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丽程 刘先发 +4 位作者 李强 李蓉 黄家淦 张琼 李晓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854,I0006,I0007,共8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阐明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探讨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阐明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低、中和高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给药4周后取大鼠血清和胸主动脉组织,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VEGF、TGF-β1、IL-18和IL-10水平,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TGF-β1、IL-18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细胞内外有脂质沉积,内膜下可见坏死物沉积,内壁出现斑块、不平整,血管腔狭窄;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动脉血管壁无明显斑块出现,内膜增厚不平整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TC、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 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ABC-ELISA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IL-18水平均降低(P<0.05或 P<0.01),TGF-β1和IL-10水平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GF-β1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能通过下调小鼠血清和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上调TGF-β1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发挥抗AS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辛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双勇 张蕾 +3 位作者 黄亮明 谢东阳 曾敏波 黄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100-4104,共5页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副反应。方法:132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按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副反应。方法:132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按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常规治疗组(A组,43例)、盐酸氟西汀胶囊(百优解)联合常规治疗组(B组,46例)、常规治疗组(C组,43例),疗程均为4周。于入组时(0周)和治疗第1、2、4周后进行咽异感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抗抑郁副反应量表(SERS)的评测。结果:共完成了120例患者的研究(A组40例、B组41例、C组39例)。治疗4周后,在咽异感症状和HAMA、HAMD评分的总有效率方面,A、B两组均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的咽异感症状、HAMA评分、HAMD评分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87.50%(35/40)、85.00%(34/40)、87.50%(35/40);B组78.05%(32/41)、82.93%(34/41)、90.24%(37/41);C组48.72%(19/39)、46.15%(18/39)、38.46%(15/39)。A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在治疗2周后见明显改善,而B组在4周后才见明显改善。SERS评定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常规治疗对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疗效显著,副反应极少,且较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盐酸氟西汀胶囊显效时间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异感症 抑郁 焦虑 氟哌噻吨 美利曲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FABP、D-Dimer诊断急性肠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海坤 王敏华 +7 位作者 周小青 殷青辉 叶斌 曾祥福 刘晓平 朱贤森 胡艳 曾祥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二聚体(D-Dimer)浓度变化对肠缺血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只,两组内再随机分成6小组,每组8只。实验组结扎肠系膜上动脉,对照...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二聚体(D-Dimer)浓度变化对肠缺血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只,两组内再随机分成6小组,每组8只。实验组结扎肠系膜上动脉,对照组仅行腹腔开关术。各小组大鼠分别对应在手术后0.5 h,1 h,2 h,4 h,8 h,12 h 6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检测I-FABP和D-二聚体浓度,对相应时间点大鼠切取病变肠管并观察肠管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组在肠缺血0.5 h血清I-FABP开始升高,1 h达峰值(290.24±156.69)μg/L,之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Dimer浓度在缺血2 h内升高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缺血4 h之后开始升高,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I-FABP、D-Dimer浓度变化对肠缺血早期诊断及对肠管血液供应状态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 早期诊断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后高钾血症致窦室传导心电图演变一例报道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齐芳 谢东阳 龚春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81-4382,4385,共3页
本文报道了1例老年男性因长期反复呼吸困难伴双下肢水肿,近期出现腹泻、心悸乏力症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肾前性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心脏基础疾病,本次因腹... 本文报道了1例老年男性因长期反复呼吸困难伴双下肢水肿,近期出现腹泻、心悸乏力症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肾前性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心脏基础疾病,本次因腹泻起病,反常出现严重的高钾血症,分析可能与脱水状态下使用药物有关,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并对症支持治疗后纠正了高钾血症,心电图恢复到本次起病前水平。因腹泻起病,临床上引起低钾血症多见,本例因长期心功能不全,腹泻引起高钾血症,所以临床上治疗要特别注意。在补液增加尿量等治疗后,血钾逐渐恢复正常,心电图也呈特征性变化,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高钾血症 心脏瓣膜疾病 心房颤动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miR-21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严匡华 陈龙 严风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1-445,共5页
目的:探讨miR-21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miR-21 NC组和miR-21干扰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后两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miR-21 inhibitor和miR-21 ne... 目的:探讨miR-21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miR-21 NC组和miR-21干扰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后两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miR-21 inhibitor和miR-21 negative control。转染48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1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比色法检测miR-21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miR-21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R-21对各组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和p-AKT表达的影响。结果:miR-21干扰组中细胞的miR-21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的存活率较对照组和miR-21 NC组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和miR-21 NC组比较,流式细胞仪检测miR-3干扰组中G0/G1期所占细胞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Western blot检测p-AKT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miR-21 NC组明显下降,但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大。结论:下调miR-21能够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以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白血病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