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十年来中央苏区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如平 谢庐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关键词 中央苏区 述评 发掘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央苏区时期《斗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红春 罗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01-106,共6页
《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的机关报。中央苏区时期,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相关报道在《斗争》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内容涉及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民主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探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之关系,总... 《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的机关报。中央苏区时期,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相关报道在《斗争》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内容涉及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民主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探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之关系,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时期 《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苏区创建初期红军的革命动员 被引量:2
3
作者 钟日兴 王亚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30-35,共6页
作为一支外来的军队,红军经过艰苦的革命动员才最终立足于赣、闽乡村社会。这一时期,红军通过革命宣传,扩大了革命的影响;重视发挥地方党组织的作用,使军队与地方的革命动员相互配合;注意克服地方武装地方主义观念,以帮助其壮大力量。由... 作为一支外来的军队,红军经过艰苦的革命动员才最终立足于赣、闽乡村社会。这一时期,红军通过革命宣传,扩大了革命的影响;重视发挥地方党组织的作用,使军队与地方的革命动员相互配合;注意克服地方武装地方主义观念,以帮助其壮大力量。由此,共产党开创了赣、闽区域革命的新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朱毛红军 革命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苏区政权形态的特点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玉龙 丁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93-100,共8页
中央苏区政权是中共开始治国安邦首次实践下的战时创新型政权。它的四个基本特点是中国化的苏维埃政权体制、工农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和党的一元化领导。这些形态特点既具有较强的苏俄(联)模式特征的一面,又具有鲜明的中国化色彩... 中央苏区政权是中共开始治国安邦首次实践下的战时创新型政权。它的四个基本特点是中国化的苏维埃政权体制、工农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和党的一元化领导。这些形态特点既具有较强的苏俄(联)模式特征的一面,又具有鲜明的中国化色彩;既具有鲜明的革命性与时代进步性,又具有因经验等因素所导致的时代局限性。但它在近代中国政权形态史,特别是中共政权形态史上特殊的地位不容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政权形态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中乡村学校和教师地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新 曾耀荣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07-111,共5页
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是一个从传统文化向苏区文化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央苏区建立文化教育领导机构,通过一系列有关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开展文化建设具体工作等。乡村学校是教育儿童读书的地方,是推进儿童家庭、学校四周乡村文化建... 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是一个从传统文化向苏区文化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央苏区建立文化教育领导机构,通过一系列有关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开展文化建设具体工作等。乡村学校是教育儿童读书的地方,是推进儿童家庭、学校四周乡村文化建设的场所,所以成为当地文化的中心。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中具有丰富知识的领袖,具有提高乡村文化的社会责任,因此成为苏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和乡村运动的中心。在当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同样不能忽视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文化建设 乡村学校 乡村教师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除债务运动:中共乡村政治动员的重要发动器——以中央苏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曾耀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5,共5页
关于中央苏区的政治动员或社会动员,学术界主要研究了政治动员的方式、特点、群众心理、农民性格与乡村社会动员、查田运动与社会动员、扩红运动与乡村社会动员等问题。而中央苏区的乡村借贷问题,
关键词 乡村社会 中央 政治 运动 中共 债务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夏静雷 张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2,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问题,积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以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权益。文章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问题,积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以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权益。文章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全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缺失的制度原因,提出要不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的相关制度、体制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教育权益 制度保障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嬗变:明至民国时期赣南农村宗族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曾小锋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0,共5页
