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在眼科应用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一涛 唐罗生 +2 位作者 董晓光 曾祥云 李学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1,共6页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内源性吲哚类激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褪黑素不仅参与眼生理功能的调节,在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以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褪黑素在眼科应用...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内源性吲哚类激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褪黑素不仅参与眼生理功能的调节,在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以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褪黑素在眼科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眼科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敲除模型技术及其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2
作者 黄倞 胡芳 曾祥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6-288,292,共4页
基因敲除是一种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改变生物体某一内源基因的遗传学技术。通过重组构建物与野生型的等位基因同源重组并交叉互换,从而筛选得到所需的某一目的基因缺失的DNA片段,可以用于删除某一基因、去除外显子或导入点突变,进而建立动... 基因敲除是一种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改变生物体某一内源基因的遗传学技术。通过重组构建物与野生型的等位基因同源重组并交叉互换,从而筛选得到所需的某一目的基因缺失的DNA片段,可以用于删除某一基因、去除外显子或导入点突变,进而建立动物模型并对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本文就该技术方法及其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问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同源重组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血尿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交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谢连凤 刘琳琳 +1 位作者 蒋贻平 谭述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与血尿酸(SUA)的交互作用对糖尿病(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并接受全面眼科检查的DM患者306例。依据有无DR将所有患者分为DR组(178例)和NDR组(...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与血尿酸(SUA)的交互作用对糖尿病(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并接受全面眼科检查的DM患者306例。依据有无DR将所有患者分为DR组(178例)和NDR组(1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栓子(LASSO)回归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M患者发生DR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计算危险因素比值比,使用E值法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相加交互模型分析FBG、SUA对DM患者发生DR的交互作用。构建DM患者发生DR的Nomogram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FBG、SUA及其交互作用对DM患者发生DR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与NDR组患者相比,DR组患者的DM病程较长,有口服药物治疗史比例较低,有胰岛素治疗史患者比例较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素氮、血肌酐、SUA和FBG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胰岛素治疗史、DM病程≥9.66年、甘油三酯≥2.07 mmol•L^(-1)、SUA≥297.73μmol•L^(-1)、FBG≥8.92 mmol•L^(-1)是影响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口服药物治疗史是影响DM患者发生DR的保护因素。利用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Nomogram模型在预测DM患者发生DR准确性良好。SUA和FBG对DM患者发生DR具有交互作用。SUA和FBG交互作用对DR的诊断价值大于二者单独对DR的诊断价值。结论SUA≥297.73μmol•L^(-1)及FBG≥8.92 mmol•L^(-1)是影响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FBG、SUA二者协同交互作用对DM伴DR的诊断价值大于二者单独存在对DR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血尿酸 交互作用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血清及房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谢静 王辉 +1 位作者 袁思奇 罗耀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073-4078,共6页
目的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血清及房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NVG患者20例(A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0例(B组)及白内障患者20例(C组)... 目的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血清及房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NVG患者20例(A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0例(B组)及白内障患者20例(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及房水VEGF、EPO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3组患者血清VEGF、EPO mRNA水平。结果 3组患者血清EP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血清VEGF水平及房水VEGF、EPO水平低于A组(P<0.05);C组血清VEGF水平及房水VEGF、EPO水平低于B组(P<0.05)。NVG患者血清及房水中VEGF水平与EPO水平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74、-0.182,P>0.05)。B组、C组血清VEGF mRNA水平均低于A组(P<0.05);C组血清VEGF mRNA水平均低于B组(P<0.05);3组患者血清EPO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VG患者房水中VEGF、EPO水平均较高,而血清及房水中VEGF、EPO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提示VEGF、EPO在NVG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是相互独立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 眼房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抗VEGF药物的综合疗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琳琳 王辉 +2 位作者 蒋贻平 唐爱东 钟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c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的综合疗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NVG患者60例(60眼),将所有患... 