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敏通窍祛风汤联合粉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雪梅 张建华 +1 位作者 吴桂卿 兰贤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探讨脱敏通窍祛风汤联合粉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粉尘螨滴剂治疗,连续治疗24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脱敏通窍祛风汤,于治疗初期联合治疗1个月。... 目的探讨脱敏通窍祛风汤联合粉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粉尘螨滴剂治疗,连续治疗24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脱敏通窍祛风汤,于治疗初期联合治疗1个月。检测短期临床疗效、长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指标(PSQI评分、QRLQ评分)、血清免疫学指标(IgE、IL-4、IL-1β)、呼出气NO、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变化。结果观察组短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2年后的长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指标、血清免疫学指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治疗6、24个月后,2组呼出气NO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停药24个月后,2组呼出气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脱敏通窍祛风汤联合粉尘螨滴剂脱敏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提升疗效,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敏通窍祛风汤 粉尘螨滴剂 变应性鼻炎 儿童 脱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马贯众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2
作者 魏凯欣 宋雄辉 +5 位作者 刘向前 徐依 索宗武 唐思琪 黄浩 李小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研究绵马贯众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AB-8大孔树脂、聚酰胺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的方法对绵马贯众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 研究绵马贯众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AB-8大孔树脂、聚酰胺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的方法对绵马贯众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绵马酸ABA(1)、正十五烷酸(2)、正二十七烷醇(3)、绵马贯众素ABBA(4)、香茶菜酸A(5)、β-谷甾醇(6)、绵马贯众苷A(7)、1-O-phenyl-α-L-rhamnopyranoside(8)、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9)、(Z)-11 R,12 S,13 S-trihydroxy-9-octadecenoate(10)、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11)、山柰素-3-O-α-L-(3-O-乙酰基)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12)、山柰素-3-O-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13)、胡萝卜苷(14)、5-羟甲基糠醛(15)、5,7-dihydroxychromone-7-O-neohesperidoside(16)、isomaltol-α-D-glucopyranoside(17)、2,5-呋喃二甲醇(18)、邻苯二酚(19)、1,3,5-三甲氧基苯(20)。其中化合物5、8~10、15~18、20为首次从鳞毛蕨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测定部分单体化合物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水平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4、8、10、12、13、15~18均可抑制PGE_(2)释放,其中化合物1、4、13表现出较好的潜在抗炎活性,其他被测试化合物均表现出适度的潜在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马贯众 分离鉴定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罗曦 廖福顺 +5 位作者 黄肖雅 文灿平 彭守用 吴子晨 尧红艳 王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通常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癌细胞团块侵入由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腔内。MVI是HCC患者预后的重要预...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通常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癌细胞团块侵入由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腔内。MVI是HCC患者预后的重要预后影响因素,因此术前无创且高效地预测MV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联合临床及传统影像学构建综合MVI预测模型可为HCC患者精确评估风险并帮助医生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文主要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超声(ultrasound,US)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四个方面对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术前预测HCC MV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引起读者对HCC尤其是早期HCC的认识及重视,为影像医师和临床医生对HCC患者的准确评估、治疗决策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有益指导,也为研究者提供更全面的比较视角,以帮助更多患者从临床诊疗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超声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缺血肝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朱明强 王小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8-606,共9页
肝移植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最佳手段。多年来,经过广大专家学者们前赴后继的努力,肝移植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肝移植团队在临床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器官移植已进入2.0时代,无缺血器官移植已拓展至心、肺、... 肝移植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最佳手段。多年来,经过广大专家学者们前赴后继的努力,肝移植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肝移植团队在临床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器官移植已进入2.0时代,无缺血器官移植已拓展至心、肺、肾等多个移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缺血肝移植(IFLT)通过创新性地维持供肝在获取、保存及移植过程中的连续血流灌注,避免了传统肝移植中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细胞损伤和术后并发症,成为器官移植领域的革新性进展。此外,该技术为边缘供肝(如高龄供肝、脂肪肝)的利用提供了新可能,有助于缓解供体短缺问题。然而,无缺血肝移植仍存在着技术复杂性、设备成本高昂及缺乏大规模多中心长期随访数据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便携式灌注系统、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并探索其联合免疫调节治疗的协同效应。相信随着该技术的成熟与优化,将有效改善肝移植预后、扩大供者池和提高肝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无缺血肝移植的发展、供者选择、受者选择、无缺血肝移植手术技术及术后并发症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无缺血肝移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无缺血 供受者选择 边缘供肝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5
