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组织中PEG10、SIAH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瑶 廖跃光 +1 位作者 黄才斌 何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3,377,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印记基因PEG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PEG10)与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s 2,SIAH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HC... 目的探讨遗传印记基因PEG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PEG10)与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s 2,SIAH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HCC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EG10、SIAH2蛋白的表达。结果 (1)PEG10和SIAH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和78%,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8%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EG10和SIAH2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有相关性(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清HbsAg、AFP水平、是否伴肝硬化无相关性(P>0.05)。(3)HCC中PEG10、SIA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PEG10、SIAH2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PEG10 SIAH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军 孟凡 +3 位作者 刘永萍 张自翔 黄文峰 罗耀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07-4009,共3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HepG2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干预HepG2细胞前后Bcl-...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HepG2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干预HepG2细胞前后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苦参碱在浓度≥0.125 mg/m L时有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且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而加强(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G_1期细胞比例增加,在0.125、0.500、2.000 mg/m L浓度时分别增加15%、40%、80%,S期细胞比例减少,在0.125、0.500、2.000 mg/m L浓度时分别减少17%、38%、7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可使HepG2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且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各个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和促进Caspase-3蛋白表达的方式来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与促进细胞凋亡,其效应与苦参碱的浓度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苦参碱 HEPG2 凋亡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地区成人慢性腹泻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谢志军 张瑞其 +2 位作者 黄文峰 廖跃光 苏水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5-1036,1040,共3页
目的调查赣州地区成人慢性腹泻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临床表现及结肠相关病理改变。方法采用卢戈氏碘液涂片和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检测腹泻者大便中人芽囊原虫,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检测其他寄生虫,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其结肠病变性... 目的调查赣州地区成人慢性腹泻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临床表现及结肠相关病理改变。方法采用卢戈氏碘液涂片和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检测腹泻者大便中人芽囊原虫,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检测其他寄生虫,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其结肠病变性质和程度。对有肠道寄生虫感染者予以敏感杀虫药治疗后重新检测大便,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10例慢性腹泻者中有人芽囊原虫感染者90例(42.9%),其中单纯人芽囊原虫感染者44例(21.0%),重叠其他原虫感染者46例(22.0%),而重叠感染者以兰氏贾第鞭毛虫最多,27例(30.0%),其次分别重叠感染人毛滴虫13例(14.4%),隐孢子虫4例(4.4%),痢疾阿米巴1例(1.1%),三重感染兰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1例(为1.1%)。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有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慢性腹泻者与无人芽囊原虫感染者无明显差异,电子结肠镜检查有人芽囊原虫感染者均有结肠炎性病变,而单纯感染者多为局限性病变(直乙型),重叠原虫感染者更多表现为全结肠炎和坏死性病变(溃疡形成)。查到有原虫感染者予以相应敏感杀虫剂治疗6d之后所有病人腹泻症状消失,复查大便未再发现治疗前检测出的病原体。结论人芽囊原虫感染是赣州地区慢性腹泻者一种主要的病原体,单纯感染者致结肠炎性病变较局限,而重叠感染者致结肠炎性病变更广泛,但坏死和增生性病变无差异,推测与病程长短有关,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反映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腹泻 人芽囊原虫感染 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双勇 张蕾 +3 位作者 黄亮明 谢东阳 曾敏波 黄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100-4104,共5页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副反应。方法:132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按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副反应。方法:132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按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常规治疗组(A组,43例)、盐酸氟西汀胶囊(百优解)联合常规治疗组(B组,46例)、常规治疗组(C组,43例),疗程均为4周。于入组时(0周)和治疗第1、2、4周后进行咽异感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抗抑郁副反应量表(SERS)的评测。结果:共完成了120例患者的研究(A组40例、B组41例、C组39例)。治疗4周后,在咽异感症状和HAMA、HAMD评分的总有效率方面,A、B两组均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的咽异感症状、HAMA评分、HAMD评分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87.50%(35/40)、85.00%(34/40)、87.50%(35/40);B组78.05%(32/41)、82.93%(34/41)、90.24%(37/41);C组48.72%(19/39)、46.15%(18/39)、38.46%(15/39)。A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在治疗2周后见明显改善,而B组在4周后才见明显改善。SERS评定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常规治疗对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咽异感症患者疗效显著,副反应极少,且较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盐酸氟西汀胶囊显效时间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异感症 抑郁 焦虑 氟哌噻吨 美利曲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眼草提取物通过miR-30a-5p/NF-κB抑制白介素-1β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雄健 朱海燕 +2 位作者 胡滢 黄子倩 刘晓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90-1895,共6页