目的探讨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c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的综合疗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NVG患者60例(60眼),将所有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试验组采用抗VEGF综合疗法,即抗VEC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及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行传统的睫状体冷凝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眼压、视力变化及临床疗效,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试验组86. 67%、对照组83. 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轴长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835,P<0.05)。结论 NVG患者接受抗VEGF药物综合疗法能获得正常稳定的眼压,稳定术前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避免眼球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抗VEGF药物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引导下的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患者视力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万蓉 谢招犇 +3 位作者 唐爱东 王辉 曾祥云 于亚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引导下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FSL)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患者视力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FSL组(45例60眼)和传统组(43例60眼)。FSL组采用计... 目的探讨计算机引导下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FSL)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患者视力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FSL组(45例60眼)和传统组(43例60眼)。FSL组采用计算机引导下FSL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统计两组疗效、散光度、眼压,以及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_1)、6个月(T_2)、12个月(T_3)和24个月(T_4)的远视力、近视力、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SL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传统组76.67%(P<0.05)。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度和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均为P<0.05)。与T0比较,两组T_1、T_2、T_3、T_4的远视力、近视力、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均为P<0.05);与传统组比较,FSL组T_1、T_2、T_3、T_4的远视力、近视力、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均为P<0.05)。FS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传统组的25.00%(P<0.05)。结论计算机引导下FSL辅助手术治疗白内障疗效佳,患者术后近期和远期视力恢复好且并发症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飞秒激光 白内障手术 视力 远期预后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房水及血液中MMP-2及TIMP-2的表达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倞 刘琳琳 +1 位作者 罗耀玲 曾祥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与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A组、B组、C组、D组、E组、F组6组,每组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与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A组、B组、C组、D组、E组、F组6组,每组30眼。A组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组,B组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组,C组为POAG合并2型糖尿病组,D组为PACG合并2型糖尿病组,E组为糖尿病性白内障组,F组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房水及血清中TIMP-2及MMP-2的含量,并计算TIMP-2/MMP-2值。结果在6组研究对象的房水中,MMP-2浓度在A组为(24.92±6.62)μg·L-1、B组为(36.80±15.07)μg·L-1、D组为(28.44±5.78)μg·L-1,均较F组的(22.87±3.54)μg·L-1显著升高(均为P<0.05);同时房水中TIMP-2浓度在A组为(43.92±19.57)μg·L-1、B组为(76.13±27.67)μg·L-1、D组为(61.92±6.51)μg·L-1,也均较F组的(22.48±3.56)μg·L-1显著升高(均为P<0.05)。A、B、C、D组房水中TIMP-2/MMP-2值较E组和F组显著提高,约为其2倍,但A组、B组、C组、D组间TIMP-2/MMP-2值无显著性差异。在6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中,A组MMP-2和TIMP-2浓度最高,分别为(396.75±49.30)μg·L-1和(337.67±62.78)μg·L-1,其余各组间MMP-2和TIMP-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6组研究对象血清中TIMP-2/MMP-2值无明显差异。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TIMP-2/MMP-2值均存在失衡,说明MMP-2的活性变化及TIMP-2/MMP-2值与POAG和PACG的发病密切相关,但2型糖尿病对原发性青光眼的病程进展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2型糖尿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及其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谢静 王辉 谢林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63-1165,1169,共4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可疑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可疑青光...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可疑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可疑青光眼患者35例(63眼)为A组,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1例(72眼)为B组,对照组34例(66眼)为C组,采用OCT仪和Humphrey740i全自动视野计分别对3组受检者进行视盘周围RN-FL厚度和视野检测,比较3组患者的RNFL厚度,分析青光眼组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间的关系。