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不同母质及植被覆盖对红壤水稳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祥明 高珍萍 +1 位作者 邱秀亮 覃灵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赣江流域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抗侵蚀能力提高的作用机理以及土壤水稳定性的测定方法。[方法]选取3种不同成土母质(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土),每一种母质又设置了3种植被覆盖条件下的红壤,应用静水天平法测定土壤的水稳性指... [目的]探讨赣江流域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抗侵蚀能力提高的作用机理以及土壤水稳定性的测定方法。[方法]选取3种不同成土母质(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土),每一种母质又设置了3种植被覆盖条件下的红壤,应用静水天平法测定土壤的水稳性指数,并研究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赣南红壤的水稳性随浸水时间延长而减弱,这种减弱变化不受母质类型和植被覆盖的变化而改变。林草地和灌草地土壤水稳性在浸水过程中土壤的水稳性指数较为稳定,下降幅度小,(林下)裸地土壤浸水后水稳性指数下降幅度较大。以(林下)裸地作为对照,3种母质的林草地、灌草地的水稳性指数均有显著提高。[结论]静水天平法特别适合研究土壤水稳性的动态变化规律。赣江流域红壤地区的植被恢复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红壤 水稳性指数 动态变化 植被覆盖 静水天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不同植被覆盖下红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
2
作者 黄艳 徐祥明 +3 位作者 冷雄 刘川 张翌 邹宝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45-447,共3页
为探明赣南地区红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采用野外取样法,研究赣南地区3种不同母质(花岗岩、红砂岩以及第四纪红土)在不同植被覆盖下的红壤总有机碳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红壤总有机碳含量基本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各土层... 为探明赣南地区红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采用野外取样法,研究赣南地区3种不同母质(花岗岩、红砂岩以及第四纪红土)在不同植被覆盖下的红壤总有机碳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红壤总有机碳含量基本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各土层下降幅度不同:在20 cm处,土样的下降幅度为41%-65%;在40 cm处,土样下降幅度为20%-36%。不同母质发育红壤有机碳比较结果显示,第四纪红土发育红壤总有机碳含量最低。与林下裸地比较,灌草地与林草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有提高。植被覆盖率对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表现为:植被覆盖率越高,有机碳含量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红壤 植被覆盖 总有机碳 剖面分布 成土母质 土层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土耳其地理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及启示
3
作者 吴近贤 《地理教学》 2015年第3期58-61,共4页
本文阐述了GIS在土耳其的发展及成为土耳其地理教育中新兴技术工具的背景,重点分析了在土耳其2005年中学地理课程中GIS活动、素养的设置和在学习模块中的分布及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在我国地理基础教育中应用GIS的建议。
关键词 GIS 土耳其 地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1 位作者 钟业喜 周炳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6,共6页
用重要区域邻近度替代区位优势度,对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进行修正,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及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工具,并用修正后的模型,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关联。江西省交通优... 用重要区域邻近度替代区位优势度,对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进行修正,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及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工具,并用修正后的模型,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关联。江西省交通优势度呈现北高南低、设区市周边县域高、交通干线沿线高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主要中心城市和工业城市及交通枢纽地区偏高、沿交通干线尤其是铁路干线较高的特点;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发展呈线性相关,有4种组合类型:极化型、滞后型、超前型、落后型。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点(增长极)、线(发展主轴)及面(重点区域)3个方面发展交通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县域经济 空间关联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空间粒度效应 被引量:38
5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李晓青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4-570,共7页
基于2003年、2006年、2009年及2013年的遥感图像对长沙市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在Arc GIS 10.0、ENVI4.8、Fragstats 4.0和Excel 2007软件的支持下,通过上推尺度像元的比例占优法改变空间粒度,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土地利用格局变... 基于2003年、2006年、2009年及2013年的遥感图像对长沙市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在Arc GIS 10.0、ENVI4.8、Fragstats 4.0和Excel 2007软件的支持下,通过上推尺度像元的比例占优法改变空间粒度,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粒度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类型水平上,随着粒度的增大,各土地类型的指数呈现出3种变化趋势:增大、减小及无明显规律;随着时间的变化,空间粒度越小,对斑块密度及斑块形状指数变化的影响越明显。空间粒度越大,对斑块结合度和斑块集聚度变化的影响越明显。2景观水平上,随着粒度的增大,蔓延度指数先减小后基本不变;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缓慢减小;随着时间的变化,蔓延度指数呈减小的趋势,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增大的趋势。90 m是本研究中分析空间粒度的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空间粒度效应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物种适宜生境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雷军成 徐海根 +3 位作者 吴军 关庆伟 丁晖 崔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4-800,共7页
气候变化能够引起物种分布范围、生物物候等一系列生态现象和过程的变化,进而加速物种灭绝的速率。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将给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利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气候... 气候变化能够引起物种分布范围、生物物候等一系列生态现象和过程的变化,进而加速物种灭绝的速率。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将给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利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气候变化情景下物种适宜生境的变化正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总结目前气候变化情景下物种适宜生境预测的最新方法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在研究方法上,多物种分布模型、多气候情景基础上的集合预测方法正成为目前研究采用的主要手段;在研究结果上,未来气候变化将有可能导致物种适宜生境面积减少,范围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移动。最后本研究指出目前气候变化情景下物种适宜生境预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分布模型 集合预测 气候情景 潜在分布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HRODITE降水数据驱动的融雪径流模拟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兰海 尚明 +2 位作者 张敏生 AHMAD Sajjad 黄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9,共7页