宗族是赣南农村社会的传统地方组织,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赣南农村宗族从宋元时期开始兴起,明代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清代是普遍发展和成熟时期,民国初期形成同姓联宗和逐步衰落特点。在经历文革时期的毁灭性冲击下,当前... 宗族是赣南农村社会的传统地方组织,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赣南农村宗族从宋元时期开始兴起,明代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清代是普遍发展和成熟时期,民国初期形成同姓联宗和逐步衰落特点。在经历文革时期的毁灭性冲击下,当前赣南农村宗族重新焕发生机,到处兴建祠堂,开展同宗联谊活动,呈现出现代化的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农村宗族 传统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陈云调查研究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占善钦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108,共8页
学术界对于陈云的调查研究有所研究,主要侧重陈云对于调查研究的思想论述和实践活动。陈云的一生和调查研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本文对陈云所做的调查研究进行宏观分析,总结出陈云对于调查研究的宝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 学术界对于陈云的调查研究有所研究,主要侧重陈云对于调查研究的思想论述和实践活动。陈云的一生和调查研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本文对陈云所做的调查研究进行宏观分析,总结出陈云对于调查研究的宝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指导调查研究;围绕中心工作展开调查研究;密切关心和改善群众的生活;处理好调查和研究的关系;探索和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调查研究方法。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认真地学习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调查研究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革命时期与中华苏维埃革命时期中共党员结构对比研究
10
作者 佟德元 王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国共第一次合作为中共的快速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而中共党员数量的急剧增加为我们分析不同时期中共发展的不同面相提供了条件。从国民革命时期到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党员数量呈现出快速发展——跌入谷底——爆炸式发展的波动态势。而随着... 国共第一次合作为中共的快速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而中共党员数量的急剧增加为我们分析不同时期中共发展的不同面相提供了条件。从国民革命时期到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党员数量呈现出快速发展——跌入谷底——爆炸式发展的波动态势。而随着中共革命道路的转型,中共党员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工人占主体的党转变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农民占主体的党。而这种党员结构的转变也为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 中央苏区 中共 党员结构 工人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内自由分子与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政治运动--以蒋廷黻、胡适、顾维钧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张玉龙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体制内自由分子的政治重建运动经历了组建"自由主义内阁"与独立组建"中国自由党"两个彼此联系又因循递进的阶段,并彰显出异样的特征。由于情感上更多地倾向国民党政权,且视美国的支持为其行为之后盾以及预定揆首胡... 体制内自由分子的政治重建运动经历了组建"自由主义内阁"与独立组建"中国自由党"两个彼此联系又因循递进的阶段,并彰显出异样的特征。由于情感上更多地倾向国民党政权,且视美国的支持为其行为之后盾以及预定揆首胡适的态度反复,使得这场先天不足的政治运动不得不无果而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内阁 中国自由党 战后政治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及其出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小兵 黄静波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82,共11页
在Melitz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环境规制因素,构建一个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影响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均表明: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但影响较小;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会阻碍企业出口,特别是对污染密集... 在Melitz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环境规制因素,构建一个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影响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均表明: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但影响较小;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会阻碍企业出口,特别是对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的企业出口影响更大;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之间整体上呈U型关系,但在中西部地区不存在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环境规制强度 企业生产率 企业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行为与农民工社会融合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小兵 黄静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9,共13页
在群体异质性视角下,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状况以及消费行为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总体社会融合程度不高,但具有较强的融入意愿,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民工社会融合存在明显促进作用。分类研究发现,消费行为仅对新生代... 在群体异质性视角下,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状况以及消费行为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总体社会融合程度不高,但具有较强的融入意愿,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民工社会融合存在明显促进作用。分类研究发现,消费行为仅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存在显著积极影响,而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对男性农民工的作用强于女性农民工;理性型消费行为能够提高农民工社会融合程度,而冲动型消费行为却会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但是节俭型和炫耀型消费行为对农民工社会融合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行为 群体异质性 农民工 社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清单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性回应 被引量:54
14
作者 谢建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12,152,共5页