目的研究猫眼草提取物是否通过miR-30a-5p/核因子κB(NF-κB)调节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NC组、IL-1β组、低剂量(2.5 mg·L^(-1))+IL-1β组、中剂量(5 mg·L^(-1))+IL-1... 目的研究猫眼草提取物是否通过miR-30a-5p/核因子κB(NF-κB)调节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NC组、IL-1β组、低剂量(2.5 mg·L^(-1))+IL-1β组、中剂量(5 mg·L^(-1))+IL-1β组、高剂量(10 mg·L^(-1))+IL-1β组、miR-NC+IL-1β组、miR-30a-5p+IL-1β组、anti-miR-NC+高剂量+IL-1β组、anti-miR-30a-5p+高剂量+IL-1β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miR-30a-5p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IL-1β组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活性、细胞克隆数、迁移及侵袭数量增多,miR-30a-5p表达水平减弱(均P<0.01)。与IL-1β组比较,低剂量+IL-1β组、中剂量+IL-1β组、高剂量+IL-1β组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活性、细胞克隆数、迁移及侵袭数量降低,miR-30a-5p表达水平提升(均P<0.01);高剂量+IL-1β组中p-p65表达水平低于IL-1β组(P<0.01)。miR-30a-5p+IL-1β组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活性、细胞克隆数、迁移和侵袭数量比miR-NC+IL-1β组降低(均P<0.01)。anti-miR-30a-5p+高剂量+IL-1β组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活性、细胞克隆数、迁移和侵袭数量高于anti-miR-NC+高剂量+IL-1β组(均P<0.01)。结论猫眼草提取物通过上调miR-30a-5p、下调NF-κB信号通路活性,抑制IL-1β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猫眼草提取物 IL-1Β miR-30a-5p NF-ΚB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XIST对结直肠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舒涛 王晓梅 +2 位作者 付曲波 黄利兴 谢斌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32-1837,共6页
目的:探讨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XIST)在结直肠癌(CRC)细胞对阿霉素(又称多柔比星,DOX)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DOX浓度递增处理CRC细胞LoVo和HCT116,获得DOX耐药细胞LoVo/DOX和HCT116/DOX。采用RT-qPCR检测XIST和微... 目的:探讨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XIST)在结直肠癌(CRC)细胞对阿霉素(又称多柔比星,DOX)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DOX浓度递增处理CRC细胞LoVo和HCT116,获得DOX耐药细胞LoVo/DOX和HCT116/DOX。采用RT-qPCR检测XIST和微小RNA-124(miR-124)在DOX耐药CRC细胞中的表达;转染XIST小干扰RNA(si-XIST)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oVo/DOX细胞和HCT116/DOX细胞中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蛋白水平。通过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证明XIST与miR-124的相互作用。转染miR-124、si-XIST或si-XIST+anti-miR-124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oVo/DOX细胞和HCT116/DOX细胞中P-gp和GST-π的蛋白水平。结果:在DOX耐药CRC细胞中,XIST表达上调(P<0.05),miR-124表达下调(P<0.05)。XIST沉默显著降低DOX耐药CRC细胞中的P-gp和GST-π蛋白水平(P<0.05)。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XIST存在miR-124结合区域。转染miR-124显著降低DOX耐药CRC细胞中P-gp及GST-π蛋白水平(P<0.05);而转染anti-miR-124则可逆转由XIST沉默导致的DOX耐药CRC细胞的P-gp及GST-π的降低(P<0.05)。结论:在DOX耐药CRC细胞中,沉默XIST可能通过调节miR-124来抑制DOX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多柔比星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 微小RNA-124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肺润肠散治疗老年性虚性便秘7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洪荣 吴雄健 +1 位作者 舒涛 刘华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35-1936,共2页
目的:观察理肺润肠散治疗老年性虚秘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年龄为57~82岁的虚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服理肺润肠散,对照组56例服麻仁丸治疗,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76.8%,有... 目的:观察理肺润肠散治疗老年性虚秘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年龄为57~82岁的虚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服理肺润肠散,对照组56例服麻仁丸治疗,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76.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理肺润肠散治疗老年性虚秘简便、廉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 老年性虚性便秘 理肺润肠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椴苷通过调控miR-218/NEDD9轴影响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雄健 朱海燕 +1 位作者 黄利兴 邹玲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4-579,共6页