作者 林洁 曾繁林 +4 位作者 刘彦权 严志民 李祚涛 许庆林 朱宏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8,共8页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祖国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梯度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right-Giemsa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祖国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梯度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right-Giemsa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SRY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SOX)家族成员的表达变化。结果:百里香醌可抑制HL-60、THP-1细胞恶性增殖,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以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同时水解活化Caspase-3继而诱导HL-60、THP-1细胞发生凋亡。百里香醌均可显著下调PI3K、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来遏制HL-60、THP-1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后,可显著下调SOX2、SOX4的表达,低浓度(<10μmol/L)百里香醌对SOX12表达的影响微弱,随着浓度升高可下调SOX12的表达,但对SOX11表达基本无影响。结论:百里香醌可遏制AML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调控凋亡蛋白和SOX家族核心成员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醌 急性髓系白血病 恶性增殖 抗癌作用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Q逆转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重症感染免疫介质失调并诱导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
6
作者 许庆林 刘彦权 +5 位作者 张和荟 王芬 李祚涛 严志民 陈淑娟 朱宏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938,共8页
目的:探讨羟氯喹(HCQ)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后重症感染免疫介质失调的影响及其相关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6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6例化疗后重症感染AML(AMLSI)患者以及29例化疗后未感染AML(AML-NI)... 目的:探讨羟氯喹(HCQ)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后重症感染免疫介质失调的影响及其相关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6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6例化疗后重症感染AML(AMLSI)患者以及29例化疗后未感染AML(AML-NI)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另选取本院同时期21名健康者外周血为对照组,采用RT-qP CR技术检测CXCL12、CXCR4、CXCR7 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IL-6、IL-8、TNF-α水平,选取并构建白血病源性THP-1细胞为AML疾病模型,并将AML-SI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THP-1细胞共培养,分为单独培养(Mono)组和共培养(Co-culture)组,给予不同浓度梯度HCQ干预THP-1细胞,后续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共培养体系上清液中IL-6、IL-8、TNF-α水平变化差异,RT-qP CR技术检测CXCL12-CXCR4/7调控轴核心成员mRNA表达改变,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调控分子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ML患者CXCL12、CXCR4、CXCR7及IL-6、IL-8、TNF-α均异常升高,而AML-SI患者升高更为显著(均P<0.01),且AML-NI患者与AML-SI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予HCQ干预THP-1细胞后,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但低浓度HCQ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不显著。将THP-1细胞与AML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时,Co-culture组上清液中IL-6、IL-8及TNF-α水平较Mono组显著升高(均P<0.01)。当给予HCQ干预后,Mono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IL-8和TNF-α水平较其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1),Co-culture组亦显著降低(均P<0.001),但HCQ对CXCL12-CXCR4/7调控轴核心成员表达影响微弱。HCQ干预THP-1细胞后,可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并在促使Caspase-3水解活化的同时抑制TLR4/NF-κB通路的活化水平,继而诱发THP-1细胞程序性死亡。结论:CXCL12-CXCR4/7轴核心成员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是AML患者重症感染免疫紊乱的重要介质,HCQ可抑制细胞因子水平以逆转免疫介质失调,并遏制白血病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其机制很可能与调控Bcl-2家族蛋白表达、水解活化Caspase-3以及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急性髓系白血病 重症感染 免疫失衡 程序性死亡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脑组织仿真体模研制及其应用进展
7
作者 汪舒怡 冷桂香 +3 位作者 吴頲 陈帅 周丽丽 廖宇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671,共5页
磁共振体模作为评价磁共振成像性能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其用途广泛,可用于校准和检查成像设备以及磁共振操作员的培训。然而传统质量控制体模存在一些缺陷如外形规则以及体模内填充液体均匀单一,使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磁共振... 磁共振体模作为评价磁共振成像性能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其用途广泛,可用于校准和检查成像设备以及磁共振操作员的培训。然而传统质量控制体模存在一些缺陷如外形规则以及体模内填充液体均匀单一,使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磁共振脑组织仿真体模是根据人脑参数,采用与人脑组织物理特性相近的等效材料制成的人脑模型。相较于传统质量控制体模,脑组织仿真体模具有人脑外部形态相似性、内部结构仿真性以及组织生理特征等效性等优点,因此可以对磁共振成像新技术的可行性、准确性、安全性等方面做出有效评估。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磁共振脑组织仿真体模技术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其在脑部成像中的应用,并对仿真体模的发展和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组织仿真体模 3D打印 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电特性成像 磁共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非编码RNA在椎间盘退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廖翠琳 盛天亮 +4 位作者 邱晟 陈冠鹏 张娟 冉兵 魏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7-413,共7页