权力清单制度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制度回应。权力清单制度包括权力自身的基本属性、权力运行的基本轨迹和权力清单的边界特征等内涵。... 权力清单制度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制度回应。权力清单制度包括权力自身的基本属性、权力运行的基本轨迹和权力清单的边界特征等内涵。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一要强化权力配置制度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水平;二要强化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确保照单履权,提高国家治理的规范化水平;三要强化民众权利制度建设,突出制衡意识,提高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水平;四要强化权力监督制度建设,构建问责机制,提高国家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清单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以农贷抑制高利贷的二律背反现象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立中 曾耀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为消除农村中存在的高利贷,南京政府积极开展农业贷款。农业贷款一方面对农村高利贷产生了不少冲击,另一方面又导致了高利贷更加猖獗。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传统因素的合理性;在实施农业贷款过程中要... 为消除农村中存在的高利贷,南京政府积极开展农业贷款。农业贷款一方面对农村高利贷产生了不少冲击,另一方面又导致了高利贷更加猖獗。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传统因素的合理性;在实施农业贷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农村业已存在的传统借贷组织和形式;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业债券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贷 高利贷 南京政府 二律背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乡村社会的贫困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贷款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耀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6,共9页
绝对贫困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村经济的重要特征。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南京政府举办了农业贷款。在此过程中,政府发现有限的农业贷款被乡村中富裕的社会阶层所占有,为此,它强调农业贷款需要转向贫困农民。但是,由于农贷机构的嫌贫爱... 绝对贫困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村经济的重要特征。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南京政府举办了农业贷款。在此过程中,政府发现有限的农业贷款被乡村中富裕的社会阶层所占有,为此,它强调农业贷款需要转向贫困农民。但是,由于农贷机构的嫌贫爱富和近代乡村权力结构却阻止了政府愿望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乡村社会 贫困 南京政府 农业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争与妥协:近代城乡关系的发展与乡村革命——以一九二八年的永定暴动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耀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9-86,共8页
随着早期现代化因素由城市向乡村的深入,近代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城乡之间的联系性加强;另一方面它们的对抗性矛盾加剧。1928年的永定暴动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在暴动中,农民要求攻打县城,并错误地提出... 随着早期现代化因素由城市向乡村的深入,近代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城乡之间的联系性加强;另一方面它们的对抗性矛盾加剧。1928年的永定暴动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在暴动中,农民要求攻打县城,并错误地提出了"杀尽城里人"的口号,中共永定县委对此强烈反对;在攻城失败后,县委把农民暴动引向了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农民因敌我力量悬殊转而被迫向敌人妥协求和,遭到中共党组织的反对,并导致了部分求和代表被暗杀。1928年永定农民暴动反映了近代城乡关系发展和变化,也是中共推动革命发展的生动例证,它体现了中共和农民在革命方式选择上的不一致性及中共农村革命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暴动 近代城乡关系 乡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自我”与党的纯洁性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建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四个自我"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征途中对自我要求的基本体现,是执政党始终保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生动诠释,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自我净化"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根本要求,&qu... "四个自我"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征途中对自我要求的基本体现,是执政党始终保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生动诠释,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自我净化"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根本要求,"自我完善"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内在诉求,"自我革新"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应有之义,"自我提高"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价值取向。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四个自我"出发,以实现保持党的纯洁性目标,不仅需要主体的积极行动,也需要监督机制的约束、追求目标的指引、革新智慧的启迪和根本动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自我 纯洁性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评论》派的政敌观略论
19
作者 谢庐明 蔡禹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2-96,共5页
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阵营中的丁文江、胡适等人针对国民政府对共产党的军事"围剿"提出了政敌观。他们认为共产党势力得以壮大有着深层的原因,国民党的"剿共"政策只能使中国政局更为混乱,国共两党应通过政治... 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阵营中的丁文江、胡适等人针对国民政府对共产党的军事"围剿"提出了政敌观。他们认为共产党势力得以壮大有着深层的原因,国民党的"剿共"政策只能使中国政局更为混乱,国共两党应通过政治途径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其政敌观虽具合理性,却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政治力,但它从另一维度反映了共产党力量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取得合法政治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评论》派 “剿共” 政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廷黻留美时期政治思想略论
20
作者 张玉龙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5-150,共6页
蒋廷黻早年思想异常驳杂,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诸元素构成其政治思想之基本内核并由民族主义而一以贯之。而这也使得其思想既具极强的西方背景,又呈现理性实用主义的特征,进而构成日后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得以渐次展开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 国家主义 理性实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