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语中“茶”话探微——兼议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 |
李亦桃
朱晓东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7 |
38
|
|
2
|
论网络语言的进化及特色——以模因论为视角 |
傅福英
卢松琳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3
|
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再思考 |
陈萍
崔洪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23
|
|
4
|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李侦
吴秋秋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5
|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与科研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 |
陈细竹
颜璐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6
|
楚辞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 |
郭晓春
曹顺庆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7
|
探讨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周瑞珍
杨秀宁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8
|
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
朱晓东
邓伟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9
|
试论“功能对等”原理在电影翻译中的应用 |
张景发
廖信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0
|
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
朱晓东
洪家骝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1
|
社会性软件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究 |
谢敏
钟琦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2
|
关于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培养质量的思考 |
朱永红
罗凌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3
|
网络多媒体背景下英语专业听说课教学改革方案探索 |
韩丽
林莹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4
|
从生态翻译学看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片名翻译 |
张余辉
施万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5
|
关联理论对西方影视剧字幕翻译的阐释 |
苏远芸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16
|
基于跨文化视角的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研究 |
陈萍
宗丽霞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7
|
交际翻译课堂模式的建构 |
刘彤
陈学斌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8
|
基于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初探 |
罗凌
朱永红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9
|
罗杰斯的知情合一思想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
梁松林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20
|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材出版研究 |
肖英荃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