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欧阳龙强 夏文燕 +4 位作者 汪春晖 杨少春 娄建云 邹连生 刘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106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骨修补的患者,分为早期颅骨修补组(去骨瓣减压术后1~3个月,48例)和常规颅骨修补组(去骨...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106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骨修补的患者,分为早期颅骨修补组(去骨瓣减压术后1~3个月,48例)和常规颅骨修补组(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58例),分别于颅骨修补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同时记录术后6个月环锯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GOS评分(P=0.000)和MMSE评分(P=0.000)均高于、mRS评分(P=0.000)和NIHSS评分(P=0.000)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时,早期颅骨修补组患者GOS评分(P=0.041)和MMSE评分(P=0.040)均高于、mRS评分(P=0.021)和NIHSS评分(P=0.043)均低于常规颅骨修补组,且环锯综合征发生率亦低于常规颅骨修补组[18.75%(9/48)对39.66%(23/58);χ~2=5.446,P=0.020]。结论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以有效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减少环锯综合征的发生,改善预后和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减压颅骨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认知障碍 环锯综合征(非MeSH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EBP-2/Lipin1轴调控的线粒体途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肖丽霞 柯瑞琼 +3 位作者 王瑒 郭莉 洪世华 吕维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基于SREBP-2/Lipin1轴调控的线粒体途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方法 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外40只给予高糖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继续饲养6周,待大鼠尾部坐骨神... 目的基于SREBP-2/Lipin1轴调控的线粒体途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方法 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外40只给予高糖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继续饲养6周,待大鼠尾部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30 m/s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模型成功。取正常对照组、DPN模型组大鼠各10只,取双侧坐骨神经,试剂盒法检测其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REBP-2、Lipin1蛋白表达。另外取10只正常对照组,30只DPN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SREBP-2-siRNA(si-SREBP-2)组、Lipin1过表达(LV-Lipin1)组。si-SREBP-2组通过尾静脉注射SREBP-2-siRNA,LV-Lipin1组、NC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Lipin1慢病毒载体、空慢病毒载体。取坐骨神经检测SREBP-2、Lipin1蛋白表达;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测定SNCV;取坐骨神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ROS、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o C)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PN模型组大鼠ROS含量、SREBP-2蛋白表达增加,Lipin1蛋白表达减少;调节SREBP-2、Lipin1表达后,与NC组大鼠比较,si-SREBP-2组、LV-Lipin1组大鼠坐骨神经SREBP-2蛋白表达下降,Lipin1蛋白表达升高,空腹血糖下降,SNCV加快,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含量降低,Cyto C、Bcl-2水平升高,同时Bax蛋白水平下降。结论 DPN大鼠坐骨神经中存在SREBP-2、Lipin1表达异常,调节SREBP-2、Lipin1表达后可改善DPN大鼠坐骨神经病变,表明DPN的发生机制与SREBP-2、Lipin1调控的线粒体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SREBP-2/Lipin1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和复方丹参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吕维名 钟国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 (65 4 2 )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方法 :62例DPN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 (包括合理的饮食及运动疗法 ,根据病情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疗法 )的基础上随机分为 3组。其中 65 4 2与...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 (65 4 2 )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方法 :62例DPN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 (包括合理的饮食及运动疗法 ,根据病情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疗法 )的基础上随机分为 3组。其中 65 4 2与复方丹参组 2 4例应用 65 4 2联用复方丹参治疗 ,65 4 2组 2 0例用 65 4 2治疗 ,复方丹参组 1 8例用复方丹参治疗。结果 :65 4 2与复方丹参组显效率 (79.2 % ) ,总有效率 (1 0 0 % )优于 65 4 2组 (4 5 %、85 % )、复方丹参组 (2 7.8%、61 .1 % ) (P <0 .0 5 ) ,65 4 2组与复方丹参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率 65 4 2与复方丹参组明显优于 65 4 2组、复方丹参组 (P <0 .0 5 )。结论 :65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山莨菪碱 丹参 联合药物治疗 DPN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合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4
作者 钟国连 黄贤华 吕维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高渗综合征 癫痫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环境下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许荣 贺兴波 +1 位作者 华宗荣 刘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通过影响线粒体自噬参与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文中旨在探讨缺氧环境下HMGB1对线粒体生物合成以及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HepG2细胞设常氧对照组(细胞在含5%CO_2的正常培养箱中培养)、缺氧对照组(细胞在1%O2+... 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通过影响线粒体自噬参与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文中旨在探讨缺氧环境下HMGB1对线粒体生物合成以及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HepG2细胞设常氧对照组(细胞在含5%CO_2的正常培养箱中培养)、缺氧对照组(细胞在1%O2+5%CO_2+94%N_2三气培养箱中培养)、HMGB1siRNA缺氧组(细胞转染HMGB1siRNA后于1%O2+5%CO_2+94%N_2三气培养箱中培养)和siRNA缺氧对照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siRNA后于1%O2+5%CO_2+94%N_2三气培养箱中培养)。MTS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的速度,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分子表达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和数量,ATP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结果 HMGB1siRNA缺氧组细胞在48 h、72 h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缺氧对照组和siRNA缺氧对照组(P<0.05)。当HMGB1表达被抑制后,PGC1α、NRF1和TFAM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缺氧对照组和siRNA缺氧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缺氧培养24 h后,PGC1α、NRF1和TFAM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0.494±0.210 vs 0.090±0.020,1.080±0.470 vs 0.581±0.190,1.585±0.340 vs 0.792±0.350,P<0.05)。当HMGB1表达被抑制后,PGC1α、NRF1和TFAM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缺氧对照组和siRNA缺氧对照组(P<0.05)。与缺氧对照组相比,HMGB1 siRNA缺氧组细胞内ATP含量明显下降,以缺氧12 h和24 h最为明显(P<0.05)。结论 HMGB1通过调控线粒体生物合成,维持细胞能量代谢,使细胞在不利于自身生长的缺氧环境下继续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缺氧 线粒体生物合成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