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马贯众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1
作者 魏凯欣 宋雄辉 +5 位作者 刘向前 徐依 索宗武 唐思琪 黄浩 李小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研究绵马贯众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AB-8大孔树脂、聚酰胺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的方法对绵马贯众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 研究绵马贯众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AB-8大孔树脂、聚酰胺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的方法对绵马贯众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绵马酸ABA(1)、正十五烷酸(2)、正二十七烷醇(3)、绵马贯众素ABBA(4)、香茶菜酸A(5)、β-谷甾醇(6)、绵马贯众苷A(7)、1-O-phenyl-α-L-rhamnopyranoside(8)、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9)、(Z)-11 R,12 S,13 S-trihydroxy-9-octadecenoate(10)、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11)、山柰素-3-O-α-L-(3-O-乙酰基)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12)、山柰素-3-O-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13)、胡萝卜苷(14)、5-羟甲基糠醛(15)、5,7-dihydroxychromone-7-O-neohesperidoside(16)、isomaltol-α-D-glucopyranoside(17)、2,5-呋喃二甲醇(18)、邻苯二酚(19)、1,3,5-三甲氧基苯(20)。其中化合物5、8~10、15~18、20为首次从鳞毛蕨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测定部分单体化合物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水平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4、8、10、12、13、15~18均可抑制PGE_(2)释放,其中化合物1、4、13表现出较好的潜在抗炎活性,其他被测试化合物均表现出适度的潜在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马贯众 分离鉴定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天蓼虫瘿果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2
作者 徐依 陈寿明 +5 位作者 李春英 魏凯欣 徐榕樱 万文文 唐思琪 李小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2-1069,共8页
研究木天蓼虫瘿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重结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木天蓼虫瘿果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核磁及质谱数据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木天蓼虫瘿... 研究木天蓼虫瘿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重结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木天蓼虫瘿果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核磁及质谱数据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木天蓼虫瘿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12-熊果烯-23-醛-28-酸(1)、科罗索酸(2)、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酸(3)、2α,3α,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4)、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豆甾醇(6)、β-谷甾醇(7)、阿魏酸(8)、咖啡酸(9)、原儿茶酸(10)、(+)-(7S,8R)-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4-O-β-D-葡萄糖苷(11)、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3)。除化合物7外,其余化合物均是首次从木天蓼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为首次从猕猴桃属植物中得到。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1~5和11~13对脂多糖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和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产生NO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无细胞毒性,在浓度为20、40、80μmol/L时均能显著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以上两种细胞NO的产生(P<0.05或P<0.01),抑制率分别为35.71%、53.57%、74.28%(RAW 264.7)和31.44%、44.11%、60.0%(BV2),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天蓼 三萜 抗炎活性 巨噬细胞RAW 264.7 小胶质细胞B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