针对流域内气象观测站点稀少和融雪径流过程的特点,利用APHRODITE降水数据进行插值,应用日有效活动温度改进度日数;依据季节性冻土受有效活动积温影响的特点,建立有效活动积温与径流系数的关系,提高模型中融雪速率和径流系数的计算精度... 针对流域内气象观测站点稀少和融雪径流过程的特点,利用APHRODITE降水数据进行插值,应用日有效活动温度改进度日数;依据季节性冻土受有效活动积温影响的特点,建立有效活动积温与径流系数的关系,提高模型中融雪速率和径流系数的计算精度。结合气象、水文资料和MODIS遥感积雪产品,应用改进的融雪径流模型(SRM)对开都河流域2000年与2006年融雪期的径流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模拟。改进模型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结果远远优于用日平均温度作为度日数的结果。结果表明,用APHRODITE降水数据及改进的度日数和径流系数作为SRM模型参数输入,能够较好模拟开都河流域融雪径流过程,大大提高模型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径流模型 MODIS数据 降水量 融雪径流 有效活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2007-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特征 被引量:41
8
作者 孟丽红 叶志平 +1 位作者 袁素芬 刘光旭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1期256-261,共6页
[目的]为定量评价江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态。[方法]以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江西省2007—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2007—2011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整体... [目的]为定量评价江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态。[方法]以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江西省2007—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2007—2011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7年的2.029 12×108 hm2增加到2010年的4.151 51×108 hm2。总水资源生态足迹5a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7年的3.882 09×107 hm2增加到2011年的4.344 7×107 hm2。万元GDP生态足迹呈逐渐增加的势,水资源利用率有所降低。[结论]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江西省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负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通达性的江西省设区市经济联系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永林 钟业喜 周炳喜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利用最短时间距离建立城市间的交通通达性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的经济联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经济联系总量与交通通达性有直接关联,南昌最好;其次为赣北及赣西地区;... 利用最短时间距离建立城市间的交通通达性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的经济联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经济联系总量与交通通达性有直接关联,南昌最好;其次为赣北及赣西地区;而赣南、赣中及赣东北较小;各设区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有明显的中心城市指向和地域相邻指向。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加强各设区市经济联系的主要战略措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南昌―赣州―九江"多核发展模式、"一纵一横"发展主轴和"三纵三横"发展辅轴的空间格局;发挥地区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人口规模,做大经济总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通达性 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江西设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景观格局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比较研究--以广西北部湾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永林 孙永光 +2 位作者 谢炳庚 康婧 李晓青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5-971,共7页
不同景观格局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为找到景观格局参数对红树林群落生态系统质量的表征关系,比较不同景观格局下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差异,本研究以广西北部湾地区沙田镇东部地区(山口-北界)和西部地区(沙田-丹兜海... 不同景观格局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为找到景观格局参数对红树林群落生态系统质量的表征关系,比较不同景观格局下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差异,本研究以广西北部湾地区沙田镇东部地区(山口-北界)和西部地区(沙田-丹兜海)为比较研究区域,在ENVI 4.8软件平台的支持下,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并结合野外采样调查数据,得到两个地区的红树林空间分布格局图和生态系统质量参数。在Fragstats 4.0和ARCGIS 10.0软件平台的支持下,比较分析两个地区景观格局及植物群落、底栖动物、水环境质量等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1)从景观指数来看: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的指数有:斑块数量NP(分别为387、379 plot)、斑块密度PD(分别为192.20、72.17 plot·hm-2)、边界密度ED(分别为215.85、137.28)、景观形状指数LSI(分别为14.92、13.02)、香农多样性SHDI(分别为1.36、1.15);东部地区小于西部地区的指标有:总面积TA(分别为525.15、201.36 hm2)、蔓延度CONTAG(分别为66.48、55.57)。(2)从景观结构特征来看,群落的多样性(分别为0.94、0.51)、丰富度(分别为0.40、0.24)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水平结构上,东部地区密度小(0.84 plant·m-2)、基径大(6.55 cm)、冠幅大(7.16 m2),西部地区密度大(1.00 plant·m-2)、基径小(6.43 cm)、冠幅小(6.58 m2);垂直结构上,东、西部的平均株高和幼苗高度分别为1.39、0.23 m和1.10、0.14 m,东部地区均大于西部地区。(3)从底栖动物的数量、质量和生物量来看,西部地区均大于东部地区,分别为24.7、31.0、155.7和15.3、18.3、92.0。(4)从水环境质量来看,西部地区的透明度、溶解氧、叶绿素a和盐类等指标值较好,其它指标值较差。(5)在一定程度上,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能够表征生态系统质量的变化;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的景观格局空间范围大、连通性好、破碎化程度低,与之对应的生态系统质量特征表现为底栖环境好,但红树林自身群落生长差、水环境质量总体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质量 红树林湿地 广西北部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孟丽红 陈亚宁 +1 位作者 徐祥明 李卫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2005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应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2005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应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其参数,合理地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提高对样本等级评价的可信度。(2)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应由耗水型经济结构向节水型经济结构转变,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以便科学、合理地利用流域内有限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水资源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城市扩张对边缘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李晓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9,共6页
