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曦
廖福顺
+5 位作者
黄肖雅
文灿平
彭守用
吴子晨
尧红艳
王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通常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癌细胞团块侵入由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腔内。MVI是HCC患者预后的重要预...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通常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癌细胞团块侵入由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腔内。MVI是HCC患者预后的重要预后影响因素,因此术前无创且高效地预测MV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联合临床及传统影像学构建综合MVI预测模型可为HCC患者精确评估风险并帮助医生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文主要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超声(ultrasound,US)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四个方面对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术前预测HCC MV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引起读者对HCC尤其是早期HCC的认识及重视,为影像医师和临床医生对HCC患者的准确评估、治疗决策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有益指导,也为研究者提供更全面的比较视角,以帮助更多患者从临床诊疗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超声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曦
彭守用
+4 位作者
黄肖雅
文灿平
尧红艳
吴子晨
王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5-222,共8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致死率和较差的预后。HC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生物学行为紧密相关,这些主要受组织病理特征、微血管转移模式、分子蛋白表达等因素影响。既往这些因素的...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致死率和较差的预后。HC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生物学行为紧密相关,这些主要受组织病理特征、微血管转移模式、分子蛋白表达等因素影响。既往这些因素的预测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分析,术前评估往往难以高效进行。随着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通过高通量提取肿瘤影像特征,术前可以有效预测HCC生物学行为相关影响因素。虽已有综述概括影像组学评估HCC相关生物学行为,但大多都是基于单个因素进行综述评估,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深入分析。本文就影像组学评估组织病理特征、微血管转移模式及分子蛋白表达等HCC相关生物学行为展开综述,对各部分的研究现状及局限性深入分析总结后发现,当前研究多为小样本单中心单模态回顾性研究,且缺乏标准化流程的指南和共识,未来应聚焦于大样本、前瞻性、多模态、多中心研究,深度优化影像组学算法,并结合生物学、病理学和基因组学等其他学科,以挖掘更丰富、更深层次的信息,旨在为影像及临床医生提供有效指导,以便对HCC患者进行术前准确评估并制定最佳治疗决策,从而帮助患者从诊疗中受益,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生物学行为
微血管侵犯
血管包绕肿瘤团簇
分子蛋白表达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共振脑组织仿真体模研制及其应用进展
3
作者
汪舒怡
冷桂香
+3 位作者
吴頲
陈帅
周丽丽
廖宇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671,共5页
磁共振体模作为评价磁共振成像性能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其用途广泛,可用于校准和检查成像设备以及磁共振操作员的培训。然而传统质量控制体模存在一些缺陷如外形规则以及体模内填充液体均匀单一,使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磁共振...
磁共振体模作为评价磁共振成像性能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其用途广泛,可用于校准和检查成像设备以及磁共振操作员的培训。然而传统质量控制体模存在一些缺陷如外形规则以及体模内填充液体均匀单一,使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磁共振脑组织仿真体模是根据人脑参数,采用与人脑组织物理特性相近的等效材料制成的人脑模型。相较于传统质量控制体模,脑组织仿真体模具有人脑外部形态相似性、内部结构仿真性以及组织生理特征等效性等优点,因此可以对磁共振成像新技术的可行性、准确性、安全性等方面做出有效评估。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磁共振脑组织仿真体模技术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其在脑部成像中的应用,并对仿真体模的发展和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组织仿真体模
3D打印
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电特性成像
磁共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莪术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祚涛
陈小芸
+4 位作者
李海亮
冷桂香
刘彦权
郭灵
王钇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2-1688,共7页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治疗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莪术醇作用于AML细胞株HL-60、KG-1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凋亡...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治疗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莪术醇作用于AML细胞株HL-60、KG-1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Caspase家族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莪术醇可抑制HL-60、KG-1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细胞凋亡,其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以促进细胞凋亡(P<0.05)。当莪术醇干预HL-60、KG-1细胞后,其亦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而诱导AML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此外,莪术醇干预后可上调HL-60细胞的Caspase 3、Caspase 6、Caspase 8以及Caspase 9的表达(P<0.05),可显著上调KG-1细胞的Caspase 3、Caspase 8和Caspase 9的表达(P<0.01),对Caspase 6的表达影响微弱(P<0.05),但低浓度(<60μg/ml)莪术醇对KG-1细胞Caspase 6的表达基本无影响(P>0.05)。结论:莪术醇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Bcl-2家族蛋白表达以及促进Caspase家族核心成员活化等介导AML细胞程序性死亡,从而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急性髓系白血病
程序性死亡
抗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曦
廖福顺
黄肖雅
文灿平
彭守用
吴子晨
尧红艳
王俊
机构
赣南
医科
大学
第一
临床
医学
院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赣南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超声
科