结果 A组的上方、下方象限及平均RNFL厚度与C组对应象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C组比较平均及各象限RNF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与B组比较上方、下方、鼻侧象限及平均RNF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组受检者各象限及全周视野缺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平均及各象限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程度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RNFL厚度变薄,并且与视野缺损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青光眼 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外环区视网膜厚度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谢静 唐爱东 刘瑞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1-1053,107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黄斑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参与检测的受检者共209例399眼分4组,分别为中低度近视组52例(98眼)、高度近视组47例(91眼)、高...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黄斑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参与检测的受检者共209例399眼分4组,分别为中低度近视组52例(98眼)、高度近视组47例(91眼)、高度近视青光眼组57例(104眼)及53人(106眼)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视盘旁上方、颞侧、下方、鼻侧四个象限的RNFL厚度,视盘周围全周RNFL厚度,黄斑外环区四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近视患者屈光度数与RNFL厚度及黄斑外环区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结果各组视盘旁RNFL厚度以上象限和下象限较厚,其次为颞侧象限,而鼻侧象限最薄。正常对照组与中低度近视组各象限RNFL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32,P>0.05),其余各近视眼组患眼各象限RNFL厚度均有差异(F=361.71、478.92、395.16,均为P<0.05)。近视患者屈光度数与上、下、鼻侧RNFL厚度呈负相关(r=-0.279、-0.319、-0.213,均为P<0.05),与颞侧象限RNFL厚度呈正相关(r=0.326,P<0.05)。高度近视青光眼组与高度近视眼组之间比较黄斑外环区颞侧、上方视网膜厚度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5.12,P<0.05)。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够检测高度近视青光眼的RNFL厚度及黄斑外环区厚度的变化,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青光眼 视网膜厚度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黄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苷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琳琳 王辉 +4 位作者 吴晶 刘锦荣 吴维霖 蒋贻平 胡成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评价橙皮苷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s,HPF)增生的抑制作用,对照观察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HPF的影响,寻找治疗及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中医中药方法。方法将人翼状胬肉新鲜组织剪碎后进行体... 目的评价橙皮苷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s,HPF)增生的抑制作用,对照观察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HPF的影响,寻找治疗及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中医中药方法。方法将人翼状胬肉新鲜组织剪碎后进行体外贴壁细胞常规培养及传代,并采用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DAPI染色对HPF进行鉴定。用24μmol·L^-1、48μmol·L^-1、64μmol·L^-1、72μmol·L^-1、96μmol·L^-1、120μmol·L^-1橙皮苷及1.5μmol·L^-1、7.5μmol·L^-1、30.0μmol·L^-1 MMC作用于第3代HPF,24 h、48 h、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生抑制率,并筛选合适的浓度梯度及时间进行细胞凋亡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根据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抑制率的结果,选用72μmol·L^-1及48μmol·L^-1的橙皮苷作为实验组,将7.5μmol·L^-1 MMC作为MMC标准对照组,无处理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HPF的凋亡率。结果显示,72μmol·L^-1橙皮苷组、48μmol·L^-1橙皮苷组、7.5μmol·L^-1 MMC标准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10±1.04)%、(24.97±3.70)%、(48.60±6.94)%及(9.20±4.67)%,各组间HPF凋亡率整体存在差异(F=43.581,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72μmol·L^-1橙皮苷组与MMC标准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72μmol·L^-1橙皮苷在抑制HPF生长方面有着与MMC等同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促进HPF凋亡进而抑制HPF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 丝裂霉素C 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眼视网膜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静 曾祥云 +1 位作者 唐爱东 叶慎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013-301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视盘旁及黄斑外环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仪(OCT)测量中低度近视(A组)、高度近视(B组)、高度近视可疑青光眼(C组)及正常眼(D组)的视盘上方、颞侧、下方、鼻侧...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视盘旁及黄斑外环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仪(OCT)测量中低度近视(A组)、高度近视(B组)、高度近视可疑青光眼(C组)及正常眼(D组)的视盘上方、颞侧、下方、鼻侧4个象限和测量视盘周围RNFL厚度,黄斑外环区4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分析各组患者屈光情况与RNFL厚度及黄斑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关系。结果:A组与D组各象限RNFL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患眼各象限RNFL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度数与上、下、鼻侧厚度呈负相关,与颞侧RNFL厚度呈正相关。