以长沙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在ArcGIS和Fragstats4.0软件平台的支持下,运用缓冲区分析和景观指数方法,对长沙市的城市空间扩张及其对边缘区景观格局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 以长沙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在ArcGIS和Fragstats4.0软件平台的支持下,运用缓冲区分析和景观指数方法,对长沙市的城市空间扩张及其对边缘区景观格局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在速度上呈前期低速蔓延、后期加速扩张的特点,在方向上呈前期东拓西控、后期北扩南伸的特点;城市空间扩展对类型层次和景观层次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影响均不同。在类型层次上,城市空间扩张对耕地的影响最大,与城市边界距离3 000-4 000m处是城市扩张与耕地减少的空间边界;在景观层次上,随着城市空间扩张,景观的斑块密度减小、蔓延度增加、香农多样性先减后增、聚集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边缘区 景观格局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1年来赣州降水量变化特征及趋势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曹思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108,共5页
采用回归分析和滑动平均等方法,从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角度出发,选取平均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极端降水事件及最大日降水量等指标,对赣州市1951年-2011年的降水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61年来,赣州市多年平均降水... 采用回归分析和滑动平均等方法,从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角度出发,选取平均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极端降水事件及最大日降水量等指标,对赣州市1951年-2011年的降水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61年来,赣州市多年平均降水为229.6mm;春夏两季为湿季,秋冬两季为干季;降水量、降水频率和极端降水事件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降水强度和最大日降水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变化特征 变化趋势 赣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丽红 陈亚宁 +1 位作者 胥志彪 马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70,共5页
在综合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2009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选取降水量、灌溉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活用水定额、人均供水量、生态环境用水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对江西省11个市的水资源可... 在综合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2009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选取降水量、灌溉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活用水定额、人均供水量、生态环境用水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对江西省11个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整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识别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丽红 陈亚宁 李卫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21-124,共4页
本文在系统总结流域尺度上生态经济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纽带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框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模拟研究、经济系统过程的模拟研究、水-生态-经... 本文在系统总结流域尺度上生态经济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纽带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框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模拟研究、经济系统过程的模拟研究、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模型的构建等。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研究;6)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指出了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南川区石漠化分布特征及其坡地利用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平生 袁道先 +1 位作者 谢世友 白俞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6-51,共6页
利用2004TM遥感影像,并结合地质、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图等,研究了重庆南川区石漠化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川区石漠化分布具有如下特征:地层岩性上,石漠化集中发育在中生界三叠系嘉陵江、飞仙观、雷口坡组和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碳... 利用2004TM遥感影像,并结合地质、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图等,研究了重庆南川区石漠化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川区石漠化分布具有如下特征:地层岩性上,石漠化集中发育在中生界三叠系嘉陵江、飞仙观、雷口坡组和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地区的纯灰岩与其他灰岩和白云岩互层分布区中;气象水文上,石漠化集中分布在中部槽坝年均温为10~16℃、年降水量大于1 200mm的地区;地形高程上,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 200m之间,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600~800m之间,极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500~600m之间;土地利用上,轻度和中度石漠化主要分布于灌木林地中,重度以上石漠化则主要见于旱地。根据研究区石漠化的发育和分布特点,建议平缓坡地(<5°)推行稻田保护性耕作和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较缓坡地(5°~15°)发展农耕和种植园区;较陡坡地(15°~25°)种植藤本植物(金银花)、经济林果和生态林草;陡峻坡地(>25°)应长期封山育林,重点发展水源林和景观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南川区 岩溶石漠化 分布特点 坡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屑岩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溶解有机碳剖面分布
17
作者 覃灵华 黄艳 徐祥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310-313,共4页
选取碎屑岩红壤区三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灌草丛、果园,挖掘典型剖面,并测定土壤溶解有机碳和基本理化性质,了解碎屑岩红壤溶解有机碳剖面分布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溶解有机碳含量比较,林地>灌草丛... 选取碎屑岩红壤区三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灌草丛、果园,挖掘典型剖面,并测定土壤溶解有机碳和基本理化性质,了解碎屑岩红壤溶解有机碳剖面分布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溶解有机碳含量比较,林地>灌草丛>果园,林地与灌草丛无显著差异,但都与果园呈显著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剖面分布比较: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均为林地>灌草丛>果园;pH为果园>灌草丛>林地;黏粒(<0.002 mm)百分比为林地>灌草丛>果园。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溶解有机碳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及黏粒(<0.002 mm)呈正相关关系,而与pH及容重呈负相关关系,其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红壤 溶解有机碳 不同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