慢性腰背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疼痛疾患,其中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其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目前针对IVDD的发病机制已得到广泛且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其核心病理机制涉及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慢性腰背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疼痛疾患,其中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其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目前针对IVDD的发病机制已得到广泛且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其核心病理机制涉及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代谢失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泌体非编码RNA在IVDD治疗中展现了较大的潜力,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和治疗前景仍未被总结和阐述。本文旨在综述外泌体非编码RNA治疗IVDD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其分子作用机制,并探讨潜在临床价值和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该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非编码RNA 微小RNA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天蓼虫瘿果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9
作者 徐依 陈寿明 +5 位作者 李春英 魏凯欣 徐榕樱 万文文 唐思琪 李小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2-1069,共8页
研究木天蓼虫瘿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重结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木天蓼虫瘿果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核磁及质谱数据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木天蓼虫瘿... 研究木天蓼虫瘿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重结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木天蓼虫瘿果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核磁及质谱数据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木天蓼虫瘿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12-熊果烯-23-醛-28-酸(1)、科罗索酸(2)、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酸(3)、2α,3α,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4)、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豆甾醇(6)、β-谷甾醇(7)、阿魏酸(8)、咖啡酸(9)、原儿茶酸(10)、(+)-(7S,8R)-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4-O-β-D-葡萄糖苷(11)、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3)。除化合物7外,其余化合物均是首次从木天蓼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为首次从猕猴桃属植物中得到。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1~5和11~13对脂多糖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和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产生NO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无细胞毒性,在浓度为20、40、80μmol/L时均能显著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以上两种细胞NO的产生(P<0.05或P<0.01),抑制率分别为35.71%、53.57%、74.28%(RAW 264.7)和31.44%、44.11%、60.0%(BV2),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天蓼 三萜 抗炎活性 巨噬细胞RAW 264.7 小胶质细胞B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指南(2024)
10
作者 《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指南(2024)》专家组 国际眼科协会 +63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邵毅 宋秀胜 廖萱 庄文娟 王广玲 沈建良 李兰 王佰亮 谭钢 迟玮 蔡建奇 陶勇 李世迎 田磊 马健 计丹 刘光辉 秦牧 蒋贻平 张慧 邹文进 彭娟 胡守龙 杨瑞波 胡亮 刘红玲 邵婷婷 李正日 张冰 康刚劲 许琦彬 刘昳 葛倩敏 石文卿 李中文 陆成伟 刘洋 王烽 吴振凯 谢华桃 李海波 余瑶 计岩 陈新建 苏兆安 罗丽娟 王怡欣 林志荣 胡丽丹 戴琦 谭叶辉 凌玲 李贵刚 肖轶尘 曲利军 朱欣悦 申颖 阚菲菲 吴佳丽 令倩 姚牧笛 赫胜利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9-596,共8页
微量元素是存在于机体中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的总称,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于维持眼睛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增多都可能会引起眼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眼科疾病,目前已知眼组织中含有锌、硒、铜、... 微量元素是存在于机体中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的总称,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于维持眼睛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增多都可能会引起眼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眼科疾病,目前已知眼组织中含有锌、硒、铜、铬、碘、钴、钼、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不同的微量元素在治疗眼部疾病中的作用。因此,国际眼科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和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总结目前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识别、评估和治疗与微量元素缺乏相关的眼科疾病的实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眼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出版:格列美脲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小泰 唐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5-I0005,共1页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主编:简小兵与王文英。该书主要针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并提供了大量的临床实例和治疗经验,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临床实用性的专...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主编:简小兵与王文英。该书主要针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并提供了大量的临床实例和治疗经验,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临床实用性的专业医学书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书籍 临床实用性 格列美脲片 临床实例 理论与实践 文献出版社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期核心症状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秀芳 孟利敏 +5 位作者 李婷 曾小青 魏清风 刘怡 王菲菲 林栋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30,共6页