目的探讨银椴苷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0.2、0.4、0.8、1.6 mmol/L)的银椴苷分别处理肝癌细胞Huh748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率以及迁移、侵... 目的探讨银椴苷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0.2、0.4、0.8、1.6 mmol/L)的银椴苷分别处理肝癌细胞Huh748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率以及迁移、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218和神经元细胞表达发育下调基因9(NEDD9)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检测NEDD9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blot验证miR-218和NEDD9的靶向调控关系。将miR-218抑制物(anti-miR-218)转染Huh7细胞,检测干扰miR-218表达联合银椴苷处理对Huh7细胞活力、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银椴苷处理组Huh7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数、NEDD9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miR-218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miR-218可与NEDD9直接结合。过表达miR-218后NEDD9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干扰miR-218后NEDD9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干扰miR-218表达可逆转银椴苷对Huh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均P<0.05)。结论银椴苷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iR-218/NEDD9轴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椴苷 MIR-218 NEDD9 肝癌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ck2通过调节T细胞活性和抗原特异性IgG抗体的产生来控制肠道柠檬酸杆菌感染 被引量:3
9
作者 孟凡 陈峻 +3 位作者 刘雨霞 谢璐 李子俊 刘志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00-1007,共8页
目的探讨Dock2在宿主对抗柠檬酸杆菌感染的适应性免疫中的功能,研究柠檬酸杆菌感染后期淋巴细胞变化与细菌清除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取WT及Dock2-/-小鼠灌胃感染柠檬酸杆菌,观察21 d内感染情况,ELISA检测21 d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KC... 目的探讨Dock2在宿主对抗柠檬酸杆菌感染的适应性免疫中的功能,研究柠檬酸杆菌感染后期淋巴细胞变化与细菌清除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取WT及Dock2-/-小鼠灌胃感染柠檬酸杆菌,观察21 d内感染情况,ELISA检测21 d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KC、MCP-1、MIP-2、IL-6和IL-17的蛋白表达水平及特异抗体IgM、IgG、IgG1、IgG2b、IgG2c和IgG3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T细胞及胸腺细胞情况。分离WT和Dock2-/-的T淋巴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TCRa-/-小鼠体内,ELISA检测IgG、IgG1、IgG2b、IgG2c、IgG3、IgA和IgM的水平。取感染D0和D21的WT小鼠血清注射到感染柠檬酸杆菌的Dock2-/-小鼠尾静脉中后,记录存活率。结果感染后,Dock2-/-小鼠具有更高水平的促炎细胞因子和更多的髓样细胞浸润。但是,Dock2-/-小鼠激活的T细胞、B细胞数量减少且血清抗原特异性IgG抗体产生降低。T细胞转移和血清转移对柠檬酸杆菌诱导的结肠炎具有抑制作用。结论Dock2对于柠檬酸杆菌感染后期宿主清除致病菌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ck2 柠檬酸杆菌 结肠炎 淋巴细胞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对HepG2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瑶 黄文峰 黄才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695-3697,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对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HepG2瞬时转染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X(HepG2/HBX),转染pcDNA3.1的HepG2细胞和未转染任何质粒的HepG2细胞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转染后48h收...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对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HepG2瞬时转染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X(HepG2/HBX),转染pcDNA3.1的HepG2细胞和未转染任何质粒的HepG2细胞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转染后48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的变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PCR检测PEG10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4.8±1.8)%,空白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9±1.4)%和(11.7±2.2)%,P<0.05。实验组细胞体外侵袭力增强(P<0.05),PEG10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HBX通过上调PEG10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凋亡并增强其体外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10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 HEPG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视角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傅伟强 周剑波 +1 位作者 吴雄健 黄才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2-748,共7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近年研究揭示肠-肝轴与NAFLD发生、发展相关,运动、饮食、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粪菌移植、噬...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近年研究揭示肠-肝轴与NAFLD发生、发展相关,运动、饮食、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粪菌移植、噬菌体等干预措施均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缓解NAFLD。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NAFLD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及以调整肠道菌群为NAFLD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发现肠道菌群与NAFLD密切相关,调控肠道菌群可作为NAFLD治疗的新靶点,将为临床医师治疗NAFLD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肠道菌群 治疗 代谢综合征 微生态制剂 粪菌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后修饰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定位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妍晨 廖星 +1 位作者 王丹 黄才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进化中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在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下,经乙酰化、糖基化、磷酸化、ADP-核糖基化、甲基化及氧化还原等蛋白翻译后修饰(PTMs)的HMGB1从细胞核转位至胞浆或释放至胞外,其生物学功...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进化中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在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下,经乙酰化、糖基化、磷酸化、ADP-核糖基化、甲基化及氧化还原等蛋白翻译后修饰(PTMs)的HMGB1从细胞核转位至胞浆或释放至胞外,其生物学功能也随之定位变化而变化,由细胞核中的DNA分子伴侣转变为炎症、免疫反应、肿瘤等疾病的生物标志和治疗靶点。文章就HMGB1的结构、PTMs对HMGB1定位及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翻译后修饰 定位 转位 释放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