C组与各组相比平均RNFL及各象限的厚度均减小(P<0.05)。随着近视度数逐渐增高,各组视盘周边上、下、鼻侧RNFL厚度及平均厚度变薄,颞侧RNFL厚度增加。在黄斑外环区颞侧和上方的RNFL厚度变薄,C组更为明显。结论:检测RNFL厚度和黄斑区外环厚度对早期诊断高度近视可疑青光眼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OCT 可疑青光眼 黄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B1(HMGB-1)蛋白在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志荔 赖史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蛋白在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基质胶(Matrigel)和HMGB-1混合物注入鼠龄为7 d(P7)的C57BL/6J健康小鼠左眼视网膜下,基质胶与PBS混合物注入右眼球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蛋白在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基质胶(Matrigel)和HMGB-1混合物注入鼠龄为7 d(P7)的C57BL/6J健康小鼠左眼视网膜下,基质胶与PBS混合物注入右眼球作为对照组。注入10 d后对获得的视网膜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前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选用C57BL/6J健康新生鼠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动物模型,出生后第7天(P7)放入高氧环境中连续饲养5 d,然后置入正常空气中继续饲养;正常空气对照组小鼠则在空气中饲养。在P17采用Di I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观察OIR模型组和正常空气对照组小鼠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blot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玻璃体中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HMGB-1基质胶模型组与PBS基质胶对照组基质胶区域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42.19±1.76)个、(31.24±1.25)个,经过HMGB-1与基质胶混合物处理的眼球中新生血管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2.42,P=0.000)。Di I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OIR模型组鼠视网膜自视盘向中周部出现大片无灌注区,无灌注区周围出现新生血管丛;Western-blot分析显示,与正常空气对照组相比,OIR模型组鼠玻璃体中HMGB-1蛋白表达增加了78%±7%,出现了显著上调(t=-47.90,P=0.000)。结论 HMGB-1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B1蛋白 视网膜新生血管 基质胶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 Western-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志荔 赖史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1-823,共3页
目的 检测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中的表达,以确定其在PVR细胞迁移和增殖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从10例PVR患者的眼科手术中收集10例PVR增生膜。采用实时定量... 目的 检测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中的表达,以确定其在PVR细胞迁移和增殖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从10例PVR患者的眼科手术中收集10例PVR增生膜。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免疫荧光法分别确定PVR增生膜中AQ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RT-qPCR检测发现,AQP-1 mRNA在所有PVR增生膜中均出现了显著表达,其扩增的Cq值为27-29(28.10±0.54);免疫荧光检测发现,AQP-1标记细胞所总细胞数的比例为(25.36±2.35)%,且AQP-1蛋白主要表达在增生膜的边缘细胞中。同时10例PVR增生膜AQP-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非常接近,并无明显差别,与患者年龄、性别和之前是否接受过手术等无关。结论 AQP-1可能在PVR细胞迁移和增殖过程中起到了潜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水通道蛋白-1 RT-QPCR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裸鼠HXO-RB_(44)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一涛 唐罗生 +4 位作者 曾祥云 董晓光 李学喜 袁思奇 刘艳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5-820,共6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LT)对裸鼠HXO-RB44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50只裸鼠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阴性对照组;B组、C组、D组分别为低、中、高浓度ML...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LT)对裸鼠HXO-RB44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50只裸鼠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阴性对照组;B组、C组、D组分别为低、中、高浓度MLT治疗组;E组为阳性对照组。低、中、高浓度MLT治疗组分别按每只每次腹腔注射MLT20 mg.kg-1、40mg.kg-1、60 mg.kg-1各2 mL进行给药,阴性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每只每次腹腔注射等量足叶乙甙(4 mg.kg-1);每天给药1次,共7 d。观察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裸鼠体质量的变化。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裸鼠移植瘤的形态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E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值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次黄嘌呤核苷值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LT各治疗组裸鼠血常规结果及肝、肾功能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B组、C组、D组裸鼠体质量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裸鼠皮下移植瘤肿瘤质量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低剂量的MLT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无抑制作用,C组、D组与A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表明大剂量的MLT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低、中、高浓度MLT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裸鼠移植瘤抑瘤率分别为12.50%、27.89%、40.72%、44.52%;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MLT治疗组及E组肿瘤内出血、坏死的程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MLT治疗组VEGF、ICAM-1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MLT的治疗剂量与VEGF、ICAM-1蛋白的表达呈高度负相关。