目的构建成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期的症状网络,识别其核心症状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400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和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进行调查。使用R软件构建症状网络,分... 目的构建成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期的症状网络,识别其核心症状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400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和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进行调查。使用R软件构建症状网络,分析中心性指标并确定核心症状;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探讨核心症状对成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成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核心症状是苦恼,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口干和睡眠不安,最严重的症状是疲劳、睡眠不安、食欲下降和苦恼。在症状网络中,强度最大为苦恼(rs=1.2357);紧密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最高为疲劳(rc=0.0087,rb=30.0000)。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一般资料变量后,苦恼和疲劳可解释生理领域总分31.5%的变异,以及心理领域总分31.5%的变异。结论成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期的核心症状为苦恼;疲劳处于症状网络的中心位置,与其他症状的接近度高;可将苦恼和疲劳作为靶点制定干预措施,提高成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症状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肿瘤 网络分析 核心症状 生活质量 症状管理 苦恼 疲乏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在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永亮 丁婷 +3 位作者 肖晓芳 董思 曾俊权 陈懿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评价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26例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 目的:评价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26例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化疗(观察组),22例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化疗(对照组),对比两组之间完全缓解率、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年龄、性别比、三系血细胞绝对值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及客观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继发感染、黏膜损害、肝肾损害、心脏毒性、胃肠道毒性等不良反应反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中位PFS及中位O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在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缓解率高于常规化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化疗能够减少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相关副反应的基础上延长患者缓解期及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阿扎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明强 谢星 +3 位作者 廖启成 何晓 丁佑铭 王小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32-2337,共6页
铜死亡是依赖于细胞内铜积累触发线粒体脂酰化蛋白的聚集和铁硫簇蛋白不稳定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作用机制不同于自噬、铁死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等。铜死亡与肝癌发生及抗肿瘤药物耐药、遗传性肝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 铜死亡是依赖于细胞内铜积累触发线粒体脂酰化蛋白的聚集和铁硫簇蛋白不稳定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作用机制不同于自噬、铁死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等。铜死亡与肝癌发生及抗肿瘤药物耐药、遗传性肝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多种肝脏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铜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和进展,旨在为肝脏疾病的进一步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祚涛 陈小芸 +4 位作者 李海亮 冷桂香 刘彦权 郭灵 王钇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2-1688,共7页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治疗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莪术醇作用于AML细胞株HL-60、KG-1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凋亡...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治疗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莪术醇作用于AML细胞株HL-60、KG-1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Caspase家族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莪术醇可抑制HL-60、KG-1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细胞凋亡,其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以促进细胞凋亡(P<0.05)。当莪术醇干预HL-60、KG-1细胞后,其亦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而诱导AML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此外,莪术醇干预后可上调HL-60细胞的Caspase 3、Caspase 6、Caspase 8以及Caspase 9的表达(P<0.05),可显著上调KG-1细胞的Caspase 3、Caspase 8和Caspase 9的表达(P<0.01),对Caspase 6的表达影响微弱(P<0.05),但低浓度(<60μg/ml)莪术醇对KG-1细胞Caspase 6的表达基本无影响(P>0.05)。结论:莪术醇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Bcl-2家族蛋白表达以及促进Caspase家族核心成员活化等介导AML细胞程序性死亡,从而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急性髓系白血病 程序性死亡 抗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阳 杨珂馨 +2 位作者 宋伟 郝彦斌 李钧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68,73,共5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江西省A医院3 127例高血压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探究住院费用的变动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2018—2...