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答时间与反应依赖关系建模:基于双因子模型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小军 柏小云 罗照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62,共11页
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测验的计算机化越来越普遍,使得被试作答的过程性数据的搜集也越来越便利。分层模型的提出为作答时间与反应的联合分析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建模框架,且逐渐成为当前最流行的方法。虽然分层模型被广泛使用,但仅仅通过参... 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测验的计算机化越来越普遍,使得被试作答的过程性数据的搜集也越来越便利。分层模型的提出为作答时间与反应的联合分析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建模框架,且逐渐成为当前最流行的方法。虽然分层模型被广泛使用,但仅仅通过参数间的关系还不能很好地解释作答时间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模型,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基于双因子模型的新视角,文中将测验的作答时间与反应分别视为测量被试速度和能力的两个局部因子,而作答时间与反应又视为综合测量了被试的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的一般能力或全局因子。基于此,文中提出双因子分层模型,以探讨作答时间与反应的依赖关系。模拟研究发现Mplus程序能有效估计双因子分层模型的各参数,而忽视作答时间与反应依赖关系的分层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存在明显的偏差。在实例数据分析中,相较于分层模型,双因子分层模型的各模型拟合指数表现更好。此外,不同被试在不同项目上的作答时间与反应存在不同的依赖关系,从而对被试的作答准确率与时间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答时间 反应 依赖关系 分层模型 双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实验数据的联合建模:反应与反应时的混合影响
2
作者 郭小军 焦玉月 +2 位作者 柏小云 罗照盛 李弘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9-1633,I0006,共16页
混合效应模型(Mixed-Effects Model,MEM)将被试和刺激项目同时作为随机变量,有效地分析实验效应和相关的被试(或刺激项目)差异,从而避免了传统方差分析的随机效应固定化问题。基于此,文中构建了混合MEM、独立MEM和速度MEM三个联合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Mixed-Effects Model,MEM)将被试和刺激项目同时作为随机变量,有效地分析实验效应和相关的被试(或刺激项目)差异,从而避免了传统方差分析的随机效应固定化问题。基于此,文中构建了混合MEM、独立MEM和速度MEM三个联合模型,并与反应和反应时数据的分开建模(即分开MEM)进行比较。在IAT实验数据分析中,分开MEM的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均不如独立MEM,而混合MEM的模型拟合优于独立MEM和速度MEM。模拟结果显示,分开MEM参数估计的相对偏差普遍大于独立MEM,且具有较高的第I类错误率;而混合MEM比其他联合模型能更好地识别不同模拟情景的参数,并且具有较佳的第I类错误率和统计检验力。因此,在心理实验中,联合建模方法比分开建模具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实验 反应时 反应 混合效应模型 联合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心理实验数据建模
3
作者 郭小军 焦玉月 《应用心理学》 2025年第3期278-288,共11页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M)作为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在心理科学中越来越受欢迎。在心理实验的应用中,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仍囿于正确反应时,而错误反应时也反映了被试的重要操作信息。基于此,借鉴生存分析对截尾数据的处理思路,文中提出联合错误...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M)作为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在心理科学中越来越受欢迎。在心理实验的应用中,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仍囿于正确反应时,而错误反应时也反映了被试的重要操作信息。基于此,借鉴生存分析对截尾数据的处理思路,文中提出联合错误反应时的LMEM(JILMEM)。在实例数据中,JILMEM具有更佳的模型拟合。在模拟研究中,相对LMEM和F1/F2检验方法,JILMEM对不同模拟情景特点和处理效应识别更有优势。因此,JILMEM能更有效识别实验设计特点和更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 错误反应时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F1/F2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