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MEA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成效 被引量:8
1
作者 韩清波 叶青 罗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11月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手术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运用FMEA管理模式后的同类手术患者60例设...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11月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手术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运用FMEA管理模式后的同类手术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由FMEA小组对诺舒围术期诊疗流程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找出高危因素,落实防范措施。比较观察组FMEA实施前后高危因素的RPN值,两组麻醉期间低氧血症发生率、术中仪器故障发生率及术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FMEA后,高危因素的RPN值下降,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术中仪器故障发生率、术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均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FMEA对诺舒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干预,能有效规避风险,保障围术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切除术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围术期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12对肝细胞癌干细胞特性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龙贺明 程海燕 +1 位作者 施华球 鄢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讨miR-612对肝细胞癌(HCC)干细胞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612在HCC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用脂质体将miR-612 mimic/对照转染至HepG2细胞中,采用细胞肿瘤球形成和软琼脂克隆形... 目的:探讨miR-612对肝细胞癌(HCC)干细胞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612在HCC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用脂质体将miR-612 mimic/对照转染至HepG2细胞中,采用细胞肿瘤球形成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612对HepG2细胞干性的影响;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CD133、Nano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miR-612对Nanog基因的直接调控作用。结果:qRT-PCR结果显示miR-612在LM3、HepG2、Hep3B HCC细胞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0±0.10、1.01±0.06、1.51±0.05,显著低于在肝正常细胞LO2中的相对表达量5.23±0.43(P值均<0.05);HepG2转染miR-612 mimic后,细胞悬浮肿瘤球形成和软琼脂克隆球形成的数目均显著减少(P值均<0.05),细胞中CD133、Nanog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少(P值均<0.05)。双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结果显示miR-612可以特异性直接靶向作用于Nanog基因。结论:在HCC HepG2细胞中,高表达miR-612能够抑制细胞干性表达,可能是通过下调Nanog基因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12 肝细胞癌 干性 NANOG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触台温度对新生儿抚触时哭闹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韩清波 罗峰 饶丽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7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调整抚触台温度对新生儿抚触时哭闹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99例第1次接触抚触的足月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抚触室常规室温(25~27℃)下进行抚触,研究组在抚触台上加装取暖设施,使台面温度达32~34℃,观察两组新生儿抚... 目的探讨调整抚触台温度对新生儿抚触时哭闹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99例第1次接触抚触的足月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抚触室常规室温(25~27℃)下进行抚触,研究组在抚触台上加装取暖设施,使台面温度达32~34℃,观察两组新生儿抚触时的哭闹时间。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抚触时的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控制室温时新生儿抚触效果不佳,抚触台温度提升为32~34℃可缩短新生儿的哭闹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抚触 温度 哭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sadherin、E-cadher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艳 傅芬 周艳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317-3319,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dysadherin、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两者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dysadherin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E-cad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dysadherin蛋白高表达及E-ca...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dysadherin、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两者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dysadherin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E-cad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dysadherin蛋白高表达及E-cad蛋白低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宫颈癌组dysadherin mRNA表达(1.05±0.14)高于正常组(0.91±0.09),E-cad mRNA表达(0.64±0.07)低于正常组(0.89±0.11)。dysadherin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dysadherin、E-cad检测可作为宫颈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DYSADHERIN E-CADHERIN 免疫组化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EGFR基因突变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雷英 傅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取江西省肿瘤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的子宫内膜石蜡包埋组织104例,其中子宫内膜癌组...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取江西省肿瘤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的子宫内膜石蜡包埋组织104例,其中子宫内膜癌组织56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利用免疫组化检测上述各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PCR法扩增子宫内膜癌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GFR基因外显子19、21序列并测序检测其突变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73.2%(41/56)vs 30.0%(9/30),P<0.01]及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73.2%(41/56)vs 44.4%(8/18),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G3级子宫内膜癌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G1级[81.8%(9/11)vs 66.7%(12/18),P<0.01]及G2级[81.8%(9/11)vs 74.1%(20/27),P<0.05],在肌层浸润>1/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组[86.8%(33/38)vs 44.4%(8/18),P<0.01]。但EGF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发现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GFR基因外显子19有G2281A突变,而外显子21无突变。结论:EGFR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子宫内膜癌组中存在EGFR外显子19的G2281A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