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江西省A医院3 127例高血压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探究住院费用的变动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2018—2022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呈持续下降趋势,检查费、药品费合计占比超过70%,住院天数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依然沉重,应加强监管,加快按病种分值(DIP)付费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缩短住院天数,丰富社区健康管理模式,重视社区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疾病经济负担 影响因素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会霖 戴孟桥 +4 位作者 刘草 李蓁珥 谢洋 应勇 曾祥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比较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肿瘤切除患者共154例,其中腔镜组74例采用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80例采用传统颈... 目的比较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肿瘤切除患者共154例,其中腔镜组74例采用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80例采用传统颈前开放术式,收集两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并分析。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腔镜组无中转开放,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术中出血量(19.46±10.24 vs.32.05±15.87)mL,切口长度(1.95±0.30)cm vs.(7.05±0.60)cm,手术时长(136.66±22.44)min vs.(82.75±15.20)min,术后总引流量(111.35±38.92)mL vs.(95.45±36.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美容满意度,颈部感觉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量上、甲状旁腺素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临床疗效相当,且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颈部切口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 颏下 腔镜 甲状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峰 刘婷 +2 位作者 韩清波 陈文娟 刘慧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4,共5页
目的 构建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住院的母婴分离产妇及患儿共312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建模群(n=208)和验证群(n=104)。再将建模群按纯母... 目的 构建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住院的母婴分离产妇及患儿共312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建模群(n=208)和验证群(n=104)。再将建模群按纯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成功组(n=86)和失败组(n=122),探讨纯母乳喂养失败的危险因素,绘制并验证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 纯母乳喂养失败率为58.01%(181/312);母婴分离时间、产妇母乳喂养核心知识不了解、产妇乳头内陷、围产期并发症、产妇食欲下降、遵医嘱乳房刺激、患乳腺炎等均是纯母乳喂养失败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效能良好,可有效预测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因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分离 纯母乳喂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解毒汤抑制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生物学特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祚涛 李海亮 +4 位作者 严志民 林洁 陈小芸 刘彦权 王钇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8-1443,共6页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汤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抗MM的中医替代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化瘀解毒汤干预骨髓瘤U266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改变情况,Annexin V/PI双染流式...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汤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抗MM的中医替代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化瘀解毒汤干预骨髓瘤U266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改变情况,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化瘀解毒汤可抑制U266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r=-0.713,r=-0.827)。化瘀解毒汤干预U266细胞48 h后,可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survivin的表达,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同时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化瘀解毒汤干预U266细胞后,可显著降低HMGB1、IL-6 mRNA的表达,但对CXCR4 mRNA的表达基本无影响。结论:化瘀解毒汤能抑制U266细胞增殖活性并诱发程序性死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各凋亡蛋白表达以及抑制TLR4/NF-κB通路激活并下调HMGB1、IL-6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解毒汤 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生物学特性 抗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液监测中的应用指南(2024) 被引量:1
20
作者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液监测中的应用指南()》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44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陈有信 迟玮 张铭志 许言午 刘祖国 杨卫华 谭钢 廖萱 李世迎 计丹 接英 龚岚 胡亮 孙传宾 马健 杨文利 张慧 李中文 蔡建奇 邵婷婷 彭娟 赵慧 刘光辉 苏兆安 陈新建 李程 邹文进 刘昳 秦牧 蒋贻平 王佰亮 李凯军 邱坤良 胡丽丹 邓志宏 文丹 黄明海 温鑫 石文卿 唐丽颖 王燊 曾艳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511,共7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一种复杂的、高度遗传的、多因素作用的疾病,患者黄斑区结构会发生衰老性改变,表现为视网膜进行性变性和视力逐渐丧失。全世界约有2亿人受到SMD的影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不断上升。近年来人工智能(... 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一种复杂的、高度遗传的、多因素作用的疾病,患者黄斑区结构会发生衰老性改变,表现为视网膜进行性变性和视力逐渐丧失。全世界约有2亿人受到SMD的影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不断上升。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猛,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利用AI对视网膜液进行定性定量评估,不仅可以在新生血管性SMD的诊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本指南总结了AI在SMD治疗中的应用,包括AI在视网膜液监测技术中的应用进展、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为眼科医生评估患者病情、设计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足够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老年性黄斑变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卷积神经网络 线性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