历史脉络,无法把... 2004年《那儿》的发表被视为"底层文学"与"底层话语"形成的标志,"底层话语"在把"工人阶级"重新带回到各种理论和思想争论的中心时,也暴露出无法进入中国工人阶级形成、分化的历史脉络,无法把握市场在破坏中国工人阶级的同时,也再造了这个阶级的现实。本文正是通过重新解读《那儿》,剖析出"底层话语"如何在"去政治化"的逻辑的主导下,既遮蔽了新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在社会主义建国运动中获得阶级意识的政治过程,又无法对传统工人阶级的分化和溃败做出内在的历史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儿》 叙事 阶级意识 底层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电影中商场空间的符号阐释——以空间叙事学为依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恺燕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0期54-56,共3页
迪尔凯姆认为,空间具有社会性,其是由社会组织起来的,空间组织中带有社会组织的缩影.[1]电影影像空间是社会真实空间的艺术表现,所体现的是客观世界里各种交错复杂的关系,大致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 迪尔凯姆认为,空间具有社会性,其是由社会组织起来的,空间组织中带有社会组织的缩影.[1]电影影像空间是社会真实空间的艺术表现,所体现的是客观世界里各种交错复杂的关系,大致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种叙事空间,是电影利用声音画面创造出来的艺术空间和视觉、听觉环境.“电影空间的设置是为内容服务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场空间 店铺 香港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