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与保护性临时起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田克钧 钟玉婷 +2 位作者 钟一鸣 王小萍 周爱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3544-3548,共5页
背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常植入保护性临时起搏或静脉注射阿托品来防治再灌注心律失常,但上述2种方法均有较多缺陷。目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不常规植入临时起搏器及静脉注射阿托品,而是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阿托品... 背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常植入保护性临时起搏或静脉注射阿托品来防治再灌注心律失常,但上述2种方法均有较多缺陷。目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不常规植入临时起搏器及静脉注射阿托品,而是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阿托品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现该方法效果较好,患者获益较大。而国内目前尚未见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及术中保护性临时起搏防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对比研究。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与临时起搏器植入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8年9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品治疗组、临时起搏器植入组,4例患者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无反应而紧急行临时起搏器植入,10例患者术中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未行阿托品及临时起搏心率干预,最终阿托品治疗组纳入58例,临时起搏器植入组纳入50例。记录阿托品冠状动脉内注射后起效时间(心室率>60次/min),临时起搏器植入所需时间,穿刺-球囊扩张时间,人均住院天数、费用,术前及术中平均动脉压、缓慢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以多巴胺10μg·kg^-1·min^-1以上维持循环情况,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阿托品治疗组患者阿托品冠状动脉内注射后起效时间为(11±5)s,少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患者临时起搏器植入所需时间(360±120)s(t=20.54,P<0.001)。阿托品治疗组穿刺-球囊扩张时间、人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均少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P<0.05)。术中阿托品治疗组平均动脉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起效迅速,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大部分患者中疗效优于术前常规临时起搏器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壁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 阿托品 生物钟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冠状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致休克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克钧 钟一鸣 +2 位作者 王小萍 廖永玲 周爱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78-3479,共2页
为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导致休克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本文对我院心内科1998年7月—2012年7月1 100例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5例发生休克,发生率为4.9‰,其原因... 为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导致休克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本文对我院心内科1998年7月—2012年7月1 100例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5例发生休克,发生率为4.9‰,其原因包括胸腔内及皮下渗血、气胸、迷走反射和隐匿性皮下渗血;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或好转。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导致休克的发生率较低,但极度危险,一旦发生,须对症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 静脉切开术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法权 廖伟 王梦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4,共3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主要由坏死或损伤的细胞被动释放及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炎性刺激发生反廊的单核和(或)巨噬细胞主动分泌。释放后,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RAGE)受体或Toll样受体结合,激活血管内皮...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主要由坏死或损伤的细胞被动释放及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炎性刺激发生反廊的单核和(或)巨噬细胞主动分泌。释放后,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RAGE)受体或Toll样受体结合,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和(或)巨噬细胞,表达其他促炎性因子。近年发现HMGB1参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核蛋白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
4
作者 廖祥中 陈朝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0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了国产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其他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另一组为... 目的探讨了国产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其他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另一组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入院后采集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入院后4周的静脉血。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通过统计比较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RP和IL-6的水平,研究国产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均下降,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能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急性心肌梗死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l对心肌肥厚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捡娣 谢龙 +2 位作者 肖坤 朱金海 谢东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2,2,6,6-四甲基-4-哌啶醇(tempol)对大鼠心肌肥厚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5 mg/kg,每日2次,维持2周)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选择4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2,2,6,6-四甲基-4-哌啶醇(tempol)对大鼠心肌肥厚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5 mg/kg,每日2次,维持2周)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选择4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心肌肥厚模型组(ISO+生理盐水组),tempol干预组(ISO+tempol组)。相应药物干预8周后,测定全心重量指数(heart weight index,HWI)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weight index,LVWI),应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及纤维化,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纤维化情况,应用qRTPCR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IL-6 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分别测定大鼠心肌组织IκBα、p-p65、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HWI、LVWI增加(P<0.05),TNF-α、IL-6 mRNA的转录水平,p-p65/p65的表达均明显增加,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减少(P<0.05),心肌HE染色见肌纤维增粗、心肌结构紊乱、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心肌Masson染色见心肌纤维化加重,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增加;与模型组比较,tempol组HWI、LVWI减小(P<0.05),TNF-α、IL-6 mRNA的转录水平,p-p65/p65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IκBα表达增加(P<0.05),心肌HE染色见心肌结构紊乱、心肌细胞肥大程度降低,心肌Masson染色见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间质胶原纤维减少。结论 Tempol可改善ISO诱导的心肌肥厚,这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信号通路 2 2 6 6-四甲基-4-哌啶醇 心肌肥厚 异丙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脂多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高迁移族蛋白B1分泌的影响
6
作者 李法权 廖伟 王梦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 探讨1 mg/L脂多糖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高迁移族蛋白B1(HMGB1)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第3-7代HUVEC进行试验.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2)脂多糖组,用1 mg/L脂多糖分别作用HUVEC6、1... 目的 探讨1 mg/L脂多糖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高迁移族蛋白B1(HMGB1)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第3-7代HUVEC进行试验.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2)脂多糖组,用1 mg/L脂多糖分别作用HUVEC6、12、24 h.(3)罗格列酮十脂多糖组(罗格列酮组):分别以罗格列酮0μmol/L、5 μmol/L、10μmol/L、15 μmol/L 4个浓度预先作用2h,然后再分别以罗格列酮加1 mg/L脂多糖共作用24 h.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96孔板细胞的吸光度值.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HMGB1蛋白含量以检测HUVEC分泌HMGB1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和0μmol/L罗格列酮组6、12、24 hHMGB1分泌明显升高(P<0.01).与脂多糖组比较,5μmol/L罗格列酮组6、12、24 h HMGB1分泌明显降低(P<0.01).5、10、15 μmol/L罗格列酮组24 h HMGB1分泌较脂多糖组明显降低[(165.77±20.29) ng/ml,(136.63±15.90)ng/ml,(112.25±12.23)ng/ml vs (338.74±18.22)ng/ml,P<0.05].10、15 μmol/L罗格列酮组24h HMGB1分泌较5μmol/L罗格列酮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脂多糖诱导HUVEC分泌HMGB1,罗格列酮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脂多糖诱导的HMGB1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内皮细胞 脐静脉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法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6-1047,共2页
镁是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元素,在细胞内镁离子的含量仅次于钾离子,是钙的天然拮抗剂,与细胞内三大物质代谢的3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血浆内镁离子1/3与血浆蛋白结合,2/3为有生物活性作用的自由离子状态。镁作为多种酶的辅基参与机... 镁是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元素,在细胞内镁离子的含量仅次于钾离子,是钙的天然拮抗剂,与细胞内三大物质代谢的3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血浆内镁离子1/3与血浆蛋白结合,2/3为有生物活性作用的自由离子状态。镁作为多种酶的辅基参与机体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抗氧化剂 内皮细胞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