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缺血肝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朱明强
王小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8-606,共9页
肝移植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最佳手段。多年来,经过广大专家学者们前赴后继的努力,肝移植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肝移植团队在临床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器官移植已进入2.0时代,无缺血器官移植已拓展至心、肺、...
肝移植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最佳手段。多年来,经过广大专家学者们前赴后继的努力,肝移植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肝移植团队在临床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器官移植已进入2.0时代,无缺血器官移植已拓展至心、肺、肾等多个移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缺血肝移植(IFLT)通过创新性地维持供肝在获取、保存及移植过程中的连续血流灌注,避免了传统肝移植中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细胞损伤和术后并发症,成为器官移植领域的革新性进展。此外,该技术为边缘供肝(如高龄供肝、脂肪肝)的利用提供了新可能,有助于缓解供体短缺问题。然而,无缺血肝移植仍存在着技术复杂性、设备成本高昂及缺乏大规模多中心长期随访数据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便携式灌注系统、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并探索其联合免疫调节治疗的协同效应。相信随着该技术的成熟与优化,将有效改善肝移植预后、扩大供者池和提高肝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无缺血肝移植的发展、供者选择、受者选择、无缺血肝移植手术技术及术后并发症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无缺血肝移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无缺血
供受者选择
边缘供肝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2
作者
林洁
曾繁林
+4 位作者
刘彦权
严志民
李祚涛
许庆林
朱宏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8,共8页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祖国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梯度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right-Giemsa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祖国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梯度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right-Giemsa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SRY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SOX)家族成员的表达变化。结果:百里香醌可抑制HL-60、THP-1细胞恶性增殖,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以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同时水解活化Caspase-3继而诱导HL-60、THP-1细胞发生凋亡。百里香醌均可显著下调PI3K、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来遏制HL-60、THP-1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后,可显著下调SOX2、SOX4的表达,低浓度(<10μmol/L)百里香醌对SOX12表达的影响微弱,随着浓度升高可下调SOX12的表达,但对SOX11表达基本无影响。结论:百里香醌可遏制AML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调控凋亡蛋白和SOX家族核心成员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醌
急性髓系白血病
恶性增殖
抗癌作用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明强
谢星
+3 位作者
廖启成
何晓
丁佑铭
王小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32-2337,共6页
铜死亡是依赖于细胞内铜积累触发线粒体脂酰化蛋白的聚集和铁硫簇蛋白不稳定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作用机制不同于自噬、铁死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等。铜死亡与肝癌发生及抗肿瘤药物耐药、遗传性肝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
铜死亡是依赖于细胞内铜积累触发线粒体脂酰化蛋白的聚集和铁硫簇蛋白不稳定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作用机制不同于自噬、铁死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等。铜死亡与肝癌发生及抗肿瘤药物耐药、遗传性肝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多种肝脏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铜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和进展,旨在为肝脏疾病的进一步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
细胞死亡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缺血肝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朱明强
王小华
机构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8-606,共9页
基金
赣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级科研计划项目(2022-2-074)。
文摘
肝移植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最佳手段。多年来,经过广大专家学者们前赴后继的努力,肝移植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肝移植团队在临床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器官移植已进入2.0时代,无缺血器官移植已拓展至心、肺、肾等多个移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缺血肝移植(IFLT)通过创新性地维持供肝在获取、保存及移植过程中的连续血流灌注,避免了传统肝移植中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细胞损伤和术后并发症,成为器官移植领域的革新性进展。此外,该技术为边缘供肝(如高龄供肝、脂肪肝)的利用提供了新可能,有助于缓解供体短缺问题。然而,无缺血肝移植仍存在着技术复杂性、设备成本高昂及缺乏大规模多中心长期随访数据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便携式灌注系统、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并探索其联合免疫调节治疗的协同效应。相信随着该技术的成熟与优化,将有效改善肝移植预后、扩大供者池和提高肝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无缺血肝移植的发展、供者选择、受者选择、无缺血肝移植手术技术及术后并发症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无缺血肝移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无缺血
供受者选择
边缘供肝
术后并发症
Key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schemia-free
selection of donor and recipient
marginal donor live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617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2
作者
林洁
曾繁林
刘彦权
严志民
李祚涛
许庆林
朱宏泉
机构
赣南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重症医学科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广东
医科
大学
附属
东莞
第一
医院
血液内科
赣南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血液内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8,共8页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立项课题(GJJ211530,GJJ2201414)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2B072)。
文摘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祖国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梯度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right-Giemsa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SRY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SOX)家族成员的表达变化。结果:百里香醌可抑制HL-60、THP-1细胞恶性增殖,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以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同时水解活化Caspase-3继而诱导HL-60、THP-1细胞发生凋亡。百里香醌均可显著下调PI3K、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来遏制HL-60、THP-1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后,可显著下调SOX2、SOX4的表达,低浓度(<10μmol/L)百里香醌对SOX12表达的影响微弱,随着浓度升高可下调SOX12的表达,但对SOX11表达基本无影响。结论:百里香醌可遏制AML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调控凋亡蛋白和SOX家族核心成员表达水平有关。
关键词
百里香醌
急性髓系白血病
恶性增殖
抗癌作用
分子机制
Keywords
thymoquinon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malignant proliferation
anticancer effect
molecular mechanism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明强
谢星
廖启成
何晓
丁佑铭
王小华
机构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武汉
大学
人民
医院
肝胆
外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32-233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407304)。
文摘
铜死亡是依赖于细胞内铜积累触发线粒体脂酰化蛋白的聚集和铁硫簇蛋白不稳定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作用机制不同于自噬、铁死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等。铜死亡与肝癌发生及抗肿瘤药物耐药、遗传性肝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多种肝脏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铜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和进展,旨在为肝脏疾病的进一步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铜
细胞死亡
肝疾病
Keywords
Copper
Cell Death
Liver Diseases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缺血肝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朱明强
王小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林洁
曾繁林
刘彦权
严志民
李祚涛
许庆林
朱宏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铜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朱明强
谢星
廖启成
何晓
丁佑铭
王小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