出处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文摘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通常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癌细胞团块侵入由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腔内。MVI是HCC患者预后的重要预后影响因素,因此术前无创且高效地预测MV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联合临床及传统影像学构建综合MVI预测模型可为HCC患者精确评估风险并帮助医生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文主要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超声(ultrasound,US)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四个方面对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术前预测HCC MV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引起读者对HCC尤其是早期HCC的认识及重视,为影像医师和临床医生对HCC患者的准确评估、治疗决策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有益指导,也为研究者提供更全面的比较视角,以帮助更多患者从临床诊疗中受益。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超声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icrovascular invasion
radiomic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ltrasou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曦
彭守用
黄肖雅
文灿平
尧红艳
吴子晨
王俊
机构
赣南
医科
大学
第一
临床
医学
院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出处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5-222,共8页
文摘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致死率和较差的预后。HC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生物学行为紧密相关,这些主要受组织病理特征、微血管转移模式、分子蛋白表达等因素影响。既往这些因素的预测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分析,术前评估往往难以高效进行。随着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通过高通量提取肿瘤影像特征,术前可以有效预测HCC生物学行为相关影响因素。虽已有综述概括影像组学评估HCC相关生物学行为,但大多都是基于单个因素进行综述评估,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深入分析。本文就影像组学评估组织病理特征、微血管转移模式及分子蛋白表达等HCC相关生物学行为展开综述,对各部分的研究现状及局限性深入分析总结后发现,当前研究多为小样本单中心单模态回顾性研究,且缺乏标准化流程的指南和共识,未来应聚焦于大样本、前瞻性、多模态、多中心研究,深度优化影像组学算法,并结合生物学、病理学和基因组学等其他学科,以挖掘更丰富、更深层次的信息,旨在为影像及临床医生提供有效指导,以便对HCC患者进行术前准确评估并制定最佳治疗决策,从而帮助患者从诊疗中受益,提高预后。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生物学行为
微血管侵犯
血管包绕肿瘤团簇
分子蛋白表达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adiomics
biological behavior
microvascular invasion
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
molecular protein expres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uted tomography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共振脑组织仿真体模研制及其应用进展
3
作者
汪舒怡
冷桂香
吴頲
陈帅
周丽丽
廖宇鹏
机构
赣南
医科
大学
医学
信息工程学院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67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61001)
赣南医科大学科研启动金项目(QD202140)。
文摘
磁共振体模作为评价磁共振成像性能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其用途广泛,可用于校准和检查成像设备以及磁共振操作员的培训。然而传统质量控制体模存在一些缺陷如外形规则以及体模内填充液体均匀单一,使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磁共振脑组织仿真体模是根据人脑参数,采用与人脑组织物理特性相近的等效材料制成的人脑模型。相较于传统质量控制体模,脑组织仿真体模具有人脑外部形态相似性、内部结构仿真性以及组织生理特征等效性等优点,因此可以对磁共振成像新技术的可行性、准确性、安全性等方面做出有效评估。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磁共振脑组织仿真体模技术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其在脑部成像中的应用,并对仿真体模的发展和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组织仿真体模
3D打印
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电特性成像
磁共振安全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莪术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祚涛
陈小芸
李海亮
冷桂香
刘彦权
郭灵
王钇力
机构
赣南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重症
医学
科
赣南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血液内
科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广东
医科
大学
附属
东莞
第一
医院
血液内
科
赣南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肿瘤内
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2-168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61001)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2B072)。
文摘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治疗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莪术醇作用于AML细胞株HL-60、KG-1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Caspase家族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莪术醇可抑制HL-60、KG-1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细胞凋亡,其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以促进细胞凋亡(P<0.05)。当莪术醇干预HL-60、KG-1细胞后,其亦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而诱导AML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此外,莪术醇干预后可上调HL-60细胞的Caspase 3、Caspase 6、Caspase 8以及Caspase 9的表达(P<0.05),可显著上调KG-1细胞的Caspase 3、Caspase 8和Caspase 9的表达(P<0.01),对Caspase 6的表达影响微弱(P<0.05),但低浓度(<60μg/ml)莪术醇对KG-1细胞Caspase 6的表达基本无影响(P>0.05)。结论:莪术醇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Bcl-2家族蛋白表达以及促进Caspase家族核心成员活化等介导AML细胞程序性死亡,从而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关键词
莪术醇
急性髓系白血病
程序性死亡
抗癌机制
Keywords
Curcumol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rogrammed cell death
anticancer mechanism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
罗曦
廖福顺
黄肖雅
文灿平
彭守用
吴子晨
尧红艳
王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中的研究进展
罗曦
彭守用
黄肖雅
文灿平
尧红艳
吴子晨
王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磁共振脑组织仿真体模研制及其应用进展
汪舒怡
冷桂香
吴頲
陈帅
周丽丽
廖宇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莪术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
李祚涛
陈小芸
李海亮
冷桂香
刘彦权
郭灵
王钇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