结论MLT对HXO-RB44细胞皮下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MLT能抑制裸鼠移植瘤内VEGF、ICAM-1蛋白的表达,其浓度与VEGF、ICAM-1蛋白的表达呈高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HXO-RB44细胞 裸鼠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O-RB_(44)细胞上清液对ARPE-19细胞内VEGF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杨一涛 曾祥云 +1 位作者 唐罗生 李学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HXO-RB44细胞上清液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系ARPE-19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别利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及MEM培养基对HXO-RB44细胞及ARPE-19细胞进行培养,在ARPE-19细... 目的探讨HXO-RB44细胞上清液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系ARPE-19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别利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及MEM培养基对HXO-RB44细胞及ARPE-19细胞进行培养,在ARPE-19细胞内加入100μL HXO-RB44细胞上清液,分别干预0、4、8、12、24 h,利用RT-PCR、免疫荧光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MLT干预后24 h ARPE-19细胞内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XO-RB44细胞上清液加入后的不同时间点,VEGF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072,P=0.000)。随着HXO-RB44细胞上清液作用时间的延长,ARPE-19细胞内VEGF mRNA表达逐渐增高(P<0.01)。HXO-RB44细胞上清液加入后4、8、12、24 h,ARPE-19细胞内VEG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F=160.687,P=0.000),其表达与ARPE-19细胞内VEGF mRNA表达方式相同(P<0.05)。随着HXO-RB44细胞上清液作用时间的延长,ARPE-19细胞内绿荧光蛋白强度逐渐增加。结论HXO-RB44细胞上清液能促进ARPE-19细胞内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RPE-19 HXO-RB4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n3族转录因子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育分化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黄倞 胡芳 曾祥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8-489,496,共3页
Brn3转录因子家族成员Brn3a、Brn3b和Brn3c广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过程,在胚胎期和成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均有大量的表达。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研究发现,Brn3族转录因子成员的缺失将造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明显的发育缺陷,说明Brn... Brn3转录因子家族成员Brn3a、Brn3b和Brn3c广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过程,在胚胎期和成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均有大量的表达。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研究发现,Brn3族转录因子成员的缺失将造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明显的发育缺陷,说明Brn3族成员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正常发育分化的重要调控因素。本文将对Brn3族转录因子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育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n3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基因敲除模型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n3b基因对视神经损伤条件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维霖 刘锦荣 +1 位作者 钟佳宁 王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5-820,共6页
目的探讨Brn3b过表达对视神经损伤条件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雄性健康成年BALB/c小鼠60只,用微型视神经夹将小鼠右眼球后视神经夹持损伤,按视神经损伤后的天数依次分为第1、3、5、7、14... 目的探讨Brn3b过表达对视神经损伤条件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雄性健康成年BALB/c小鼠60只,用微型视神经夹将小鼠右眼球后视神经夹持损伤,按视神经损伤后的天数依次分为第1、3、5、7、14天组,小鼠左侧正常眼作为空白组,明确视神经损伤天数条件。选取雄性健康成年BALB/c小鼠40只,用微量进样器以小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射的方法将腺相关病毒载体转染小鼠视网膜,建立Brn3b过表达模型并分组:Brn3b过表达组[转染Brn3b过表达腺相关病毒载体(Brn3b overexpressed 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AAV-CMV-Brn3b)]和阴性对照组[转染空白腺相关病毒载体(blank 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AAV-CMV-GFP)阴性对照物],每组20只;之后,取Brn3b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各10只,用微型视神经夹将小鼠右眼球后视神经夹持损伤,构建模拟小鼠视神经损伤(controlled optic nerve crush,CONC)模型并分组:CONC-Brn3b过表达组和CONC-阴性对照组。利用视网膜铺片和切片免疫荧光标记相关蛋白表达量,检测Brn3b过表达对视神经损伤条件下RGCs、Brn3b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共定位情况做出统计分析。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Brn3b过表达组小鼠视网膜Brn3b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在小鼠CONC模型制作后的第7天RGCs的总凋亡数量达到65%,第14天RGCs的凋亡数量未见进一步改变。免疫荧光标记的蛋白表达量及其共定位分析显示,在视神经损伤条件下,与CONC-阴性对照组相比,CONC-Brn3b过表达组小鼠RGCs的凋亡量以及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量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 Brn3b基因对视神经损伤条件下RGC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Brn3b基因对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n3b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青光眼 视神经损伤模型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